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学任务的新要求,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理论跨越到实践的桥梁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思政内容,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做好表率,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课互相渗透,让学生们将中医理论知识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学习。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更是专业课教师的职责。专业课教师育人的重要手段就是推行课程思政。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的核心课、主干课,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机融入,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制出一套完备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体系,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为一体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思政教育尤为重要,课程思政应运而生。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中医综合人才的基础和重要课程,因此在中医诊断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在中医诊断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建立课程体系,调整中医诊断学的评价体系和教学方法,打造中医诊断学思政课堂,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同时也促进教师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适应新需求的课程观和教育理念,此文阐述目前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逻辑、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的探索。从教学大纲及目标、教学内容及课程设计、教学考核评价、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4个方面,挖掘中医诊断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学质量,使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发展充满活力与立德树人的魅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地、具体地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深入挖掘中医诊断学中的思政元素,寻找切合的融合点,探讨思政教育形式;建设分类明确、内容深刻、形式多样、目标清晰,融合度、启发度、转化度较高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资源库,并加以推广使用。以此切实增强中医诊断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为培育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文化底蕴丰厚、有社会担当、爱国爱民的优秀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和传承优势。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有着桥梁作用的中医类核心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作者教学团队在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此研究旨在完善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取向、高尚的医师道德作为教学重点;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政治文化修养和专业教学水平,为向社会输入德才兼备的中医师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的核心课,其课程思政改革对学生的医德医风有重要影响。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联合思政教师,围绕家国情怀、抗疫精神、中医自信、职业精神、传统文化5条主线挖掘思政元素,初步构建了“中医诊断学”的思政素材库,并选择学生标准化患者(SSP)、临床案例等教学方法有机融入,辅以丰富的实践课堂。课程思政改革后,学生的思政素养显著提高,表明课程思政能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对于高校各学科教育教学的要求.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必修课、桥梁课,是学生从基础理论知识过渡到临床各科时的重要一环.加入课程思政内容,有利于学生认识"准医生"身份,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提高文化自信、行业自信.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执行主体.培养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才能真正把教书与育人结合,切实担起育人职责.本文...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面深入融合,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重要途径.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结合中医诊断学的课程特点及内容,课程组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凝练课程思政内涵,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思政建设,逐步建立了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为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奠定基础,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医科建设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都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切入点。文章探讨了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诊断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3个解决途径:挖掘新课程体系的思政元素、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以及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以期培育更多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中医诊断学专业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1.
姜心禅  陈晓波 《光明中医》2023,(20):4057-4059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高校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塑造中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重要作用,贯穿专业学习始终。此文从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知、情、信、意、行”角度出发,总结在混合式教学形式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医患互动和生境互动的实践方法,以期为高校各类专业课程“立德树人”教育提供实证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建设在当今教育教学、尤其是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的新的教学理论浪潮,如何在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融合思政内容,已成为各个高校、各个专业以及专业课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和钻研的课题。本文针对影像诊断学这一临床专业课,并结合中医药院校的专业教学、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等,探讨在影像诊断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方法以及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期找到适合本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超声诊断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设计与探索实践,制定思政建设的具体步骤,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方法 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超声诊断学》课程的114名2018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技能培养等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培养和思政教育自然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超声诊断学教学全过程,在课程结束后以调查问卷和技能考核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95.61%的学生认为专业内容与思政教育过渡自然,形式多样;92.11%的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提高了专业认同感,建立了专业自信心;94.74%的学生反馈本课程的学习帮助自己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实践技能考核结果:实践技能考核优秀42人(36.84%),良好50人(43.86%),及格12人(10.53%),不及格0人。结论 超声诊断学课程思政改革从元素挖掘、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怎样与思想政治有机结合这一问题,本团队在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究。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举真实的例子与学生讨论中医的未来发展;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连接中医基础和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此研究紧密结合《中医诊断学》教材,探究教学目标,探索教学过程设计,探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坚定中医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国家对各大高校各学科教师教学的要求。中医妇科学是一门必修课,是一门临床学科,教学过程中加入“课程思政”,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好医生。文章以中医妇科学专业基础课为例,分析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挖掘、整理中医妇科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二是如何把思政元素无痕地融入中医妇科课程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中医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探索中医英语翻译教学的课程思政元素及其实施路径。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学生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意识,使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将中医诊断学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结合,立足中医诊断学闻诊知识点,从思政教育与闻诊的理论融合、实践融合2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体现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既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深化了课程思政建设,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搞要:为了更好的认识中医,运用中医,传承中医。本文主要从建立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建设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思路,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便能够建立合格的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20.
<正>人文胜任力是指能使医师胜任临床诊疗工作并取得优秀工作绩效的医学人文知识、技能、态度、特质的总和,是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实效的新切入点[1]。王一方等[2]通过对众多文献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人文胜任力主要包含习医动机与职业价值追求、共情能力、关怀能力、沟通艺术、利他情怀、叙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