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以及单纯天麻素治疗后循环缺血导致的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由于后循环缺血导致眩晕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组(治疗组)及天麻素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对眩晕的治疗都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 治疗组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增快(P<0.01);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9月在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颈性眩晕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估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颈性眩晕可改善病人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天麻葛根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阳上扰型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如无禁忌证,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 mg,并对症予降糖、降压、降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联合天麻葛根颗粒治疗,治疗30 d。观察两组病人证候积分、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峰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降低,两组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流速峰值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天麻葛根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羊藿三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藿三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单药治疗,联合组给予尼莫地平和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检查,观察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变化的幅度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联合组为91.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能有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改善血液黏稠度和椎-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涤痰逐瘀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涤痰逐瘀汤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并采用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监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治疗组头晕、头痛、耳鸣、肢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分值(P<0.05);治疗组治疗后AS评分、Crouse评分及斑块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涤痰逐瘀汤具有安全显著的稳定斑块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P0.05);实验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法能够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归逆定眩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归逆定眩汤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通过TC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PCI病人各自接受治疗4周后,眩晕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分别是97.5%、95.0%(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逆定眩汤通过改善平均血流速度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同时观察其临床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眩晕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肢体麻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9/40),高于对照组的84%(28/32)(P0.05)。治疗组1例患者(2%)出现不适症状,两组其他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眩晕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择以眩晕、躯体平衡障碍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住院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眩晕宁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眩晕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于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172-1173
目的研究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治疗,治疗组在银杏达莫的基础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后循环系统平均血流速度和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后循环血流速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8%,对照组为88.64%,两组疗效相近(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可改善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与治疗组(针刺+中药汤剂),每组42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语言能力、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自发言语能力、口语理解能力、复述能力、命名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面色不华、食欲不振、口气明显、大便不调、舌质暗及舌苔厚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临床症状及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涤痰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脑细胞代谢活化剂,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自拟涤痰活血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2%,对照组总有效率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涤痰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对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作用、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3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服用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加服补肾涤痰化瘀汤。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和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压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及降低血脂、血浆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补肾涤痰化瘀汤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滇白珠糖浆对老年痰淤互阻型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76例老年痰淤互阻型眩晕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加用滇白珠糖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椎动脉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Vd)、基底动脉Vd、阻力指数(R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椎动脉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椎动脉Ri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眩晕量表积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眩晕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滇白珠糖浆对老年痰淤互阻型眩晕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椎动脉血流,同时改善眩晕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评价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从K患者入院并筛选分组后开始给药,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证候积分值。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开喑法”针刺与言语训练联用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失语症病人82例,采用抽签法分成针刺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和言语训练,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醒脑开喑法”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语言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感水平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针刺组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各项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针刺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自我效能感水平均有改善,且针刺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喑法”针刺与言语训练联用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病人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9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丹参2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基苯酞软胶囊200 mg口服,3次/d,治疗14 d。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丁基苯酞软胶囊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