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某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实行DRG付费前后住院费用的差异,为合理有效控制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增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提取某院DRG付费前2020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和DRG付费后2021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住院患者中主要诊断是心肌梗死共1005例的病案首页信息,录入Excel数据库,并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DRGs付费组和非DRG付费组中6项住院费用采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差异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费用在DRG实施后比DRG实施前明显下降,人均住院总费用减少了19428.47元,下降率39.36%、人均手术材料费减少18856.65元,下降率79.78%、人均药费减少2646元,下降率53.33%、人均检查费减少1344.12元,下降率26.17%,运用T检验分析结果得出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构成比中,DRGs付费后手术材料费构成比下降明显,下降了31.92%,而治疗费、其他费用、检查费、西药费略呈上升趋势。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实施DRG付费后有效降低人均住院费用、人均西药费、手术材料费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模式对中医医院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DRGs付费模式在中医诊疗中的实施效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某省级三甲综合中医院DRGs改革正式实施后2021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的白内障出院患者76例,和DRGs改革前2018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的白内障出院患者67例相关资料,统计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例均费用金额、费用结构等资料的差异。结果 与DRGs改革前相比,DRGs改革后白内障住院患者例均总费用下降了2008.87元、其中西药费下降494.79元、中成药费下降403.97元;DRGs改革后白内障住院患者费用结构发生变化,其中中成药费占比与西药费占比分别减小2.7%与2.5%,耗材费占比与实验室诊断费占比分别增大4.1%与3%;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DRGs付费模式下中医医院患者住院的部分项目支出费用减少,中成药等部分费用的占比大幅度下降,提示DRGs在优化中医医疗费用结构方面还有可调整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DRGs付费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根据DRGs应用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反映医生医疗行为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纳入82例,观察组纳入9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分型及手术时间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Gs背景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缩短至(4.23±2.03)d,术中出血量、输液量、输血率均较前下降(P<0.05);术后尿管及引流管留置率降低,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实现早期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日缩短至(15.33±3.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除去材料费)下降为(25184.71±4223.37)元,降幅为7.86%(P<0.05),其中手术费、麻醉费、治疗费、护理费较前增加,检查费、输血费、其他费用、药品费、床位费、检验费较前降低(P<0.05)。DRGs实施后,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90 d再入院率的基础上,改善术后患髋疼痛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Gs付费制度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促进医护人员主动学习新理念、新技术,通过强化术前宣教,优化饮食管理、血液管理、疼痛管理、管道管理、体温管理,早期功能锻炼等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基础上规范了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诊疗及收费行为,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某三甲医院在2019年国家DRGs付费制度实施前后颈椎椎管狭窄患者住院费用构成的变化,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DRGs付费制度实施前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和DRGs付费制度实施后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某院颈椎椎管狭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相关数据,采用Z检验、非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某医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住院患者2565例,利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前5位分别为材料费(21.3%)、药费(19.0%)、手术费(16.1%)、治疗费(11.1%)和麻醉费(10.2%)。住院天数、年龄、抢救、病理检查、输血、病例分型、付费方式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患者的住院费用较高,费用构成不合理,要合理控制材料费和药费。住院天数是影响住院费用最重要的因素,实施临床路径缩短住院天数是控制住院费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红  张琴 《中国病案》2023,(4):44-46
目的 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实施医保DRGs实际付费前后相关医疗费用指标,探讨DRGs付费方式对临床费用的多方面影响。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期间未实施医保DRGs付费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病例84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实施DRGs医保实际支付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病例78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患者一般情况、例均费用、平均个人支付费用、平均耗材费用、平均检查费用、平均手术费用及平均化验费用等信息,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病例实施DRGs医保支付方式后,平均住院天数由对照组9.34天下降为观察组的8.5天,例均费用由对照组57 332.04元下降为观察组33 576.30元,平均耗材费用由对照组41 253.33元下降为观察组16 608.46元,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个人支付费用、平均检查费用、平均手术费用、平均化验费用两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药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7.
沈琼  谢秋娟  甘露  绳慧峰 《安徽医学》2017,38(7):943-944
目的 通过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0例脑梗死新农合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评价该医院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某三甲医院医务统计系统中筛选出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政策实施前(201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和政策实施后(201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符合付费条件的脑梗死患者各100例,对该200例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因素(住院天数、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政策实施后,人均住院天数、检查费、可报费用、实际报销费用分别是(8.54±0.46)d、(402.85±27.71)元、(5 700.87±750.20)元、(3 032.76±577.29)元,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费和检查费占比有所下降,治疗费占比有所上升,但药品费、治疗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政策的实施对遏制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增长有一定的作用,医院应加强对科室的监督管理,合理制定限额支付金额,将人均费用、平均住院日、检查费用等指标纳入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与探讨医药分开前后新疆某三甲肿瘤医院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和结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医药分开前2016年10月1日-2017年4月30日期间和医药分开后2017年10月1日-2018年4月30日期间在新疆某三甲肿瘤医院做肺癌手术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分析其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及趋势。结果医药分开后肺癌手术患者的均次住院费用由医药分开前的85649.47下降至73589.12,日均住院费用低于医药分开前(P<0.05)。与医药分开前比较,医药分开后肺癌手术患者的西药费下降,西药费的构成比(18.76%)低于医药分开前(24.91%),治疗费和一般医疗服务费上升。结构变动度构成分析结果显示,西药费、材料费的结构变动值呈负向变化,诊断费、一般医疗服务费和其他费用的结构变动值呈正向变化;与医药分开前比较,西药费(42.20%)对住院总费用结构变动度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诊断费(13.15%)的结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新疆某三甲肿瘤医院医药分开之后,肺癌手术患者的西药费、诊断费和材料费均有所下降,一般医疗服务费、护理费和治疗费有所上升,符合国家医改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河北省某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简称医改)前后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分析医改前后患者医疗费用及其结构的变化,对医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从河北省某公立医院医疗信息系统中调取医改前和医改后患者的费用资料,对医疗费用、费用结构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医改后门诊次均费用增加17.73元,增幅为5.34%,主要增加治疗费和化验费。住院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减少378.71元,降幅为2.28%,药费降幅最大13.76%(次均费用降低931.14元),其次是卫生材料费12.15%(次均费用降低449.06元);同时护理费(109.89%)、诊查费(21.63%)、手术费(18.66%)和治疗费(17.87%)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住院患者单病种分析中,脑梗死患者次均费用减少1 664.45元,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减少2 774.05元,慢性阻塞性肺病增加315.88元。结论 医改后患者费用降低,减少药费构成比,提升护理费、诊查费、治疗费、手术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费用构成比,对费用结构起到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医改前后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变化。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回顾性调查法,利用同期医疗收入总额、医疗收入结构项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改前后同期比较医疗收入总额增加;医疗收入结构项目中,床位费、手术费、挂号费、护理费、诊查费、治疗费、特殊材料费收入大幅上升;血费、其他费收入基本不变;药费、化验费、检查费收入大幅下降。结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后,药占比下降,大型医用设备检查费、化验费下降,诊查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上升,医疗收入结构逐步合理,但药品费和特殊材料费仍需进一步改进,严格控制药占比及特殊材料费超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妍  郗颖  杨希  杨璐  王峥 《中国病案》2023,(12):77-80
目的 探讨支气管炎患儿住院费用结构及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住院费用增长提供依据。方法将2019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唐山市某医院儿科1897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共1000例。计算4年期间患儿住院费用结构的变化,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支气管炎患儿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住院费用结构中药费、检查费、护理费及材料费占比较高,分别为41.53%、17.15%、13.68%及12.99%;且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2020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住院费用逐年下降,P<0.05;药费结构变动值及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分别为:2.09%、-1.28%、-1.19%;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住院费用成正相变动,2020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住院费用均呈负向变动;此外,年龄<8岁、住院天数≥10天、自费支付及冬季住院均为住院费用增高的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0.132、0.143、0.076、0.069、0.081,P<0.001。结论 药费在住院费用结构中占较大比例,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单病种实行情况,探讨DRGs的实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出院的医保单病种及自费腹股沟疝、股疝患者共71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单病种付费管理的医保腹股沟疝、股疝患者住院总费用、药费、手术麻醉费、治疗费及其他费用均低于自费患者,P〈0.05有统计学差异。影响住院费用的5个主要因素依次为单病种(自费)、全麻、双侧手术、住院天数、腹腔镜;结论单病种可以有效控制部分疾病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为实施和推广DRG8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影响某市三级公立医院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探讨控制费用的途径。方法 收集某院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第一诊断符合ICD-10中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共纳入患者8450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费用项目对总费用的影响程度。结果 3年来抑郁症患者的住院费用项目在总体顺位上保持相对稳定。检查费对住院费用的关联度最大(1.0000)、治疗费第2(0.9603)、检验费第3(0.8914),其余依次是床位费(0.8837)、护理费(0.8595)、药费(0.8546)、诊查费(0.8474)、材料费(0.8126)。结论 检查费是影响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检验费、治疗费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加强检查费、治疗费、检验费的管控,协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可有效减少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趋势,为费用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采用灰色关联度、结构变动度分析方法进行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分析。结果 某院2018-2021年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为-1.36%,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西药费、诊断费、耗材费占总次均住院费用的比例位于前3位,累计占比66.73%,与次均住院费用关联度最高的是西药费(1.00),其次是耗材费(0.91)、诊断费(0.90)。4年间结构变动度最高的是西药费,结构变动度达-3.18,结构变动贡献率为32.24%,逐年呈负向变动;治疗费结构变动度(1.46)和结构变动贡献率(14.75%)排名第2位,逐年呈正向变动。结论 西药费、耗材费均呈下降趋势,目前存在耗材费降幅较小,医疗服务费用占比偏低的问题,仍需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颌面部畸形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减轻疾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口腔医院2014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出院的533例颌面部畸形患者住院费用明细,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结构变动度法分析患者住院各项费用的关联度程度、结构占比及变动情况。结果 2014年-2021年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为3.35%,其中护理费年均增长率最高,为10.82%。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四分位数为68 875.6(53 757.16, 78 567.39)元,其中手术治疗费占比最高,为56.41%。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关联系数最高的是手术治疗费(0.8964)。结构变动度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变动值最大的是手术治疗费(0.1592),且呈上升趋势;结构贡献率最高的是手术治疗费(47.22%)、耗材费(41.26%),医疗服务费、治疗操作费、护理费、诊断项目费和非手术治疗费的贡献率较小,合计5.9%。结论 手术治疗费和耗材费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目前存在耗材费占比过高,技术劳务性项目收费过低的问题,建议适当降低耗材费,合理提高技术劳务性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病情转归和各种住院费用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积极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传染科2008年下半年出院结算的全部94例重型乙型肝炎住院病例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病情转归以及日均总费用、检查费、治疗费、药费和护理费等其他费用情况。比较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各项日平均费用情况,计算减少各种并发症所能减少的日均费用。结果发生并发症的病例好转率比未发生并发症者显著降低(P=0.000),前者住院期间日均总费用、检查费、治疗费、药费和护理费较后者明盟升高(P〈0.05),两两比较表明发生肝性脑病病例的日均总费用和发生2种以上并发症病例的日均药费明显高于未发生并发症者(P〈0.05)。每减少1个并发症住院日可减少的日均总费崩为945.06元、日均检查费174.94元、日均治疗费106.94元、日均药费405.52元和日均护理费或其他费用123.75元。结论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会降低好转率,并且增加各种住院费用,特别是发生肝性脑病或发生2种以上并发症时,因此,积极防治并发症具有较大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为节省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灰色关联法及结构变动度对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地区620例ACI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对象3年间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化及各单项费用与总费用间的关联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象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药费、治疗费、检查费、化验费、材料费所占住院费结构比例较高分别为31.36%、20.81%、17.47%、8.38%、8.29%,且住院费用有所减少,药费、治疗费及检查费与研究对象住院费用变化关联度较高分别为1、0.821、0.801,P<0.05;且除材料费外所有住院费用均呈负向变动,药费对ACI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最高;此外住院天数、年龄、使用抗菌药物及伴随疾病均为ACI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165、0.086、0.097、0.114。结论 基于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发现,药费在住院费用占比较高,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ACI患者住院费用也呈逐年降低趋势,且住院天数、年龄、使用抗菌药物及伴随疾病均会影响患...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宁夏某三甲医院实行按病种付费政策前后对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收集政策实施前后样本医院共2790份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发现按病种付费政策虽降低脑梗死患者的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时间,但住院费用构成依然存在药品费用、材料费用居高不下的现象。因此医疗卫生体系中各相关部门应互相协同综合施策控制药费和材料费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CHS-DRG分组效果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完善付费制度和分析医疗费用构成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566例乳腺癌患者住院信息,采用CV和RIV评价DRGs组住院费用分组结果,采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筛选分析15项指标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 结合CHS-DRG分组结果,各组CV值均小于1,RIV值小,S-W检验呈偏态分布,中位数检验有显著差异;通过检验模型F=80.960,P=0.000,调整后的R2为0.729。实际住院天数、是否乳腺病损切除术、是否乳腺改良根治术、是否单侧乳房根治性切除伴区域淋巴结切除术、是否化疗、入院次数、是否病危病重对住院费用影响显著。结论 乳腺癌患者DRGs分组能充分反映各组费用差异,医院应充分利用DRGs付费优点,提升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结合住院费用特点,缩短住院天数、完善医保制度等措施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某县医院,选取剖宫产和高血压Ⅲ级两个病种,探讨不同支付方式(单病种和按项目付费)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单病种和按项目付费的住院病人年龄分布、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以及住院费用和住院病人年龄、住院时间和药占比的相关性。结果剖宫产单病种付费组的西药费、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和化验费低于按项目付费组,中成药费和其他费用高于按项目付费组(P〈0.05);高血压Ⅲ级单病种付费组的中成药费、化验费和其它费用均低于按项目付费组(P〈0.05)。两个病种的总住院费用单病种付费均低于按项目付费组,且总住院费用均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剖宫产和高血压Ⅲ级两类病种采用单病种付费方式,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比较,能较好地控制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基本达到了控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