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静  刘泮力 《陕西医学杂志》2022,(7):863-865+86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免疫球蛋白E(IgE)和血栓素B2(TXB2)与肺炎支原体感染(MP)老年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治疗的MP感染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88例(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组),同时选取无MP感染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支气管哮喘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TNF-α、ET-1、IgE和TXB2水平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组患者血清TNF-α、ET-1、IgE和TXB2分别为(177.28±34.49)pg/ml、(87.29±30.33)ng/L、(101.10±23.39)IU/ml和(370.40±61.19)ng/L,明显高于支气管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组患者FEV1/FVC为(60.03±7.78)%,明显低于支气管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小窝蛋白-1(Cav-1)水平、叉头框蛋白M1(FOXM1)基因表达与气道重塑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7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92例(急性发作组)、临床缓解期86例(临床缓解组);急性发作期患儿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47)和中重度组(n=4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Cav-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中FOXM1 mRNA表达;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FEV1/FVC;应用胸部CT检查患儿气道重塑情况,计算支气管管壁厚度与外直径的比值(T/D)、支气管壁占支气管总横截面积的百分比(WA)。结果 急性发作组患儿血清Cav-1水平显著低于临床缓解组,FOXM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临床缓解组(P<0.05)。急性发作组患儿FEV1、FEV1/FVC显著低于临床缓解组,T/D、WA显著高于临床缓解组(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鼻窦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单纯哮喘组25例和哮喘合并急性鼻窦炎组(哮喘+鼻窦炎组)25例,收集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测定、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总Ig E测定等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2组患儿在住院天数、哮喘发作时的严重程度、过敏原总Ig E和Fe NO值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哮喘鼻窦炎组患儿在哮喘得到控制比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上均低于单纯哮喘组,合并过敏性鼻炎占比高于单纯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合并鼻窦炎患儿与单纯哮喘比较,肺功能的下降程度和合并过敏性鼻炎病史方面显著升高,且哮喘控制效果差,合并急性鼻窦炎可以加重哮喘病情,临床上需要重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骨膜蛋白(PN)、微小RNA-155(miR-155)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体检健康的儿童9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N、miR-155、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IgE水平及肺功能指标。比较不同预后患儿血清PN、miR-155水平。采用Pearson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PN、miR-155水平与肺功能、免疫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PN、miR-155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下降(均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低于对照组,IgM、IgE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预后良好组患儿血清PN、miR-155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哮喘患儿血清PN及miR-155水平与...  相似文献   

5.
李红霞 《包头医学》2023,(4):16-17+20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雾化联合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67例。单一用药组采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FEF)、第1秒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急消失时间均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儿血清HMGB1、TNF-α水平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儿FEV1、FEF、FEV1/FVC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89.55%(60/67),高于单一用药组的77.61%(52/67),(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通肺平哮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炎性因子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52例,糖皮质激素+通肺平哮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记录症状消失/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肺部哮鸣音消失、喘憋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咳嗽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呼气容积比值(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血清白三烯(leukotriene,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肺平哮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显著降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整体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变化与炎症因子、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64例ACOS患者设为ACOS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设为COPD组,66例支气管哮喘(BA)患者设为BA组,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各组FeNO、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pred)]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OS组、COPD组、BA组的FeNO、CRP、PCT水平均升高(P<0.05),FEV1%pred、FEV1/FVC水平降低(P<0.05);且ACOS组、COPD组、BA组的血清CRP、PCT水平依次降低,COPD组、ACOS组、BA组的FeNO、FEV1%pred、FEV1<...  相似文献   

8.
陈立芳 《当代医学》2021,27(6):148-149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肺功能水平变化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EF、FVC、FEV1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E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清IgE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张会娟  刘毅  钱效森  潘杨 《医学综述》2022,(9):1852-1856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SAD)的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民航总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完成肺功能及脉冲震荡检查,根据患者脉冲震荡检查中5 Hz和20 Hz时呼吸黏性阻力之差(R5-R20)分为试验组[R5-R20≥0.07 kPa/(L·s)](130例)和对照组[R5-R20<0.07 kPa/(L·s)](7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史、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免疫球蛋白E(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25%~75%pred)],以及哮喘控制水平、激素应用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试验组年龄≥60岁、体质指数>25 kg/m2、吸烟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与支气管哮喘不同疾病状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呼吸与危重症科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2例(急性发作期组),慢性持续期患者31例(慢性持续期组)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CXCL13、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并比较其CXCL13的差异,分析急性发作期患者CXCL13、IgE、IL-4、EOS%之间的相关性;检测3组研究对象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分析急性发作期患者CXCL13水平与FVC%、FEV1%、FEV1/FV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组CXCL13、IgE、IL-4、EOS%水平高于慢性持续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CXCL13与IgE、IL-4及EOS%呈正相关(r=0. 507、0. 334、0. 586,P <0. 05),与FEV1%呈负相关(r=-0. 389,P <0. 05)。结论血清CXCL13可能在支气管哮喘的进程中发挥促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骨膜蛋白水平的变化,阐明其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65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骨膜蛋白、IgE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外周血中骨膜蛋白、IgE和ECP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FeNO均明显升高(P<0.05),FEV1% pred和FEV1/FVC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采用血清骨膜蛋白水平诊断哮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8(P=0.02),骨膜蛋白水平诊断哮喘界点为80.89 μg·L-1(95% CI:0.570~0.766),灵敏度为29.23%,特异度为92.00%;骨膜蛋白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FeNO呈正相关关系(r=0.519,P=0.019;r=0.602,P=0.008)。结论:哮喘患儿血清中骨膜蛋白水平升高,骨膜蛋白可以作为初步排查儿童哮喘的指标,抑制Th2介导的炎性反应过程是治疗哮喘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长疗程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重度激素依赖型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3年的7例重度激素依赖型过敏性哮喘患者,比较其治疗前后口服糖皮质激素(oral corticosteroid,OCS)剂量、急性发作次数变化以及哮喘控制评分(asthma control test,ACT)、哮喘生活质量评分(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肺通气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1秒率(FEV1/FVC)的变化。结果 经奥马珠单抗治疗3年后,7例患者口服泼尼松剂量从基线期15.0(15.0~22.5)mg/d减至2.5(0~10.0)mg/d(P<0.01),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从6(4~7)次/年减至0(0~1)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其对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8月—2020年8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哮喘组)、COPD急性加重期(COPD组)、哮喘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组)患者,每组80例,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血清ECP、IL-13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所有研究对象行肺功能通气检查,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采用Pearson法分析合并组患者血清ECP、IL-13、EOS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CP、IL-13水平对哮喘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COPD组、合并组血清ECP、IL-13、EOS、水平升高(P <0.05);哮喘组与COPD组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CD5抗原样蛋白(CD5L)、补体C3、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确诊的55例MPP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来该院就诊的55例MPP但无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维生素D、CD5L、补体C3、补体C4、IgG、IgM、IgE、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结果 观察组维生素D、CD5L低于对照组,补体C3、补体C4、IgG、IgM、IgE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PEF低于对照组,TNF-α、MMP-2、MMP-9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和趋化蛋白-1(MCP-1)在小儿支气管哮喘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在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诊治的1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依据全球哮喘防治倡议分为轻度持续组(92例)、中度持续组(37例)、重度持续组(33例),同时纳入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MCP-1和Ang-1水平,采用肺功能仪检测各组儿童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Ang-1和MCP-1外周血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患儿外周血Ang-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患儿外周血Ang-1水平低于轻度患儿(重度<中度<轻度),MCP-1水平均高于轻度患儿(重度>中度>轻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患儿FEV1/FVC、FE...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92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社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水平、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及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mMR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急性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社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可提高6 min步行试验距离和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mMRC评分,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血清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收治RA患者295例,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ILD组115例和非ILD组180例,根据预后情况将RA-ILD患者分为预后不良亚组和预后良好亚组。检测血清CX3CL1、CCL17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RA-ILD患者血清CX3CL1、CCL17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IL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3CL1、CCL17水平预测RA-ILD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与非ILD组比较,ILD组血清CX3CL1、CCL17水平升高,FEV1、FVC、FEV1/FV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过敏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5 (IL-25)、白细胞介素-17受体B (IL-17RB)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兰考县妇儿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的过敏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5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参照组,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儿及参照组血清IL-25、IL-17RB、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1 (Th1)、辅助性T细胞2 (Th2)、Th1/Th2]水平、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分析血清IL-25、IL-17RB、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与肺功能相关性。结果 与轻度、中度、重度组相比,参照组血清IL-25、IL-17RB水平较低,Th1、Th2、Th1/Th2水平较高,随患儿病情程度提高,血清IL-25、IL-17RB水平升高,Th1、Th2、Th1/Th2水平降低(P<0.05);与轻度、中度、重度组相比,参照组FEV1、FVC、FEV1/FVC、PEF水平较高,随患儿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剂量罗红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的6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2月—2021年6月因支气管扩张症于新余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肺功能指标、改良版医学研究委员会(mMRC)呼吸困难量表评分、急性加重发作次数、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FEV1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m MRC呼吸困难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 MRC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试验组急性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 的水平,探讨其与哮喘患者肺功能、免疫球蛋白 E(IgE)的关系及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均行肺功能及IgE水平检测,依据血清IgE水平将哮喘患者分为IgE升高组(n=25)和IgE正常组(n=25),另外选取2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血清IL-33 水平,比较健康者和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临床控制期血清IL-33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分析IL-33水平与肺功能和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gE升高组患者血清IL-33高于IgE正常组(P<0.05);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低于急性发作期者 (P<0.05),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与患者FEV1和PEF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413,P=0.003;r=-0.504,P<0.001);哮喘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患者FEV1和PEF 亦呈负相关关系(r=-0.386,P=0.006;r=-0.324,P=0.022)。结论: IL-33作为一种炎性因子参与了哮喘的免疫-炎症反应机制,并可能加剧哮喘患者肺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