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联合奥昔布宁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并逼尿肌不稳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联合用药组13服坦索罗辛0.2mg/次(Qd)+奥昔布宁5ms/次(Bid),对照组口服坦索罗辛0.2mg/次(Qd),持续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均I—PSS、SSS、QOL评分以及尿流率、残余尿。结果两组均无因药物副作用中途退出者。治疗前,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平均I—PSS评分、SSS评分、QOL评分、尿流率以及残余尿量分别为(22.3±1.7)分、(13.5±1.2)分、(4.3±0.8)分、(11.3±4.3)ml/s、(25.2±3.3)ml和(24.3±2.3)分、(13.8±5.3)分、(4.5±1.7)分、(10.5±2.5)ml/s、(28.6±3.8)m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I—PSS、SSS、QOL评分分别为(12.3±2.1)分、(5.4±0.8)分、(1.8±0.4)分和(15.2±2.5)分、(9.6±2.5)分、(3.9±1.4)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分别为(16.8±2.3)ml/s、(10.8±4.1)ml和(13.6±3.1)ml/s、(16.8±3.1)m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哈乐联合奥昔布宁可改善BPH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对轻至中度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应用小剂量奥昔布宁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并逼尿肌不稳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联合用药组口服坦洛新0.2mg/次(1次/d)+托特罗定2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坦洛新0.2mg/次(1次/d),持续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均IPSS、SSS、QOL评分以及尿流率、残余尿。结果:2组均无因药物副作用中途退出者。治疗前,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平均IPSS评分、SSS评分、QOL评分、尿流率以及残余尿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平均IPSS、SSS、QOL评分分别为(11.3±1.9)分、(5.2±0.7)分(、1.9±0.4)分和(15.1±2.3)分、(9.8±2.4)分、(3.9±1.2)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可改善BPH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对于轻至中度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应用托特罗定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最大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BPH患者51例记为研究组,取同期健康患者40例记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排尿量、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检查,比较2组的区别,评价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量与BPH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的常规检查结果明显不同,最大自由尿流率上,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3.2)mL/s、(21.6±4.1)mL/s,残余尿量上,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7±8.4)mL/s、(9.2±3.8)mL/s,2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最大自由尿流率与残余尿量呈正相关,对照组则无相关性.结论 用最大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来判断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BOO)对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曹鸿飞  石柱  韩秋菊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9):2268-2269
目的:探讨万艾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症状的影响。方法:在用万艾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同时,对43例伴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症状的老年人服药前和服药2个月后观察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尿流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服药前和服药2个月后,I-PSS及尿流率有显著变化,I-PSS评分由(19.2±2.9)降为(8.2±3.5)。最大尿流率(MFR)由(9.3±3.7)mL/s升为(18.5±4.6)mL/s,平均尿流率(AFR)由(6.7±0.9)升为(10.2±2.2)。残余尿量(RU)由(52.0±21.5)mL降为(26.5±11.5)mL。结论:万艾可能缓解BPH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研究保列治和哈乐联合用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联合用药3个月以上BPH患者102例,统计分析患者前列腺体积、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尿流率变化.结果:联合用药3个月见效,前列腺体积缩小,最大尿流率(Qmax)增加,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下降,残余尿量下降.结论:联合用药治疗BPH,能稳定前列腺下降体积和改善最大尿流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greenlight 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行PVP和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各80例,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1年及5年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的变化情况,比较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VP组术后1年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残余尿量由(5.2±1.6) mL/s、(19.6±2.4)分、(87.2 ±10.1)mL改善为(14.7±2.5)mL/s、(4.6±1.2)分、(18.3±2.6)mL.TURP组术后1年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残余尿量由(4.9±1.3) mL/s、(20.2±1.8)分、(85.4 ±9.6)mL改善为(15.2±1.9) mL/s、(5.1±1.3)分、(16.1±1.8)mL.2组排尿状况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PVP组出血(3.75% vs8.75%)、尿失禁(1.25% vs 5.00%)的发生率低于TURP组(P<0.05).术后5年PVP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残余尿量分别为(10.2±2.3) mL/s、(12.7±2.3)分、(38.5±10.2) mL,TURP组分别为(13.7±1.5) mL/s、(5.5±1.7)分、(10.5 ±1.6)mL,排尿状况各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PVP组(P<0.05).术后2~5年PVP组出血(17.5% vs 3.75%)、急性尿潴留(12.5% vs 6.25%)发生率高于TURP组,尿失禁发生率(1.25% vs 5.00%)低于TURP组(P<0.05).结论 PVP与TURP治疗BPH近期疗效相似,PVP并发症发生率更低,TURP远期疗效优于PVP,TURP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VP术不能替代TURP术,应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尿流率联合超声残余尿量测定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逼尿肌的收缩功能. 方法 对150例BPH患者分别用自由尿流率联合超声残余余尿测定 方法 和压力-流率测定 方法 (invasive pres-sure flow studies,IPFS)评估逼尿肌收缩功能.依据自由尿流曲线形状、最大尿流率和超声残余尿量将患者逼尿肌收缩功能分为增强、活动低下和正常,并与IPFS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非侵入性逼尿肌收缩功能测定 方法 (non-invasive de-trusor contractile study,NIDCS)结果显示逼尿肌收缩功能增强90例,活动低下34例,正常26例;IPFS显示逼尿肌收缩功能增强100例,活动低下20例,止常30例.2种 方法 评估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NIDCS诊断逼尿肌活动低下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6%,准确率为86%. 结论 NIDCS能为评估BPH逼尿肌收缩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尿动力学检查(UDS)对BPH诊断、术前评估、术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357例BPH患者术前均有严重的排尿梗阻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7.8±3.5)分,UDS检查均提示BPH诊断.其中17例患者UDS检查发现伴有膀胱尿道功能性疾患(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异常与不稳定收缩、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强度过高等),包括低顺应性膀胱5例、逼尿肌收缩无力6例、逼尿肌反射亢进1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8例、不稳定膀胱7例、逼尿肌排尿后持续低幅度收缩1例、尿道外括约肌痉挛2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及UDS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随访,340例术前UDS检查无膀胱尿道功能性疾患患者排尿通畅,无梗阻症状,I-PSS (2.3±1.5)分,UDS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间、总尿流时间、尿量及尿流曲线改善等);17例术前存在膀胱尿道功能疾患患者,术后排尿仍不满意,I-PSS(26.8±2.1)分,UDS示膀胱尿道功能疾患仍存在,膀胱与尿道外括约肌的异常收缩无显著改变,但尿道膀胱镜检查未发现机械性梗阻.结论:手术治疗能解除大部分BPH患者的机械性梗阻症状,但对功能性梗阻患者效果可能不明显,手术前后有必要进行UDS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选择手术时机并对术后疗效进行正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尿路疾病预后与尿动力学检查指标的关系.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尿路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尿流动力学等检查.6个月后观察患者排尿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不同尿动力学指标的患者IPSS-S和OABSS得分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58例患者IPSS-S评分明显改善,65例患者OABSS评分明显改善;治疗前,不同临床参数的BPH患者IPSS-S得分无明显差别,而治疗后有所降低,且治疗前逼尿肌压力≥40H2O、残尿量<50mL、最大尿流率≥15mL/s的BPH患者IPSS-S改善明显;治疗前,不同临床参数的BPH患者OABSS得分无明显差别,而治疗后,虽都降低,而治疗前逼尿肌压力≥40H2O、残尿量<50mL、最大尿流率≥15mL/s的BPH患者OABSS得分改善明显;将年龄、治疗前逼尿肌压力、残尿量、最大尿流率和膀胱体积作为自变量,将临床症状改善与否作为因变量,结果显示治疗前逼尿肌压力、残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是影响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的因素,OR值分别为4.685、4.957和5.263.结论:下尿路疾病患者的预后与治疗前尿动力学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对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行TuvP手术的158例高龄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疗效满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28.4±5.2)分降为(8.9±2.9)分、生活质昔评分由(6.0±0.2)分降为(2.8±0.4)分、最大尿流率由(8.6±3.8)mL/s升至(22.1±6.4)mL/s、剩余尿量由术前的(143±30.0)mL降为(16.0±8.6)mL.治疗后IPSS、QOL、Qmax、PVR较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