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康档案,找准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分层,制定个体化的健康计划,实施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调适与循证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管理,并跟踪随访。结果(1)本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68.15%,其中65.07%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通过3年健康管理,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提高了10.65%(P〈0.01),对照组血压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压患者治疗率达到96.68%;经合理调整用药,尼群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利尿剂的服用率分别提高了31.25%、32.61%和104.39%(P〈0.01),硝苯地平服用率下降了66.35%,传统复方制剂服用率下降了36.17%(P〈0.01);(4)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了54.40%.死亡率下降了32.16%。结论通过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位危险因素,至少1/2的死亡原因与高血压有关,目前,我国至少有2亿人患高血压,占全国人群的20%[1]。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我们对河南省商丘市梁园社区123名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了健康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确实的健康帮助,也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健康管理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按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4月-2019年3月所接诊的8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在此前提下,对乙组采取中医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护理后总有效率(95.1%)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中医健康管理,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我所共有老年高血压患者29人,患病率高达90.6%,平均年龄84.5岁,平均病程29.8年。从2003年开始,我们引进健康管理概念,实施健康管理策略,收到了屁著效果。29例高血压患者治疗率100%.控制达标率达93.1%.心脑血管事件显著下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的健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共有老年高血压患者29人,患病率高达90.6%,平均年龄84.5岁,平均病程29.8年。从2003年开始,我们引进健康管理概念,实施健康管理策略,收到了屁著效果。29例高血压患者治疗率100%.控制达标率达93.1%.心脑血管事件显著下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模式,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包括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分类管理、讲座、发放高血压管理月历、医患间一对一交流和随访。比较干预前后调对象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健康管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管理干预前血压控制情况分别为:良好34.1%、尚好46.3%、不良19.5%;管理干预后血压控制情况分别为:良好72.1%、尚好23.9%、不良3.9%。结论健康管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烟台市某社区27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性健康管理,并从认知、行为状况、生活质量3个方面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系统性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烟台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270名,分为干预组(135人)和对照组(135人),两组均逐一填写基线调查问卷。然后对干预组实施为期12个月的系统性健康管理(包括健康教育干预、运动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干预后,两组患者再次填写与基线调查一样的问卷。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认知评分变化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7.9652,P<0.0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行为评分变化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行为评分改变值均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7825,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的系统性健康管理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干预模式,它不仅在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的依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悦 《中国健康教育》2011,(9):710-711,714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期望寿命的增加导致了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成倍上升,心血管突发事件也呈增长的趋势,但心血管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1]。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管理,提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降低心血管突发事件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本文旨在以高血压患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引导式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社区登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式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血压控制达标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规律用药、合理饮食、控制情绪、定期复查等健康行为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7.50%,比对照组75.00%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引导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中有助于显著改善健康行为,促进血压控制达标率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评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与认知度,分析个体化健康管理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随访,研究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两组患者干预2个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对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的影响,为今后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防治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柳州市柳南区和柳北区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1 183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以小组形式接受高血压群组干预,对照组继续接受常规三级管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再次用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对2组患者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控制率及血压值变化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系统干预后对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开展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管理高血压患者,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的危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健康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1)、药物治疗组(n=61)和健康管理组(n=60),于入组当时和研究结束后分别测量血压、baPWV(肱一踝脉搏波速度)、血脂、血糖等指标,并进行健康问卷。对照组在就诊时按照指南原则用药并按需给予健康指导;药物治疗组由专人监督用药,并定期随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健康管理组由专人制定全面的健康管理计划,并监督实施。随访中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和其他健康事件。结果三组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时间(21.3±7.2)个月。健康管理组的收缩压(t=3.915,P=0.000)、脉压(t=3.966,P=0.000)、baPWV(t=3.093,P=0.002)改善优于对照组,收缩压的改善优于药物治疗组(t=2.008,P=0.046)。健康管理组的患者累积生存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6%(χ2=5.921,P=0.015),与药物治疗组的93.3%近似(χ2=2.821,P=0.091)。单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收缩压下降、舒张压减小、脉压缩小、baPWV减小是保护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年龄、性别等因素校正后收缩压变化量的(RR=0.75,P〈0.05)。结论健康管理可以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明确要求中医药健康管理要参与到健康教育、慢性病、老年人、孕产妇和儿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高血压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本研究探讨中医药服务融入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04-01—2017-07-01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和性别接近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即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发放宣传手册和定期讲座宣传基础干预;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辨证施膳、辨证施功和辨证施治中医药治疗方法。观察患者体质量、血压和中医症候变化情况,随访12个月。结果融入中医药服务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后,干预组体质量为(66.42±9.06)kg,与对照组的(65.66±9.03)k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1,P=0.548;干预组中医证候评分为(18.89±5.37)分,与对照组的(21.13±4.6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1,P0.001;干预后1、2、3、6、9和12个月监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中医药服务融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中医症候,有效和稳定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4.
徐玉叶 《现代保健》2010,(27):158-159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的社区管理,有效帮助高血压的治疗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7—2009年间对本社区2046例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管理,包括分层建档、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指导、分级管理和效果评估。结果实施社区管理后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高,而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实施社区管理是控制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肥胖人群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为肥胖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7月选取武汉市一社区肥胖患者62人做为干预组,同时选取另一社区的肥胖居民62人做为对照组,干预组进行6个月的个体化肥胖管理.结果 干预前124名老年肥胖患者体质指数(BMI)均值为(31.29±2.38) kg/m2;男性患者腰围(WC)均值为(94.71±6.70) cm,女性为(92.05±8.53) cm,不同组别患者BMI、W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健康管理后不同组别患者BMI、W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前不同组别患者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组别患者血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管理是老年肥胖患者有效的健康促进途径,应积极探讨综合防治模式,实现控制体重和血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宋淑洁  许静 《现代预防医学》2021,(17):3195-3198
目的 了解移居老人健康管理利用情况,探讨影响移居老人开展健康管理的因素,为健康管理服务在移居老人中的开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1500位移居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移居老人的人口学信息、健康管理行为情况和影响老人健康管理行为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人口学特征与健康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健康管理服务可及性与移居老人健康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移居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得分为(9.34±3.01)分,其中高、中、低利用者占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12.22%、55.63%、28.46%;年龄、学历、收入、健康状况和医学背景是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得分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健康管理服务可及性对行为有直接影响(效应值为0.576),并通过知觉行为控制产生间接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有直接影响(效应值为0.370),并通过健康管理服务可及性、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产生间接影响;行为态度对行为有直接影响(效应值为0.593);知觉行为控制通过行为态度对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效应值为0.3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高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以及无医学背景移居老人健康管理利用情况较差。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提高健康管理服务的可及性、培养移居老人对健康管理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从而促进健康管理服务的全面开展,保障移居老人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体检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为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5—6月份随机抽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200名受检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有效回收问卷199份,问卷回收率99.5%;男性51.8%,女性48.2%,平均年龄43.54岁;自费体检占66.7%,单位出资占33.3%。对中心的检查项目、医生服务水平、医生服务态度、护士服务态度、硬件环境、体检收费、后续服务、预约服务的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对体检后的后续服务需求:需要体检报告解读占89.45%、异常指标就医指导占73.37%、长期的健康咨询占43.72%、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占25.63%、特需门诊服务占16.08%、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占12.56%、多学科会诊占6.53%。结论受检者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满意度较高,体检后的健康管理需求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网格化服务模式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探索有效可行的慢病管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比较本辖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网格化管理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开展网格化管理一年后,调查对象高血压管理真实率、规范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从85.6%、60.6%、74.9%提高至95.9%、70.3%、82.6%,实施前后差异明显(P0.05);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满意度明显提高,吸烟、嗜盐行为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控制体重以及体育锻炼等行为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网格化管理可以维护和提升高血压患者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