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中医治病以复方为特点。强调组方配伍,以形成比各单味药更优越的整体调节功能,组方配伍的当不直接影响疗效。然而,近年来部分中医处方有忽视配伍规律,组方不严,药味偏多的倾向。今对处方药味过多之弊作一粗浅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上海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情况,为上海市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依据,采取随机抽样法,对全市16个区县、25所医院,2008年至2010年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味数及剂量展开调研.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三年来全市单张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和剂量使用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均高于同期文献报道水平,其中妇科饮片在剂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药味数呈现增长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饮片处方质量控制总体稳定,单张处方药味数仍有下降空间,应进一步加强饮片质量控制,提高中医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4.
5.
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其原来的功用,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其各具特性的群药物连结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使其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适应病证的治疗需要.此即所谓"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相似文献
6.
7.
8.
针对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剂量过大的不合理用药,文章对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3774张中药处方中单味药剂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药典规定剂量上限较小的常用中药较容易超剂量使用;常用有毒中药极少超剂量使用;儿童处方剂量控制较好,而老年处方中药超剂量使用现象较多,宜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推行中医药进社区这一政策下,社区医院近年来中药使用状况。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管理软件的数据统计及随机抽样统计分析相结合,对朝晖街道社区医院近年来中药处方的处方数、剂量、药味和金额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区医院中药使用逐年增加,同时中药处方也存在剂量偏大、药味偏多、金额偏高等情况。结论:为了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中医药需求,推行中医中药进社区,更好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需要社区医生、药师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研究中药处方药物剂量的应用问题。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01月期间的900张中药处方,对其中较为常用的几种中药制剂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院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中药分别是:黄芪,287张处方中含有黄芪,使用频率为31.9%(287/900),药典用量为9~13 g,9张超量处方,超量处方比例为3.1%(9/287);麦芽,276张处方中含有麦芽,使用频率为30.7%(276/900),药典用量为9~15 g,97张超量处方,超量处方比例为35.1%(97/276)。同其他药品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该院中药处方进行评定,发现其药物超量情况较普遍,要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认真执行药品使用规范,并加强对医院中药处方剂量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1.
12.
刘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5):55-57
目的 探讨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中药房进行中药处方分析,选择该年度1260张中药饮片处方为研究处方组,2019年中药饮片实施常规中药调剂,相同方法抽取1260张中药饮片处方为对照处方组。结果2020年中药处方调剂差错30例(2.38%)低于2019年的92例(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20年中药处方药味数(10.56±2.19)、药付数(6.70±1.97)、每剂金额(35.22±10.45)元低于2019年度的(11.97±3.23)、(7.30±1.86)、(40.35±12.2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可以降低中药处方调剂差错率,降低患者不合理用药风险,减少处方药味数、药付数及每剂金额,减少患者用药成本,优化药学服务理念,在中药调剂实施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汉方医对汉药的认识,与中医的认识相比,同中有异。试从中医古典医籍、中日双方的临床应用及认识,近年来中药实验研究结果等方面,并结合个人经验体会,选取中药石膏、甘草、人参、黄芪、黄芩,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探索、研究,使知识有所增加,见解较前明确,眼界逐渐扩大,思路愈显灵活。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以贵阳中医学院2所附属医院为调查代表单位,调研中医妇科临床处方饮片用量,明确贵阳市临床饮片用量的现状和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各门诊中医妇科内服汤剂处方1 812张,构建中药饮片用量数据库,基于Weka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明确了贵阳市300味中药的中医妇科临床用药频次、相应的用量区间及其与《中国药典》规定用量的符合率,大多数中药的临床用量区间为(6~9],(9~12],(12~15],(18~21]g 4个区间,具体集中在9,10,12,15,20 g等几个用量上.结论:贵阳市中医妇科临床饮片用量状况和特点与全国整体饮片用量状况和特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试从非线性视角看中医方剂实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作者从当代非线性科学的思想出发,尝试直接用系统科学的语言重构中医方剂概念,提出一系列大胆的假说,并由此引出关于中药复方研究和现代中药开发的一系列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中医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本文基于真实世界,通过运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探索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处方规律,以探讨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兼容性模式和规则。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真实世界数据,收取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科在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住院的骨关节炎患者,整理病历资料中的中药处方。根据所选药用公式和添加的信息组织建立一个数据库。关联规则使用SPSSModeler 14.2软件,聚类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发生的频率计算和关联分析。并分析药物与免疫炎症指标的关联。结果:被选择的挖掘数据公式中能够说明的主要特征是:①在3 609个处方中,性温和性寒的、味甘和味苦的及归脾经草药使用最频繁;②中药活血化瘀类、补益类、利水渗湿类、清热类和祛风湿类是被频繁的使用;③关联度最高的前三个药对为:红花配伍桃仁(98.90%),蒲公英配伍白花蛇舌草(97.88%),茯苓配伍泽泻(92.63%);④中药与免疫炎症指标的关联:独活与陈皮关联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上升,麦芽与丹参关联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指标下降;麦芽与茯苓关联于免疫球蛋白M(IgM)指标下降。结论:结果表明,骨关节炎与脾虚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处方中药功效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健脾化湿、清热解毒为主,可能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同时,使用补虚药和健脾药也是处方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姜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56-58
目的探究在医院合理使用中药方面对中药药剂师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7月起中药药剂师开始在医院中药合理使用方面进行干预,选取干预前6个月的1050份中药处方作为对照组,选取干预后6个月的1050份处方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处方中药不合理应用率及处方对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处方不合理应用率为2.29%,低于对照组7.43%,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有差异性(х2=30.048,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2%,比对照组6.19%低,有统计学差异(х2=8.079,P<0.05)。结论在医院合理使用中药方面应用中药药剂师干预,降低了中药不合理应用率,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干预效果突出,可以在医院中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全面分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从每月处方中随机抽取500张,12个月共抽取6000张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药饮片处方用名》《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