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射频消融术治疗2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房室旁路17例(显性A型预激综合征5例、隐匿性左侧旁路10例、B型预激综合征2例),共有房室旁路18条,其中左侧壁10条、左后间隔6条、右后间隔2条。9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均采用下位法阻断慢径。全部病例均消融成功(100%)。无并发症。随访2~12周均未复发。  相似文献   

2.
以射频消融对5例房室旁路和3例房室结双径路(AVNDP)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进行房室旁路消融和房室结改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0.5±4.8个月,1例显性预激综合征复发。  相似文献   

3.
以射频消融治疗152例预激综合征和48例房室结双径路。152例预激综合征共有154条旁路。111条左侧旁路中106条被阻断,成功率为95%;右侧旁路43条,37条被阻断,成功率86%。48例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均被阻断。随访1~45个月,平均随访25.0±15.7个月,随访率为100%。左侧旁路和右侧旁路各有3例和2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2.8%(3/106)和5.4%(2/37)。本组无1例死亡。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以射频电流对69例预激综合征伴发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房室旁路进行消融,62例(89.9%)患者的65条旁路(86.7%)被阻断,采有常规标测法平均放电8次,单极电图则法平均做电3次,说明后者在左侧生旁路消融时能迅速确定消融靶点,防止并发症产生的关键是应选好消融靶点,及时发现导管的移位,对间隔旁路宜采用“点射法”消融。  相似文献   

5.
目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报道对其进行标测及射频导管消融(RFCA)的经验。方法:16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0.1±10.7)岁,对全部患者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在标测到的逆行心房最早激动部位进行射频导管消融。结果:16例患者中,11例为隐匿性左侧旁路,1例为隐匿性右后间隔旁路,4例为B型预激综合征。隐匿性左侧旁路中,左后间隔旁路3例,左前旁路5例,左后旁路3例。B型预激综合征中3例为右前游离壁旁路,1例为右后游离壁旁路。B型预激综合征右前游离壁旁路影像学有效消融靶点为:左前斜位45°,右房室环9点处。右后游离壁旁路影像学有效消融靶点为:左前斜位45°,右房室环7点处。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结论:RFCA术治疗AVRT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赵玉  胡希山 《新疆医学》1995,25(4):218-219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9例预激综合征和3例房室结双径路所致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例预激综合征共9条旁道;左前壁2条,右侧壁3条,左后间隔,右前壁,右后间隔,右前间隔各1条。除1例右前壁上,其余8条旁道均消融成功。3例房室结以径路患者,2例阻断慢径路,1例阻断快径路。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和房室结双径路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射频消融治疗152例激综合征和48例房室结双径路。152例预激综合征共有154条旁路。111条左侧旁路中106条被阻断,成功率为95%;右侧旁路43条,37条被阻断,成功率86%。48例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均被阻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RFCA)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35例预激综合征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房室旁路折返性心运过速35例,共36条旁路被消融,成功率97.2%,其中左侧旁路32条,31条(96.9%)被阻断,右侧4条,全部被阻断,无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随访1~12个月,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RF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导管射频消融法治疗12 例预激综合征( W P W) 。12 例中8 例有反复快速性房颤史,3 例须用同步直流电复律,1 例伴有晕厥。旁路分别为左侧8 条,右后间隔2 条,右后侧及右前间隔各1 条,右侧者有1 例并存1 条左侧隐匿旁路。全部旁路一次消融成功。术中未诱发房颤。随访5 ~17 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0.
报告5例预激综合征(WPW)并心房纤颤(af)的射频治疗结果。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40~65岁。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1例伴有室间隔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4例术前诊断为WPW并发af,其中2例为显性左侧旁路,1例为显性右侧旁路,1例为隐匿性旁路,1例疑为房室结双经路。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标测,5例均为左侧旁路,经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1.
报告5例预激综合征(WPW)并心房纤颤(af)的射频治疗结果。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40 ̄65岁。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1例伴有室间隔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4例术前诊断为WPW并发af,其中2例为显性左侧旁路,1例为显性右侧旁路,1例为隐匿性旁路,1例疑为房室结双经路。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标测,5例均为左侧旁路,经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射频消融术在国内外已成为多种快速心律失常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方法。我院于1994年12月~1997年7月对5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了射频消融术,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ill$床资料56例病人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4岁,平均36.5岁。其中房室结双经路所致室上性心动过速15例,41例预激综合征患者存在42条房室旁路(1例双旁路),其中左侧旁路24条,右侧旁路18条。入院后经常规体检、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等项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全部患者临床均有心动过速反复发作病史,并经心电图证…  相似文献   

13.
Brugada宽QRS鉴别诊断标准对预激综合征患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6例预激综合征病人6个同步记录胸导联心电图的观察,研究Brugada鉴别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所致宽QRS波群的方法是否适用于预激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的QRS均为最大预激图形(QRS≥0.14s)。有多条房室旁路、显著心脏扩大、束支传导阻滞或心肌梗塞的患者均被除外。结果发现:所有76例的QRS图形若按Brugada标准均将误诊为室速,其中在第1步判断为“室速”型QRS者14例(18.4%),第2步判断为“室速”者47例(61.9%),第4步判断为“室速”者15例(19.7%)。因此,作者认为:①该标准不适用于预激所致宽QRS性心动过速(宽QRS心速)与室速的鉴别;②该标准在预激征患者中对经房室旁路下传与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宽QRS心速的鉴别可能有用。  相似文献   

14.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房颤的预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导管射频消支治疗12例预激综合征(WPW)。12例中8例有反复快速性房颤史,3例须用同步直流以电复律,1例伴有晕厥。旁路分别为左侧8条,右后间隔2条,右后侧及右前间隔各1条,右侧者有1工存1条左侧隐匿旁路。全部旁践一次消融成功。术中未诱发房颤。随访5~17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5.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1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宽QRS心动过速1例,同时有宽及窄QRS心动过速1例,单纯窄QRS心动过速13例。显性预激6例,其中A型预激4例,B型预激2例,12例为单一旁道,1例为房室结4径路所引起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例为3条旁道,1例为2条旁道同时合并有房室结双径路所引起的慢-快型AVNRT。17条旁道的部位分布如下:右前间隔1条,右中间隔3条,右后间隔4条,左后间隔3条,左游离壁2条,右正后游离壁2条,右后外游离壁1条,右前游离壁1条。射频治疗后17条旁道的前传及逆传全部阻断,2条旁道并有房室结双径路病人的2条旁道均阻断,其房室结双径路的前传快径与逆传快径亦被阻断,房室结4径路病人的3条慢径中的1条阻断,在用异丙肾的条件下全部病人均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手术时间为2-8b,平均4b。放电次数2-40次,平均19次,右侧旁道占71.0%,多旁道占13.0%,射频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1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宽QRS心动过速1例,同时有宽及窄QS心动过速1例,单纯窄QRS心动过速13例。显性预激6例,其中A型预激4例,B型预激2例。12例为单一旁道,1例为房室结4径路所引起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为3条旁道,1例2条旁道同时合并有房室结双径路所引起的慢-快型AVNRT。17条旁道的部分布如下:右前间隔1条,右中间隔3条,右后间隔4条,左后间  相似文献   

17.
经导管射频消融5例预激综合征患者,其中显性预激综合征2例,隐匿性旁路3例。5例患者均为左侧旁道,旁道位于左游离壁3例,左后间隔2例。全部首次消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旁道部位与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经过成功消融的285例单个房室旁道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旁道及房室结的传导特性进行研究。结果285例显性旁道患者中176例(62%)为左侧游离壁旁道,其他109例(38%)分别为右游离壁旁道、前间隔、后间隔旁道;男性在各部位旁道中均较多见;左游离壁旁道的始发年龄及平均手术年龄均高于其他部位旁道的始发年龄及平均手术年龄;术后13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P-R≥220ms),其中8例在右侧游离壁(15%),5例在左侧游离壁(2.8%);无一例发生在间隔旁道;在PR间期、AH间期、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前传文氏点、逆传文氏点等参数均表现为右侧游离壁长于左侧游离壁,左侧游离壁长于间隔部;窦律周长与旁道部位无明显关联。结论预激综合征患者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传导特性与不同旁道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19.
对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4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常规心内电生理标测技术,定位消融靶点,采用射频电流导管消融。结果36例预激综合症患者共37条房室旁路均被阻断。10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慢径均被阻断,其中一例出现Ⅲ度房室导阻滞(A-VB)。随访1~14个月,1例复发。结论表明RFCA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田福利  杜日映 《医学争鸣》1996,17(3):197-199
181例预激综合征经心外膜标测或心内膜标测后,手术切断或射频消蚀术阻断房室旁道而治愈回顾性分析体表12导联心电图定位AP特征,提出了两套建议性诊断标准和一种鉴别诊断标准:(1)显性预激旁道诊断标准,对左侧AP其诊断特尾性,敏感性分别是100%和97%。对右侧及间隔AP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在92%以上。(2)孢匿性预激旁道诊断标准,其诊断准确率仅达60%。(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