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抑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及亚单位hTERT的表达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曲古菌素A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0 nmol.L-1TSA作用后的细胞凋亡情况,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RT-PCR分析端粒酶三个亚单位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曲古菌素A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nnex-inV/PI双染色体法检测凋亡显示,600 nmol.L-1TSA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为42.6%。600 nmol.L-1曲古菌素A作用12、24和48 h后,端粒酶活性分别下降为1.95±0.25、1.73±0.12和1.52±0.09。RT-PCR显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下降,而端粒酶RNA模板(hTR)和端粒酶相关蛋白(hTP1)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TSA)抑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下降,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曲古菌素A下调hTERT转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检测端粒酶hTERT基因在肺癌组织,良、恶性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肺癌,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相对定量RT.PcR法检测29例肺癌组织、29例癌旁组织、13例非癌性肺疾病组织、26例恶性胸腔积液、1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端粒酶hTERT基因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高于非癌性肺疾病组(P<0.05),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O.05)。恶性胸腔积液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0.05)。结论端粒酶hTERT基因参与了原发性肺癌及恶性胸腔积液的病理生理过程。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胸腔积液中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水平有助于临床上肺癌的诊断和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 TSA)抑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及亚单位hTERT的表达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曲古菌素A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0 nmol·L-1TSA作用后的细胞凋亡情况,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RT-PCR分析端粒酶三个亚单位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TSA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凋亡显示,600 nmol·L-1TSA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为42·6%。600 nmol·L-1TSA作用12、24和48 h后,端粒酶活性分别下降到1·95 ±0·25、1·73 ±0·12和1·52 ±0·09。RT-PCR显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下降,而端粒酶RNA模板(hTR)和端粒酶相关蛋白(hTP1)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TSA抑制HL-60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曲古菌素A下调hTERT转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1例支气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气管上皮组织、150例肺癌患者手术标本及40例正常肺组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在上述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2/40)的正常肺组织中可检测到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蛋白表达;61%(25/41)的支气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和90%(135/150)的肺癌组织中可检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111.9,P〈0.01;且随着肺组织癌变过程的变化,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呈逐渐增高的趋势,X^2tread=107.7,P〈0.01。结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与肺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关;hTERT基因检测有望成为诊断肺癌变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纤支镜下取得的活检肺癌组织、支气管冲洗液中肺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银染—TRAP法,检测了26例肺癌组织、4例良性肺疾病组织,相应30例支气管冲洗液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26例肺癌组织中,2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4.64%。26例肺癌患者支气管冲洗液中,1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46.15%。结论端粒酶可能成为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方面的重大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是新近克隆的端粒酶催化亚单位,是端粒酶活性的限速因素。在端粒酶活性呈阳性的肿瘤中常见hTERT的高表达。研究报道大多数乳腺癌中有端粒酶活性和hTERT的表达,但是其阳性定位和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和RT-PCR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探讨乳腺癌中hTERT表达的意义及其与癌基因c-Myc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端粒酶反义hTR和反义hTERT合用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义hTR和反义hTERT联合作用于宫颈癌HeLa细胞,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正义hTR组、正义hTERT组、反义hTR组、反义hTERT组及反义hTR+反义hTERT组。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酶联免疫法(ELISA)、吖啶橙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转染反义hTR和反义hTERT后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形态学、凋亡和周期的改变。结果宫颈癌HeLa细胞转染端粒酶反义核酸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端粒酶活性抑制率、凋亡率增高及细胞周期阻滞,与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及正义核酸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HeLa细胞转染0.2μmol·L-1反义hTR+反义hTERT72h后,端粒酶活性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0.5%、28.6%,与反义hTR组和反义hTERT组比较(端粒酶活性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hTR:62.7%、13.2%;hTERT:66.5%、13.7%),差异有显著性(P<0.01,q值分别为0.919、1.075)。反义hTR+反义hTERT组比反义hTR组和反义hTERT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更明显,反义hTR+反义hTERT组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G1期细胞比例为57.8%,空白对照组G1期细胞比例为50.7%)。结论端粒酶反义核酸能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端粒酶反义hTERT和反义hTR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夹状shRNA封阻原癌基因(c-myc),抑制癌细胞增殖、生长的作用。方法:针对c-myc的构建发夹状shRNA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人结直肠癌Colo320细胞。荧光定量RT-PCR检测c-myc及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的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c-myc、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eriptase,hTERT)蛋白表达水平。Southernblot检测端粒的长度,PCR-ELISE法检测端粒酶活性。3H-thymidine实验分析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结果:转染细胞增殖、生长皆受到抑制。同时c-myc和hTERT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端粒的长度明显缩短,端粒酶活性降低。结论:c-myc的shRNA对人结直肠癌Colo320细胞的生长增殖、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端粒酶hTERT蛋白在人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意义,探讨hTERT蛋白与基因在人肿瘤细胞中表达的相关性,预测其成为肿瘤诊断标志物的趋势。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分别对171例恶性肿瘤,61例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进行hTERT蛋白和基因检测,同时与p53蛋白进行比较。结果hTERT蛋白及基因在恶性肿瘤中平均检出率分别为84.8%(145/171),83.4%(143/171);淋巴结转移性癌中100%(5/5),80%(45);癌前与良性病变分别为37.5%、25%的阳性,高出p53的表达(恶性肿瘤45.6%,淋巴结转移性癌53.3%,癌前病变与良性病变均为0)。结论hTERT蛋白与基因表达比较一致,均与肿瘤的恶性行为有密切关系,明显高于p53且免疫组织化学操作简单易行,提示端粒酶hTERT蛋白有可能是一个比p53更好的肿瘤诊断的新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良、恶性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相对定量RT PCR法检测 2 6例恶性胸腔积液 ,1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 (P <0 0 5 )。结论端粒酶hTERT基因参与了恶性胸腔积液的病理生理过程。采用RT PCR法检测胸腔积液中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水平有助于临床上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前列腺癌组织、18例前列腺增生组织和11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级及淋巴结或骨转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1例前列腺癌组织中湍粒酶的阳性表达率为82.9%,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5.6%)及正常前列腺组织,而且表达率随肿瘤的临床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有淋巴结或骨转移者表达率高。结论端粒酶活性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率高,在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纤支镜下取得的活检肺癌组织、支气管冲洗液中肺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并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银染-TRAP,检测了26例癌组织、4例良性肺疾病组织,相应30例支气管冲洗液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26例肺癌组织中,2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4.64%。26例肺癌患者支气管冲洗液中,1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46.15%。结论:端粒酶可能成为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方面的重大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肺癌化疗的一线药物顺铂 (DDP)和依托泊苷 (VP16 )对肺癌细胞端粒酶量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探讨这些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处理肺腺癌A5 49细胞 ,用噻唑蓝 (MTT)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化疗药物 (DDP和VP16 )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情况 ,分别用端粒重复扩增 (TRAP)法、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和Western印迹杂交检测处理后端粒酶量 ,以及其催化亚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基因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 DDP和VP16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并诱导细胞凋亡 ,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DDP和VP16明显抑制端粒酶量和hTERT基因及蛋白表达 ,尤其以高剂量 (VP16 2 0 0mg·L- 1,DDP5 0mg·L- 1)和低剂量 (VP16 2 0mg·L- 1,DDP 5mg·L- 1)作用的d 5更为明显。结论 VP16和DDP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端粒酶量 ,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端粒酶的催化亚基hTERT的表达来实现的。端粒酶量测定可能有助于作为判断肺癌化疗时VP16和DDP疗效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