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应用于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临床科研实践教学中的效果,讨论目前的科研训练所存在的问题,探索更高效的科研训练模式。方法对参与本次消化内科PBL-临床科研带教的19名见习和实习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培训前后的差异问题进一步做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本项目培训,新增加6人首次参与科研活动。相比培训前,学生对于临床科研的兴趣更高,认为临床科研的难度更小; 57. 89%的学生希望通过科研训练提升论文撰写的能力; 36. 84%的学生希望提升实验设计的能力;受训学生认为本次科研训练对这两方面的能力提升都有很大帮助。在科研产出方面,受训学生已有23篇论文在项目过程中被正式接收或发表,其中有SCI论文2篇,国内核心期刊20篇。结论学生经过PBL-临床科研带教,在科研产出和科研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但在效果评估和进一步的执行上仍旧存在问题。面临医学专业对于学生科研能力要求的日益提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高效、更具可行性的临床科研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的认知、科研训练经历以及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评价,了解医学生的科研训练需求,评估目前科研训练的效果,探索更高效的科研训练模式。方法对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级、201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4名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对问题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进一步对两个年级间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生普遍认为在临床学习阶段临床知识和技能比科研能力培养更为重要;提高科研能力和做出科研成果是学生现阶段参加科研训练的主要动机;68.8%学生对科研训练感兴趣,希望通过科研训练提升的能力包括论文撰写、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文献检索与阅读和实验技术等;84.5%学生认为科研训练有难度,开展科研训练时的最大阻碍是学业或临床学习任务繁重;82.8%被调查的学生有科研经历,但学生科研成果产出不多;学生对自己的科研素养自我评价普遍较低。结论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对科研兴趣浓厚,但面临诸多困难,通过教学制度的改革,因材施教,将有助于临床医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在天津武警医学院陈金源教授的指导下,以解剖教研室全体教师为主体,在三年制专科学生中选拔10名同学,成立解剖科研小组。至今,共进行了两项课题的研究,发表(含稿件已接收同意发表)国家级核心杂志论文10篇。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信心和凝聚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动手动脑实践创新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临床型研究生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提高其科研能力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临床大夫的目标之一。短期的基础科研培训,尤其是基于课题的科学研究可显著提高临床型研究生的料研思维及科研能力。本文以眼科临床型研究生实施课题研究为例,从提高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文献查考、实验室技能及论文撰写等方面探讨其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药学院大学生科研情况,对今后大学生科研在选题以及完成课题等方面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资料回顾以及问卷调查法,对我院2011-2012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情况以及大学生科研中选题、科研条件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药学院获得项目17项,占12.6%;2012年获得项目12项,占9.4%.四年级学生对参加科研兴趣最高,达99.78%,大多数学生认为参加科研可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大多数学生对参与科研的选题是通过老师指定后自己查或者是“不知道,随便弄”,大多数同学认为图书馆资源、数据库资源、实验场地、科研经费不能满足要求.结论:药学院通过积极的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教师能力,充分利用学院条件,较好的完成和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和分析进行临床课程教学前进行科研培训对医学本科临床诊断学学习的影响。方法选取同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接受临床诊断学学习的清华大学医学院(训练组)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未训练组)的八年制本科医学生。其中训练组医学生在进入诊断学学习前进行了为期2年的科研培训,而未训练组未接受科研培训,在医学预科教学后直接进入诊断学学习。两组共同学习结束后,分别评估和比较两组学生诊断学期末知识考试、检验诊断考试、经客观性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的标准化病人问诊考试及全身查体考试成绩。结果训练组医学生共16例,平均年龄(23.5±0.5)岁。未训练组共70例,平均年龄(22.4±0.7)岁。训练组诊断学期末知识考试成绩显著高于未训练组(P0.05),而检验诊断考试、问诊考试和查体考试成绩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临床课程前进行科研培训可能有助于诊断学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7.
临床教学是培养合格医生的重要环节,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高等医学专业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科研素质的培养应贯穿在整个临床医学教育之中。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临床教学,对学生全面培养,才能使我们的医学生不仅能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为提高医学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增强医学生创新能力既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医学生自我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在医学本科教育阶段通过规范化的科研能力培养课程系统性地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我校医学生的科研需求和现有科研能力培养课程现状,我校基础医学院开设了基于项目化的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课程,旨在系统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该课程以我校具有丰富科研与教学经验的老师主导,并辅以硕士研究生和医学本科生的实践参与,借助科研团队已发表的学术成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对团队研究成果进行流程再造,从理论背景、提出科学问题、确立研究方案、获取并分析实验结果、阐述科学问题等多方面系统性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最终塑造医学本科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明确提出"科研素质和能力训练要贯穿在各个教学阶段,在基础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在临床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能力"[1]。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重要课程,因此针对医学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本科生对"科研设计"课程的认知和需求,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该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458名学生参与调查,认为本科阶段参与科研有意义的占76. 9%,会关注科研动态的占74. 2%,愿意参加科研活动的占76. 9%,但仅有32. 1%的学生参与过科研课题。不同年级参与科研的意愿无差异,但实际参与科研的情况有差异(P0. 001)。在对课程的认知方面,认为有必要开设此课程的学生占67. 5%,认为该课程会对自己今后学习有帮助的占88. 0%;在课程需求方面,希望课程安排在大三或之前的学生占78. 7%;希望教师通过案例讨论或课题实践讲授的占82. 3%,课堂讲授的仅占15. 3%;希望考核方式为课题设计或撰写综述的占89. 1%,卷面考试的仅占6. 8%; 69. 0%的学生希望授课教师职称为副教授以上。结论有必要在临床医学本科生中开设"科研设计"课程,但教学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索,应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我院是一所有50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我市市级医院中科研能力较强的一所医院,本文试图通过对我院5年间在国家正式医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我院作者科研及临床写作的倾向、对各科学术水平进行评价,为医院科研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就业形势带来的必然要求。为培养高职学生的科研能力,我院进行有组织的、持续的科研培训,组织创建了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结合"第二课堂",以协会成员为培养中心,开展科研讲座、论文阅读训练、科研沙龙、科研实践训练等多种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经培养,学员们成功获得全国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并在学院首届科研知识竞赛中摘得所有大奖,可见高职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医学八年制学生基础阶段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一种新的培养方式,目标是毕业时达到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水平.在基础学习阶段对八年制学生进行科研启蒙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对八年制医学生基础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制定短期、高效的培养计划,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组学术活动,文献学习,以及参与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学生评价,研究临床医学(八年制)早期科研训练。方法对湘雅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及2017级共202名学生分别发放相应问卷,描述相关问题并就某些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应用。结果2017级学生:70.0%认为时间安排合理;52.5%觉得早期科研训练有意义并且能认真学;77.5%愿意提早进入医学院学习;57.5%不同意将早期科研训练理论课算入成绩;85.0%认为南校区的数理化学习有效果;92.5%认为在实验课上很少或基本没有受到启发;67.5%对科研过程没有更多的了解;50.0%会花费精力去研究非医学领域问题;97.5%会重新选择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认为最需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选题难在医学知识缺乏。2016级学生:51.2%认为时间安排不合理;51.2%对科研过程没有更多的了解;80.5%对科研训练实施方案满意;学生认为最需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科研选题难在不了解前沿进展。结论早期科研训练与同阶段实验课程的有机组合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医学科技论文影响力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医学科技论文影响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安医大附院1996-2003年间1146篇科技论文影响力与作者背景、论文来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因子、是否为基金或成果论文,以及作者是否入选人才培养对象、是否承担课题等9个因素与论文影响力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影响因子、是否为基金或成果论文、论文发表年限和作者学历,不仅与论文是否被引用有关,而且影响着论文被引频次和自引他引倾向。结论论文影响力的提高,不仅需要科研管理部门引导科技人员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科技论文,更需要从人才培养、学位教育、项目和成果管理等诸方面去努力,只有建立起一支具有良好素质和有所作为的科技队伍作支撑,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论文水平和论文影响力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彭韵 《医学信息》2008,21(8):1340-1342
目的 对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简称我院)14年来被收录的科技论文1651篇文章进行回顾分析,从一个侧面探讨我院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优势、专科特色和存在的问题,为医院科研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收录我院1994至2007发表的论文,利用关系数据库系统Access 2000进行数据整理后,将所获结果导入Excel中进行排序、分类整理、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14年来我院被收录的论文数量及收录比例逐年上升;作者情况的具体分析显示:以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为主体,科室分类则以优势学科、重点科室、临床科室为多,论文产出情况与课题研究层次呈正相关.结论 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医疗机构的科研实力、专科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状况,是一组不断更新、不断变化的动态指标.因此,跟踪分析学术论文撰写动态,对分析了解我院学术研究的状况、培养和管理科技人才,进一步提高我院学术研究水平,推动科研发展都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精准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模式,是生命医学发展的方向。目前临床医生普遍对其认识不足,需正确认识精准医学,并加强学习及应用。通过分析精准医学对医学生的要求,可以发现一个能胜任岗位的医学生必须具备以下特质:临床与科研能力并重、注重团队及合作精神、积极创新、拥有人文精神。对带教医师的培训、多学科协作联合教学查房、引入导师制和联合导师制等措施,可以让医学生既锻炼了临床能力,又学习和掌握了科研思维与相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学教育加强对医学院校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十分重要。近年来,本室在生理学教学中渗透科研于教学,从开展专题报告,丰富教学内容,动员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三方面进行完整的科研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外科护士的科研能力,了解分析科研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血管外科、肛肠外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胸心外科、骨创伤外科、整形外科、甲乳外科、烧伤监护室等131名护士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护理科研能力调查。结果 131名外科护士中,学习过护理科研相关课程的有69人,主要是工作期间参加护理科研培训。能够熟练且经常运用中、英文文献检索、统计学知识、统计学软件的分别仅占3.05%、0.76%、2.29%、0.76%;对护理科研非常感兴趣仅占0.76%,对自己掌握的护理科研知识及能力不满意占77.10%,认为对护理科研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的占54.96%;认为做护理科研很有必要的只占7.63%,只有4.58%的外科护士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护理第一学历主要为大专(83.21%),撰写过护理文章的占23.66%,主要为护师,工作年限为4~9年占45.16%。结论 外科护士的护理科研知识不足,科研能力偏低,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较低,其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应使其认识护理科研的重要性,培养科研思维,丰富自身科研知识,提高护理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创新型"整合式"影像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培养成效及接受度反馈。方法收集2015—2017年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32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反馈问卷,从学生角度了解和分析"整合式"创新教学模式的影像教学效果和受众满意度。结果创新型"整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加深学习内容和加强学生影像基础知识的临床运用能力。结论采用创新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受众学生基础结合临床的应用思维能力,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效果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