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结直肠癌(CR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CRC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3D腹腔镜联合ERAS治疗)和对照组(采用3D腹腔镜治疗),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结直肠癌生活质量专用量表(EORTC QLQ-CR38)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EORTC QLQ-CR3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EORTC QLQ-CR38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EORTC QLQ-CR38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EORTC QLQ-CR3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腹腔镜联合ERAS治疗CRC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下腹腔镜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PD)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在围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n=36)与ERAS组(n=32)。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和术后1个月PT、ET-1、Ang-Ⅱ、PVF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ERA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ET-1、Ang-Ⅱ、PVF、P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ERAS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下腹腔镜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的阶梯式康复护理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9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依照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接受术后ERAS理念下的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接受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术后6 h、12 h、1 d、2 d观察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活动恢复至30°、60°、90°、120°所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少(P<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ERAS理念下的阶梯式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ACL损伤患者,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缩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促进康复,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郑果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6):1054-1055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整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后1个月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短期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淋巴结清除数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完整系膜切除术的短期疗效较好,与常规根治术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可减少住院时间,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FTS)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到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FTS理念的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肾上腺素水平、皮质醇水平以及心理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理念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模式对腰椎减压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行腰椎减压融合术的2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其中开展快速康复模式的1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模式的患者14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3 d、1周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卧床时间对比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模式比常规方式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卧床时间,同时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提高住院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流程在促进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患者恢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50例。ERAS组患者围术期参照ERAS结石临床路径管理,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和肛门通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6 h VAS评分、住院时间、补液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出院后7 d患者满意度。结果 ERAS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补液量、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例出现发热,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流程能加速输尿管镜碎石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就医时间及经济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结核性脓胸电视胸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结核性脓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围术期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行常规围术期干预)和观察组(58例,行基于ERAS的围术期干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 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的N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血清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FEV1、FVC、...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麻醉管理优化方案结合单孔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8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ERAS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三孔腹腔镜手术结合常规麻醉管理方案,ERAS组患者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结合优化后的麻醉管理方案。比较2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达出院标准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0 min、2 h、12 h、24 h VAS评分。比较2组术后恶心呕吐及切口出血、感染等情况。结果 ERAS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达出院标准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复苏室停留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出血、感染等情况发生。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术后30 min VAS评分更高,其余时间点VAS评分更低(P 0. 05)。结论 优化后的麻醉管理策略结合单孔腔镜手术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经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我院98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9)和研究组(n=49).常规组治疗方案为开腹子宫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研究组实施米非司酮与B超监护下清宫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月经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d血清性激素[雌激素(E2)、孕酮(P)、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 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术后3d,研究组血清LH、P水平较常规组低,E2、FSH水平较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8%较常规组16.33%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清宫术(B超监护下)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在稳定性激素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50例行腰椎单节段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的患者,其中25例实施ERAS管理(ERAS组),25例实施传统围术期管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CRP,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围术期疼痛情况,采用腰椎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VAS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CRP、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1、2、3 d VA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节段经椎间孔融合术围术期采用ERAS管理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血液丢失,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在儿童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11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拟择期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日期分为传统流程组和ERAS组,每组15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哭闹及呕吐情况、下床玩耍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家属满意度。结果 ERAS 组患儿术后哭闹发生率为28.00%,低于传统流程组的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 组患儿下床玩耍时间(1.71±0.42)h、正常饮食时间(3.48±1.13)h、住院天数(2.79±0.34)d、住院费用(5012±67.52)元均少于传统流程组的(2.43±0.73)h、(4.23±0.94)h、(4.34±0.62)d、(5809±89.4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 组家属满意度高于传统流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策略应用于儿童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促进患儿术后恢复,提高满意度高,降低医疗费用,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国栋 《医学信息》2019,(3):121-122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乳糜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肾蒂淋巴管结扎术,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1%、复发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的11.29%、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对胃癌患者腹腔镜术式选择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115例,根据患者BMI分为体型肥胖组(BMI>25 kg/m2,35例)和正常组(BMI 18.5~25.0 kg/m2,45例)、低体质量组(BMI<18.5 kg/m2,35例),其中肥胖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LADG)15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LAPG)10例,全胃切除术(LATG)10例;正常组患者采用LADG术14例,LAPG术20例,LATG术11例;低体质量组采用LADG术10例,LAPG术15例,LATG术10例。观察3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肥胖组手术时间较正常组、低体质量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较正常组、低体质量组增加,淋巴结清扫总数较正常组、低体质量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术后住院时间较正常组、低体质量组显著延长(P<0.05)。正常组、低体质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肿瘤直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BMI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LADG、LAPG和LATG根治术治疗,其中体型肥胖组患者较正常组、低体质量组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时间长,但并不影响术后并发症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患者传统开腹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其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择期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的老年患者共11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13例患者分为行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患者60例(O-组)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患者53例(L-组),再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大组分为4个亚组,分别实施ERAS措施和传统措施,即分为O-ERAS组(30例)、O-Control组(30例)和L-ERAS组(27例)、L-Control组(26例)。O-组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术,L-组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术。而O-ERAS组和L-ERAS组采取ERAS相关措施进行处理,O-Control组和L-Control组应用传统方法处理,对不同组别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数据行t检验。 结果O-Control组手术时间为(2.3±0.7) h、术中出血量为(81.0±77.7) mL、术后排气时间为(3.4±1.0) d、术后住院时间为(12.9±4.0) d,与O-ERAS组的手术时间[(1.9±0.5) h]、术中出血量[(48.0±24.1) mL]、术后排气时间[(2.8±0.9) d]、术后住院时间[(10.5±4.1) d]相比,后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8、-2.099、-2.734、-2.233, P值均小于0.05);而2组住院费用分别为(22 246.9±13 344.3)元、(20 194.4±2 8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Control组手术时间为(2.2±0.6) h、术中出血量为(54.0±32.1) mL、术后排气时间为(2.9±0.9) d、术后住院时间为(7.0±2.0) d,与L-ERAS组的手术时间[(1.8±0.5) h]、术中出血量[(37.0±26.3) mL]、术后排气时间[(2.4±0.8) d]、术后住院时间[(5.7±1.1) d]相比,后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9、-2.214、-2.197、-2.660,P值均小于0.05);而2组住院费用分别为(22 672.6±5 446.9) 、(22 404.4±8 482.4)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ERAS组相比,L-ERAS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但2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中能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康复,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器及改良引流技术在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100例行ERC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引流器联合改良引流技术,对照组应用常规留置引流袋进行引流并予常规引流护理。比较两组每日引流量、导管堵塞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包括高淀粉酶血症、胆管炎、胰腺炎等)总发生率、不适反应与导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每日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胆管炎与胰腺炎发生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淀粉酶血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2.00%与1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与40.00%(P<0.05)。观察组不适反应与导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0%(P<0.05)。 结论:ERCP术后采用负压引流器进行鼻胆管引流,可获得理想引流效果,降低导管堵塞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与不适症状,改良引流技术还可进一步降低导管脱出率,确保引流通畅,可加速患者恢复,使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腹腔镜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8月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1例患者作为 A组,使用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52例作为 B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均痊愈出院,无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两组无差异(P>0.05);但 A组术后疼痛较轻,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低于 B组(P<0.05).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恰当,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样安全可行,美容效果及病人的心理满意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