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免疫学角度谈"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辉 《中医研究》2005,18(1):12-13
本文通过免疫学角度从中医学的免疫学思想、中医免疫学与肾的关系、现代免疫学与中医肾的关系以及先天免疫力与中医肾之间关系四个方面谈谈中医肾,认为"肾"在调节免疫平衡、抵御疾病的发生,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治疗疾病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从临床角度推测调节肾阴肾阳,可以对一些目前现代医学尚难治疗的免疫性疾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论肾与"心-肾轴心系统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的肾为“生命之本” ,其重要性已为公认 ,但具体提法则多种多样 ,莫衷一是 ,由此引起诸多争论。本文将肾的功能重新归类 ,并以临床统计佐证。同时在充分研究肾的实质基础上 ,根据传统的“心肾相交”理论 ,提出“心 肾轴心系统学说” ,将中医学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神经 内分泌”调节系统予以有机的结合 ,并有效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肾"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肾"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肾"为五脏之一,主藏精、生长、发育和水液代谢.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其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病久及肾".可见,中医"肾"在人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与西医作为泌尿器官的"肾"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将中西医对肾脏在解剖、生理、病理三个方面的认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心肾不交"这一名词演变的哲学基础开始于《周易》,在诸多经典医籍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等已有一定雏形,在唐宋时基本得到确定。"心肾不交"一词的记载首见于宋代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明清时一些医家认为心肾不交证为心火旺肾阴虚证,将心肾不交作为失眠、遗精、健忘的病机。据文献查阅"心肾不交证"一词现最早见于程莘农院士1964年所著《中国针灸学》,现代认为心肾不交证等同于心肾阴虚阳亢证、肾阴虚心火旺证,与明清医者观点一致。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国家规划教材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均用"心肾不交证"作为规范名。  相似文献   

5.
陈士铎"直接交通心肾法"诸方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士铎<辨证录>的若干方剂集中体现了他对"心肾不交证"的理解,包括直接和间接交通心肾两法,而直接交通心肾法是从直接治疗心、肾入手以交通心肾,可分为治心肾两不相交方,治心不交肾方和治肾不交心方,笔者从出处、主治、组成、简析等多方面分析了14首方剂,为临床"直接交通心肾"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是古人根据妇女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提出的,用于治疗妇科病的思想.本文从妇女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及肝脾肾与冲脉之间的关系出发,将该思想运用于临床,通过病例体现其思想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心肾不交"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对临床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对该理论的认识与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基于病理表现形式,以及阴阳、水火、升降、精血、神志、表里、经络等对心肾不交理论进行探究,以期挖掘其内涵,拓宽其理论外延,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为五脏六腑之根,其在人体脏腑生理功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然"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之说,又表明人体在病理状态下,疾病病机演变的普遍规律是"终极伤肾".可见,肾在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从肾论治急症当不失为一条值得中医急症工作者注意的途径,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崇超 《江苏中医药》2006,27(11):61-62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有"肾欲坚",敦煌出土的陶弘景的《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中有"肾德在坚",的说法,中医的"肾"和"坚"的关系,在中医著作中是常见的.从字源、认识论、中医肾的功能、肾脏用药以及中国古代对于人体的认识,都能体现中医的"肾"和"坚"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肾"和"坚"的关系的理清,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探讨中医理论的一般特性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临床治疗中 ,对肾脏疾病的治疗多以补法为主 ,而少用泻法 ,故有“肾无实证”的说法。然而在临床实际中 ,肾实证又是确实存在的 ,因此 ,有必要从理论及临床方药上对肾之实证加以论述 ,这将对肾病理论及临床有一定的裨益。1 肾的生理及与其他四脏在五行中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肾属为五脏之一 ,在《内经》中对肾的生理、病理有详细的论述。《内经》对肾的论述 ,多是将肾与其他脏腑相提并论。在五行理论的概括下 ,将心、肝、脾、肺、肾作为五行的核心 ,五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 ,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五脏五行功能系统。1 1 肾…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的不可逆性,大部分患者将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因各种并发症而死亡。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没有特效方法,多采用对症治疗,终末期肾病多采用透析、肾移植等方法。随着对祖国医学理论的不断挖掘,中医方法可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可能,然而目前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当以扶正为主还是祛邪为主众说纷纭。本文基于对中医“肾主气化”理论的重新认识,旨在探讨“肾失气化”对慢性肾脏病“损不可复”病机的影响,提出恢复“肾主气化”功能为慢性肾脏病中医治疗的核心,强调以“扶阳”之法贯穿本病始终,在邪实证候突出时兼以祛邪,以期对“肾主气化”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上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肾"是中医学脏象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肾虚证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中,故补肾法也就广泛地运用于各科临床,对于提高、巩固疗效,改善机体体质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当前异病同治的一个范例.但多年来,有关"肾虚的辨证"多种多样,很不统一;其治法亦法出多门,莫衷一是.为此,笔者参考古今文献,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整理如下,祈望指正.  相似文献   

13.
中医理论指出,“肾主水”在维持机体内水液代谢方面起着主导作用,通过肾气的开与阖决定体内水液的分布,潴留与排泄,对于某些水液代谢平衡失调的相关病症,常从肾论治。水通道蛋白是具有特异性转运水的通道蛋白,充当着细胞内和细胞间水流的调节器,维持水液动态平衡,因其所在部位和表达存在差异,又有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大量研究表明,水通道蛋白广泛分布于肾脏中,其表达的改变对揭示不同疾病所引起的水液代谢平衡失调有着重要意义。历代医家在对中医药调节水液代谢紊乱不断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多途径、多成分、多靶点的独特作用优势,在调节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笔者通过探讨“肾主水”与水通道蛋白表达、水液代谢紊乱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中药提取物、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对水液代谢紊乱的调节及作用机制,诠释“肾主水”科学内涵,以期为中医药调节水液代谢紊乱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肾主纳气”实质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认为,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作用.《类证治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气充盛,则吸入之气可下纳于肾,呼吸均匀和调.肾之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则呼吸表浅,动辄气喘,称之为"肾不纳气",说明呼吸之幅度由肾所主.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由于应用填精补肾的办法可以治愈或缓解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辄气喘等病理现象,逐渐认识到了肾脏与呼吸相关,进而总结出了"肾主纳气"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从“肺肾同调”论治膀胱咳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肺、肾、膀胱关系出发,论述了膀胱咳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指出: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咳嗽,肺肾两亏,气化固摄无力,膀胱失约而遗尿。治疗上肺肾同调,以益气温肾,止咳化痰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中医学认为,脾肾虚弱,浊毒内蕴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机,而脾胃功能失调常贯穿于病程始终。因此,在治疗上宜健脾益肾、化浊排毒,而调理脾胃尤为重要。通过健脾益气,调畅气机,并配合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缓解症状,延缓CKD进展,还能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肾精亏虚证”证候名称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肾精亏虚证"是中医的一个独立证候,其表述方式存在着国家标准与高校教材、重要书籍的不统一,重要书籍中前后命名的不一致,严重影响着中医学的国际认同。因此,"肾精亏虚证"证候名称规范化研究至关重要。通过检索文献资料,进行资料录入和提取,提取出与"肾精亏虚证"病机内涵相同但表述不同的10种名称,以频数为依据初步确定"肾精亏虚证"为规范化名称。进而根据证候命名原则对"肾精亏虚证"名称进行考量,最后确定"肾精亏虚证"为其诸多命名方式的统一化和规范化名称。  相似文献   

18.
探讨"肾为胃之关"理论渊源及后世对其内涵的发挥;研究胃病难治或久治不愈者,每于治脾胃的同时兼以补肾,常获良效的理论依据;结合临床应用,验证了"肾为胃之关"理论的合理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崔玮璐  袁博  杨越  张解玉  曹炜 《吉林中医药》2021,41(9):1129-1133
探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肾为其发病之本,湿、热、瘀之邪蕴结为其发病之标.基于"肾与三焦相通"理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以肾虚为本,三焦失司为标.依据"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之论应用补肾、疏利三焦之法治疗可达标本同治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