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岷慧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37-39
目的 观察扶正解毒汤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疗效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0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HR-HPV感染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微波和重组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扶正解毒汤与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HR...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冷冻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10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进行研究,年龄分布为(35.1±10.5)岁,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冷冻治疗组和LEEP治疗组,每组为10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采用TCT检查或宫颈活检并排除宫颈恶性疾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 冷冻组有效率为99.05%,LEEP刀组有效率为89.52%,两组疗效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不同程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临床治愈率比较均为冷冻组优于LEEP刀组(P<0.05).结论 采用冷冻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临床疗效较好,副作用小,尤其是轻度糜烂,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276例,痊愈271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100%。微波治疗的机理在于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具有生物物理作用,能有效地杀死病灶内细菌,改善组织微循环.促进渗出的吸收,加快组织的修复。它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病人痛苦小,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就是过去临床说的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具有症状不典型、发病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的教科书取消了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1],但因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很大关系,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所以,应用新技术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我院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158名25~49周岁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已婚妇女进行BPM红外光治疗,并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1次治愈147名,治愈率为93.0%,2次治愈11名,2次治愈率100%,总治愈率100%。结论:BPM红外光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疗效明显、有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糜消散在治疗湿热下注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医带下病湿热下注型辨证标准,同时符合西医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诊断标准的3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使用自拟糜消散由医师宫颈局部上药,对照组(12例)使用聚甲酚磺醛栓由患者自行阴道上药,通过指标及症状,评价糜消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阴道清洁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治疗组可以减少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数量,减小柱状上皮异位面积。结论:糜消散治疗湿热下注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阴道清洁度等级、减小柱状上皮异位面积,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效果。方法将59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重度)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保妇康栓阴道塞药,观察组使用云南白药宫颈用药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云南白药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疗效明显,特别适用于有生育要求及有阴道局部破损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III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LEEP治疗,观察组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时创面局部涂抹b FGF。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4天、第21天创面愈合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流液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均未发生大出血、术后宫颈粘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LEEP联合b FGF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术后阴道流液,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即以前的宫颈糜烂,指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顽固且经久不愈,病程长,引起感染不易彻底清除,如不及时治疗容易癌变。临床上对宫颈糜烂的治疗,目前存在争议。国外学者倡导对无症状者,不需采取任何治疗,仅做宫颈细胞学筛查及HPV检查。若细胞学出现异常,应根据细胞学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大多数学者已 相似文献
10.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即以前的宫颈糜烂,指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顽固且经久不愈,病程长,引起感染不易彻底清除,如不及时治疗容易癌变。临床上对宫颈糜烂的治疗,目前存在争议。国外学者倡导对无症状者,不需采取任何治疗,仅做宫颈细胞学筛查及HPV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微波治疗前后阴道放置复方沙棘籽油栓,对治疗后阴道排液量、排液时间以及治愈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笔者所在妇幼保健站门诊就诊及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267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于微波治疗前后阴道放置复方沙棘籽油栓各5 d;对照组单纯微波治疗,阴道不放置药物.对治疗后两组阴道排液量、排液时间、治愈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术后阴道排液量,观察组<对照组(P<0.05),排液时间:观察组<对照组(P<0.01),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微波治疗前后阴道放置复方沙棘籽油栓各5 d,能减少阴道排液量,缩短排液时间,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本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痛苦小,治愈率高,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及宫颈炎性反应对高危型HPV感染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时行HPV加TCT检查的患者,分为宫颈炎性反应/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组及正常宫颈组。两组中HPV阳性者均予以外用保妇康栓3个月治疗,宫颈炎性反应组予以常规口服抗生素药物治疗,每隔一年同时复查HPV加TCT检查。各组根据HPV不同结果(持续感染或转阴)再分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炎性反应或/和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HR-HPV的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正常宫颈组(P<0.001),HR-HPV阳性者中,宫颈炎性反应或/和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持续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正常宫颈组(P<0.05)。结论:宫颈炎及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HPV持续感染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桂林西瓜霜治疗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宫颈糜烂I、Ⅱ、Ⅲ度组各40例,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取适量桂林西瓜霜喷剂喷敷,观察治疗前后宫颈糜烂创面新生上皮处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治疗120例患者,痊愈98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17%.结论:应用桂林西瓜霜外用治疗宫颈糜烂,能明显改善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缩小宫颈糜烂创面,并能促进宫颈糜烂面的鳞状上皮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的再生.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36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分别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观察组)与一般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采用LEEP刀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7.6%,对照组治愈率50%;复发率分别为1.5%与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能够使患者明确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发病原因、过程、预防措施,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预防再度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的关系.方法 选取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的患者1 200例, 分为无柱状上皮异位组 (A组) 、轻度柱状上皮异位组 (B组) 、中度柱状上皮异位组 (C组) 和重度柱状上皮异位组 (D组) 4组, 均行LCT检查和HC2检测.对任一项阳性者阴道镜下取活检后送病检.分别比较各组之间LCT、HC2结果、CIN及宫颈癌疾病构成比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并分析年龄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关系.结果 从年龄分组来看, 各年龄组间宫颈有无糜烂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且各年龄组间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也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各组LCT、HC2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各组CIN和宫颈癌的患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宫颈糜烂”与宫颈病变无必然的联系.不应该把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作为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ervical columnar ectopy,CCE)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30日门诊收治的356例CCE患者诊治情况,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疾病治疗后的转归。结果全组患者中随访率达93%(331/356),平均随访时间为9.7个月。167例患者一次治疗后感阴道症状明显好转,其中127例患者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变化。包括39例LEEP手术治疗患者在内的189例患者症状反复,宫颈病变未见明显好转。2例HPV阳性患者复查提示存在早期的宫颈癌变征象。结论 CCE的本质属于生理范畴,应避免过度治疗;针对合并有症状的CCE患者,采用物理方法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但定期的门诊随访观察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9,(2):223-226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中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中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方法,观察组的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液时间以及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疗效以及血流变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复发率低,术后排液时间更短,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在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在治疗后5d、治疗后10d,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电波刀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中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相比较微波治疗,提高了手术治疗效率,安全且有效,损伤小等优点,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宫颈微循环状态,值得在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原始鳞一柱状交接部的内侧覆盖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由于肉眼观似糜烂,过去称为宫颈糜烂,实际上并非真性糜烂[1],单纯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无需处理,只有当合并宫颈炎的症状时,才需治疗。我中心用宫颈炎康栓联合抗宫炎软胶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BBT自凝刀和微波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茹普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39(8)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疗效和副作用,探索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BBT自凝刀和微波对21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BBT组治愈率为98.2%,有效率为99.1%.微波组治愈率为77.4%,有效率为94.3%.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均有肯定的疗效,但BBT自凝刀治疗中重度、颗粒型及乳突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效果优于微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