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痛经是指妇女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的一种病症~[1]。中医将痛经归为"痛经""经行腹痛"范畴。寒湿凝滞型痛经主要临床表现可有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暗有块等,其病机普遍认为是寒邪或寒湿客于冲任、胞中,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血阻滞胞宫、胞脉以致"不通则痛",是最常见的中医分型。中医外治疗法即体表施治的方法,是中医  相似文献   

2.
寒凝血瘀证痛经证治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经行前后及行经期间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经行腹痛病位在胞宫、冲任,以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为主要病机。在临床上痛经以病因病机为分型依据,笔者认为以寒凝血瘀型最多见(尤在我国北方),寒凝血瘀型系因寒致瘀而发的痛经。  相似文献   

3.
聂永利 《陕西中医》2011,32(12):1689-1692
<正>前言:痛经为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本病人青年妇女较为多见,痛经发病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经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在这个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  相似文献   

4.
痛经是妇科疾病当中最常见的,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则剧痛难忍,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为临床特点.对疼痛机理的记载最早始于《黄帝内经》概括为“不通则痛”,为后世医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痛经一症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还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诸病源候论》则首立“月水来腹痛候.”西医认为本病可能与子宫过度前倾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增厚,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病有关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聚,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常由于经期受寒饮冷,坐卧湿地,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畅而作痛;或肝气郁滞,血行受阻,冲任运行不畅,经血滞于胞宫;或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孕育过多,精血亏损,行经之后血海空虚,胞脉失于滋养,故经后作痛.  相似文献   

5.
肖小惠 《光明中医》2012,27(7):1308-1309
痛经是青春期女性的常见病症之一,其中医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冲任、胞宫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对不同的病症进行辨证论治,临床效果甚良.  相似文献   

6.
介绍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体会。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中医治疗痛经有独特优势。中医痛经的辨证分型中,寒凝血瘀型最为常见。寒凝血瘀型痛经病机为寒邪客于冲任、胞宫,冲任、胞宫气血凝滞,经期经血下泄受阻,不通则痛。作者本着“调理冲任、胞宫气血”的治疗原则,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于患者经前期应用调经止痛方,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主要症状为行经前后或经期下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昏厥,肢冷汗出,泛恶呕吐,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其病机概括为虚实两大类,实证痛经多由气郁、血瘀、寒湿阻滞冲任胞宫,而致“不通则痛”。多用通利之法治之。至于虚性痛经,其病机与“不通则痛”迥然有别,在治疗上不可袭用通利的法则,须施用补虚治痛的治则。  相似文献   

8.
痛经发病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在这个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  相似文献   

9.
王翠霞教授认为痛经与冲任、胞宫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精血素亏或邪气内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虚证"或胞宫气血运行不畅的"实证",实证多虚证少,实证痛经又以气滞血瘀型多见,情志抑郁或动怒伤肝而致的气滞血瘀日益成为痛经的主要病因病机;提出经前疏肝理气,经期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治则。使用膈下逐瘀汤对气滞血瘀病因病机实者泻之,尖者削之,使气机通畅,瘀去痛止,则痛经证得愈。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痛经发病部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病机,不外乎感寒邪,喜食生冷,情志抑郁,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先天禀赋不足,外久病劳伤等以致冲任失于濡养,不荣则痛。中药内服(经典方、自拟方、中成药)和外治法(敷贴、灌肠),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痛经是指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可伴腰酸、下腹坠痛或其他不适。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优势突出,并总结出了大量的治疗经验,现将近几年来中医分期治疗本病的文献综述如下。1中医学对痛经的认识中医学有关痛经的记载,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加上体质因素,导致冲任、胞宫气血阻滞,"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痛经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其中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属原发性痛经。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生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30.06%。其发病机理是冲任郁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不论是营血不足或冲任受阻所致,治疗上皆以“通”为主。原发性痛经病症以气滞血瘀证多见,故应以理气活血为主要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3.
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向黎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78-1178
痛经是女性常见问题,凡在经期前后或经期中,发生下腹部疼痛,或腰骶酸痛及其它不适,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者,称之为痛经.情志抑郁、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均可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出现经行腹痛.若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精亏血少,胞脉、冲任失于濡养,亦可引起痛经.临床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结合月经的周期、量、色、质以及兼证、舌苔、脉象辨别寒热虚实.按中医辨证可分为以下四型施治.  相似文献   

14.
陈莹教授认为脾肾阳虚,瘀血阻滞冲任,影响脏腑功能,脾肾阳气不足,冲任胞宫失于温煦,无力运行气血,经血不下,瘀血壅阻冲任、胞脉,不通则痛,发为痛经;提出"围绕经前、经期、经后适时而辨,标本兼治"的独到见解,重在温补肾阳,佐以活血化瘀,分期辨证而治,标本兼顾,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1病因病机 痛经发病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其发病机理为在这个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西医治疗常以止痛、镇静、解痉药为主,取效快,但副作用大,疗效难以持久.中医则依据辨证施治,经整体系统治疗可获痊愈.  相似文献   

16.
痛经的中医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霞  王玲 《吉林中医药》2010,30(12):1034-1036
痛经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的气血变化急骤,导致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即"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而导致痛经发作。祖国医学根据痛经的临床表现,分为肝郁气滞型、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弱型、肾气亏损型、湿热蕴结型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认为,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我们临床观察发现,现代妇女多呈现虚、瘀、郁征象,痛经以寒凝血瘀证最为多见.近3 年来,笔者采用经穴按摩和穴位贴敷方法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1]。少腹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所创,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凝血瘀证少腹诸症。导师康志媛教授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时,主要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收效良多。病因病机痛经主要病因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实者可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而致胞宫气血不通而痛,虚者有气血虚弱、肾气亏损致胞宫失于濡养而痛。  相似文献   

19.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在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随着月经而呈周期性发作的妇科疾患。本文拟将本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作以综述,以飨同道。一、病因病机刘氏认为痛经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气血阻滞,淤而不通,不通则痛。郭氏认为痛经之因、有寒凝脉络、湿阻气机、气滞血淤、阳气虚弱、精血亏虚等。毛氏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淤滞、胞脉受阻、经血不畅,不通则痛。王氏认为痛经有虚实两大类、无论属虚属实,其病理  相似文献   

20.
叶红 《四川中医》1998,16(4):3-4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症。在临床上见于妇女正值经期或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骰,甚则剧痛至昏厥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朱南孙教授在50余年的临证实践中,对治疗癌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张治疗痛经重在活血化瘀,调理冲任,兹将朱老治疗痛经的经验选介如下。1.病因病机痛经一证,病因多端,无论是因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或气血虚弱,肝肾虚报,其主要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瘀阻冲任,“不通则痛”。《请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月水来腹痛候风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