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腓肠肌筋膜辩对跟骨骨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对跟骨骨感染病灶清除后行带腓肠神经的筋膜瓣充填修复16例,皮瓣大小为5 cm×3 cm~14 cm×12cm,充填后肌筋膜瓣表面游离植皮.结果 16例全部成活,外形美观,无功能障碍.结论 带腓肠神经及含小隐静脉的肌筋膜瓣易于分离,其操作简单,抗感染能力强,有利于骨感染伤口的愈合,对修复跟骨骨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听骨链与自体听骨链重建对慢性中耳炎(COM)患者听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治疗的88例C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人工听骨组和自体听骨组,各44例。人工听骨组采用钛合金人工听骨链重建术治疗,自体听骨组采用自体听骨链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听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人工听骨组治疗总有效率(86.36%)高于自体听骨组(68.18%),人工听骨组手术时间为(109.97±14.68)min,短于自体听骨组的(121.85±17.52)min,术后两组气导、骨导、气骨导差(ABG)、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HIE)评分均低于术前,且人工听骨组气导为(28.14±7.35)dB、骨导为(14.76±3.87)dB、ABG为(13.37±8.69)dB、HHIE评分为(7.98±2.33)分,均低于自体听骨组的(34.13±6.95)dB、(16.94±4.80)dB、(17.19±8.58)dB、(10.97±2.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是导致病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作自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并将带蒂颞深筋膜修复硬脑膜缺损,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3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回颖 《现代护理》2001,7(2):22-22
口腔癌扩大切除术后常引起局部组织缺损 ,皮瓣及肌皮瓣转移修复是常用的修复方法 ,以往多采用皮瓣带蒂移植或游离移植 ,因这些方法移植常出现供区不同程度畸形 ,或因皮瓣移植口内常因局部毛发有碍口腔卫生 ,给患者造成不同的心理障碍 ,另外有文献报道口内的皮肤也可产生皮脂腺囊肿。因此 ,近年来有些学者采用肌瓣或肌筋膜瓣移植修复方式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我科采用舌骨下肌群肌筋膜瓣修复口腔内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从 1997~ 1999年采用舌骨下肌群肌筋膜瓣修复口腔内软组织缺损共 13例 ,其中舌癌 8例 ,下颌牙龈癌…  相似文献   

5.
前臂带蒂筋膜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8-45岁;左侧9例,右侧3例;涉及到手指6例(6指);新鲜创面2例,陈旧创面10例,均因手部外伤致手背部或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骨质和肌腱外露。经筋膜瓣移植治疗,有9例患一次性得到全面恢复;另3例因涉及到手指中节以远,造成远端部分筋膜瓣坏死,但经过修剪坏死组织,再次植皮后也全部愈合,满意度达100%。  相似文献   

6.
陈勇  李瑞玉  林本良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0):2297-2298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后及颈段气管狭窄,采用胸骨舌骨肌筋膜瓣修复喉腔或气管的手术适应证、方法。方法:对于喉部病变切除后,采用转门式及双蒂肌筋膜瓣修复声门区11例,采用转门式筋膜瓣联合“T”形管修复颈段气管狭窄2例,采用单蒂肌筋膜瓣修复声门上区癌切除后舌根及喉部缺损3例,梨状窝血管瘤切除后喉部缺损1例。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咽瘘及喉气管狭窄。结论:胸骨舌骨肌筋膜瓣与喉、颈段气管在同一术野,取材方便,抗感染力强,易上皮化,用于喉、气管修复可代替黏膜,减少肉芽生长及感染,操作方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1例上颌窦癌行颞肌筋膜瓣修复腭部缺损患者的护理。重点阐述了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的颞肌筋膜瓣的观察、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经过有效的护理,患者住院3周,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
王涛 《临床医学》2010,30(9):28-29
目的通过对颞肌筋膜瓣即刻修复上颌骨缺损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效果。方法 2003年2月至2005年7月,9例患者因上颌骨肿瘤进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后即刻采用颞肌筋膜瓣修复重建。观察颞肌筋膜瓣成活情况、术后语音以及吞咽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 8例组织瓣全部成活,1例组织瓣部分成活。患者语言、吞咽、咀嚼功能恢复基本满意。结论颞肌筋膜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安全可靠,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前锯肌肌筋膜瓣移植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手足外科医院手外科应用前锯肌肌筋膜瓣移植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4~50岁,平均(36.6±5.3)岁;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3 cm×8 cm~9 cm×6 cm。肌筋膜瓣切取连带肩胛下与旋肩胛血管,血管蒂近端呈“T”形,与受区胫前动脉两断端行端端吻合,肌筋膜瓣上用中厚网状游离植皮覆盖,供区创面直接缝合。 结果术后肌筋膜瓣全部成活,随访1.2~4.5年,平均(3.4±?2.3)年,受区和供区外形较好,优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3.75%,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结论前锯肌肌筋膜瓣移植手术操作安全、可靠,适于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降低了对受区主要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颈阔肌肌筋膜瓣行喉重建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阔肌肌筋膜瓣在喉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了72例喉癌切除术后应用颈阔肌肌筋膜瓣修复缺损的临床效果。手术时根据癌肿的大小与部位行喉部分、扩大喉部分或次全喉切除术,沿颈浅筋膜层将颈阔肌连同其筋膜与皮下组织分开,根据缺损的大小,切制相应的单蒂颈阔肌肌筋膜瓣并转入术腔修补缺损。结果经3年以上的随访,术后7~10天拔除胃管,气管套管拔除率91.7%(66/72);3年生存率84.7%(61/72);复发率11.1%(8/72);发生喉瘘4例(5.6%),喉瘢痕狭窄2例(2.7%)。结论颈阔肌肌筋膜瓣是喉重建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颞骨听骨链重建术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并对影响听力重建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联合应用自体耳后颞骨行听骨链重建的慢性中耳炎患者92例(92耳)。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纯音听力检查,比较5个频率(0.25、0.5、1、2、4 kHz)下手术前后气骨导差(airbone gaps,ABG)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听力重建效果的因素。结果:92例患者气导听阈从术前的(53.39±14.47)dB降至术后的(46.78±17.06)dB,听力明显改善(P<0.01);手术前后骨导听阈的平均值分别为(23.29±11.93)dB及(23.08±12.36)dB,未见显著改变(P>0.05);手术前后ABG由(30.10±8.54)dB减小为(23.71±9.67)dB,P<0.01。听力重建成功56例,重建成功率为60.7%(56/92)。将重建成功的患者定义为恢复良好组(56例),其余患者定义为恢复欠佳组(36例)。比较两组后发现,导致听力重建效果欠佳的因素有年龄大、术前气骨导差大、镫骨足板固定(P<0.05)。结论:采用自体颞骨进行听骨链重建可显著改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影响其听力重建最重要的因素是术耳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2.
听骨链CT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听骨链CT仿真内镜(CTVE)的临床应用价值限度。方法 使用准直1.0mm、螺距1.0扫描,骨算法、视野9.6cm、间隔0.1mm重建对40例临床怀疑中耳病变(30例手术)的患者进行CTVE成像,并与轴位HRCT、MPR图像及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CTVE诊断听小骨破坏的准确性为92.6%,明显高于轴位HRCT(84%)和MPR(77%)图像,CTVE也能清楚地显示听骨链发育异常和术后的善。结论 CTVE能显示听骨链的立体影像,有利于听骨链病变的显示和诊断。  相似文献   

13.
带旋前方肌桡骨膜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采用带旋前方肌桡骨膜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腕桡掌侧切口,取带旋前方肌的近端桡骨膜瓣5.0 cm×2.5 cm,将桡骨膜瓣翻转包裹适合的桡骨条植入舟骨骨槽内,术后患手管形石膏外固定3个月.[结果]用该法治疗腕舟骨骨折骨不连18例,术后随访15例,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2年4个月,根据刘树清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为优14例,良1例.骨不连愈合时间2~4个月,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旋前方肌桡骨膜瓣具有提供骨质和丰富血运又可成骨的双重功能,有效地促进了骨折愈合,是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且操作简便,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后关节囊重建及外旋肌修补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关节后脱位的影响。方法以经后侧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5例作为A组,术中将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经数个骨孔固定于股骨大转子后方的骨质上。以经后侧手术入路、仅修补外旋肌群患者65例作为B组,术中后关节囊进行切除,外展角在30°~55°,前倾角在10°~20°,均使用防脱位内衬。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关节后脱位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A组患者术后关节后脱位1例(1.54%)。B组患者术后关节后脱位6例(9.23%),其中1例连续2次关节后脱位。A组患者术后关节后脱位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与股骨大转子之间的完整性重建有助于降低初次行后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听骨链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的最佳观察阈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听骨链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成像的最佳观察阈值。方法;对20例健康志愿者40耳和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3耳分别进行了听骨链的CTVE观察,比较了不同的观察阈值对听骨链结构的显示能力。制订了图像质量评分标准作为比较的半定量指标。结果:正常组观察阈值上限为-550UH--450HU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而中耳炎组观察阈值上限为+200HU-+300HU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CTVE图像上听骨链的外形随观察阈值上限的不同而变化。观察阈值上限较低时出现很多漂浮状伪影;随着观察阈值上限的升高,镫骨和/或砧骨长脚及其砧镫关节首先逐渐变小,变细乃至消失。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正常和病变组的观察阈值宜分别在选择为-524HU和+250HU后再根据所要观察的部分作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7.
乔宇  李艳萍  秦利萍 《护理研究》2004,18(2):137-137
贲门癌、食管癌、贲门失弛缓症是胸外科的多发病。病变部位切除后 ,消化道重建食管胃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端端吻合、端侧吻合术是传统的吻合方法 ,但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时常发生。这不仅影响手术效果 ,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危及病人的生命。据国内文献报告[1]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 2 .6%~ 6.6% ,病死率 3 8.1%~ 5 3 .6% ,自我院使用自行设计的胃浆肌瓣覆盖式食管胃吻合术以来[2 ,3 ] ,无一例吻合口瘘发生 ,返流性食管炎仅占 0 .95 % ,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62…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宋晨  陈华  张琳丽  麻晓红  贾研 《护理学报》2010,17(11):43-45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法预防阴囊筋膜网蒂皮瓣重建尿道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行阴囊筋膜网蒂皮瓣重建尿道术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干预组59例。对照组常规采用0.1%聚维酮碘(0.1%PVP-1)清洗尿道口;生理盐水10-15ml冲洗新尿道支架管。干预组采用综合干预方法:生理盐水10-15ml加氯霉素眼药水5ml冲洗新尿道支架管;0.1%聚维酮碘(0.1%PVP-1)清洗尿道口;红外线照射伤口局部;用脂质水胶体敷料优拓包扎术后伤口。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局部切口感染6例、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不良9例、局部组织血肿6例、皮瓣坏死2例、尿液引流不畅9例、尿瘘6例;干预组发生局部切口感染1例、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不良2例、局部组织血肿1例、尿液引流不畅3例、尿瘘1例:两组比较除皮瓣坏死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囊筋膜网蒂皮瓣重建尿道术后实施综合干预,能降低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听骨链螺旋CT 仿真内镜成像的最佳成像参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听骨链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成像的最佳成像参数。方法 选择20例临床上除外耳部病变的病人进行薄层螺旋扫描。比较螺矩、重建算法和重建间隔对听骨链CTVE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随着Pitch值增大图像质量降低,边缘算法的图像质量最佳,重建间隔越小图像质量越好。结论 听骨链CTVE成像的最佳成像参数是:层厚1.0mm,Pitch1.0或1.5,显示视野9.6cm,边缘算法重建,重建间隔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蒂的腕掌侧嵌合骨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拇指复合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拇指复合组织缺损修复患者30例,均接受桡动脉掌浅支蒂的腕掌侧嵌合骨皮瓣带蒂转移修复,随访患者6个月,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本研究30例患者皮瓣均成活,未出现切口开裂、皮瓣坏死、血运障碍等状况,均接受6-10个月随访,平均为(8.3±1.1)月.术后5周左右,均拔除克氏针,骨折线模糊,术后1.8个月时,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术后6个月时,患指皮瓣辨别觉为(7.2±1.8)mm,腕关节可正常屈伸,仅1例患者腕横纹部位存在轻微线状瘢痕,各患者均未出现骨折移位、骨坏死、骨髓炎、皮瓣坏死、伤口感染、关节僵硬、功能障碍、瘢痕挛缩等.结论临床治疗拇指复合组织缺损,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蒂的腕掌侧嵌合骨片带蒂转移方式,此方式操作简单,可满足组织恢复所需供血,愈合速度快,且供区瘢痕较为隐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