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连续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官出血患者每天口服米非司酮片12.5mg,连服3个月,并测定用药前后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子宫大小无明显差异: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显砉性(P〈0.05);患者用药期间均停经。停药后有9例直接进入绝经期,36例平均42天恢复月经(其中17例月经正常。16例月经量少。稀发,3例4个月后功血复发)。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效果。方法无禁忌证且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32例,每晚口服米非司酮12.5 mg,连服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抽血化验肝肾功能及血常规,随诊观察月经恢复情况。结果28例患者在服药期间闭经,4例患者月经稀发,经量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肝肾功能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无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贾艳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5):91-92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1月在医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在诊断性刮宫之后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观察组予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头晕3例,胃部不适6例,恶心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2.6%;观察组出现头晕5例,胃部不适5例,恶心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可有效改善患者出血情况,改善激素水平,疗效显著,并且安全可靠,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片10 mg,连服3个月为1疗程.结果 60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均出现停经症状,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那丽英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5):67-67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所致的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生于45~55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临床常用刮宫、性激素、子宫内膜切除甚至切除子宫等方法治疗,病人常不易接受。我院自2004年6月~2006年4月采用米非司酮治疗10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淳会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7):45-4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E。LH、P水平及对照组E:、LH、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H、P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世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4):76-7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39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前后测量子宫大小、内膜厚度,计算子宫体积,测定血清激素水平: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和雌二醇(E2),观察血红蛋白(Hb)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子宫纵径、前后径、横径及子宫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FSH、LH、P、E2均降低,Hb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6~21d均出现闭经22例(56.4%)。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可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减少FSH、LH、P、E2水平,明显改善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1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1d6.25mg)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大剂量(1d12.5mg)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激素水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促黄体激素、雌二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d口服12.5mg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案应用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束非司嗣治疗田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58例,均于诊断性刮宫后给予米非司嗣.治疗前后抽血测定性激素六项、子宫内膜厚度及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愈率为91.38%;治疗后E2、P显... 相似文献
10.
梁媚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5):26-2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效果.方法选择5 0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性激素、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子宫内膜变化和诱导闭经效果.结果服药其间所有患者均闭经,32例进入绝经期,8例月经稀发,7例恢复正常月经,血清雌激素、孕激素、FSH水平下降,LH变化不明显,子宫内膜萎缩,肝肾功能均正常,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显著,无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桃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0):66-67
目的观察非米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选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炔诺酮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李淑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128-12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自服药开始每月随访1次,随访1年以上23例,2年以上32例,有5例服药3个月后失访,有8例于48d内自行停药,其中有7例4个月后功血复发。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可靠且安全,避免了手术创伤,其副作用小,患者服用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10 mg/d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6.25 mg/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两治疗后FSH、E2、LH和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 0.05);观察组子宫前、后径及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观察组为4.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服药3个月后B超检查:子宫体积治疗前后分别为(68.28±2.3)cm3和(68.25±2.6)cm3,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厚度:用药前为(5.5±0.4)mm,用药后(2.6±0.3)mm,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潮热、出汗、心悸,但不能排除更年期综合征所致,加用谷维素、维生素E治疗后好转。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止血、闭经的良好临床效果,对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也有效,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指南》2015,(6)
目的 观察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为该治疗方法 的临床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的围绝经期患者51例,给与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治疗剂量10 mg/d,需清晨空腹服药,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以上。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中雌二醇、孕酮、卵泡生成素和黄体生成激素水平进行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经治疗,患者闭经率为100%,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显著降低(P<0.05),子宫内膜厚度无增厚。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疾病对于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的影响,应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以随机、均等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应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应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妈富隆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为(15.6&#177;3.3)、(35.3&#177;8.9)h,均低于对照组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25.7&#177;5.1)、(58.2&#177;10.3)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在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妈富隆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为(15.6±3.3)、(35.3±8.9)h,均低于对照组控制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25.7±5.1)、(58.2±10.3)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在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