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年龄,粥样斑块的回声、多少、大小、部位及管腔狭窄情况。方法 收集分析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相关数据。结果 本组病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在50-70岁好发,占59.1%,50岁以下发病率占23.35%。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轻度狭窄多见,占60.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颈总动脉(CCA)分叉处发生率较高。结论 颈动脉彩超能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物理特性,对其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率观测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钟海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11)
目的 通过超声检查评价波依定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降压药物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检查80例高血压患者服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IMT、最大IMT、动脉粥样硬化等级评分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IMT、最大IMT、等级评分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调,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颈动脉超声可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的改善,可用于临床药物评价.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人类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首要致残原因[1],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多见。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病因主要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受多种因素影响破裂、脱落,形成栓子,栓塞血管[2]。因此,对颈动脉的早期进行影像学检查,通过检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了解血管管腔是否存在狭窄、分析斑块的性质等,对临床的诊断和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超声、CT、MRI等,阐述各种影像学检测方法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特点和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治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行超声检查,对检查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总动脉主干斑块发生率为20%,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发生率为26%,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发生率为54%。溃疡斑块声像图主要包括溃疡斑、硬斑、软斑和扁平斑,共34例脑梗死患者,占34%,溃疡斑和软斑易被血流冲击脱落形成栓子,溃疡斑和软斑患者患脑梗死的几率较高。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行超声诊断能够使病变及早获得发现,便于临床医生及时制定有效的对症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超声诊断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良好的诊断检测效果,目前临床上已经将超声诊断技术作为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超声诊断结果也是作为监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数据指标之一.鉴于此,本文将对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研究进展作一详细综述,以望为后期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彩超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彩超这一无创性检查手段研究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本文报道冠心病组患者30例 ,男23例 ,女7例 ,年龄50~72岁 ,其中心绞痛25例 ,心肌梗塞5例均经临床确诊 ,另有无高脂血症及无高血压的非冠心病者20例 ,男12例 ,女8例 ,年龄50~60岁 ,作为对照组。使用仪器HPSONOS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使用7 5MHz的探头。患者取平卧位 ,薄枕 ,头偏向对侧 ,将探头沿血管走行方向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纵切面 ,分别检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血管内径、内膜 -中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本院60例冠心病患者和60例非冠心病的颈动脉B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75.0%(45/60),对照组为26.7%(16/60)。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组11例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32例重度狭窄,观察组IMT和斑块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IMT可用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指标,但它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被检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动脉的斑块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62例患者检测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总人数91.18%,其中颈动脉分叉处有斑块者32例(61.61%),颈内动脉者13例(20.97%),颈外动脉者8例(12.90%),颈总动脉主干处有9例(14.5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可间接评估出血管的具体情况,因此它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导致的血管狭窄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与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CAS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梗死的部位关系密切。对CAS导致血管狭窄的治疗,中医有其独特之处,现将近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建立简捷、经济实用、稳定可靠的适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SS)的外科治疗研究的家兔CASS动物模型条件。方法新西兰白兔21只,采用3%过氧化氢液灌注动物的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氧化应激损伤,然后以特定高脂饲料喂养动物不同时间。评价各组动物血管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特点。结果8周组和12周组中重度狭窄达到80%,个别血管出现闭塞。4周组轻度狭窄亦达到60%。病理检查证实高脂饲料喂养8周时,动脉的粥样硬化病理改变已属于纤维班快期。结论 按本实验方法,氧化应激损伤后喂养8周的动物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程度已符合CASS外科治疗实验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 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并经颈动脉B超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冠状动脉狭窄组和正常组(对照组) ,再根据狭窄程度分成三个亚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结论:对中年以上,尤其有多种危险因素者需行颈动脉B超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冠心病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建辉 《中国现代医药科技》2004,4(1):50-50
脑血管病日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现已成为中老年人的第三大致死病因。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5例,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观察血脂水平变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结果治疗后2、4、12周时患者TC、TG、LDL-C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总面积和斑块总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调脂治疗可改善粥样硬化斑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对137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压、血糖、血脂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较高(69.34%),在颈动脉分叉处最为多见(77.9%),以软斑为主(41.1%),且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与梗死有同侧相关性.颈动脉粥样斑块与性别、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而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又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22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3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对照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程度。结果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95.9%)、硬化和狭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分型中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不稳定斑块(软斑、溃疡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作为病情进展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颈动脉彩超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拟诊为冠心病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以冠脉造影为诊断金标准,评估颈动脉彩超参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硬化斑块(AP)]诊断CHD的效能,比较CHD与非CHD患者间IMT、AP,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IMT、A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①IMT联合AP灵敏度高于IMT、AP单独诊断(P<0.05),IMT联合AP特异度与IMT单独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AP单独诊断(P<0.05);②CHD患者IMT、AP水平均高于非CHD(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AP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冠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应用颈动脉彩超诊断效能良好,冠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彩超参数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确诊的55例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高血压患者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结论:高血压患者多继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的评价颈动脉病变程度及预测脑梗死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刘纪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78.5%高于对照组的50.0%;观察组混合斑发生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作为跟踪随访判断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识别及对血管腔狭窄程度判断的应用。方法采用高分辨彩超,对458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检查,观测其回声性质、大小、管腔狭窄程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参数。结果458例中133例为软斑,68例为硬斑,120例为扁平斑,137例为混合斑。颈总动脉分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为斑块的好发部位,左侧斑块231例,右侧斑块227例。左右两侧发生斑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管腔狭窄44例中,轻度狭窄16例,中度狭窄23例,重度狭窄5例。结论高分辨率彩超能早期发现并准确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客观依据,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