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系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及/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是以组织血液灌注减少以及肺循环、体循环静脉瘀血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CHF患者常伴末梢血管阻力增强,且对硝酸酯类药物的扩血管效应减弱,使严重心力衰竭不易纠正.近年来,随着对CHF病机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与CHF病变的发展及顽固有密切关系,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提高了疗效.我们综合近几年的文献、结合自己的认识,对CHF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及损伤功能变化,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血浆脑钠素(BNP)、内皮素-1(ET -1)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的干预效应。方法: 35例CHF患者服用缬沙坦8周,并检测用药前、后外周血CEC、BNP、ET-1、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6-Keto -PGFI1α的含量,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CEC、血浆ET-1、Ang Ⅱ及BNP水平明显升高,6 -K-PGF1α。明显降低(P均<0.01)。缬沙坦治疗使CEC、血浆ET-1及BNP水平明显降低及Ang Ⅱ与6-Keto -PGF1α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缬沙坦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及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本文概述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T3降低,rT3升高的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检测,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指标。CEC用免疫荧光VIII因子相关抗原鉴定,并测定血中脂质过氧化物(MDA)变化。本文对42例有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与正常人、无CHF的心脏病患者及治疗前后对照。结果显示,CHF患者CEC数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及无CHF的心脏病患者,两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75),CEC数与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这提示,CHF时伴有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还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本文讨论了血管内皮损伤在CHF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意义,并提出CEC检测可能作为临床判断病情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微颗粒CD31~+水平变化与老年人慢性左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老年慢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分成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组,并纳入同期健康老年人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对照者和老年慢性左心力衰竭患者CD31~+的表达。结果随着NYHA的升高和LVEF的下降,CD31~+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348±42)个/μl;Ⅰ级组(478±40)个/μl;Ⅱ级组(659±42)个/μl;Ⅲ级组(846±43)个/μl;Ⅳ级组(1596±46)个/μl,均为P<0.01]。结论 CD31~+表达显著上调可能参与了老年人慢性左心力衰竭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心力衰竭(CHF),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了解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病情况、不同病程不同分级心力衰竭的甲状腺激素(TH)浓度,我院1997年10月-2003年8月对81例CHF患者进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的测定,为应用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时性激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 (心衰 )时相关体液因子及性激素水平变化与心衰程度及类型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包括慢性心力衰竭组 ( 4 7例病人 ,术中男 2 6,女 2 1)和正常对照组 ( 5 3例健康人 ,其中男 2 4 ,女 2 9)。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男女心衰者与健康者血雌二醇 ( E2 )、睾酮 ( T)、醛固酮 ( Ald)水平。结果 :男女心衰患者 E2 、T平均值均较对照者高 ,但除男性 E2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 P <0 .0 1)外 ,余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男性心衰者 E2 升高水平与 Ald明显升高结果相一致。结论 :雌激素与男性心衰关系密切 ,血浆 E2 浓度升高可能影响男性心衰发生发展过程 ,其含量变化与 Ald含量变化具有良好相关性 ,对于判断心衰病情及探索心衰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运动治疗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检测18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以及76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Ⅱ级24例、Ⅲ级29例、Ⅳ级23例)治疗(三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或运动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作比较。结果:(1)各组心衰患者的CK—MB、cTnl、H—FABP测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心衰程度加重,H-FABP、cTnI水平亦随之上升,在各组之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而CK—MB仅在NYHAⅡ级与Ⅳ级患者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2)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运动治疗组间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均可使各参数水平下降,但常规治疗+运动治疗组这种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1)慢性心力衰竭时存在心肌细胞的损伤,且随着病情的动态变化心肌损伤程度亦随之改变;(2)运动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肌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9.
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耐受量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开放、无对照组法观察依那普利治疗心衰时的耐受剂量。结果显示:耐受剂量与性别、年龄无关,与病因、心功能有关。在风湿性心脏病病人中耐受剂量最小,高血压心脏病及高血压伴冠心病病人中耐受剂量最大,血压正常的冠心病病人则介于两者之间。心功能越差,耐受剂量越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人选65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比色法测一氧化氮(NO),ELISA法检测N末端脑钠素原(NT~PmBNP),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黄连素组,2个月后复查。结果心衰心功能Ⅲ级、Ⅳ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NO及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1);LN(NT—Pr0BNP)在对照组与心衰各心功能分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2个月治疗后,黄连素组心功能明显改善,黄连素组较常规组LVEF明显增加,LN(NT—proBNP)及血NO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LN(NT~ProBNP)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黄连素可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不同心脏病变的共同终点。传统的内科治疗是通过药物调节神经内分泌信号或使心肌细胞内钙协调正常化来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但是这种治疗策略只能使心脏功能得到短期改善,患5午的死亡率仍接近50%。心脏移植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供体来源有限、治疗费用昂贵,不能满足广大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尿酸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42例初次入院的CHF患者的血尿酸与心功能的变化;并进行随访1年。对比在随访期间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死亡、再住院次数、再住院总时间。结果:心衰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36.6%,随着心功能恶化,尿酸水平逐渐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渐升高(P均<0.05);在随访期间,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相比,死亡率、平均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在CHF患者中常见;对于CHF患者,高尿酸血症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的现代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单纯“舒张衰竭”的 CHF 与心收缩力降低的 CHF 在病因、发生机理、治疗和预后方面有显著不同。本文综述有关“舒张衰竭”的 CHF 发生机理及其治疗的现代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时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时心肌能量代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调节心肌能量代谢,使其远离脂肪酸代谢而向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代谢转变.有助于改善心肌的舒缩功能,延缓泵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的β受体功能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力衰竭的β受体功能改变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内科郝玉明,李星海综述河北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凌亦凌审校心力衰竭时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如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儿茶酚胺水平增高等,这些病理生理变化可能与β受体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证明受体功能失调是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心率震荡(HRT)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方法 110例慢性心衰患者和62例健康对照者均记录临床资料,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平均心率及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根据TO、TS的组成不同及LVEF分为HRT0、HRT1和HRT2组进行随访,并分析各危险变量对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慢性心衰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TO:(0.37±1.83)%,TS:(8.58±4.72)mm/RR,P<0.05];重度慢性心衰患者TS:(7.09±4.51)mm/RR,明显低于轻度慢性心衰患者的TS:(11.02±4.37)mm/RR(P<0.05).随访(34.0±11.5)个月,26例死亡,84例存活,死亡组TS:(4.64± 2.61)mm/RR,明显低于存活组的(9.30±4.26)mm/RR(P<0.05);TO与心率变异性(HRV)呈负相关(r=-0.275,P<0.05),TS与HRV、LVEF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1、0.406,P<0.05),与平均心率呈负相关(r=-0.49,P<0.05),TO与TS无明显相关(r=-0.185,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HRT2具有最强的预测意义;多变量分析显示,LVEF<40%、HRT2为对终点事件有预测价值的变量(P<0.05).生存曲线表明,HRT0、HRT1、HRT2组生存状况有差异,HRT2组预后最差.结论 HRT不仅可以作为判断慢性心衰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而且是预测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补体激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是否存在补体激活以及补体激活与心衰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 4 4例心衰患者 (心衰组 )和 16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 (对照组 )血浆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产物C4d、替代激活途径产物Bb、终末共同途径产物C3bc和补体激活终末复合物C5b 9浓度。心衰组平均随访 (13± 3)个月 ,观察患者是否因心功能恶化而住院治疗或因心功能恶化死亡。结果  (1)心衰组血浆C4d、Bb、C3bc和C5b 9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 )心衰组中 ,血浆C5b 9浓度低于中位数的心衰患者与血浆C5b 9浓度高于中位数的心衰患者相比 ,后者心功能较差 ,因心功能恶化住院和死亡的例数较多。结论 心衰患者补体系统被激活 ,血浆C5b 9浓度显著提高与心衰患者心功能和预后较差有关 ,提示补体可能成为治疗慢性心衰的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97例心力衰竭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心力衰竭患者(97例)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血尿酸水平;比较80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比较入院时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488.79 23.78)μmol/L和(256.62 26.24)μmol/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心功能分级Ⅱ、Ⅲ、Ⅳ级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48.97 25.90)μmol/L、(450.17 16.09)μmol/L和(561.05 26.71)μmol/L,其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80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是(509.27±10.74)μmol/L和(402.01 29.7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随心功能加重而升高,血清尿酸水平不受服用利尿剂的影响.血清尿酸水平是反映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上腺素途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血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脏对儿茶酚胺反应能力降低。心肌交感肾上腺素途径发生异常变化,β-肾上腺素受体数目和功能下调。受体磷酸化和降解加速及抑制性G蛋白活性升高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此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心衰神经体液机制的认识并对临床使用β-受体阻滞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时心肌受损,患者血清中的一些非酶类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心肌肌凝蛋白轻链1、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在没有心肌缺血的情况下会升高,有利于估测心衰患者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