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pG-ODN增强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对重组乙肝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pG-ODN作为佐剂对重组乙肝疫苗诱导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方法] 用重组干扰素(rIFNα-2b)、重组乙肝疫苗(rHBs vaccine)和重组乙肝疫苗+CpG-ODN分别免疫HBV转基因小鼠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小鼠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的外周血IL-2、IL-12(p70)和IFN-γ的含量,MTT法和乳酸脱氢酶法分别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和杀伤功能. [结果] 重组乙肝疫苗组CD3+、CD4+、CD8+细胞在T细胞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5.008±2.852)%、(13.640±1.616)%、(9.989±1.1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IL-12(p70)和IFN-γ的含量分别为(1304.288±572.212)pg/mL、(203.810±91.807)pg/mL、(860.736±336.888)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和杀伤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疫苗+CpG-ODN组与疫苗组比较,免疫小鼠产生更强的HBV特异性细胞应答(P<0.05),且以Th1型细胞免疫应答为主.而干扰素组由于给药次数和剂量等原因,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CpG-ODN作为佐剂可以较好的增强重组乙肝疫苗诱导HBV转基因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CpG ODN增强免疫力低下小鼠对乙肝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pG ODN对免疫力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增强作用。方法 选用老年C57BL/6小鼠和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将重组HBsAg疫苗和CpG ODN同时或单独肌注到小鼠体内,2周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1次,再过3周后摘除眼球取血,用ELISA方法检测抗HBsAg IgG抗体。结果 免疫抑制模型中同时注射CpG ODN和疫苗组产生的IgG抗体绝对量是单独注射疫苗组的2倍;老年鼠组中10μg和20μg CpG ODN与疫苗同时注射组产生的IgG抗体绝对量分别是单独注射疫苗组的3倍和4倍。结论 CpG ODN能增强免疫力低下小鼠对乙肝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细粒棘球绦虫重组抗原铁蛋白(rEg.ferritin)免疫小鼠产生抵抗原头蚴感染的保护机制。方法 利用rEg.ferritin和囊液(HF)两种细粒棘球绦虫抗原与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进行体外培养,共分6组:HF组(加入HF 30 μg/mL)、rEg.ferritin组(加入抗原rEg.ferritin 1 μg/mL)均为单独刺激组,rEg.ferritin+LPS 组(加入抗原rEg.ferritin 1 μg/mL和LPS 100 ng/mL)和HF+LPS组(加入HF 30 μg/mL和 LPS 100 ng/mL)为联合刺激组,LPS阳性对照组(加入LPS 100 ng/mL),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抗原)。通过电镜检测各组BMDC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DC的表面分子表达、吞噬能力及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各组BMDC培养上清液中所含Th1型〔白介素(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型(IL-6和IL-10)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rEg.ferritin 组和rEg.ferritin+LPS组BMDC具有成熟的形态,表面突起数目高于空白对照组、HF组和HF+LPS组(P<0.05);高表达MHCⅡ、CD80、CD86及CD40分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强于空白对照组、HF组和HF+LPS组(P<0.05),吞噬能力弱于HF组;高表达IL-6、IL-12p70、TNF-α及IL-1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rEg.ferritin可以刺激BMDC细胞成熟,促进T增殖,释放高含量的Th1型及Th2型细胞因子,激活Th1型或Th2型细胞,引发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HCMV pp65 DNA疫苗诱导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构建含HCMV pp65336~ 50 7位氨基酸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1 pp65作为HCMVpp65基因疫苗 ,观察其诱导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情况。方法 以 6~ 8周龄♀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6只。试验组于股四头肌注射pp65DNA疫苗 ,对照组注射空载体pcDNA3 1。 2组小鼠分别在 0d、5d、3周注射该DNA疫苗 2 0 0μg。在末次免疫后 3d ,无菌取小鼠脾细胞 ,并用ConA和重组HCMV pp65336~ 50 7作为抗原刺激 ,吉氏液染色观察T淋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并计算转化率。MTT法对脾脏的特异性杀伤细胞率和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进行测定 ,间接ELISA定量检测脾细胞上清中IFN γ的含量。结果 pp65336~ 50 7抗原刺激的DNA疫苗免疫鼠脾细胞体积变大 ,胞浆增多 ,核仁增多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示pp65336~ 50 7抗原能特异性刺激免疫鼠脾细胞增殖 ;试验组IFN γ较对照组增高 ,其含量为 80 0ng/L。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显著性 (P<0 0 5)。试验组及对照组脾细胞杀伤率分别为 :56 0 5 %±1 3 64 %、9 85 %± 2 0 6 % ,试验组脾细胞CTL活性比对照组增高 (P <0 0 5)。结论 HCMVpp65DNA疫苗可诱导小鼠HCM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接种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后的效果,为乙型肝炎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某高校2005年入学的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检测呈阴性的2700名学生为对象,按免疫程序分别接种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5ug/支3针,观察其免疫1,2,3年后血清的抗HBs阳转率,并对免疫无应答(乙肝五项全部阴性)的学生,加强疫苗接种(10ug和20ug/支),按免疫程序分别再接种3针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1个月后再检查抗HBs阳转率。结果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年后检测抗HBs阳性率为87.69%,2年后为8400%,3年后为75.00%,与全程免疫后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疫苗接种剂量10ug和20ug分别按程序接种后,1个月抗HBs阳转率分别是96%和97.87%,与加强免疫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但必要时需加强免疫.增加抗体应答者的远期免疫效果,发挥其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重组HBsAg对HBV转基因小鼠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免疫耐受HBV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研究大剂量基因重组HBsAg对其免疫调节作用,观察对HBV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比较不同免疫次数、免疫周期、免疫剂量对转基因小鼠所诱生的Th1类细胞因子和T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V DNA的含量。结果 多次免疫9个月后的IL一2,IFNγ,T细胞增殖的水平分别是免疫1周时的2,17,2倍,同时疫苗组的HBsAg的滴度在6个月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9个月时显著降低,HBV DNA的检测结果是疫苗组下降10^2的有3只,而对照组没有。9周内免疫一次和两次,高、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所诱生的IL-2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大剂量的基因重组HBsAg可以诱导出高水平的Th1类细胞因子,抑制HBV的基因表达,打破免疫耐受,为乙肝疫苗的临床抗HBV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CpG ODN增强孕鼠及其新生小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pG ODN对孕鼠及其新生小鼠的免疫应答增强作用。方法将乙肝疫苗和20μg CpG ODN联合或单独肌肉注射到怀孕第1天的C57BL/6孕鼠体内,怀孕第14天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1次。待分娩后立即收集母鼠厦其新生小鼠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抗HBs IgC抗体,无菌取母鼠的脾脏作既染色,观察脾脏淋巴细胞变化。测量新生小鼠体长并称量体重、脑重。结果孕鼠空白对照组产生的抗HBs IgG抗体与孕鼠HBsAg组相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孕鼠HBsAg+CpG ODN组与孕鼠HBsAg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BsAg+CpG ODN组新生小鼠的抗HBs IgG抗体与HBsAg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乙肝疫苗联合20μg CpG ODN免疫孕鼠,使孕鼠及其新生小鼠抗HBs IgG抗体产生显著增加。显微镜下观察表明CpG ODN使孕鼠的脾脏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各实验组的新生小鼠体长、体重、脑重、体重系数等生长发育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20μg CpG ODN能够增强孕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并被动增强其新生小鼠的免疫力,对新生小鼠的宫内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寡核苷酸CpG-ODN对小鼠接种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产生的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BALB/c(H-2d)小鼠腹腔分别接种基因重组HBV疫苗(rHBs)或50μg CpG-ODN+rHBs,rHBs分为0.65、1.25、2.50、5.00μg剂量组。4周后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分别用rHBs刺激,3H掺入实验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液闪计数值(cpm)。结果 (1)接种0.65、1.25、2.50、5.00μg rHBs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用rHBs刺激,cpm值(x±s)分别为3 830.24±1 496.12、2 736.19±1 238.06、4 100.37±1 723.74、1 246.18±1 088.88,均高于体外未用rHBs刺激的对照组cpm值:1 607.00±182.6、1 677.5±358.32、255.5±227.3、753.8±2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接种0.65μg rHBs+50.00μg CpG-ODN、1.25μg rHBs+50.00μg CpG-ODN、2.50μg rHBs+50.00μg CpG-ODN、5... 相似文献
9.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HePB)阻断乙型肝炎(HBV)母婴传播的最佳免疫方案.方法 检阅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文献. 结论 HBIG联合乙肝疫苗方案可明显提高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率. 结果 所有文献研究显示:HBIG和HePB联合应用对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达90%以上,明显优于单纯乙肝疫苗阻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的免疫效果。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运用RevMan 4.2.8软件对YDV免疫效果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5ugYDV免疫后5~10年与免疫后1年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的OR值为0.96,其95%可信区间为(0.46,1.99);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的OR值为1.10,其95%可信区间为(0.69,1.75),免疫后5~10年与免疫后1年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无显著差别。结论乙肝疫苗在5~10年内的免疫效果良好,不须开展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1.
含CpG基序的寡核苷酸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疫苗的细胞免疫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的CpG ODN作为佐剂对乙肝病毒基因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构建编码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蛋白S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基因疫苗,人工合成含CpG基序(motif)的硫代磷酸寡核苷酸(CpG ODN)作为佐剂,观察其对HBV基因疫苗接种Balb/c小鼠诱导产生淋巴细胞增殖和淋巴细胞杀伤等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较,HBV基因疫苗诱发Balb/c小鼠产生较好的HBV特异的淋巴细胞增殖及杀伤效应(P<0.05);应用CpGODN组与未应用组相比较,免疫小鼠产生更强的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P<0.05).结论CpG ODN作为佐剂,对HBV基因疫苗诱导Balb/c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分别使用不同的免疫模式能否增强HBV 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反应。方法:肌内注射10μg HBV DNA疫苗的Balb/c小鼠根据电脉冲实施时间的不同选择两种免疫模式,DNA+EP或EP+3d+DNA,按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免疫模式的不同组合次序进行分组。各组小鼠在实施加强免疫后第14天取脾细胞做抗原特异的IFN-γ ELISPOT检测和FACS分析。结果: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使用不同免疫模式的实验组与采用相同免疫模式的实验组相比,诱导的特异性IFN-γT细胞频数和IFN-γ的CD8+T细胞百分比均增加了4倍以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分别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实施的两种免疫模式的不同次序产生的细胞免疫效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利用体内电脉冲实施不同的免疫模式能显著增强HBV DNA疫苗在动物体内的细胞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HBV adr亚型基因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adr亚型基因疫苗pCMV-S2.S(PS),观察其诱导小鼠所产生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将PS注射于C57BL/6小鼠胫骨前肌内,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以及采用^51Cr释放实验检测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结果:注射基因疫苗1周后,血清中抗HBs抗体转阳,4周后抗体达到高峰,并以高水平维持至少8周;第12周时PS诱导小鼠产生了良好的HBV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P<0.05)。结论;所构建的HBV adr亚型基因疫苗PS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乙肝病毒 H Bs Ag 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将该疫苗定向克隆于质粒pc D N A3 巨细胞病毒启动子下游,构建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的重组基因疫苗pc D N A H Bs Ag 。将此疫苗通过多点肌肉注射免疫 Balb/ C 小鼠后第六周,实验组小鼠均出现抗- H Bs Ig G 阳性,其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 Th1 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因子 I L2 及γ干扰素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本文构建的基因疫苗pc D N A3 H Bs Ag 能诱导 Balb/ C 小鼠产生良好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阻断宫内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HBsAg和(或)HBeAg阳性的孕妇分成3组,A组42例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治疗,B组40例给予乙肝疫苗治疗,C组38例,未给任何治疗.A组和B组均在孕20 wk时开始注射,用ELISA检测孕妇HBV血清标志物和新生儿的血清HBsAg.结果: 新生儿A组感染率为7%(3/42).B组感染率为30%(12/40).C组感染率为37%(14/38).A组HBV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1).结论: 携带乙肝病毒孕妇于孕晚期给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婴儿HBV感染率,表明干预性治疗可有效阻断HBV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乙型肝炎病毒(HBV)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诱导正常小鼠及HBV转基因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以探讨其预防及治疗HBV慢性感染的可行性.方法:将HBV S2.S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S2.S(PS)和相应的空载体pcDNA3.0分别免疫正常C57BL/6小鼠及同一品系HBV转基因小鼠(n=5).每只小鼠肌内注射纯化质粒100 μg.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和抗preS2效价及HBV转基因小鼠血清HBsAg和HBeAg的水平.注射基因疫苗后第8周,活检取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并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PS诱导正常及转基因小鼠产生了抗HBs及抗preS2,并且抗preS2的出现早于抗HBs约1~2周.PS免疫8 周后,转基因小鼠血清HBsAg和HBeAg为阴性.注射基因疫苗后第8周病理检查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肝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广泛浊肿和水样变性,而相应的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免疫前后肝组织内单个核淋巴细胞数量无显著变化.结论:研究表明HBV中蛋白基因疫苗能够有效诱导HBsAg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能够清除转基因小鼠血清中的HBsAg和HBeAg;初步的实验结果为研制治疗HBV慢性感染的基因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鼠对HBV DNA疫苗的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的免疫佐剂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编码小鼠 IL- 2及 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 ,对 HBV DNA疫苗诱导 Balb/ c小鼠 (H- 2 d )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稳定表达 HBs Ag的小鼠肥大细胞瘤 P815细胞 (P 815 - HBV- S)成瘤性的影响。 方法 :肌内注射HBV DNA疫苗及细胞因子真核表达载体 ;背部皮下接种 P 815 - HBV - S细胞 ,观察成瘤情况 ;EL ISA法测定血清抗HBs;4h5 1 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 CTL 活性。 结果 :免疫 8周后 ,以 p CR3.1- S、p CR3.1- S+IL- 2及 p CR3.1-S+IL- 12免疫的小鼠血清 ,45 0 nm A值分别为 0 .87± 0 .1、1.98± 0 .17及 1.6 7± 0 .15 ,均较 p CR3.1组显著提高(P<0 .0 5 )。CTL 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5 0 .5± 6 .4) %、(6 1.9± 7.1) %及 (73.3± 8.8) % ,后两组与 p CR3.1- S组比较差异均显著 (P<0 .0 5 )。脾细胞悬液经抗 CD4+ 单克隆抗体处理后 ,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48.3± 5 .9) %、(5 6 .2± 7.5 ) %和 (75 .6± 9.1) % ,抗 CD8+ 单克隆抗体处理后分别为 (10 .6± 1.4) %、(13.6± 1.9) %和 (16 .9±2 .3) %。对照组成瘤率为 10 0 % ,p CR3.1- S组小鼠成瘤率为 12 .5 % ,p CR3.1- S+IL- 12真核表达载体组成瘤率为0 ,对照组平均存活期和 6周后存活率分别为 2 8.4天和 0天。后两组分别 >38.2天及 4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adr型基因疫苗pCMVS2-S,观察其免疫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将构建的乙肝病毒基因疫苗注射于C57BL/6小鼠胫骨前肌肉,运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结果:注射基因疫苗1周后,血清中抗HBs抗体转阳,1个月后抗体达到高峰,并以高水平维持至少2个月。结论:基因疫苗pCMVS2-S诱导C57BL/6小鼠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