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分析探讨15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详细了解其病原菌、感染因素与治疗措施。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易感病菌主要以格兰阴性菌为主(87.5%),经抗感染治疗,治愈36例,中残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0例,病死率27.8%。昏迷程度、气管切开、营养、耐药细菌等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预后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引起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控制,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病原菌、耐药性、易感因素及治疗措施。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病死率较高,感染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87.2%),昏迷程度、气管切开、年龄、耐药细菌及合并胸部损伤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加强对引起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控制,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途中监测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转运前的评估及准备,转运途中实施了有效监护,并对危急情况采取了准确的处置措施。结果:356例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有35例出现了不同情况的病情变化,经积极有效的处理,仅3例患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99.2%的患者转运安全。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运前的评估及充分准备,转运途中医护分工协作监护,可有效保证患者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易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GCS计分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肺部感染率为48.3%,GCS计分3-5分发生率显高于计分为6-8分(P<0.01),合并胸肺部伤显高于无合并胸肺部损伤(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并发肺部感染率高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疾病的自身特点及不合理的药物治疗,合并胸肺部损伤等因素相关,应重视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合并伤,加强营养支持,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36例发生医院肺部感染,感染率为69.2%,多发生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第3—6天。共培养出致病菌82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74.4%。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G-杆菌感染有关。加强呼吸道管理,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与联合用药对防治肺部感染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院内转运是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必不可少而又非常重要的环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病情重、疾病发展变化快、管道多等特点,经常需要通过院内转运来完成检查、手术或住院治疗,虽然院内转运时间不长,一般仅10~20min,但风险大,在转运过程中易发生各种意外,其病死率甚至高于救治过程中,故转运过程中护理模式的正确选择对提高危重患者救护质量、降低各种意外发生率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内转运是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必不可少而又非常重要的环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管道多等特点,在转运过程中易发生各种意外。我科2008年9月~2009年9月,对138例行院内检查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迁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有无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242例)及非肺部感染组(2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指数、是否行开颅手术以及白细胞、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吸烟指数更高(t=-6. 691,P 0. 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偏低(t=6. 657,P 0. 001)、合并糖尿病(χ~2=8. 398,P=0. 004)及机械通气比率高(χ~2=4. 595,P=0. 032)、血白蛋白水平偏低(t=9. 104,P 0.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指数≥20包·年(OR=20. 926,95%CI:8. 956~48. 896,P 0. 001)、GCS评分5分(OR=0. 460,95%CI:0. 283~0. 747,P=0. 002)、合并糖尿病(OR=3. 640,95%CI:2. 041~6. 490,P 0. 001)、机械通气(OR=2. 387,95%CI:1. 307~6. 490,P=0. 005)、低白蛋白血症(OR=0. 284,95%CI:0. 178~0. 453,P 0. 001)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独立相关。结论吸烟指数高、GCS评分低、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及低白蛋白血症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明盛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111-31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理基础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7例并发肺部感染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明确诊断后给予敏感抗生素等综合治疗,肺部感染痊愈者51例(76.12%),肺部感染控制者12例(17.91%),肺部感染未有效控制者4例(5.97%).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期昏迷、肺水肿、误吸、脱水剂应用等因素是引起肺部感染的病理基础,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应用敏感抗生素、及时行气管切开、重视呼吸道护理等措施,可有效地防治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153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规律。方法 对我科1997年3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感染153例作回顾性总结。结果 感染率为67.42%,感染细菌19种,其中:G^-占81.43%,G^+占18.57%,肺炎克雷伯氏杆菌(21.81%),大肠埃希氏菌(18.13%),绿脓杆菌(12.94%),醋酸钙不动杆菌(12.64%)。治疗总有效率84.31%,无效率16.99%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患病情危重,并发症多,其中肺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而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是影响患预后的重要因素。因肺部感染加重脑缺氧,进一步加重脑水肿,使原有的脑损伤加重。在伤后中晚期,肺部感染成为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因此积极预防及控制肺部感染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21年6月期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为对象,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调查,按照气切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组,通过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3.3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有无营养不良、是否机械通气、昏迷病程、气管切开病程、套管类型、有无留置胃管、有无误吸、是否激素治疗等方面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营养不良、昏迷病程>10 d、气管切开病程>10 d、套管不可冲洗、激素治疗均是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与患者吸烟、营养不良、糖尿病、昏迷和气切时间长、套管不可冲洗以及激素治疗等因素相关,临床应该从相关危险因素入手,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防控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重型颅脑损伤并接受气管切开的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医院感染患者168例,其中75例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构成比为44.64%。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长期住院、接受侵入性操作、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及伴有意识障碍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危险因素多,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型颅脑损伤(STBI)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极高,文献报道较多,但不同医院对感染的重视程度及防护措施不一,其发生率也有差异。通过对我院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和同期未感染病人各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寻找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素玲 《临床医学》1999,19(9):9-11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采用回顾调查方法对162例次院内感染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率为住院次数的61.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皮肤软组织、败血症为主;感染细菌主要为G^-杆菌、真菌;院内感染与化疗、白细胞计数、环境的消毒隔离以及抗生素应用密切相关。结论:为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除选择最佳方案治疗白血病本身外,应对其化疗后的粒细胞缺乏期给予良好的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7.
许甬蓉 《齐鲁护理杂志》2002,8(5):377-377,389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81例 ,其中5 0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占 17 8%。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中男 37例 ,女 13例 ,6~ 73岁。 <16岁 2例 ,16~ 6 0岁 34例 ,>6 0岁 14例。车祸伤 31例 ,跌伤和坠伤 13例 ,砸伤 5例 ,其他伤 1例  相似文献   

18.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与受伤时误吸、吞咽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咳嗽反射减退或消失、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降低、浸入性损伤等有关。为了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道的护理方法,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入院4~6 h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为延迟肠内营养组,入院72 h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入院7 d和14 d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各时段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入院4~6 h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为延迟肠内营养组,入院72 h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入院7 d和14 d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各时段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