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蕨麻(Pa)正丁醇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C组)、缺血组(I组)、缺血再灌注1 h组(R1h组)、缺血再灌注2 h组(R2h组)、Pa正丁醇提取物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1 h组(Pa+R1h组)及Pa正丁醇提取物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2 h组(Pa+R2h组)。放射免疫法测量各组血清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脑组织中CG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组、R1h组、R2h组血清ET-1水平升高(P<0.05),血清CGRP、脑CGRP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I组比较,R1h组、R2h组血清ET-1水平升高(P<0.05),血清CGRP水平、脑组织CGRP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a+R1h组较I组的血清ET-1水平升高、脑组织CGRP mRNA水平下降(P<0.05);Pa+R2h组较I组的血清ET-1水平升高、脑组织CGRP mRNA及蛋白水平下降(P<0.05)。与R1h组、R2h组比较,Pa+R1h组和Pa+R2h组血清ET-1水平下降,血清CGRP、脑CGRP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ET-1表达上调,CGRP表达下降,Pa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干预可降低ET-1、上调CGRP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丁基苯酞对大鼠短暂性缺血脑组织VEGF及bF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丁基苯酞(NBP)对大鼠短暂性缺血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 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2 h后拔出线栓恢复血流建立短暂性脑缺血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NBP组,每组各20只健康雄性SD 大鼠.假手术组进行颈部血管分离而不栓塞.术后,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灌胃食用植物油,每天2次,每次25 mg/kg,NBP组予以相同剂量NBP灌胃, 每天2次;短暂性脑缺血3 d后行神经功能评分(Longa评分),然后断头取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观察梗死周围区、海马区和梗死核心区脑组织VEGF 和bFGF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方法(POD法)检测VEGF mRNA和bFGF mRNA 的表达.结果 NBP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NBP组在梗死周围区和海马区VEGF和bFGF蛋白、VEGF mRNA和bFGF mRNA表达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 NBP明显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上调大鼠梗死周围区和海马区脑组织VEGF、bF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可能通过此机制治疗保护缺血脑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丹化瘀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组[7.20 g/(kg·d)]、中剂量组[14.40 g/(kg·d)]、大剂量组[28.80 g/(kg·d)]。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2 h后进行再灌注,再灌注后的24 h将大鼠处死。进行神经行为评分(Zea Longa评分法),用免疫组化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BDNF、VEGF及VEGFR-1蛋白表达检测,观察各组BDNF、VEGF、VEGFR-1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大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VEGF、BDNF、VEGFR-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大剂量组VEGF、BDNF、VEGFR-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VEGF、BDNF、VEGFR-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丹化瘀饮用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模型大鼠,能通过上调VEGF、BDNF、VEGFR-1蛋白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局部脑缺血后血管活性肠肽促进血管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局部脑缺血后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闭塞成年SD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120 min诱导建立局部脑缺血,缺血再灌注后大鼠侧脑室内注射VIP.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缺血边缘区血管再生、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脑内VEGF蛋白含量.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IP组大鼠脑缺血区周围BrdU免疫反应内皮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VIP组大鼠脑缺血边缘区VEGF免疫反应细胞以及flt-1和flk-1免疫反应内皮细胞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多(P<0.01);免疫印迹分析表明VIP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VEGF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大鼠明显上调(P<0.05).结论 VIP可以促进缺血脑的血管再生;上调的VEGF及其受体可能介导了VIP促血管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消栓通络有效成分组(XEC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对照组(4 mg·kg-1),XECG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mg·kg-1)。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的表达。结果 XECG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降低缺血侧脑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结论 XECG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1β的表达,抑制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局灶性脑梗死后VEGF、GLUT1和BAI1表达的影响,探讨IP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进行缺血预处理15 min,再灌注48 h后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塞(PMCAO)模型。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组织病理学改变,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VEGF、GLUT1及BAI1表达的变化。结果 IP显著减轻PMCAO后大鼠神经功能损害和组织学损害,明显降低BAI1的表达,增加VEGF及GLUT1的表达,且BAI1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缺血预处理能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产生,可能是通过改善微循环,提供必需的能量,从而对其后PMCAO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80只,其中24只未造模型大鼠作为对照组;另56只大鼠采用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选择其中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观察组,每组24只。观察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2 m L·kg~(-1),每日1次;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 d后断头处死各组大鼠,每组取8只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胎肝激酶-1(FLK-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另取8只大鼠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其脑组织VEGF mRNA、FLK-1mRNA、HIF-1αmRNA表达,余下8只大鼠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脑缺血梗死区比例。结果对照组、模型组、观察组大鼠全脑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无缺血梗死;模型组、观察组大鼠的脑缺血梗死区质量及梗死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鼠脑缺血梗死区质量及梗死比例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观察组大鼠脑组织VEGF、FLK-1、HIF-1α蛋白及其m 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大鼠脑组织VEGF、FLK-1、HIF-1α蛋白及其m 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以升高大鼠缺血脑组织VEGF、FLK-1、HIF-1α蛋白及其m RNA表达,有助于诱导缺血部位血管内皮分化与再生,促进脑缺血区动脉侧支循环重建,维持成熟血管的完整性,增加脑组织供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ine,PTX)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电凝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神经行为障碍、测量脑梗死范围、免疫组化法观察PTX干预后缺血区脑组织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缺血脑组织iNOS表达大量增加,PTX各剂量组梗死周围iNOS蛋白表达下降(P〈0.01)。其中,PTX高剂量组效果最优,与川芎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TX可以减少脑梗死体积。结论PTX可抑制缺血脑组织iNOS的表达,具有减轻缺血后脑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10):1360-1362
目的:比较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功能缺损及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是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t组),观察各组神经行为学,测定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明显升高,脑组织出现大面积梗死,且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MMP-9的表达升高;而IPC组及IPost组大鼠的经功能损害较I/R组有明显改善,且脑组织梗死面积减小,脑组织含水量降低,MMP-9的表达强度降低。结论: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均能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大脑损伤,改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通过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影响.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缺血后处理组(LpostC组)3组,每组15只.分别建立I/R组、LpostC组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该基础上建立LpostC组的肢体缺血后处理模型.于造模后24 h分别比较三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形态学、Nrf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蛋白表达.结果 S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Lpost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低于I/R组(均P<0.05);S组脑组织无病理学改变,I/R组呈急性缺血性改变,LpostC组病理学改变轻于I/R组;I/R组、LpostC组的Nrf2和SOD1蛋白表达均高于S组,且LpostC组高于I/R组(均P<0.05).结论 肢体缺血后处理上调大鼠Nrf2和SOD1蛋白表达,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减轻CIR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药脑泰方对大鼠脑缺血后血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A正常对照组,B假手术组,C MCAO模型组,D脑泰方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计分、脑梗死体积;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组大鼠脑组织中VEGF、Ang-1及Ang-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神经功能缺失计分及TTC染色显示脑泰方组脑缺血情况缓解;大鼠脑缺血后VEGF、Ang-2 的表达水平增高,脑泰方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Ang-1的表达水平在大鼠脑缺血后呈下降趋势,脑泰方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大鼠脑缺血后VEGF、Ang-1和Ang-2共同协调作用促进血管生成,中药脑泰方在脑缺血损伤后治疗血管新生样作用中发挥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毛冬青总黄酮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皮层、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毛冬青总黄酮提高脑缺血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阻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血流10min做为脑缺血预处理(Cerebr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CIP)模型,72h后阻塞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2h作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R),脑缺血预处理组(CIP+MCAO),毛冬青总黄酮高剂量组(IPTF,200mg/kg),毛冬青总黄酮低剂量组(IPTF,100mg/kg)。 采用神经缺损评分(NDS)法评价行为学改变,TTC染色法评价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观察BDNF、GDNF、VEGF的表达变化。 结果?毛冬青总黄酮能明显改善脑缺血预处理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增加皮层、海马CA1区BDNF、VEGF蛋白阳性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值。结论?毛冬青总黄酮提高脑缺血耐受的作用与上调BDNF、VEGF内源性保护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模型再灌注不同时间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将5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S+SS,5只)、假手术+再缺血组(SS+MCAO,25只)、缺血预处理+再缺血组(IP+MCAO,25只),后两组再随机分成5个亚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局灶性缺血预处理模型(缺血预处理10min),分别在缺血预处理后1、3、7、14、21d进行再次缺血2h再灌注22h,然后取脑检查。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脑梗死体积,观察神经行为缺损,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IP+MCAO组1、3、7d亚组与SS+MCAO组相应亚组比较,神经行为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梗死体积明显减小,VEGF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t=2.357~11.479,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诱导了脑缺血耐受,预缺血诱导的VEGF表达增加在脑缺血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对大鼠脑缺血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32只,采用立体定向微量注射的方法将相同滴度的rAAVl-VEGF(治疗组)和rAAVl-Lacz(对照组)注入大鼠侧脑室,21 d后制作大脑中动脉区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于不同时间点对各组动物进行神经损伤程度评分(NSS),以免疫定量分析法榆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VEGF的表达量、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内VEGF的表达部位和微血管密度(MVD),并行vWF和BrdU的免疫荧光双重标记,采用尾静脉注射FITC-葡聚糖法行脑微血管灌注成像,并对各组缺血半暗带区域的脑微血管灌注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治疗组的NSS评分有明显改善;(2)VEGF可在脑内多个结构表达,其VEGF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7倍;(3)治疗组MVD为157±13、对照组为89±9(P<0.05),且治疗组半暗带区域可见大量BrdU阳性的内皮细胞,而对照组未见;(4)缺血半暗带区域微血管显影面积为(152 617±13 076)μm2/mm2,对照组为(91 658±6577)μm2/mm2(P<0.05).结论 rAAVI-VEGF可介导VEGF在大脑内表达,并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VEGF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并改善脑组织供血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对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参照Zea Longa报道的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MACO)。造模成功24 h后,测定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实验组皮下给予G-CSF 20μg/(kg.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用5 d。测定动物神经功能缺失再评分,断头取脑,取距额极4~6 mm部分,分成两部分,取其一做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比;剩余部分做HE染色,观察光镜下结构;免疫组化测定脑梗死周围损伤区VEGF表达情况。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造模成功后共入组大鼠29只,其中实验组17只,对照组12只。①实验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主要集中在2分,统计学分析未见明显差异(P〉0.05)。②实验组梗死面积与对侧大脑半球面积比小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实验组脑梗死周围损伤区组织VE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增强脑组织VEGF表达,减小脑梗塞面积,从而发挥脑保护的作用。但未发现对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骨髓基质干细胞不同移植途径对脑缺血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MSCs)不同途径移植后在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线拴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n=80),随机均分为:缺血自然恢复组(A组),缺血+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B组),缺血+颈内动脉MSCs组(C组)和缺血+尾静脉MSCs组(D组),分别通过颈内动脉、尾静脉移植相同数量MSCs。再灌注24h后,分别观察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尼氏小体平均灰度,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通过对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和病理形态学(尼氏小体、Bcl-2、Bax免疫组化以及VEGF的表达)分析,C组最终的各种指标分析比较均要优于其他3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颈内动脉移植MSCs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尾静脉移植相同数量的MSC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分为6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低剂量羟氯喹预处理组(HCQ250组)、中剂量羟氯喹预处理组(HCQ500组)、高剂量羟氯喹预处理组(HCQ1000组)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2,ERK1/2)抑制剂U0126预处理组(U0126组),每组均为12只。采用线栓法行短暂性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I/R组行MCAO后2 h再灌注,HCQ250组、HCQ500组、HCQ1000组和U0126组分别在MCAO前72 h、48 h和24 h经侧脑室注射8 μL 250、500、1 000和1 000 μmol/L HCQ,其中U0126组在每次注射1 000 μmol/L HCQ后12 h再经侧脑室注射8 μL 1 000 μmol/L U0126;对照组不栓塞大脑中动脉,其余处理同I/R组。再灌注6 h时将每组一半大鼠断头取脑,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半暗带脑组织ERK1/2、p ERK1/2、抗凋亡因子Bcl 2和促凋亡因子cleaved caspase 3、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CREB(p CREB)、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 Akt)的表达;再灌注24 h时采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量表检测剩余大鼠的神经功能,再断头取脑后采用2% 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其余5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 ERK1/2、cleaved caspase 3、p CREB和p Akt表达显著增高,Bcl 2表达降明显低(P均<0.05);与I/R组比较,HCQ250组、HCQ500组、HCQ1000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 ERK1/2、Bcl 2、p CREB、p Akt表达明显增高,cleaved caspase 3表达降低明显(P均<0.05);与HCQ1000组比较,U0126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大,p ERK1/2、Bcl 2、p CREB和p Akt表达降低显著,cleaved caspase 3表达明显增高(P均<0.05)。 结论: 羟氯喹可能通过CREB/Akt信号通路促进p ERK1/2表达,参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AI-1、u-PA、VEGF、CD34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急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饮食组(A组)和高脂饮食组(B组),分别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观察大鼠神经病学评分,HE染色法检测脑缺血区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PAI-1、u-PA、VEGF、CD34表达,并应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外周血CD34+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结果:脑缺血后再灌注24h,PAI-1、u-PA、VEGF的表达增高,B组PAI-1、VEGF表达较A组明显,u-PA相反;再灌注48h后,外周血CD34+EPC计数B组(0.89%)较A组(1.11%)降低(P<0.05),脑缺血区CD34+细胞B组也少于A组。结论:PAI-1、u-PA及VEGF高表达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加重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D34+低表达及EPC减少使血管再生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针水沟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结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水沟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即刻开始电针水沟穴,接G6805-II型电针治疗仪,正极接水沟穴,负极接右侧耳根部皮肤.连续波,频率120次/min,强度1mA,通电治疗30min.每天电针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结构CGRP和NPY表达.结果 正常大鼠海马CGRP神经元表达较少,脑缺血后,CGRP神经元表达增加,胞浆呈淡褐色;电针组大鼠海马CGRP神经元呈棕褐色,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NPY神经元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增强(P<0.01),电针组大鼠海马NPY神经元阳性细胞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P<0.01),与正常组接近.结论 电针可通过调节海马CGRP、NPY神经元的表达,达到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