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1世纪科学的发展和竞争需要创新人才,学校是培养创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课。护理教育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关键是推进素质教育,笔就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林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515-3516
创新型护理人才是指有丰富的想象力,独创力,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工作的疑点、难点,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人才。人才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护生是护理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要的问题是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的科学观念.具备改革和创新意识。拥有创新的勇气。  相似文献   

3.
吕春 《中国新医药》2004,3(6):133-134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并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因此,在实践中如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乃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学研究型”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也中教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谈教学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4):138-139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21世纪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应在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人才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造传统的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关于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及产业化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1]。高等医学院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医学院校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 ,医学高校教学改革虽然已有较大发展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认为本科医学院校对创新人才培养主要应抓住以下几方面 :1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教学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首先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实现传统教育思想向现代教育思想的…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时代,社会对知识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基础教育的第一任务。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激发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构建初中语文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毕建云 《药学研究》2022,41(7):487-490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能够更好的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双创教育的连贯性、目的性。“校企融合”的中药专业流程化实训教学体系是在拓宽中药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元素,两者相互依存,在专业知识中找创新点,在创新中巩固、运用专业知识。结合本校中药学教改课程体系的开展情况,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校企融合的中药学专业流程化实训教学过程、中药学流程化实训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与成果、如何将中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中药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创新创业型专业性人才提供一些可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刘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538-2539
创新实践在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开展创新实践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剖析了当前医学院校开展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从更新观念、强化制度、拓展平台、丰富内涵、规范管理5个方面加强医学院校创新实践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性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9.
医学博士研究生.作为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创新思维,开发创造性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就是要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批判性思想方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然而,创造性、创新能力并非少数天才任务的品质.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因此,作为医学博士研究生,如何通过改善学习,完善自身素质,将自己塑造为锐意开拓的创新人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探索药理学综合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面对我国加入WTO的现实,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未来人才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实验教学是高等医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药理学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创新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变,教学模式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朋辈式场景教学由于启发思维、侧重创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在教学中以"片剂成型与包衣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为专题,组织实施讨论式教学,强化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进一步完善第二军医大学创新教育的策略。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本校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暴露出的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的措施。结果:相关策略可为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的全方位、多途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论:为应对创新教育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应逐步优化实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徐勤  白先群  齐娜 《药学教育》2009,25(3):9-11
通过对桂林医学院高等教育和广西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借鉴国内外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对药学研究生教育创新机制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敏 《药学教育》2010,26(3):52-54
高校担负着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要切实提高药学人才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创新药学专业大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经过2年实践,构建了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包括研究项目的确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评价方法、项目开展结果等等环节,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该模式的成功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学校应具备较强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结构合理、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良好的校园管理环境等,而创建创新型学校,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因此,在创建创新型学校背景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①教育观念的创新,树立终身教育、“全面”教育、创新教育、重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②人才培养观的创新,体现专业市场化、能力智能化、人才特色化的人才培养观;③课程体系的创新,加大课程的整合力度、体现理实并重、强化人文社科类课程,突出个性化、专业化、国际化特色;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开展快乐教学、PBL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⑤提高实践能力的创新,完善实践体系、优化实验环境、强化护理技能竞赛;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创新,实行教、考分离,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与国家护士执业考试接轨.  相似文献   

16.
曾婷婷 《药学教育》2010,26(1):12-1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笔者由此提出引入现代远程教育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胆改造传统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程龙 《中国执业药师》2012,(11):11-12,20
回顾性分析申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中药、天然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创新药的申报资料,分析该适应证创新药临床立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中成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适应证临床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为药品研发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药事管理学创新性实验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昝旺  李羿  许小红 《药学教育》2011,27(1):58-60
当前的药学教育模式难以实现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开展药事管理学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实际,将中医药“传、帮、带”的师承教育传统和院校教育模式相结合,分别从中药学教育现状、存在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探索中药学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实用型创新型中药学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行动研究法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许小红  昝旺 《药学教育》2011,27(3):45-48
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学生创新平台.行动研究法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运用行动研究法探索在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本研究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完善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