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无对比剂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可行性及其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方法共纳入36例志愿者及2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在3.0T磁共振行无对比剂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冠状动脉节段为单位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并将其分为图像质量合格组和不合格组,对比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心率、呼吸末膈肌位移及自由呼吸膈肌运动幅度。结果冠状动脉3支血管各节段图像质量评分均在2分以上,左前降支近中段图像质量高于其远段(P=0.000),左回旋支近段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其远段(P=0.000),右冠状动脉近段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其远段(P=0.001)。3.0T磁共振无对比剂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合格为38例(64.4%)。图像质量合格组的BMI[(24.72±3.33) kg/m2]、心率[(66.35±9.39)次/min]均低于图像质量不合格组的BMI[(27.82±3.61) kg/m2](P=0.002)、心率[(75.32±11.67)次/min](P=0.002)。图像质量合格组的呼吸末膈肌位移[(4.43±2.07) mm]低于图像质量不合格组[(9....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依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和在前者用量基础上减少10ml的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95例患者随即分为A组和B组,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70mg/ml)。A组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1.0ml/kg),B组的对比剂用量在A组用量基础上减去10ml。选择冠状动脉不同节段处测量对比剂增强水平。统计分析二组的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和冠状动脉对比剂增强水平。结果 A组和B组条件下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7±0.13和4.49±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中段、左冠状动脉中段和左旋支中段对比剂平均增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剂用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分别为(69.90±9.37)ml和(59.57±7.52)ml。结论与依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相比,在此基础上再减少10ml的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图像,减少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3.0T MR动态增强成像(MR DCE-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8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50例,前列腺增生30例,均行DCE-MRI与3.0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采用DCE-MRI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并分析两者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最大增强斜率(MSI)及信号增强率(SER)。比较DCE-MRI与DW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5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32例为前列腺癌,18例为中央区癌。前列腺癌Tmax为(69068.34±18005)ms、MSI为(216.02±43.24)、SER为(1 2 2.0 5±1 7.3 4)。前列腺增生Tmax为(83012.56±24352.19)ms、MSI为(1 8 7.2 6±2 9.3 5)、SER为(108.37±11.98)。前列腺癌Tmax早于前列腺增生、MSI、SER较前列腺增生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62.00%、特异度90.00%及准确度82.00%;T2W1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71.00%、特异度84.00%及准确度76.00%。两者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与DWI均可用于诊断前列腺癌,在前列腺病变中各具有特征性表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尤国庆  郭广春  刘蕾  刘义  吕培杰 《重庆医学》2015,(21):2953-2955
目的 探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选择最佳的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案.方法 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临床怀疑和诊断冠心病并在1周内行CCTA检查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及患者意愿分为3组(A、B、C组),分别比较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3组的信噪比(SNR)、对比(CNR)噪声比及图像质量.结果 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CT值均高于A、B两组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主冠状动脉的标准差(SD)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SD值均高于A、B两组的SD值(P<0.05).3组间的SNR值、CNR值及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7.5±0.4)mSy、(6.2±0.3)mSv和(4.1±0.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组的扫描方案在降低了辐射剂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比剂剂量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和MR血管成像在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16层螺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检查,待患者检查完后,观察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情况.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 在图象质量和狭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检查发现钙化45处,均无检测出斑块内出血,MR检查出钙化30处,均能检测出斑块内出血.结论 冠状动脉CT和MR都可以很好判断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但是MR更适合于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  相似文献   

6.
探讨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对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TN)的应用价值。应用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对本院30例血管压迫性TN患者进行影像学分析及诊断,观察每例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显示患者经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诊断结果与患者后期的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结果相吻合,TN的一侧图像可显示出血管受到压迫,而未出现三叉神经痛的一侧其图像显示出血管未受到压迫,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可较为明显地将患者血管的压迫情况及临床症状统一地展示出来。说明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可有效辨别血管压迫性TN患者的责任动、静脉与神经的毗邻关系,可显著提高血管压迫性TN诊断的敏感度与准确率,为MVD治疗TN提供更准确的解剖学信息,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子束CT冠状动脉成像同血管造影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CT)冠脉增强扫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方法:55例患分别行EBCT增强扫描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G),并由两位不知造影结果的医师进行阅片,与CAG结果进行对照.结果:EBCT判断狭窄的灵敏度是:左主干96%,左前降支89%,左回旋支71%.右冠80%,对明显狭窄的58支冠脉(管腔狭窄≥50%)有46支判断正确,灵敏度79%,127支无明显病变的冠脉有114支判断正确,特异度是90%(P<0.001).结论:EBCT增强扫描及其三维重建与冠脉血管造影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通过经静脉增强造影,EBCT可以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并判断管腔的狭窄,尤其是重度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对正常家兔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影响。方法六只健康新西兰家兔(体重2.13-2.78kg),于左侧耳缘静脉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后在3.0-TMR扫描仪上进行肝脏磁共振DWI检查,静脉注射Gd-EOB-DTPA20分钟后再次行DWI检查,成像参数保持一致。工作站上观察DWI和ADC图像,测量并比较增强前后家兔肝脏右外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不同b值的DWI图肝脏信噪比(SNR)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家兔肝脏ADC值在静脉注射Gd-EOB-DTPA 20分钟时较增强前略下降((0.613±0.274)×10~(-3)mm/s vs(0.637±0.302)×10~(-3)mm/s)),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0,P=0.501)。不同b值的DWI图上,肝脏SNR在增强扫描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正常家兔肝脏的ADC值和SNR在静脉注射Gd-EOB-DTPA 20分钟后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对比剂(Gd-DTPA、Gd-DTPA-BMA、Gd-BOPTA)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长春市第208医院2004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637例进行MR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Gd-DTPA1 251例,Gd-DTPA-BMA 298例,Gd-BOPTA 88例,分析所有MR对比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程度。结果在所有注射MR对比剂的患者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49%(8/1637),其中Gd-DTPA不良反应发生率是0.16%(2/1251),Gd-DTPA-BMA不良反应发生率0.34%(1/298),Gd-BOPTA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68%(5/88)。在使用MR对比剂检查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患者死亡现象。Gd-DTPA-BMA、Gd-DTPA发生不良反应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BOPTA和Gd-DTPA、Gd-DTPA-BMA组间发生不良反应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对比剂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吕英强 《中外医疗》2021,40(5):178-180
目的 探索颅内动脉瘤患者行MR血管成像与CT血管造影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病95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为试验对象,均实施MRA、DSA、CTA诊断,以手术确诊或DSA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对比2种诊断方式准确率.结果 3种诊断方式对比测量的瘤颈宽度、瘤体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  相似文献   

11.
MR心肌灌注成像与DSA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MR心肌灌注成像与DS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将51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同期进行MR心肌灌注成像和DSA冠脉造影;应用GE AW4.0工作站(DCEMI)心肌灌注图像分析软件,对左心室短轴心肌灌注首过时相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心肌灌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观察曲线的上升斜率和信号强度的峰值。根据左心室短轴位与冠状动脉血管分布的对应关系,确定存在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冠脉造影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的Judkin法,以冠状动脉管径≤50%作为有临床意义狭窄的诊断标准。 结果:43例两种检查方法结果一致,8例结果不一致,符合率为84.3%。 结论:MR心肌灌注成像与DSA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MR心肌灌注成像是一种无创性的测定心肌血流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及恰当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自由呼吸状态下结合三维导航技术,对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CMRA)的成像,以评价此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1.5T超导型MR扫描仪和心脏相控阵线圈,采用脂肪抑制,心电向量门控,使用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B-TFE)多角度双斜面扫描,结合三维自动导航技术(3D-SELF-Navigator)对35例检查者进行CMRA成像。结果自由呼吸导航CMRA具有非创伤无需屏气检查,可重复性和任意性,适用范围广。全部受检者均能合作完成检查。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近、中段显示满意率为97.14%(34/35);CMRA总显示成功率为91.42%(32/35)。结论自由呼吸导航结合B-TFE序列CMRA,对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显示满意,可初步用于临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Dual-axis rota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 (DARCA) was developed as an innovative adaptation of rotational angiography (RA), but it requires a longer coronary injection compared to standard coronary angiography (SA). As the body of the average Chinese patient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most western patients, with the same contrast injection tim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from the contrast agent is increased in this popul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clinic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DARCA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by directly comparing it to SA.
Methods  Two hundred Chines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either the SA group (n=100) or DARCA group (n=100). Contrast utilization, radiation exposure and procedure time were recorded for each modalities. Blood pressure (BP), heart rate (HR) pre and post injection symptoms and any arrhythmias were recorded.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SA group, there was a 42% reduction in contrast utilization, 55% reduction in radiation exposure and a 31% shorter procedure time in the DARCA group. In both groups, there were slight declines in the systolic BP values in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LCA) post injection (P <0.01). Moreover, post injection HRs for the LCA were also reduced in the DARCA group (P <0.01). But all of these changes were small, transient and without clinical importance. Only one patient (1%) in the DARCA group had an attack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mmediately post injection and it resolved by itself during LCA angiography. No arrhythmias occurred in the SA group.
Conclusion  DARCA is a safe, efficient, and clinically comparable alternative to SA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less contrast utilized, which is less radiation exposure and a shorter procedure time than SA.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即刻心电图(IECG)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2例CAD患者分别在胸痛发作及静息状态行心电图检查,并比较STT变化,同期内(<2周)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CAG相比IECG检查诊断CAD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4%、78.9%。结论:IECG对CAD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作为CAG的筛选及补充手段,对于CAD的介入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有其时间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结合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S)无创地检测血流受阻型冠脉阻塞性病变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105例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4周内完成CTCA与腺苷负荷MPS检查。以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合MPS的结果为参照,评价CTCA结合MPS诊断血流受阻型冠脉阻塞性病变的准确性及作为再血管化治疗"看门人"的可行性。结果对比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合MPS结果,CTCA结合MPS诊断血流受阻型冠脉阻塞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16%的再血管化治疗患者中并未发现血流受阻型冠脉阻塞性病变。结论对比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合MPS的结果,CTCA结合腺苷负荷MPS可以准确地检测血流受阻型的冠脉阻塞性病变,可以充当再血管化治疗的"看门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怀疑有冠心病且同时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冠脉CTA)、冠脉造影检查的68例患者检查资料。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68例患者4个主要冠脉包括左冠脉主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272支检查中显影良好。冠脉CT结果显示病变(+)者共97例,显示无病变(-)者175例,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病变(+)者101例,显示无病变(-)者171例。冠脉CT成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均为(+)者94例,均为(-)者167例。68例可疑为冠心病患者冠脉CT诊断敏感性为93.1%,特异度为97.7%。结论冠脉CT成像具有非侵入性、费用低、灵敏、特异、准确等优点,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并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术所显示的心肌损害程度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方法 ]对 10 3例冠心病患者行99m 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心病的诊断阳性率为 96 % ,假阴性有 3例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较高 ,为 94 % ,特异性较低 ,为72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对单支病变血管的检出灵敏度高于双支病变及 3支病变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对前降支的检出灵敏度为 86 % ,左旋支为 6 2 % ,右冠状动脉为 82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了解冠状动脉血管树的解剖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提供心肌灌注和存活状况的信息 ,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结合此 2种检查可使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4,他引:17  
目的 探讨影响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97例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2mm以上冠脉树的13个主要节段(14.4%)不能满足管腔的评价,运动伪影及严重钙化分别为39个节段及43个节段,心律失常及心率明显波动48个节段,闭气不佳17个节段,心率75-85次/min的患者57.1%出现运动伪影;心率小于65次/min的患者10%出现运动伪影。结论 扫描时心律失常及心率明显波动、心脏的运动伪影、闭气不佳及严重钙化是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评价的主要因素。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下,选择最佳的重建相位窗可提高冠状动脉重建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孟雷  许崇永 《中国现代医生》2012,(32):84-85,F0003
目的分析与比较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以及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冠心病诊断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将其冠状动脉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多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进行初步探讨,同时对其显示出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的各分支进行比较。结果在这8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中有1200节段的冠状动脉(直径均≥1.5 mm)在其图像当中显示出来,多层螺旋CT可以提供出1159节段可供分析的优良图。可评估率为96.6%,不可评估的节段为3.4%,因多因心率(律)发生异常所导致的1.9%;有220处的斑块被显示出来,其中钙化斑块情况居多,发生的部位最多的为前降支。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安全可靠、风险较小、简单易行,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对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是筛选冠心病高危人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64层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比较64层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分支显示率,评价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对10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A组)行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增强扫描,其中48例患者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做对照。对另外10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B组)行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图像的质量评分和冠状动脉分支显示率。结果A组图像质量评分为(1.20±0.47)分,明显低于B组的(1.37±0.63)分(P<0.05)。两组冠状动脉近中段显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远段和部分小分支显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的敏感性为94.9%(56/59),特异性为93.2%(124/133)。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分支显示率较16层螺旋CT进一步提高,能够可靠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