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小腿加压法1.5T MR上行下肢动脉三维对比增强MRA(3D CEMRA)中减少对比剂用量的可行性。方法3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使用1.5T MR行腹主动脉至下肢动脉3D CE-MRA,A、B、C组使用钆对比剂剂量分别为0.25mmol/kg、0.20mmol/kg和0.15mmol/kg,比较三组患者最大密度投影(MIP)的图像质量,计算并比较原始增强图像腹主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的信号强度(SI)、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三组的MIP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盆腔动脉段图像质量A组和B组优于C组,膝以上动脉段A组和C组优于B组,膝以下动脉段图像质量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腿静脉污染程度C组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间腹主动脉SI、SNR、CNR及股动脉SNR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股动脉SI和腘动脉SI、SNR、CNR均低于B组和A组(P0.05),B组低于A组(P0.05);C组和B组股动脉CNR水平低于A组(P0.05),但C组和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5T MR行下肢动脉3D CE-MRA,使用0.15mmol/kg钆对比剂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并能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2.
尤国庆  郭广春  刘蕾  刘义  吕培杰 《重庆医学》2015,(21):2953-2955
目的 探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选择最佳的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案.方法 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临床怀疑和诊断冠心病并在1周内行CCTA检查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及患者意愿分为3组(A、B、C组),分别比较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3组的信噪比(SNR)、对比(CNR)噪声比及图像质量.结果 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CT值均高于A、B两组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主冠状动脉的标准差(SD)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SD值均高于A、B两组的SD值(P<0.05).3组间的SNR值、CNR值及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7.5±0.4)mSy、(6.2±0.3)mSv和(4.1±0.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组的扫描方案在降低了辐射剂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比剂剂量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剂量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320 mgI/mL)在640层容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146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分为3组:A组(64例)、B组(45例)和C组(37例),对比剂用量分别为0.6、0.7和0.8 mL/kg.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分析比较各组的图像质量.结果 CT值:A组低于B、C组(P<0.05),但A组血管节段CT值均大于250 HU,能满足诊断要求.SNR及CNR:A组在RCAp、RCAm、RCAd、PDA、LAD-D1、LAD-D2、LCX-OM1、LCXm、LCXd段SNR、CNR明显高于B、C组(P<0.05);在LM、LADp、LADm、LADd段CNR明显高于B、C组(P<0.05);在AA段SNR、CNR低于B、C组(P<0.05);在LADp段SNR A组低于B组,而高于C组(P<0.05);而在LM、LADm、LADd、LCXp段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0层容积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应用320 mgI/mL碘克沙醇0.6 mL/kg,可得到较好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并且能减少对比剂用量,降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水平的扫描触发阈值对第二代双能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DE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9月本院疑似或确诊的冠心病且行DECCTA检查的患者共150例,根据不同的扫描触发阈值随机分为五组,A、B、C、D、E组的扫描触发阈值分别为100、110、120、130、140 HU。对各组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冠状动脉客观评价[包括主动脉根部(AA)、右冠状动脉开口(RCA)、左冠状动脉主干(LAM)血管腔内的平均CT值]、心肌CT值及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心肌射线硬化伪影(BH)进行比较与统计分析。结果:(1)D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最高,评分3~4分的共326节段(优良率91.8%),平均(3.66±0.23)分,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D、E组AA、RCA、LAM的平均CT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A、B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噪声、SNR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N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心肌CT值及噪声、SNR、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C、D、E组心肌BH客观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心肌BH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扫描触发阈值水平对DECCTA冠状动脉与心肌图像质量均具有一定影响,130 HU是能够同时获取冠状动脉、心肌图像最佳的扫描触发阈值,对采用低对比剂用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0例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行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扫描,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采用碘浓度300mgI/mL,B组30例采用碘浓度320mgI/mL,C组30例采用碘浓度350mgI/mL,根据患者的实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的用量(0.8mL/kg),比较3组图像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图像载噪比(carrier to noise ratio,CNR)、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及碘用量等。结果 A组显示冠状动脉371段,B组显示冠状动脉368段,C组显示冠状动脉365段。C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图像节段可评价率及优良率高于A组和B组(P<0.01)。C组CNR和主动脉CT值高于A组和B组,B组CNR高于A组(P<0.05)。3组间SNR和主动脉S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碘用量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256层前门控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并且保证图像质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算法(3D AIDR)对超重患者640层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连续80例疑似冠心病的超重患者(30kg/m2≥BMI≥25.0kg/m2)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A组以120 kV管电压扫描,原始数据分别以FBP(A1组)和3D AIDR(A2组)重建图像;B组以100 kV管电压扫描,原始数据以FBP(B1组)和3D AIDR(B2组)重建图像。2位放射科医师以5分法评价15个冠状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比较A组和B组各亚组间的噪声(SD)及平均CT值(SI)、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和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B组有效辐射剂量较A组减少了46%。A组和B组各亚组间的图像质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1与B2组的图像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亚组间SD、SNR、C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各亚组间SD、SNR、C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2组与A1组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D AIDR联合100kV低剂量扫描在保持适合诊断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同时能大幅度降低CTA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程燕  钟唐力 《四川医学》2021,42(1):82-85
目的探讨Force CT大螺距和双低剂量CT血管成像在心脑一站式联合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患者CTA资料。A组58例:头颈心一站式联合扫描CTA,应用大螺距、双低剂量及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冠状动脉、头颈部动脉一站式联合扫描; B组60例:冠状动脉CTA: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 C组60例:常规头颈部动脉CTA。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对A组与B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A组与C组头颈部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客观记录并比较各组升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颈总动脉分叉处、大脑中动脉M1段图像CT值、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噪声(SD),计算并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ED)和平均碘摄入量。结果 A组与B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升主动脉根部及左前降支CT值和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C组头颈部动脉图像质量评分、颈总动脉分叉处及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和图像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辐射剂量、平均碘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辐射剂量降低约79.7%,平均碘摄入量降低约46.1%。结论大螺距双低剂量CT血管成像心脑一站式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辐射剂量,减少了对比剂碘量的摄入。  相似文献   

8.
杨民  姚洋洋  王佳璐  梁宝岩 《当代医学》2021,27(31):150-152
目的 探究碘对比剂应用浓度对腹部血管CT增强影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5例行腹部血管CT增强影像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各45例.其中A组碘对比剂应用浓度为270 mgI/mL,B组碘对比剂应用浓度为320 mgI/mL,C组碘对比剂应用浓度为370 mgI/mL.比较3组第1肝门、右肾动脉、髂总动脉分叉水平、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的CT值,并比较上述血管的SNR、CNR及各组图像质量.结果 A、B、C组3组第1肝门水平、右肾动脉水平、髂总动脉分叉水平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其CT值、CNR和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3组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其CT值、CNR和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VR图像优良率为100.00%,高于A组的93.33%和B组的95.56%,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浓度对比剂,控制相同碘注射率和碘总量时能获得相同的腹部血管增强效果和优质图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扫描触发阈值技术对CT冠状动脉造影中图像质量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入我院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75例冠心病(CHD)患者,其中男46例,女29例,BMI23。将其抽签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扫描触发阈值120HU;B组25例,扫描触发阈值130HU;C组25例,扫描触发阈值140HU。根据患者个人体质数(BMI)注射对比剂后扫描,测量左冠开口、右冠状开口、左前降支近段和左回旋近段血管的CT、SD平均值,并据此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评估的客观依据,由2名经验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不同触发阈值下的指标及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B组扫描的强化SD值分别较A、C2组低,SNR较A、C2组低,均差异显著(P0.05);B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优良率分别较A、C2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扫描触发阈值技术作为CT冠状动脉造影中常用的扫描方法,双源CT将扫描触发阈值设定在130HU时能获得较好质量的图像,便于临床观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下不同管电压及噪声指数对下肢CTA扫描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行下肢CTA扫描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管电压和噪声指数分别为100 kV、15,80 kV、15及100 kV、20。扫描时在配合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条件下,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图像对3组下肢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血管CT值、SNR、CNR及患者所接受辐射剂量。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血管CT值、CNR及SNR,B组高于C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辐射剂量C组最低,容积CT剂量指数(CTD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较A组分别减低50.45%、52.09%、51.89%,较B组减低34.78%、34.90%、35.59%,C组与A组、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CTA使用ATCM在适当范围内噪声指数增加辐射剂量降低,而管电压降低图像对比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与比较320排容积CT的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和ECG管电流调制扫描技术的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9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①常规组(A组)53例,采用ECG管电流调制扫描技术;②低剂量组(B组)44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采用4分法主观评价冠状动脉可评估率,通过对比两组的升主动脉根部的平均强化CT值(SI)、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客观评价冠状动脉。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可评估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结果:A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8.66±3.67)mSv,B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3.99±2.42)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3,P<0.05)。A、B两组共1187段血管,A组中较为优秀(3分或4分)的血管段数占92.4%(599/648),B组占92.9%(501/539),A、B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0,P=0.631)。A、B两组的SI、SD、SNR、CNR分别为(433.4±82.5) HU、22.1±6.2、20.7±5.7、16.6±5.0和(436.1±94.7)HU、21.5±4.9、20.9±5.5、16.9±4.7,两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从客观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3、-0.522、0.240、0.311,均P>0.05)。结论: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低剂量技术可以减少54%的辐射剂量,又可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中Satire重建算法及FBP重建算法在高体质指数(BMI)患者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评价Satire算法改善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双源CT双能量扫描资料,最终35例纳入研究,体质指数为(30.06±3.22)kg/m^2,通过重建得到常规FBP算法重建的100kV数据组、融合数据组(相当于120kV数据)和Satire算法重建的100kV数据组、融合数据组(相当于120kV数据),4组图像分别命名为FBP—A与FBP-B及Safire-A与Satire—B;由2名医师对35例共540个冠状动脉节段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计分评价,应用Kappa检验分析其一致性;应用秩和检验对FBP组与Satire组相同能量间CNR与SNR对应比较及Satire组内两组能量的不同能量间CNR与SNR对应比较来进行客观图像质量的评价。结果 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值=0.801,P〈0.05),客观图像质量比较FBP—A与Safire-A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FBP—B与Safire-B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afire—A、B组CNR、SNR均优于FBP—A、B组,Satire—A与Safire-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atire算法重建图像在双能量CT冠脉扫描中对高体质指数(BMI)的患者可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级迭代重建技术(iDose)在心血管低剂量螺旋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家猪10只,本组实验动物均进行以体重为基础的常规X线剂量(A组)及降低X线剂量30%(B组)、50%(C组)、70%(D组)128层前瞻性门控CT扫描,所有数据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iDose-2、iDose-4、iDose-6重建,测量主动脉根部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5分法评分),3分及以上为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并对4种重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A、B、C、D各组内FBP、iDose-2、iDose-4、iDose-6重建后图像的噪声依次降低而SNR、CNR依次升高,且用iDose-6重建与用其余3种方法重建后图像噪声、SNR、CN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FBP重建,A、B、C3组病例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D组所有病例的图像质量均不能满足诊断;而经iDose重建后所有病例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其中用iDose-6重建后除D组6例病例外,其余病例的主观评分均在4分或以上。各组中iDose-6与FBP重建比较的主观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CT成像中,应用迭代重建技术(iDose)较FBP可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提高SNR、CNR,提高图像质量,其中iDose-6重建效果最好;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用iDose-6重建可以降低70%的辐射剂量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CTA扫描时通过降低管电压以达到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需行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依据管电压不同而分为A(120 kV)、B(80 kV)两组,每组20例。分析比较两组图像的CT值、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噪声比(SNR)及辐射剂量,并对重建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形态进行评估分析。结果:B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较A组分别降低63.97%、63.83%及63.79%,图像质量评价结果:B组颈动脉平均CT值较A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CNR、SNR值组间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A、B两组颈动脉重建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形态整体满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80 kV低管电压颈动脉CTA扫描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能够降低约64%的辐射剂量。因此,颈动脉CTA检查通过降低管电压的低剂量扫描是可行的,可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kVp扫描技术在肺静脉及左心房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行肺静脉及左心房MSCTA检查的中等体型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使用常规kVp 120,B组使用低kVp 90。记录两组病例扫描时机器自动显示的扫描长度(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值。测量并计算左心房中部水平胸主动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客观评价图像质量;双盲法主观评价肺静脉及左心房后重组图像,评判标准依据肺静脉及左心房清晰度、空间分辨率、噪声及伪影,将图像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对两组间的L、CTDI vol、DLP、E值、SNR及CNR进行t检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采用x2检验。结果:A组和B组的L值分别为(26.52±1.36)cm和(26.33±1.21)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3),但A组和B组的CTDI vol分别为(19.40±0)mGy和(8.40±0)mGy,DLP为(514.49±26.29)mGy·cm和(221.13±10.13)mGy·cm,E值为(8.75±0.45)mSv和(3.76±0.17)mSv,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比A组分别降低了56.70%、57.02%、57.03%。A组和B组SNR分别为27.73±1.91和24.00±2.33(P=0.000),CNR分别为23.25±1.89和20.86±2.15,两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比A组分别降低了13.45%、10.28%。A组和B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判诊断满意率均达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静脉及左心房MSCTA检查使用低kVp扫描技术可以较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避免或降低了因辐射效应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结合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算法重建技术(AIDR)在优化婴幼儿胸部CT扫描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3年1~5月间,从拟行胸部CT检查显示正常的,无贫血及其他疾病的0~1岁婴幼儿中随机选取40例,平均分成A与B两组,A组扫描时管电压为80kV,使用适应迭代剂量降低算法重建技术(AIDR);B组为100kV,使用常规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技术.比较两组间气管分杈层面降主动脉的CT值与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CT剂量指数(CTDI)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6±0.48、4.61±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值、SD分别为50.36±5.74HU、12.57±4.48和45.31±4.71HU、10.61±3.48,A组高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R和CNR分别为3.31±1.02、2.68±1.21和4.31±1.32、2.74±0.92,B组均高于A组,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79±0.316、5.04±0.19mSv,A组较B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平均减少了65%.结论 320层CT在小儿胸部扫描采用80kV管电压扫描加ADIR重建,图像质量能达到诊断要求,且辐射剂量可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后置滤过器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VCT机,采用120 kV,600 mA,0.35s/360°,层厚0.625 mm,pitch 0.2对Catphan 600模型进行扫描。采像后对原始图像分别进行不使用后置滤过器和使用后置滤过器C1、C2、C3重建,得到4组图像(NUC组、UC1组、UC2组和UC3组)。测量图像噪声(SD),计算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调制传输函数(MTF)。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NUC组、UC1组、UC2组和UC3组的SD、CNR、SNR及MTF 50%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NUC组、UC1组和UC2组的MTF 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C3组与其余3组的MTF 1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不同后置滤过器对CTCA图像SD、CNR、SNR和MTF的影响不同,可根据不同临床需要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肥胖患者CT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肥胖患者(BMI≧28kg·m^2)分为两组,第1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重建图像,第2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分别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及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算法重建图像。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及回顾性心电门控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组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及FBP重建算法图像噪声、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及回顾性心电门控组主观图像质量、图像噪声、CT值、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近段的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组iDose^4迭代重建算法较FBP重建算法图像噪声下降3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组iDose^4迭代重建算法下右冠状动脉近段及左冠状动脉主干的CNR、SNR均较FBP重建算法提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顾性心电门控组及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8.9±1.2)mSv、(1.6±0.2)mSv,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组较回顾性心电门控组辐射剂量降低82.1%。 结论 iDose^4迭代重建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能够降低肥胖患者CTCA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并且能够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