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病毒载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杭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分布,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和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基因芯片测定杭州地区HBV感染者的基因型,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BV标记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V-DNA定量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2例标本均检出基因型,其中B型37例(33.04%),C型69(61.61%)例,混合型(B+C)型6例,没有发现其他基因型。C基因型的HBV DNA载量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7.02±1.26)log值和60.87%,明显高于B型的(5.62±1.02)log值和32.43%(P〈0.05)。结论杭州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基因型血清病毒载量高于B基因型。HBV基因分型芯片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西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探讨HBV各基因型与血清HBV-DNA水平的关系以及各基因型与疾病的进展和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法随机收集山西省HBV阳性病例128例,包括慢性乙型肝炎78例,肝硬化34例,急性肝炎8例,重型肝炎患者8例。取其外周静脉血,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方法对血清中的HBV进行基因分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山西省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存在B型、B+C混合型和C型,以C型和B+C型为主;基因型C型的HBV-DNA载量的均值水平为2×108,显著高于其他型(p〈0.05);C型HBeAg阳性率较B型和B+C型高(p〈0.05);混合型及C基因型与较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关,更易发生重症肝炎、肝硬化。结论山西省地区基因型以C型和B+C型为主;基因型C的HBV-DNA载量水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型;混合型及C型与较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江苏省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江苏省HBV-DNA阳性慢性HBV感染者215例,其中HBsAg携带者3例,急性乙型肝炎3例,慢性乙型肝炎166例(轻度80例、中度50例、重度36例)。肝硬化27例,原发型肝癌12例,重症肝炎4例,采用S区基因测序法检测HBV的基因型。结果:215例HBV-DNA阳性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72例(33.5%),C基因型132例(61.4%),B+C基因犁11例(5.1%);未发现A、D、E、F、G、H型;C基因型肝癌+肝硬化+重症肝炎+慢性乙肝(中度+重度)显著高于B型与B+C型(P〈0.05),C基因型的病程明显较B基因型和B+C基因型长(F=17.615),γ-干扰素B基因型感染者的血清含量比C基因型和B+C基因型感染者的血清含量显著高(F=13.652),S2+S3+S4方面C基因型比B基因型和B+C基因型显著增多(P〈0.05),结论:江苏省存在HBV的B、C和B+C三种基因型;以C基因型为江苏省优势毒株;并且C基因型病程长,肝纤维化程度明显,严重的肝病以及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诊治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及HBV基因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PCR法对196例慢性HBV患者的血清进行病毒基因型检测,并分析HBV基因型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96例慢性HBV患者的基因分型结果为C型138例(70.4%)、B型40例(20.4%)、B/C混合型18例(9.2%),基因型的分布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各基因型在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中的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感染者血清HBeAg阳性率(75.2%)高于B型感染者(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基因型患者在HBV-DNA载量和ALT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诊治的HBV患者的基因型以C型和B型为主;基因C型患者血清HBeAg阳性率高于B型;基因C型患者与B型相比在肝脏炎症程度、HBV-DNA载量方面无显著差异;基因B型和C型患者临床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四川省自贡市慢性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18年6月159例经本院确诊的慢性HBV感染者,且HBV-DNA水平含量在 103 IU/mL以上,根据疾病诊断将慢性HBV感染者分为三组:慢性乙型肝炎组(CHB)、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组(LC)、乙肝相关性肝癌组(HCC)。采用多通道实时荧光探针PCR法检测乙肝病毒的3种基因型(B、C、D型),同时检测HBV-DNA及HBV的五项标记物。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文研究显示B基因型115例(72.3%),C基因型43例(27.0%),B/C混合型1例(0.6%),D基因型0例;B基因型的HBV-DNA水平高于C基因型(P<0.05);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男、女组均以B基因型为主,B基因型和C基因型分布在年龄、性别、HBeAg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相关性肝癌组(HCC)的C基因型比例明显高于CHB组和LC组(P<0.05)。结论 自贡市HBV主要流行B基因型,其次是C基因型;B基因型和C基因型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民族方面的内在关联,比较不同HBV基因类型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HBV-DNA载量及肝功能改变。方法:荧光定量PCR仪检测94例行肝活检的CHB患者的HBV-DNA,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本组94例CHB患者B基因型占74.5%,C基因型占25.5%。HBV基因类型与年龄、性别无关;C基因型中壮族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基因型;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B基因型患者(P<0.05)。CHB患者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B、C基因型相关,C基因型在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重组所占的比例高于B基因型(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肝功能指标相关(P<0.05),但与HBV-DNA水平无关。结论:本组CHB患者HBV基因类型呈B、C 2型,人群分布以B型为主,C型次之,未见其他类型或混合型;汉族患者以B基因型为主,壮族则以C型为主;相对于B基因型,C型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重,容易出现严重的肝损害和肝癌等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家族聚集性乙肝感染者HBV基因型和基础核心启动子(BCP)、前C/C区变异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CHB)98例(来自38个家族)作研究组和非家族聚集性CHB 110例作对照组;应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检测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PCR测定BCP、前C/C区核苷酸序列,并且检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乙型肝炎两对半和HBV-DNA载量等临床指标。结果 家族性乙肝母亲和(或)父亲与子女感染组以C基因型为主(52.9%),家族水平成员感染组和对照组以B基因型为主(分别为73.3%、67.3%),仅检测到少数B/C和B/D混合型(共8.7%),并且乙肝家族中母亲和(或)父亲与子女感染组C基因型所占百分比高于家族水平成员感染组及非乙肝家族(P<0.05)。家族内HBV聚集感染的基因型基本相同,不一致者为混合型。HBV C基因型的家族CHB患者比非乙肝家族具有更高的HBV-DNA载量,更高的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率(P<0.05)。结论 家族聚集性CHB患者HBV基因型可能与传播途径有关,C基因型更易发生垂直传播。家族聚集性HBV C基因型感染的患者更易发生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HBV C基因型感染并且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可能是家族聚集感染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血清学标志物及与HBV DNA病毒复制载量的关系。方法研究病例为170例,其中急性乙型肝炎14例、慢性乙型肝炎88例、肝硬化24例、重型肝炎18例、肝细胞癌2例和慢性无症状携带者24例。抽取其外周血,用酶免疫法(EIA法)测定其基因型,同时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病毒复制载量,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检出C基因型105例(61.76%),B基因型59例(34.71%),D基因型3例(1.76%),B+C基因型1例(0.59%)和基因型未明2例(1.18%)。B、C基因型在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和肝细胞癌病人中分布存在差异(分别为22.94%、52.35%),C基因型病人的HBeAg阳性率与B基因型的HBeA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C基因型病人的HBV DNA病毒复制水平高于B基因型病人的HBV DNA病毒复制水平(P〈0.01).结论C基因型的血清HBV DNA病毒复制水平高于B基因型,病毒复制活跃,C基因型与较重的肝脏损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江苏南通地区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状况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对220例南通地区血清HBV标志物和HBV-DNA阳性者,包括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97例,重型肝炎(CSH)29例,肝炎后肝硬化(LC)34例,肝细胞癌(HCC)30例,进行HBV基因型检测.结果 220例中B型59例(26.8%),C型150例(68.2%),BC混合型11例(5.0%);C基因型在CSH组、LC组、HCC组中的比例显著高于ASC组(P<0.05).B型、c型、BC混合型HBeAg阳性率分别为49.2%、54.0%和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和BC混合型HBV-DNA载量显著高于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通地区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C型为优势基因型,并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及血清HBV-DNA高载量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与恩替卡韦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方法:56例入选CHB患者采用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INNO-LiPA)检测HBV基因型,给予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48周。比较治疗前后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载量的变化。结果:56例入选患者进行了HBV基因型检测,30例为B型,26例为C型。恩替卡韦治疗48周后,两组基因型感染者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载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的抗HBV疗效与感染HBV基因型B型或C型无关。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朝辉  罗华  邓文斌  杨培  郑肖 《西部医学》2009,21(12):2114-2115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条带分析法与基因测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地区50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00例HBV感染患者HBV-DNA基因型分布情况为:A型3例(0.6%),B型284例(56.8%),C型186例(37.2%),D型7例(0.8%),B+C型12例(2.4%),C+D型6例(1.2%),未能分型2例,未发现E、F、G、H型。结论四川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A、D型较少,与我国其余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特征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吕洛堂  黄华健  张丹 《当代医学》2010,16(31):115-116
目的了解邵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方法对168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型测定。结果在168份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检出B型、C型和混合型B+C与B+D,分别占86份(51.2%)、71份(42.2%)、9份(5.4%)和2份(1.2%)。各组间HBV基因构成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邵阳地区存在B、C基因型和混合型B+C与B+D,以B基因型为主,其次为C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泰兴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HBV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HBV慢性感染者138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例113例,肝硬化病例2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基因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8例病例中,基因B型46例(33%),C型89例(65%),B/C混合型1例(0.7%),非B非C型2例(1.4%);CHB组中,B、C基因型在ALT、HBV DNA、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在CHB重度占77%、肝硬化中占80%,B基因型在CHB重度占20%,肝硬化中占20%,C基因型在CHB重度、肝硬化中比例明显升高.结论 本地区HBV基因型中以C型为主,其次为B型,有少量B/C混合型及其他类型,C基因型往往较B基因型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和病毒载量之间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测定用荧光定量分析PCR法和乙肝标志物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定量法,分别对22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和乙肝标志物检测并比对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组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组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病毒载量高于105拷贝/m l分别达91.9%和77.8%)。结论 HbeAg与HBV DNA定量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才能准确反映不同个体HBV感染状态及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持续低水平病毒血症的慢乙肝患者,高敏HBV-DNA载量、HBV的基因型分布特点、HBV P区耐药位点的突变特征,和HBeAg、HBsAg、ALT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医的707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分析高敏HBV-DNA、HBV的基因型以及HBV P区的耐药位点突变情况,并分析不同HBV-DNA载量与HBeAg、 HBsAg、ALT之间的关系。  结果  研究707例持续低载量慢性乙肝患者中,高敏HBV DNA(< 500 IU/mL)446例,占(63.50%),高敏HBV DNA 小于2000 IU/mL的慢乙肝患者共有576例,占(81.90%);HBeAg 阳性262例(37.05%);基因分型以C基因型占比最高60.53%(428/707)。在196例HBeAg阳性且HBV DNA < 2000 IU/mL患者组中,男性为主,占69.89%;ALT > 40 U/L占28.57%,有73.47%患者的HBV DNA > 20 IU/mL。在265例HBV DNA < 20 IU/mL的患者中,80.38%(213例)患者HBeAg阴性,19.62%(52例)HBeAg呈阳性。临床指标比较,HBeAg阳性率、ALT异常率、耐药位点和其它位点突变率在HBV DNA 载量水平不相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持续低水平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择高敏的PCR技术定期监测乙肝病毒HBV DNA,结合HBeAg、HBsAg 、ALT等临床指标的定量监测,可为后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人体内的分散情况进行调查,然后讨论它和感染临床表型是否有关系。方法:对PCR进行测序,测序之前先对其进行扩增,然后分析30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对HBV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用t检验法和X^2检验法分析。结果:在300例的病毒感染者中,含有B基因型的患者180例,占60%,含有C基因型的患者120例,占40%。B基因型患者年龄(29.5±9.8)岁明显高于C基因型患者(35.2±11.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些男女受访患者中,HBV的基因型分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的比例是31.2%,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比例为30.2%,明显低于肝癌患者的58.6%和肝硬化患者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HBeAg阳性率55.6%明显低于C基因型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患者血清的HBV—DNA含量(5.62±0.92)log值明显低于C基因型患者的(5.98±0.76)lo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患者的身体状况和HBV的基因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患者的年纪、HBeAg阳性比例和病毒水平来看,C基因型患者明显比B基因型多,因此C基因型患者的病情很可能进一步转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Ag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PCR的方法对328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及HBV-DNA的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的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检出率分别为86.8%、85.8%和100.0%、100.0%,两者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及HBsAg(+)HBeAb(+)的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检出率分别为43.2%、45.8%;47.3%、46.1%;10.0%、10.0%。在HBV-DNA(+)情况下,PreS1-Ag的阳性率为86.9%,HBV-DNA和PreS1-Ag的阳性率也比较吻合。结论:PreS1-Ag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密切关联,能够很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对于乙肝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从前S1基因到S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出10条内外引物,将其中8条内引物分成A、B组,分别扩增A、B、C、D、E、F型HBV,根据PCR产物片断判定HBV基因型。结果用此种方法检测HBV感染的不同转归类型患者血清728份,对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型分析。HBV DNA阳性者276例,其中自限性感染者阳性率为5.8%(14/243),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血清HBV阳性率为42.6%(113/265),慢性肝炎患者HBV阳性率为67.7%(149/220)。慢性肝炎组HBV DNA检出率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76例HBV DNA阳性标本中,各基因型在不同组分布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基因型总检出率以C型为主,占76.8%,B型占21·7%,同时检出B型和C型为1.5%,未检出A、D、E、F基因型。结论北京地区感染HBV基因型为B型和C型,以C型为主,感染结局不同组间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 HBV)新基因型I与肝脏疾病的关系,为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采集97例慢性乙型肝炎、72例肝硬化、10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117例HBV无症状携带者血清标本,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HBV DNA扩增和序列分析。用STAR软件和NCBI基因分型工具进行基因分型,分析HBV新基因型I及其他基因型在各类肝脏疾病中的比例。结果共采集标本390份,HBV基因型I占5.90%,基因型A占0.77%,基因型B占32.05%,基因型C占61.03%,基因型G占0.26%;HBV基因型I在HBV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组中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I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检出率与其他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I、C高病毒量率均高于基因型B (P<0.01)。基因型B在HBV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呈减少趋势(P<0.01);基因型C的检出率则呈增加趋势(P<0.01)。基因型I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度均高于基因型B,基因型C在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度均高于基因型B。结论 HBV 新基因型I 与肝脏疾病有关;基因型C 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