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门诊值班主任制度在我市已实行一年有余。去年7月,我们曾对市区练合性医院门诊值班主任的工作范围及实际作用做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并在提出完善改进意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有困难找值班主任”的口  相似文献   

2.
门诊值班主任是为方便群众就医而设立的一项特殊服务。这项服务措施的创建初衷也是为了配合苏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白求恩杯”竞赛活动。但这项服务是好是坏还是可有可无,各界对此褒贬不一,也有诸多议论。近日笔对门诊值班主任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阶段性总结,现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医院门诊部是医院市场竞争的重要窗口.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院以1997年4月开始实施“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D号后,在门诊大厅开通了多媒体咨询系统,方便病人查询门诊有关资料;免费提供矿泉水;免费送住院病人到住院部留医;看专家门诊病人未作过处理,须取结果可到护士分诊处取复诊卡免挂号看结果一次;并在门诊大厅设立了“大厅总值班”这一岗位。在短短的半年多工作中,我们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大厅总值班”这一岗位受到病员和家属的好评。1.大厅总值班担任以下角色1.回门诊办公室主任助手角色大厅总值班在…  相似文献   

4.
初春的一天上午,产科门诊马主任值班。她先后接待了两个孕妇,不知为什么这样巧,两个人均是妊娠并发卵巢肿瘤的患者。李欧30岁,右侧卵巢畸胎瘤病史2年,现孕5个月,一周前B超检查肿瘤直径为7厘米,突发右侧急性腹痛2小时就诊。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结合医院实际,在医院北楼住院部实施行政总值班巡查制度。论述了实施行政总值班巡查制度的必要性,介绍了实施行政总值班巡查的过程及具体内容和方式,并从提高了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了对值班医师在岗和工作情况的有效监督、切实推动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加强了对医院消防和治安方面的有效监督等方面总结了实施行政总值班巡查制度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医院总值班是负责处理非办公时间的医务、行政和临时事宜 ,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 ,签收机密文件 ,承办未办事项 ,以保证医院工作正常运行的制度。建院以来 ,我院一直坚持总值班制度。我院总值班原来有由行政总值班、护理总值班组成的“双轨”制 ,行政总值班主要由行政科室负责人参与 ,护理总值班由各病区护士长或负责人参与。鉴于当前医疗形势、我院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院在2 0 0 0年 6月份对医院总值班制度进行改革 ,作了新的尝试 ,变成了由行政总值班、护理总值班、内科总值班、外科总值班的四套班子组成的总值班 …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启动创伤中心的多发伤患者在实行值班主任负责制后部分质控指标的前后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医院收治的多发伤患者,按照排除标准排除未能入组患者后,最终启动创伤中心患者63例,第1季度30例未实行值班主任负责制作为对照组,第2季度33例实行值班主任负责制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急诊抢救时间、ICU费用、住院天数、转归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院内急诊抢救时间、住院天数、转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在住ICU费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动创伤中心的多发伤患者,在实行值班主任负责制后,显著降低在ICU的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虽增加了在急诊的抢救停留时间,但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因此值班主任角色在创伤中心的抢救治疗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护理二线值班制度对提高夜间护理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二线值班制度对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护理二线值班制度,参与夜间护理质量监控,给予值班护士指导并帮助解决问题等。结果不仅提高了夜间的护理工作质量,保证了急危重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增强了护士的综合素质,而且提高了护理二线值班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广泛好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提高。结论护理二线值班制度有利于提高夜间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医院行政总值班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总值班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行政总值班的概念、任务、特点、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重点明确行政总值班对医院管理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健全、完善行政总值班制度提出理论依。  相似文献   

10.
行政总值班是血站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行政总值班的概念.任务、特点、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重点明确行政总值班对医院管理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健全.完善行政总值班制度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型医院门诊量的增长,患者构成和就诊需求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非医疗性服务的需求明显上升。医院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以门诊服务流程化管理为中心,以就诊环节衔接和候诊服务为重点,以患者流量为依据,设置志愿者服务岗位和服务时间,做好岗前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和服务规范。通过志愿者服务,推进了门诊服务流程化管理,满足了门诊患者非医疗性服务的需求,增进了医患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数字化门诊的设计构建方案。方法通过对门诊就诊流程的再造,开发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数字化门诊服务系统。结果成功构建包含自助导医、办卡、充值、挂号、排队叫号、计价确认、检验结果短信预约及报告打印、查询及评价等数字化系统,实现了业务流程优化、系统数据共享,改变了传统的门诊就医模式。结论数字化门诊系统创新了就医流程,为患者提供了便捷、舒适、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3.
总住院医师培训是由住院医师成长为主治医师的重要阶段,总住院医师承担着医疗、教学和管理职责。随着内科专业化的不断增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逐步开展,内科总住院医师培训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调研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培内科总住院医师和临床指导教师,了解了内科总住院医师的培训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技术的门诊流程改造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17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门诊流程改造的实践研究,探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门诊流程改造的方法和作用. 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流程进行重组,减少环节、分流“高峰”、解除“瓶颈”、构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低耗的门诊新流程. 结果:门诊流程得到明显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结论:门诊流程改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敢于打破常规,创新诊疗模式,加强科学管理,确保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门诊是一家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门诊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对于门诊医疗质量控制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局限于门诊工作的某一部分和方面,尚无一套完整的、适合大型综合医院门诊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为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在进行大量样本调查和统计后制定了《门诊医疗质量控制评分体系》,并且在医院门诊管理中进行了试运行,力求探索和建立门诊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实践模版和工作指南。  相似文献   

16.
王丹 《中国医院》2011,15(12):48-49
按照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部署要求,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推行全预约、首席质控师制度、优质护理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全面改善门诊流程,严控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并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将大医院优质资源,延伸至基层医疗单位,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综合医院门诊服务流程化管理实践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服务流程化管理,科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设计适应患者就诊需求的服务模式,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开放式咨询服务、预约诊疗服务、多种便民门诊和信息化建设,优化门诊服务流程。结论:门诊服务流程化管理应体现人性化医疗服务。开放式咨询服务有效引导患者进入门诊服务流程,预约诊疗服务是门诊服务流程院前和院后的延伸,多种便民门诊简化部分院内门诊服务流程,依托信息化建设提高门诊服务流程效率。  相似文献   

18.
多学科联合门诊是各综合医院提供精准医疗服务的一种有效模式。从门诊安排、门诊预约、患者就诊、执行、后期门诊工作量统计等多个环节,基于现有的专科门诊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化服务流程、提升诊疗效果探讨了针对联合门诊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经过近半年的实施运行,联合门诊患者数量逐月上升,科室开展联合门诊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系统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从门诊病人多次往返于收费处环节入手,削减不必要环节,简化就诊流程,提出并设计了全新门诊“一卡通”账户系统,该系统能有效缩短病人就诊时间,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一卡通”账户系统设计贯穿门诊各项业务范围,系统设计思路清晰,涵盖范围全面,并且账户信息能在其他业务系统中高效、准确、安全地传输。  相似文献   

20.
针对门诊服务工作的特性,提出引入服务补救理论在门诊管理中的目的与意义、实施基本原则与策略。并结合医院实际,从树立"大门诊"观念,明确门诊管理职责;加强门诊信息化进程,做好与患者的信息互动;大力开展门诊柔性管理,加强与出诊医生和就诊患者的两个沟通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武警总医院门诊开展预防性服务补救的主要做法,籍以提高门诊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