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疆喀什地区农村改水与人群肠道传染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评价新疆喀什地区农村改水对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影响效果。「方法」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饮用改水人群6545人和饮用未改水人群6266人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改水人群介水传播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低于未改水人群。  相似文献   

2.
采用秩和比[Rank-Sum-Ratio:RSR]法[1]对某省各地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于某省1997年卫生统计资料1.2采用秩和比法对某省14个地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改水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大丰市农村改水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荣 《职业与健康》2002,18(2):120-122
经过十余年的改水进程,全市农村自来水覆盖率已达95.31%,介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为评价农村改水产生的效益,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内容与方法 1.1 改水概况 对1990~2000年以来改水工程总投资、自来水受益人口增长状况作调查分析,根据市爱卫办年报,统计用于改水的各项费用及受益人口增长概况。 1.2 卫生改水的社会效益 1.2.1 卫生改水后水质变化 根据市节水办与市卫生防疫站的监测资料,比较1990年、2000年水质情况,水质评价依据《生  相似文献   

4.
新会市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带,自1981年开始农村改水工作以来,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使全市85-7万人口有97-22%人口饮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为了解农村改水的社会效益,市爱卫办和市卫生防疫站根据全市沙田地区和丘陵地区的各时期改水前后的跟踪调查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并了解人群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从而进一步认识改水对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影响。1 资料来源与方法沙田地区选择了以往人群以受污染较严重的沙涌水为直接饮用水源的,80年代就全面开展改水、普及率较高较快的礼乐镇、大敖镇、睦洲镇为调查点。丘陵…  相似文献   

5.
澧县农村饮用水改造状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县农村改水状况,配合省农村改水效益综合评价,我们对1992~1993年全县饮用水改造效益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收集整理澧县爱卫办1985~1992年改水资料;澧县卫生防疫站1988和1992年全县饮用水普查资料;澧县统...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为了科学评价农村改水改厕对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提高广大农民健康水平,本文采用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全国29个省市区农村改水改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安县农村改水受益人口增加 ,有关介水传染病发病人数明显减少 ,为了解农村改水对介水传染病的控制作用 ,对两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农村水厂受益人口情况 ,来自县卫生防疫站对城乡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爱卫办改水工作统计报表。介水传染病发病情况 ,以县防疫站的调查资料和年报表为准 ,相关疾病为痢疾、伤寒、肝炎等。改水水质情况 :各级水厂分枯、丰水期 ,对改水后自来水水质进行监测。检测方法按 GB5 75 0 - 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评价标准参照 GB5 74 9- 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果分析表明 :1995年 ,我县农村水…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国农村供水部门研究调查资料,对我国农村改水的基本状况和各种类型改水的投资效益作了全面分析、对比了集中式改水和分散式改水的投资和经济效益。 对我国农村自来水厂的管理和运行费用,制水成本、水费和农民实际承受能力作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合理回收改水费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是巩固改水成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象山农村二次改水水质卫生现状,为制定新农村建设饮用水安全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象山县水利等部门的农村改水现状资料和卫生部门的饮用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7年以来,全县经过改水工程建立自来水厂(站)335个,覆盖461个行政村,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8.1%。在105个经二次改水的农村水站中,有固定消毒设施,日常开展饮水消毒的占8.57%,农村水站与所在镇乡自来水厂管网水合格率分别为66.66%和43。81%。镇乡自来水厂管网水合格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单项指标合格率均高于村水站相应指标合格率,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农村改水工程需与饮用水综合管理相配套,建立饮用水长效管理机制,是实现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市于 1994年开始实施以引流水区蓄水库水为饮用水源 ,撤并原分散型小自来水厂为内容的西北平原农村自来水改水工程 ,并于 1996年建成一座颇具规模的渚山水厂 ,原西北平原农村的自来水 ,由新建成的该水厂取代供应。为了观察该项改水工程的实施效果 ,将改水前后我市西北平原农村水质监测结果及介水传染病发病情况比较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 水厂资料 包括水厂的源水类型、水处理工艺、设计供水量与实际供水量、水质检验和日常水质管理等基本情况。资料来自本站 1992~ 1999年各自来水厂的档案记载及历年来对各水厂的监督检查记录。2 水质…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我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及其对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益评价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 显示,我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在最近20 a进展加速,截止至2005年底,农村改水受益率为94.06%,农村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1.32%,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5.31%;且农村改水改厕可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建议政府应加大改水改厕资金的投入,并开展相关研究,以建立有价值、完善的农村疾病控制体系,为国家制订农村改水改厕及相关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广西农村改水事业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农村改水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 ,认为现在的改水工作中存在着有限的改水经费分散使用、面临着二次改水的巨大压力、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尚未确立等问题 ,提出了改水经费统一调配使用、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改水、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加快发展农村改水事业的新思路 ,并提出了股份制改水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厦门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促进农村改水事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1985年和2002年厦门市农村开展饮用水卫生学调查和水性疾病研究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后两次调查厦门农村乡自来水、泉水和井水三种类型供水方式中,均以井水水质最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生物污染严重超标,超标率分别为61.6%和85.1%;部分乡村水氟偏高,经改水降氟后,地氟病达到了基本控制标准;农村水体中碘普遍偏低,碘缺乏病经碘盐综合防治措施后,达到基本消除目标。结论厦门农村饮用水中以生物污染为主,农村改水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作根据参加编写《辽宁省农村改水规划》的实践,分析了辽宁省农村改水的发展历程及对农村改水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和内部环境,提出了辽宁省农村改水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优先发展不良水质地区和乡镇所在地的改水。即以改善水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加速小城镇建设为中心的农村改水。提出了实现《辽宁省农村改水规划》的五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农村改水与人群肠道传染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课题采用了横断面和改水前后自身对照的调查方法,研究了农村改水与人群肠道传染病的关系。结果为,改水后的自来水大肠菌群合格率明显提高、供水区人群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极显著。说明农村改水具有提高饮用水质、降低人群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良好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1 我市农村改水的基本情况我市从上世纪 80年代就开展了农村改水工作 ,由于认识、资金等各方面原因 ,农村改水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进展缓慢。在水污染的地方 ,一些水介传染病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不同饮用水类型人群肝癌死亡率有明显差别 ,污染越严重 ,死亡率越高。据统计资料显示 :1990年全市肝癌死亡率达 74 6 6 / 10万 (图 1)1 990年全市肝癌死亡率 74 66/ 1 0万 ,到 2 0 0 1年下降到 53 1 1 / 1 0万图 1 海门市HCC死亡率趋势 (1980~ 2 0 0 1)90年代初 ,市政府把农村改水作为“实事工程”、“…  相似文献   

17.
龙里县农村改水后水质与介水肠道传染病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 1993年~ 1998年连续对龙里县农村改水点水质进行监测与介水肠道传染病调查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根据不同水源类型、改水点分布、受益人口分布等特点 ,对有代表性的 8个乡镇 10处水源改水点出厂水在枯水期、丰水期 2次采样 ,按照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所规定项目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5 75 0— 85 )》进行检验和评价 ,凡有 1项超过二级水质标准的为不合格 ,并与改水前水质检验结果作比较。改水前后水质检验有严格质量控制。以统一调查表格对采样水厂及水源周围进行卫生学调查。介水肠道传染病以各乡…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淮河流域农村改水工作的状况和不同层面人群的态度与需求,于2009年10月在淮河流域选择5个行政村(4个已经实施改水工程和1个尚未实施改水工程)进行调查,分别对村委会负责人和农民进行访谈。结果显示,4个行政村的改水工程资金分别来自国家专项改水项目、人畜饮水工程、村民集资和商业投资公司;改水工程由行政村所在地县、乡政府招标,村委会组织或投资公司组织施工;4个改水工程中的3个出厂水未经净化、过滤、消毒工艺处理,3个实行24h供水,均无定期水质检验;管网入户费280~1 200元/户;水费的缴纳方式有计量收费、按人口收费和按户收费,计量收费的价格1.5元/t;村民家庭安装、使用自来水的主要原因是改水工程的实施;用水量为20.4~54.4 L/(人·d);村民认可的合理水价为≤2元/t。表明该调查地区农村自来水网的运行、管理模式具有多样性,小型化、低水平处理工艺是农村改水工程的主要形式,目前运行的自来水网基本能够满足用户的用水量需求,但供水保证率尚未达到基本安全的相关国家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农村饮用水水质现况及与疾病相关因素分析,为二次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和采集水样实验室检验、相关人群健康检查、与水相关传染病疫情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感官、化学、毒理学和细菌学4项指标综合合格率为29!5%;抽查1234名氟斑牙患者,患病率为11!9%;与水相关疾病占有一定比例。结论调查表明农村安全饮用水的改造已迫在眉睫;农业污染是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控制水上养殖业发展规模,加大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强水源保护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农村饮水卫生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998年对全省 7个县的农村饮水卫生现状和饮水卫生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我省农村饮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 ,供水方式多以分散式供水 ,水源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水质监测分析显示水源中微生物超标严重 ,建议农村改水工作应重点加强水源防护、饮水消毒和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