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头孢三嗪或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 ,及在抗生素应用同时加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治疗 10例 ,头孢三嗪治疗 17例 ,头孢三嗪加万古霉素治疗 8例 ,12例在应用抗生素同时加用地塞米松。结果 :痊愈 2 3例 ,好转 3例 ,放弃治疗 4例 ,死亡 5例。结论 :头孢三嗪或与万古霉素联合治疗 ,并在应用抗生素同时加用激素疗效明显优于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  相似文献   

2.
潘启龙  潘旭峰 《右江医学》1997,25(4):179-181
使用药物治疗淋菌性尿道炎312例,取得较好疗效。其中对无耐药或低度耐青霉素的急性期病例采用青霉素加服羧苯磺胺治疗90例,有效率为97.0%;应用氟哌酸治疗87例,有效率为98.1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58,P>0.05)。对高度耐青霉素16例应用壮观霉素,疗效达96.0%。对于慢性期合并症应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抗生素分两组治疗:一组60例使用羟氨苄青霉素加丙磺舒顿服+环丙氟哌酸静滴,连用10~14d,有效率为60.12%;另一组59例使用氨苄青霉素加羧苯磺胺顿服+头孢三嗪静滴,连用10~14d,有效率为58.9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84,P>0.05)。本文就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应用头孢三嗪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短程序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采用短程治疗,即抗生素头孢三嗪100mg/(kg.d),每日静脉输注1次,疗程2周,激素地塞米松0.6mg/(kg.d)分 4次静脉输注,连胜4天,同时对照组25例仍采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疗程3-4周。两周治愈率治疗组为95.5%, 对照组为52%。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开封及郑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性,为制订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从门诊病人提取样本并做淋球菌培养,同时对培养阳性菌株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统计结果表明400株仅有7株对所有试验药品敏感,其余药物敏感率由高渐近依次为头孢三嗪98.5%、大观霉素91.25%、阿奇霉素81.25%、强力霉素71.75%、红霉素66.5%、氧氟沙星45%、四环素45%、环丙沙星44.78%、诺氟沙星38.5%、青霉素36.75%。结论:据此实验结果,推荐在开封及郑州地区淋病治疗中选择使用头孢三嗪,或头孢三嗪加阿奇霉素,或头孢三嗪加氧氟沙星,或大观霉素加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生素应用于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时间效应。方法收集新生儿肺炎患儿162例,回顾分析其抗生素治疗情况及时间效应。结果本组16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常用抗生素种类有青霉素(43.21%)、氨苄青霉素(40.74%)、头孢噻肟钠(24.69%)、头孢唑啉(19.14%)、头孢拉定(16.67%)、头孢呋肟(12.96%)、氧哌嗪青霉素(12.96%)、苯唑青霉素(9.26%)、羟氨苄青霉素(4.94%)。用药以两种抗生素联合最为常见,其中,单用头孢呋肟对有合并症或者并发症的治愈时间为(8.21±2.33)d,较青霉素+一代头孢(5.89±2.97)d、青霉素+三代头孢(7.24±3.45)d、青霉素+头孢唑林(7.01±2.56)d、青霉素+氨苄青霉素(7.09±4.79)d显著延长(P<0.05);单用头孢呋肟对无合并症或者并发症的治愈时间为(7.95±4.17)d,较青霉素+一代头孢(4.20±1.89)d、青霉素+三代头孢(6.23±2.28)d、青霉素+头孢唑林(4.61±1.54)d、青霉素+氨苄青霉素(3.93±1.78)d均显著延长(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针对性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时间效应。方法: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科治疗的104例肺炎案例,详细记录患儿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治疗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青霉素、头孢唑林、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先锋霉素VI、苯唑青霉素、头孢拉啶九种抗生素中,青霉素(46.15%)、头孢唑林(22.12%)、阿莫西林(11.54%)的使用频率较高;青霉素类抗生素单独治疗的时间(5.18±2.46)d,青霉素、头孢拉啶联合使用的治疗时间(5.10±2.33)d。结论: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林是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常用抗生素,联合用药不一定能缩短治疗时间、增强疗效,需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应该更加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12例血或大便培养鼠伤寒杆菌均阳性。药敏试验对青、红、氯霉素,四环素,磺胺药,氨苄、羧苄青霉素耐药。常规联用抗生素3种以上(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吡哌酸,头孢噻啶、SMZco、TMP)均无效。加用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4  相似文献   

8.
姚燕冰 《吉林医学》2012,33(16):3453-345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早期梅毒患者130例按不同用药方法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单纯卞星青霉素治疗、单纯头孢三嗪治疗及卞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TRUST平均转阴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一期梅毒患者硬下疳及二期梅毒患者的皮损均在治疗2周内消失,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在规定时间进行复查,均无临床症状,联合治疗组的1年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卞星青霉素组和头孢三嗪组患者,联合治疗组TRUST转阴患者的平均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卞星青霉素组和头孢三嗪组。结论:卞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早期梅毒临床效果满意,且显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4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腹膜炎病原学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4 例CAPD 腹膜炎患者透出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细菌培养阳性共80 例,细菌检出率76 .9 % ,在所检出的80 例中,革兰氏阳性菌35 例,革兰氏阴性菌32 例,酵母样真菌13 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革兰氏阳性菌对头孢三嗪、万古霉素敏感度最高,革兰氏阴性菌对氧氟沙星敏感度最高。主要菌群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磺胺类、红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耐药严重。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有效的治疗,我们对我院1983-1989年收治的此种患者358例的痰菌培养及药敏、抗生素的应用与疗效进行了分析。131例痰培养分离出致病菌者42例(32.1%),球菌(55.4%)多于杆菌(34.0%)。金黄色和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对多数抗生素不敏感,而链球菌则相反。临床应用之显效率:青霉素+氨苄青霉 为2.5%,头孢氧哌唑为71.4%,红霉素+氨苄青霉素为72.5%,头孢氧哌唑为71.4%,红霉素+氯霉素为64.3%,青霉素+链霉素为62.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采用短程治疗,即抗生素头孢三嗪100mg/(kg·d),每日静脉输注1次,疗程2周,激素地塞米松0.6mg/(kg·d),分4次静脉输注,连用4天。同时对照组25例仍采用青霉素、氨个青霉素治疗,疗程3~4周。两周治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52%。短程治疗可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追踪半年无一例复发。  相似文献   

12.
开封及郑州地区淋病奈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开封及郑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性 ,为制订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从门诊病人提取样本并做淋球菌培养 ,同时对培养阳性菌株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 40 0株仅有 7株对所有试验药品敏感 ,其余药物敏感率由高渐低依次为头孢三嗪 98 5 %、大观霉素 91 2 5 %、阿奇霉素 81 2 5 %、强力霉素71 75 %、红霉素 66 5 %、氧氟沙星 45 %、四环素 45 %、环丙沙星 44 78%、诺氟沙星 3 8 5 %、青霉素 3 6 75 %。结论 :据此实验结果 ,推荐在开封及郑州地区淋病治疗中选择使用头孢三嗪 ,或头孢三嗪加阿奇霉素 ,或头孢三嗪加氧氟沙星 ,或大观霉素加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胆系感染病人临床应用有效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409例胆系感染病人的抗生素应用情况、部分病例胆汁病原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胆汁中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67%(98/146),厌氧菌检出率为51%(74/146)。检出病原菌对甲硝唑、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钠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钠、庆大霉素等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治疗胆道感染时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是较为理想的抗生素,与甲硝唑联用疗效良好;甲硝唑、头孢唑林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临床上亦取得了一定疗效;氨苄青霉素和头孢唑林钠联合应用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1)目的:测定2001年唐山市淋球菌分离菌株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2)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3)结果:分离菌株对壮观霉素、头孢三嗪、氟哌酸、庆大霉素的总敏感度均大于90%、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的总敏感度分别为60.0%、69.7%、72.9%、68.4%。(4)结论:淋球菌分离菌株对壮观霉素、头孢三嗪、庆大霉素和氟哌酸敏感,可作为治疗淋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对为新生儿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抗生素在治疗新生儿肺炎方面的应用价值及用不同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时间效应。方法:对2010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记录对这些新生儿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疗效及时间效应,并对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新生儿肺炎常用的药物是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钠,三种药物的使用者分别占本组患儿总数的23%、20%、18%。结论:为新生儿肺炎患者使用敏感的单一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疗效及时间效应与为其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进行治疗取得的疗效及时间效应相当。  相似文献   

16.
头孢曲松治疗重症肝炎并自发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曲松治疗重症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40例,同时用氨苄青霉素加妥布霉素治疗重症肝炎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38例作为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及28.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果显示:头孢曲 治疗重症肝炎并自发性腹膜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7.
头孢三嗪治疗病原菌不明的化脓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头孢三嗪治疗病原菌不明的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25例,与青霉纛加氯霉素治疗化脑25例比较,结果显示,在退热、意识障碍的恢复、止惊、脑脊液恢复正常及3住院天数等方面,菌必治组均于青霉素加氯霉素组。提示对严重化脑患儿,头孢三嗪可作为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菌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腹腔积液病原菌培养阳性31例(26.7%),以G-杆菌为主23例(74.2%),G-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三嗪、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依诺沙星等六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G-需氧杆菌为SBP细菌感染的主要来源,对明确诊断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或存在其他高度怀疑SBP的临床表现时,不需等待腹腔积液和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应立即给予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去甲万古霉素对44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研究大剂量化疗后发生中粒细胞减少时用去甲万古霉素加1-2种其他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ANC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去甲万古霉素0.8gBid加1-2种其他抗生素,疗程3-13;单一泰能/三代头孢或联合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3-10天作为对照。结果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5%、60.0%,愈愈率为45.0%、23.3%。去甲万古霉素组副作用较小。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疗铲有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20.
地塞米松、青霉素同时应用治疗儿童流行性脑脊膜炎的疗效观察胡家定,方婉珍目前国外在细菌性脑脊膜炎的治疗上,提出了“抗生素必须与抗炎药物同时使用”[1]的新观点。我们对96例儿童流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首次应用青霉素同时,给予地塞米松与不加地塞米松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