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2岁,因发现HBsAg阳性3年,乏力、纳差、尿黄3d,肝功能:ALTl871U/L、AST943U/L,小三阳入院。入院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入院后生命体征正常,化验结果:T/DBil133.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创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APN)及CRP/APN对于胃肠道创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6例胃肠道创伤患者根据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分为轻度创伤组(APACHEⅡ15分)、重度创伤组(APACHEⅡ≥15分)。比较入院时、入院后1d、3d、5d、7d时两组患者CRP、APN、CRP/APN,并分析CRP、APN、CRP/APN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 1不同时间点重度创伤组CRP、CRP/APN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轻度创伤组(P0.05),APN显著低于轻度创伤组(P0.05)。重度创伤组:CRP入院后1d、3d、5d和7d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APN水平仅入院后5d、7d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CRP/APN入院后1d、3d、5d、7d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01);APACHEⅡ评分入院后3d、5d和7d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0.05)。轻度创伤组CRP入院后1d、3d、5d较入院时无显著改变(P0.05),入院后7d显著降低(P0.05);APN变化入院后5d、7d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0.05);CRP/APN入院后5d、7d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APACHEⅡ评分入院后3d、5d和7d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2CRP、CRP/APN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APN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CRP、APN变化可反映胃肠道创伤患者的病情变化,但重度创伤患者APN变化不敏感,轻度创伤患者CRP变化不敏感,CRP/APN可以提高病情判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郁慧杰  谢新生 《临床医学》2005,25(6):F004-F004
患者,女性,68岁。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入院,入院前肝功能示(TBIL26.3μmol/L,DBIL13μmol/L,ALT85IU/L,AST75IU,ALB31.8g/L),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入院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腹水。入院后大便常规检查发现涂片中有棕褐色芝麻状小体,与肝吸虫卵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门诊-病房”两站式模式在办理入院手续流程中的应用办理模式在缩短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间及提高入院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方法 按照患者办理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为2019年9—10月采用“门诊-住院登记处-病房”三站式模式入院流程办理入院手续并入住心血管内科我科的患者为对照组,共365例;观察组为2019年11—12月采用“门诊-病房”两站式模式入院流程办理入院手续并入住心血管内科的患者为观察组,共415例,比较2组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的完成时间和及入院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2组办理入院手续完成时间、入院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病房”两站式模式入院流程能有效缩短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1 病史 患者,女,25岁,因全身浮肿1月,伴心悸、气紧半月入院.入院前1月(妊娠7个月)出现颜面、双下肢浮肿.入院前半月出现头昏、心悸、胸闷、气紧,血压为24.0/16.0 kPa,心率 120次/min.BUN 36.4mmol/L,Cr 377 μmol/L,血红蛋白50 g/L.  相似文献   

6.
细辛脑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儿男,4岁4月,因发热咳嗽4d入院,入院诊断"右下肺炎"。入院查体:体温38.1℃,脉搏12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90/60mmHg,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呼吸平稳,口唇不绀,咽部充血,左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呼吸音低,深吸气时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120次/min,律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血肿扩大与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扩大与入院后血糖升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25例脑出血患者按照Brott标准分为血肿扩大组与非血肿扩大组,分析入院后血糖与血肿扩大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与入院后血糖升高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脑出血血肿扩大患者入院后血糖升高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患者(P<0.01)。结论对入院后血糖≥7.8mmol/L的脑出血患者应警惕是否有血肿扩大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对膈疝胃底破裂致急性脓胸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3岁。因全身多处刀刺伤1 h入院。入院时患者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咯血。入院查体:T 36.8℃,P 140次/min,R30次/min,BP 92/54 mm 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神情淡漠,头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胱抑素C(CysC)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1年内再入院的关系。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共180例,均为该院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HFrEF患者。以HFrEF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因心力衰竭入院为该研究终点,将所有患者分为再入院组(79例)与未再入院组(101例)。对比两组血清UA、CysC及galectin-3水平,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rEF患者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血清UA、CysC及galectin-3预测HFrEF患者1年内再入院的效能。结果 再入院组血清UA、CysC及galectin-3水平分别为(492.75±31.82)μmol/L、(1.84±0.20)mg/L、(44.35±9.87)ng/mL,相较于未再入院组的(423.47±26.58)μmol/L、(1.12±0.17)mg/L、(32.19±5.42)ng/mL更高(P<0.05)。再入院组高血压、心包积液以及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 患者,男,72岁,因发现血压升高3年,烦渴2年,头昏5天入院。入院前3年,患者体检时测血压160/90mmHg,因无症状未予治疗。入院前两年,患者出现烦渴,查空腹血糖示8.0mmol/L,餐后2h血糖14mmol/L。院外口服达美康80mg tid,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良好。入院前5天,患者劳累后出现头昏,门诊测血压170/90mmHg,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既往体健,嗜烟、酒,喜食咸食,各系统回顾无特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梗阻性黄疸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入院后即予以口服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630mg/次,3次/d,连续服用7d;对照组仅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及入院后7d检测血清内毒素、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结果入院7d后,两组患者内毒素及L/M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血清内毒素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L/M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益生菌可以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非计划入院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 852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间歇期是否计划入院,将非计划入院患者为观察组(n=104),计划入院患者为对照组(n=748),对影响化疗间歇期非计划入院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85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非计划入院104例,发生率为 12.2%,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5岁(P<0.001)、化疗周期>6个周期(P=0.001)及发生III~IV级毒性反应(P=0.003)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间歇期发生非计划入院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年龄≥65岁、化疗周期>6个周期及发生III~IV级化疗毒副反应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发生非计划入院的风险高,应加强指导、干预及出院随访,降低高危患者非计划入院率。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8岁。火焰烧伤面部、腹部和四肢4h入院。既往无尿崩症病史。查体:神志清,烦躁,脉搏9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50/80mmHg。创面主要位于双下肢。入院诊断:(1)烧伤(火焰)50%,深Ⅱ度20%面、腹、四肢,Ⅲ度30%双下肢。(2)轻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行简单清创,常规静脉快速补液抗休克,入院后第1小时补液500ml,尿量550ml;第2小时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迁移应激的感受。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存在迁移应激,入院前感受表现出思绪与行为紊乱,不信任感;入院时体验为解决问题的迫切感、危机隐患(高度关注环境改变、过分关注医疗仪器噪音)、角色行为冲突及寻求关注与支持(渴望获得家庭支持、对恢复健康的需求增加)。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普遍存在迁移应激症状,且症状表现多为负性体验,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加强家庭支持,降低危机隐患,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自我应对能力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颗粒物污染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日入院人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2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UA患者日入院人数,以及同期该地区气象监测资料。 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气象因素、节假日及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 分析大气颗粒物(包括PM10和PM2.5)与UA患者日入院人数的关系。结果滞后1 d时,PM10每增加10 μg/m3,UA患者日入院人数增加1.00%(95% CI:0.60% ~ 1.30%),PM2.5每增加10 μg/m3,UA患者日入院人数增加1.50%(95% CI:0.90% ~ 2.00%)。 将颗粒物(PM2.5和PM10)和臭氧(O3)(滞后1 d)分别构建双污染物模型,PM10污染物模型在代入了O3之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升高(P<0.05)。 对于PM2.5,在代入了O3之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RR值升高(P<0.05)。结论大气颗粒物可引起UA患者日入院数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2岁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32周进行家庭参与式护理的BPD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出院后至2岁内是否再入院分成未再入院组和再入院组。回顾性收集住院时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其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178例BPD早产儿完成随访,其中98例(55.06%)未再入院,80例(44.94%)再入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式护理的宣教人数≥3名(OR=5.806)和重度BPD(OR=2.725)为BPD早产儿2岁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接受家庭氧疗(OR=0.311)是再入院的保护性因素(P=0.001)。 结论 在院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期间,宣教人数不宜过多,宣教内容需同质化,规范化;对中重度BPD早产儿家庭需要进行必要的家庭氧疗培训;进行出院随访时需关注早产儿家庭氧疗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3岁。因咳嗽、咳痰1月余,加重并胸闷气促10d于2007年6月4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0/60mmHg,腹部平软,未见肠型及蠕  相似文献   

18.
姚凤斌  王磊  鲍世雷 《临床医学》2014,(11):125-126
1病例报道 患者,女,60岁,因"间歇性右侧腰痛2年余"入院。既往患2型糖尿病13年,近年出现双眼糖尿病眼底病变,因"胆囊结石"接受胆囊切除术4年。入院时查体:双眼视物稍模糊。两肺呼吸音清晰,右侧肾区叩击痛(+)。入院时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84×109/L,中性粒细胞75.6%,红细胞3.12×1012/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计数406×109/L。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57岁,住院号492698,因恶心、呕吐10天,头昏、眼花伴晕厥一天于1990年元月18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月感冒咳嗽,10天前服中药后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入院前1日再次服中药,2小时后恶心、呕吐加重,腹泻、头昏、视物模糊,晕厥四肢抽搐2次,心率34次/分钟而急诊入院。查体:T36.5℃,P30次/分钟,R20次/分钟,血压6.7/4kPa(50/30  相似文献   

20.
朱红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672-4672
1临床资料男,8月龄。主因发热3 d、咳嗽1 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到38.5℃,自服小儿感冒冲剂1/2袋,3次/d,静脉滴注青霉素160万U/次,体温可暂降至正常。入院前1 d出现咳嗽,呈阵发性非痉挛性咳嗽,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可,哺乳睡眠好,尿量正常。既往患儿有湿疹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其父母均无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