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视眼是目前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屈光不正.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60%,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层开展近视眼防治的有效途径及办法,加强基层儿童近视眼防治工作,提高儿童视力健康水平。方法:将我辖区与预防接种工作同步进行眼健康管理的249名3-5岁幼儿园儿童家长,与兄弟单位随机抽查的未开展眼健康管理的245名3-5岁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眼保健知识问卷调查比较。结果:发现儿童家长对眼保健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防治近视与儿童家长对近视的认知程度关系密切,依托预防接种工作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眼保健健康管理是基层全面开展近视防治的有效办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近视眼的流行病学状况、分析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近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所幼儿园5778名3~6岁儿童进行屈光度筛查,可疑近视及屈光度≤+2.00D的儿童进一步散瞳检查,明确诊断屈光矫正;同时以问卷形式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开封市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生率为1.87%;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生与高度近视家族史有关,与青少年近视发病机制不同。结论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重视,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和屈光筛查,早期做好预防保健。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干预对策.方法 于2015年3~6月随机抽取佛山地区6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共1 421名,采用尼德克AR-20手持自动验光仪、视力表等对学龄前儿童做视力和屈光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近视组和非近视组,调查两组儿童的用眼时间、生活习惯、父母基本情况、用眼卫生习惯和家庭环境等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危险因素.结果 1 421名学龄前儿童近视眼的患病率为2.18%(31/1421),3~4岁12名,占0.84%;4~5岁28名,占19.70%;5~6岁9名,占6.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父母近视、近距离用眼、每日看电视时间、做眼保健操方法和眼睛疲劳在近视和非近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近视、每日看电视时间、做眼保健操方法和眼睛疲劳是学龄前儿童出现近视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出现近视的情况并不少见,实施改善用眼环境、加强健康用眼知识宣教及培养良好的用眼行为等干预措施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危险因素,探讨该病的预防原则.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青少年80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父母近视程度、后天用眼状况、出生经历(早产经历、剖腹产经历、母亲孕早期先兆流产经历)、疲劳用眼经历,是否配镜,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年龄,父母高度近视眼,儿童早期疲劳用眼经历,生活环境,非正常生产经历(早产经历,剖腹产经历,母亲孕早期先兆流产经历),是青少年近视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近视眼早期预防是减少近视眼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视眼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经准确验光后配戴矫正眼镜是提高视力的可靠方法。儿童是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传统的验光方法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 (阿托品 )后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但此法有操作繁琐 ,药物作用时间长 ,个别患儿出现药物毒副作用的弊端。用药的适应年龄、范围及点眼方法也不尽相同[1,2 ] 。我们自 2 0 0 0年起对 1 2 0例 2 4 0眼儿童近视采用复方托品酰胺和阿托品对比验光 ,复方托品酰胺滴眼后不同时间进行对比验光 ,以探讨验光方法。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与方法 :门诊就诊的近视眼患儿中随机抽样 90例 1 80…  相似文献   

7.
冯晓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3):195-195
<正>国内外研究多数认为近视眼患者的眼压比正视者高,甚至有人指出,眼压升高是近视的重要特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近视儿童眼压偏高,为进一步明确近视程度加深是否会导致人眼压水平的升高,我们选择古交地区近视儿童173眼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近视程度与眼压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春期前儿童的正视眼与初期单纯性近视眼之间,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其相关关系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屈光门诊的轻度近视患儿30例(60眼),散瞳验光,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与角膜屈光力,并与同期随机选取的30例(60眼)健康正视眼儿童相比较.结果近视眼组平均眼轴长度为(24.02±0.77)mm,正视眼组为(22.99±0.72)mm,两组眼轴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角膜曲率、角膜屈光力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以水平向角膜曲率测得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的比值(AL/CR),近视眼组为3.032±0.058,正视眼组为2.899±0.095,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青春期前,儿童在由正视眼转化为轻度近视眼的过程中,以眼轴增长为主,表现为轴性近视.AL/CR超过3是近视发生的高危指标.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时间逐年提前。为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近视的发病情况,对发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个体、群体分析,对城乡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制定中小学更加科学有效的学生近视防治措施,同时开展对学生家长防治近视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对近视眼危害的认识,普及近视眼防治知识,于2008年3—12月对淄博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率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探索早期预防近视的规律与措施。方法(1)随机选取阳江市江城区、阳江市海陵试验区两地属下幼儿同5010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2)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专家指导下采用全自动检影仪对所选取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筛查。(3)凡可疑近视及屈光度≤+2.00D的儿童给予1%阿托品眼膏涂双眼3d,然后由专人进行视网膜检影。(4)确诊为近视及屈光度≤+2.00D的儿童由专人进行相关因素调查。(5)确诊为近视者经适当的屈光矫正后,按要求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每半年进行1次屈光状态的检测。结果(1)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发生率为1.62%,城区1.68%,农村1.50%;其中3岁~0.92%,4岁~1.65%,5~6岁2.11%。(2)病因分析: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生与近亲近视史密切相关,城区与农村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病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近视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宜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儿童眼轴与角膜曲率在单纯性近视初期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春期前儿童的正视眼与初期单纯性近视眼之间,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其相关关系的变化。 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屈光门诊的轻度近视患儿30例(60眼),散瞳验光,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与角膜屈光力,并与同期随机选取的30例(60眼)健康正视眼儿童相比较。 结果近视眼组平均眼轴长度为(24.02±0.77)mm,正视眼组为(22.99±0.72)mm,两组眼轴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角膜曲率、角膜屈光力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以水平向角膜曲率测得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的比值(AL/CR),近视眼组为3.032±0.058,正视眼组为2.899±0.095,差异非常显著(P<0.01)。 结论青春期前,儿童在由正视跟转化为轻度近视跟的过程中,以眼轴增长为主,表现为轴性近视。AL/CR超过3是近视发生的高危指标。  相似文献   

12.
儿童近视眼的临床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针对儿童近视眼的临床特点 ,探讨有关防治措施。 方法 :收集门诊近视眼患儿 74 8例进行屈光状态检查分析。 结果 :近视眼按病变性质分类 ,以单纯性近视占绝大多数 ;按程度分类 ,以低度近视居多 ,中度近视次之 ;按形式分类 ,以复性近视散光为多。矫正效果以单纯性近视及中、低度近视为佳。 4~ 14岁儿童中以 12岁患病率最高。 结论 :重视儿童小学阶段近视的防治工作 ,对近视眼儿童适时准确地屈光矫正是延缓其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穆翔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5):153-153
目的了解来院就诊的儿童、青少年近视构成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近视分布和程度。方法对来我院医学验光配镜部就诊的北海市幼、小、中学生患者,经散瞳验光,确诊近视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371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幼儿园学生占5.43%,小学生占31.74%,中学生占62.83%;女性占55.62%,男性占44.38%;父母有近视史的占57.80%。结论儿童、青少年近视与遗传、环境因素的共同结果有一定关系。随着年龄增加,学习任务加重,用眼增多,近视明显增多,屈光状态随着年龄不断加深,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且发病年龄提前。学校及家长要提高对儿童、青少年学生眼保健意识,尤其要重视女性学生。要加大防治近视眼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平顶山市宝丰县2011年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视力状况、近视发病情况,探讨近视眼形成到客观原因,引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防止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方法医院眼科医师对全县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应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常规检查5米距离裸眼视力,对视力低于5.0者进行进行矫正,按屈光度的程度不同进行分类.并实地走访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结果受检3054例,视力不良者2603例,患病率85.23%;其中重点高中视力不良患病率88.83%,普通高中视力不良患病率79.77%,男生81.99%,女生88.38%,轻度近视58.11%,中度近视29.67%,高度近视2.19%;右眼近视40.70%,左眼近视39.37%.结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视觉环境差、睡眠时间不足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原因是导致近视眼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注意用眼卫生是防治近视发生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询学龄前期儿童近视眼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于2016年3~6月随机抽取我县7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共1052名,采用视力表、验光仪等对学龄前儿童做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近视组和非近视组,调查两组儿童的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危险因素。结果:1052名学龄前儿童近视眼的患病率为3.01%(32/1052),3~4岁8名,占0.76%;4~5岁14名,占1.33%;5~6岁10名,占0.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户外运动活动时间、性别、父母近视、体重指数、看电子产品时间、做眼保健操方法在近视和非近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外运动活动时间、父母近视、体重指数、看电子产品时间、做眼保健操方法是学龄前儿童出现近视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近视的情况已经比较常见,多参加户外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正确指导护眼的方法对预防近视眼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的屈光状态.方法 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眼科门诊接待的3~12岁1 000例儿童(2 000只眼)进行睫状肌麻痹下视网膜检影验光,并对其屈光状态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近视最多,占658只眼(65.8%),远视296只眼(29.6%)混合散光46只眼(4.6%);其中学龄前近视眼29只(2.9%),学龄后近视眼629只(62.9%);学龄前远视眼128只(12.8%),学龄后远视眼168只(16.8%);学龄前混合散光眼25只(2.5%),学龄后混合散光眼21只(2.1%).结论 3~6岁儿童屈光不正以远视为主,6~12岁儿童屈光不正以近视为主,随年龄增长近视人数增多及程度加深,弱视多发于远视眼.  相似文献   

17.
<正>近视大多因屈光不正引起,而屈光不正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矫正。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从一些宣传中看到近视可以治疗,实际上,这是不妥当的。因为,从目前来看,我们还是没办法治疗近视眼的,而国际公认的近视最好的处理方法仍然是屈光矫正。人眼有四种不同的屈光状态,即正视眼、近视眼、远视眼和散光眼。人能够看到东西,需要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光线、眼睛和大脑。想要看清楚一个东西,不仅需要有健  相似文献   

18.
近视眼危害青少年的眼健康,也是诸多眼疾的隐患,为了加强眼科保健,提高青少年的眼健康水平,我们对1994、1996、1998年新入校的大学生(包括本专科)进行了调查,并对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近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耳穴贴压治疗儿童近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治疗儿童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9例儿童近视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65只患眼)和对照组(35例,66只患眼),治疗组用王不留行贴压耳穴眼、目1、肝、肾等穴治疗60 d。结果耳穴贴压组治疗后视力提高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5%和6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儿童近视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的屈光状态.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眼科门诊接待的3-12岁1 000例儿童(2 000只眼)进行睫状肌麻痹下视网膜检影验光,并对其屈光状态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近视最多,占658只眼(65.8%),远视296只眼(29.6%)混合散光46只眼(4.6%);其中学龄前近视眼29只(2.9%),学龄后近视眼629只(62.9%);学龄前远视眼128只(12.8%),学龄后远视眼168只(16.8%);学龄前混合散光眼25只(2.5%),学龄后混合散光眼21只(2.1%).结论 3~6岁儿童屈光不正以远视为主,6-12岁儿童屈光不正以近视为主,随年龄增长近视人数增多及程度加深,弱视多发于远视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