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状态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进行评定分析。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评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总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评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总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人群的社会支持可能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躯体症状、焦虑、抑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症筛查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症状,并分析躯体化症状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500例冠心病患者存在躯体化症状80例(16.00%),躯体化症状越严重,抑郁症筛查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越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有躯体化症状冠心病患者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症筛查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躯体化症状冠心病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焦虑以及抑郁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焦虑、抑郁与冠心病躯体化症状相关联(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躯体症状以非特异性全身不适症状为主,且与抑郁、焦虑存在明显相关性。冠心病躯体症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焦虑以及抑郁等,应对其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改善其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配偶的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Rankin量表对200例脑卒中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分,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配偶的抑郁水平、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患者配偶SDS的得分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配偶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配偶抑郁检出率为31%;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国内人群常模(P<0.01);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得分均低于非抑郁组(P<0.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月收入、Rankin量表评分、社会支持均进入回归方程,是患者配偶抑郁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配偶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为调查工具,对25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测评,抑郁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2.8%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患者的性别、负性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自责及求助因子是影响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与多种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刘彦慧  刘蕊 《天津护理》2005,13(5):281-28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抑郁状态的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并与健康老年组作对照。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SDS评分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女性患者SDS得分与男性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中抑郁状态发生率明显增加,临床护理中应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卧床不起的心理社会因素,以预防或减少住院老年患者患病后的卧床不起。方法随机选择60例卧床不起(观察组)和60例非卧床不起(对照组)的老年患者,采用对照研究分析方法,对选择对象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满意度指数A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13.3 vs 8.5,47.0 vs 40.1,P<0.01),生活满意度评分、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评分和支持利用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12.8 vs 15.3,36.4 vs 40.7,19.7 vs 22.2,7.2 vs 8.0,P<0.01),而客观支持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 vs 11.1,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卧床不起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抑郁和焦虑;主要社会因素是社会支持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卧床不起的心理社会因素,以预防或减少住院老年患者患病后的卧床不起.方法 随机选择60例卧床不起(观察组)和60例非卧床不起(对照组)的老年患者,采用对照研究分析方法,对选择对象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满意度指数A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13.3 vs 8.5,47.0 vs 40.1,P<0.01),生活满意度评分、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评分和支持利用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12.8 vs 15.3,36.4 vs 40.7,19.7 vs 22.2,7.2 vs 8.0,P<0.01),而客观支持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 vs 11.1,P>0.05).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卧床不起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抑郁和焦虑;主要社会因素是社会支持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为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社会支持利用度量表,对诊断为脑卒中且住院1周以上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其中33例发生抑郁的作为发生组,40例未发生抑郁的作为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情况、个人月收入和自理能力,确定影响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中,朋友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中,友情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与自理能力、朋友支持、友情支持利用度相关(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多给予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越高,抑郁的发生率越低。对于抑郁患者,医护人员应动员患者的家庭、朋友及其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系统多来探望,给予其精神上的关心与支持,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康复网络,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Brink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组100名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有58例(58%)存在抑郁障碍,抑郁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3项的得分较无抑郁组低(P0.01);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多数老年脑卒中患者存在抑郁障碍,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应充分给予社会支持,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于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4例,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采用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评估患者社会支持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筛选对患者自我效能有影响的变量,将其纳入以患者自我效能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24例患者自我效能大部分处于3级,共96例(77.4%);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以自我效能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与对支持的利用度是患者自我效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干预,并指导患者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有助于患者提高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冠心病属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都受着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以及实施心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6例,分为心理干预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进行比较研究,心理学量表采用SCL-90。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经心理干预后A组的临床效果较B组明显,SCL-90各因子分A组也较B组下降明显,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属心身疾病,发病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对其治疗必须加以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陈晖  谢小华  何琼  王玉芝  宋意  杨嘉慧 《护理研究》2012,26(15):1357-1359
[目的]调查难愈创面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难愈创面病人77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病人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情况,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难愈创面病人的焦虑和恐惧水平与面对、回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 5),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病人抑郁和躯体症状水平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焦虑、抑郁、恐惧和躯体症状是难愈创面病人常见的心理障碍,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难愈创面病人负性情绪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应采用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指导病人采取合适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网络,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抗焦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合并抑郁焦虑的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该科连续入院并首次接受择期PCI治疗PCI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评 分>50分冠心病患者,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并随机分成三组,药物组68 例为常规心内科药物治疗加用抗焦虑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心理干预组73例,为常规心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心理综合干预措施;药物+心理干预组77例为常规心内科药物治疗加用抗焦虑药物同时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共治疗1个月.比较三组患者在手术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后的SAS得分.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未婚(包括离异)、年收入<2万元、病程>3年、需要置入3枚以上支架是冠心病择期PCI患者抑郁、焦虑患病的独立预测因素.手术前三组间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三组S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药物组与心理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心理干预组与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药物+心理干预组的SAS评分最低.结论 年龄<45岁、未婚(包括离异)、年收入<2万元、病程>3年、需要置入3枚以上支架是冠心病择期PCI患者抑郁焦虑患病的独立预测因素.抗焦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合并抑郁焦虑的择期PCI冠心病患者,可明显降低SAS评分,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大疫情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对收治于某方舱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与分层回归分析患者抑郁水平、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94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46.81±11.34)岁,平均入住方舱时间为(14.48±6.62)天;患者总体抑郁水平较高,平均得分为(43.01±11.22)分;患者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及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P<0.01);分层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新冠肺炎患者抑郁水平具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抑郁水平较高,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水平呈负相关,是新冠肺炎患者抑郁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急性白血病复发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复发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74例急性白血病复发的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以及非心理护理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调查患者心理状况,并对心理护理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并评价心理护理的疗效。结果 急性白血病复发患者较健康人的SAS以及SDS评分明显升高(P<0.05),而PSSS评分明显下降(P<0.05),在采取心理护理方法后, 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P<0.05),PSSS评分有所升高(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复发患者有明显的抑郁以及焦虑情绪并伴有社会支持不良,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感知歧视度现状,分析其与抑郁、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60例艾滋病患者,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知歧视度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并分析AIDS患者感知歧视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160例AID...  相似文献   

17.
杨依  蒋晓莲 《护理研究》2012,26(13):1168-1171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家属疾病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以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对病人的照护能力,最终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中文版(PPUS-FM-CV)、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2名冠心病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心病病人家属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常模;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冠心病病人家属应对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系统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关系,其中病人家属对支持的利用度、主观支持及疾病不确定性有较强的预测作用.[结论]冠心病病人家属尚未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病人家属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影响家属的应对方式;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是建立积极应对方式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两类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测评、对比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情感障碍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疾病住院患者(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类住院患者在经济压力、治疗不良反应、家庭责任、社会支持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更为担心住院费用;治疗不良反应较大;生病致自尊丧失及社会支持不足感觉明显;家庭责任未尽及感受死亡威胁的压力较大。结论 针对不同住院患者进行不同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尽量减少治疗不良反应,给予更多关爱、帮助及社会支持;对良性疾病患者更需要进行健康宣教、疾病预防及康复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