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立足于未来公共卫生体系的高效率、高质量发展,以多维度、多层次、智能化的方式重新解构现有公共卫生信息化体系。通过对比现有公共卫生信息化体系与数字化转型公共卫生体系在建设模式上的不同,梳理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公共卫生赋予的新内涵,提出基于中台的新型数字公共卫生应用生态架构及技术能力架构的顶层设计。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数智应急场景设计,探索公共卫生可行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为深入开展公共卫生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应用实践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军  冯鹤鸣  韩冬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825-2827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作者详细阐述了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工程、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和互联网等技术在扩建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化建设中的实施,总结了3年的应用实践经验,并对进一步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发展的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公共卫生信息化是卫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国家信息化密切关联的,正是国家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大发展.20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提高、深化,指导思想不断明确,从以早期的"抓应用、促发展",逐渐转变到需求主导、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公共卫生信息化是卫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信息化密切关联,国家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公共卫生信息化对数字疾控平台的要求为切入点,介绍了基于宁波市全民健康信息的数字疾控平台的建设内容。该平台在市疾控中心、社区应用,进一步推进了疾控信息化建设,适应了新形势下疾控卫生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对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公共卫生信息库提供了完整的疾控数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概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引言 我国的公共卫生信息化是卫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国家信息化密切关联的,正是国家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大发展。30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提高、深化,指导思想不断明确,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信息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在制度推广实施初期,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公共卫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信息管理模式的转变与卫生服务标准化的推进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础建设、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服务应用程度等方面,这降低了机构反应性、不利于项目更好实施。要更好地完成国家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要在丰富信息服务手段、信息安全性和信息数据挖掘能力等方面进行技术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数字公共卫生的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重塑了各行各业, 公共卫生同样经历着数字化转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催化下, 数字技术被快速、广泛应用于传染病防控, 提升公共卫生体系的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的能力。本文对数字公共卫生的概念、数字技术在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本文也讨论了发展数字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和概述泛美卫生组织提出的公共卫生的数字化转型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医改信息化主要工作任务的分解,以及公共卫生的医改工作定位。阐述了发展公共卫生信息化的目的意义,并以信息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技术路径,提出了公共卫生信息化规划建设的主体内容和信息化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空间信息技术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国家公共卫生信息化框架中的定位,详细介绍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基础数据获取、疾病监测分析研究、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辅助决策中的应用进展。研究认为空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最后,以“国家SARS控制与预警地理信息系统”为例,深入展现了GIS在SARS控制和预警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方向及策略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多年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经验和互连网技术的应用,我们对公共卫生信息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从网络的性质来看.公共卫生信息化应定位于内部网(Intranet);从业务性质来看,信息化应定位于业务信息数字化;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网络化应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本文就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与策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1]。《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提出,力争在2010年前,逐步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资料信息中心,是各种载体的医学文献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医改信息化建设背景出发,围绕"3521"卫生信息化规划工程提出的主体内容,以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业务需求,提出了公共卫生综合应用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同时,通过对"3521"主要工作任务的分解,规划了基于三级平台的分布式应用架构与应用模式,以信息安全和标准体系为技术路径,提出了实施策略与试点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4.
医疗卫生领域医院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这是一种从“生物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信息化必将顺应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采用信息数字化技术对人群疾病的监控和预防,各级医院的管理与改革,病人的诊断治疗和自我保健等进行管理和综合利用。《国家信息化中长期规划》也指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我国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建设国家、省和地市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业务应用,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基础数据库,以及卫生信息专用网络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公共卫生基础性工作,在三级预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整个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现就国内外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以及信息化平台在健康教育领域的实  相似文献   

16.
地市级卫生监督信息化在我国卫生监督信息体系架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整体发展还很不平衡。南通市卫生监督所通过实施“数字卫监”工程建设,探索研究在公共卫生监督管理中全方位引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并在卫生监督执法实践中全面应用,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为地市级卫生监督信息化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思路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今大数据技术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但是医疗卫生领域大数据应用尚未拉开序幕。医学作为基于数据和循证的一门科学,其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生产研发等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可以说医疗卫生领域是大数据技术应用最为广阔的市场。目前大数据技术已为行业应用奠定了的必要基础。面对医疗卫生信息化由"小数据时代"向"大数据时代"的转变,需要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需要创新思维观念,需要理论与实践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爱克发集团医疗部在沈阳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签订了PACS项目合同,并于2006年7月28日在沈阳成功举办了隆重而热烈的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系统开机典礼.同时,为了促进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中国医大一院和爱克发公司携手创立了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符合国内应用需求的数字医学影像科研与培训基地成为高水准的医疗信息应用及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与公共卫生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信息化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日趋增大 ,越来越多的人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公共卫生事业 ,利用信息这种软性资源来完善或驱动公共卫生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本文试图阐述信息化给公共卫生管理带来的影响。1 信息化与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使公共卫生同  相似文献   

20.
加强综合性医院Mini-PACS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数字影像设备的日益发展,数字影像应用更广泛,数字技术更加完善,而医学图像的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开发与应用逐渐规范成熟,并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平台。PACS是计算机科学和医学影像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用医学数字图像传输标准3.0(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