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典型病例患者 ,女 ,因颅咽管瘤于 1 979年 7月 5日行肿瘤切除术 ,病理检查证实为鞍旁颅咽管瘤。1 985年下半年出现右上睑轻度下垂、双眼视野缩小等症状 ,经CT检查拟诊颅咽管瘤复发 ,于 1 986年 1月行开颅探查术。术中见鞍区无占位 ,双侧视神经粘连 ,遂行视神经松解术。1 990年 5月始左眼上睑下垂 ,眼球外斜。 1 992年 1 0月始右眼上睑下垂加重 ,眼球亦变外斜。 1 996年 MRI检查未见颅内肿瘤复发。患者于 1 997年 7月 31日来我院眼科就医。查 :右眼视力 0 .3/颞侧 ,左眼视力 0 .5 /颞侧 ,双眼上睑下垂 ,右上睑遮盖瞳孔大部 ,左上睑完全…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3岁。因右眼反黄白色光及视物不清1月而就诊。眼科检查:右眼瞳孔扩大.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内见灰白色物。眼球无突出。左眼正常。CT检查:右眼球见自眼环后部向球内突入的边界清楚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占据玻璃体的大部分.其内见大片高密度斑片状钙化,视神经无增粗。球后脂肪间隙清晰,眼球无突出。左眼正常(附图)。CT诊断:右眼球成视网膜细胞瘤。患儿于全麻下行右眶内容物剜除术。病理诊断:右眼球成视网膜细胞瘤。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32岁,右眼球突出伴视物不清一个月来就诊。否认外伤史,平素健康,全身检查无异常,视力右眼0.2,左眼1.2,右眼球向前突出,眼球突出度右22mm,左13mm,眶距103mm,眼球各方向运动到位,无复视。右眼黄斑部色素脱失。CT检查显示右眶内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视神经受压,提示血管瘤。B超检查右眼球后可见2.0×1.5cm2肿块内回声多,分布均匀,声衰减中等,可压缩,诊断眶内血管瘤,与CT相符,入院行前路开眶肿瘤摘除术,病理诊断右眼球后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视力右眼1.0,左眼1.2。眼底病变无变化,眼球突出度右眼15mm,左…  相似文献   

4.
1 典型病例 患者,女,因颅咽管瘤于1979年7月5日行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证实为鞍旁颅咽管瘤.1985年下半年出现右上睑轻度下垂、双眼视野缩小等症状,经CT检查拟诊颅咽管瘤复发,于1986年1月行开颅探查术.术中见鞍区无占位,双侧视神经粘连,遂行视神经松解术.1990年5月始左眼上睑下垂,眼球外斜.1992年10月始右眼上睑下垂加重,眼球亦变外斜.1996年MRI检查未见颅内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性 ,13岁 ,多饮多尿 4年伴双眼视力下降 ,视物不清月余 ,既往无眼痛、头痛、四肢抽搐、明显性格改变及二便失禁。体检 :右眼视力 0 .15 ,右眼颞侧偏盲。 MRI:蝶鞍扩大 ,鞍内及鞍上类圆形异常信号影明显强化 ,信号不均 ,边缘尚清楚 ,范围 3.3cm× 3.1cm,与颈内动脉紧邻 ,但动脉留空影存在。 CT:双眼环光完整 ,鞍区内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 2 .9cm× 3.0 cm ,影像学考虑鞍区占位病变。全麻下行右眶上眉弓锁孔入路鞍区肿物切除术 ,术中见鞍区巨大占位 ,右侧视神经受压变性 ,左侧视神经受压 ,肿瘤呈暗红色 ,包膜完整 ,质软 ,…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女,7岁,彝族,因左眼新生物进行性增大2年,视物不见1年于2006年3月20日以“左眼眶肿瘤”收住院。查体:左眼视力无光感,左眼外生性新生物约鸡蛋大小,表面溃烂、结痂,眼球结构不清,有恶臭。眼球转动时肿物可随之摆动,上下睑内翻,上睑结构未见明显破坏,余查不清。右眼视力4.9,眼检未见异常。CT扫描见左眼形态增大,其内密度增高,CT值约47.25,未见晶体形态影;眶外见39mm×36mm大小组织影,其内见小圆形高密度影;球后脂肪间隙存在,视神经及内外直肌形态可,眼眶骨质密度可,骨皮质连续。印象:左眼眶占位性病变。胸片未见异常。诊断:左…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8岁.因头痛5年,性功能减退3 月,伴视力下降10 d入院.查体:左眼视力1 m数指,右眼视力0.5,左眼鼻侧视野缺损,右眼颞侧视野缺损,双眼底视乳头水肿边界不清.头颅MRI提示:鞍区3.1 cm×3.1 cm×4.7 cm占位性病变,境界尚清,垂体向下受压变扁,三脑室受压,注射GD-GTPA后肿瘤有明显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无增强效应,术前考虑为颅咽管瘤.手术采用右翼点入路,术中见肿瘤来源于视交叉,鞍隔完整,垂体柄正常,视神经紧靠鞍结节,视交叉被压扁,穿刺抽出约4ml陈旧血性液,分块切除大部分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神经鞘膜瘤.术后左眼失明,未出现其它并发症.随访半年左眼失明,右眼视力0.7,右眼颞侧视野缺损改善.  相似文献   

8.
自从CT应用于临床后,颅内结核瘤的诊断已不困难。但鞍区结核瘤仍不易与鞍区其他占位性病变在术前作出鉴别诊断。我科在1988年曾收治3例鞍区结核瘤病人。 一、临床资料 例1,男,20岁。2月来双眼视力下降(左眼0.1,右眼0.4),双颞侧偏盲,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CT提示鞍区占位病变,垂体腺瘤可能性大,CT值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6岁。右眼球突出及胀痛2年,伴视力下降,于1990年10月19日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5。右眼球轴性突出,突出度:右眼13.5mm,左眼11mm,眶距100mm。眼球活动无障碍,眶压++,眼眶未触及肿块,其余检查未见异常。B型超声扫描:右眼球后偏鼻上方见一椭圆形、边界清楚的肿块,内回声均匀,声衰减中等。CT检查:球后肌锥内,上直肌与视神经之间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46岁。无诱因双眼反复肿胀20余年,双眼上下睑肿胀,可扪及弥漫性占位,有揉面感,上睑下垂,右眼遮盖至瞳孔下缘,左眼遮盖至瞳孔中央,偶感胀痛、流脓,(双眼视力:0.3)。CT示:双眼睑软组织明显肿胀,其内见多发大小不一结节状高密度影,最大1个大小约0.9 cm×1.0 cm,增强扫描软组织稍强化,结节灶未见明显强化,肿胀软组织影内并可见积气影;余双侧眼球、晶状体、球后脂肪、视神经及眼肌未见明显异常,眼眶骨质未见明显异常。MRI示:双侧眼眶眶隔前可见新月形异常信号影,以右眼为著,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DWI未见明显弥散受限,右眼睑病变最厚处约为1.3 cm,期内可见多发不规则低信号混杂影,Gd-DTPA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其内低信号未见确切强化。余双侧眼球、球后脂肪、眼外肌及视神经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3岁,因双眼视力下降,头痛头晕半年入院.经MRI、CT增强等检查,诊断为颅内鞍区占位,经眼科会诊,意见为右眼视力反光感,左眼视力明显下降.术前考虑为肿瘤3.8 cm×2.8 cm×3 cm在全麻下行了开颅扩大翼点入路,直视下行肿瘤全切术经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术后第3天进食,第5天下地,15天后出院.出院时左眼视力恢复正常,右眼因视神经萎缩,视力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我们遇见3例视神经萎缩,经手术确诊为垂体肿瘤,兹报告如下。例1,男,56岁。双眼视力渐减退5年余,右眼视力眼前指数,左眼视力0.7,偶有头痛,无恶心呕吐,多次神经内科检查及头颅摄片,均无异常发现。眼科检查,双眼无屈光不正,眼底视神经乳头色泽甚淡,向心性视野缩小,诊断为双眼视神经萎缩,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半年后复查,左侧视野有颞侧偏盲,行颅脑CT扫描检查发现鞍区有一等密度占位病变,肿块主  相似文献   

13.
鞍区除常见有垂体脉瘤、鞍结节脑膜瘤和颅咽管瘤外,尚有少数起源于其他结构的肿瘤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时应予重视,现报告如下。 一、视神经胶质瘤:例1,女,36岁。因右眼视力进行性减退3年伴有双颞侧头痛于1975年10月26日入院。曾按球后视神经炎治疗无效。体检:右嗅觉丧失,视力:右眼前60cm指数,左眼1.5,双颞侧偏盲,双侧视神经乳头苍白。头颅平片:蝶鞍无扩大,后床突骨质正常。颈动脉脑血管造影: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拉直,大脑前动脉不显影,  相似文献   

14.
<正> 摘除眼球后肌锥内肿瘤切开眶外壁传统做法用电锯、线锯或骨凿,我们使用手摇骨钻行眶外壁切开,手术安全、简便顺利地摘除了球后肌锥内血管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患者,女,32岁,农民.发现左眼球突出5~6个月,伴进行性视力下降。否认外伤史。B 超、CT 检查为左眼球后肌锥内肿块23mm×17mm×30mm,CT 值52Hu,轮廓完整,视神经结构为肿块影包埋而显示不佳。以左眼视神经纤维瘤入院。全身无异常,视力右1.5、左0.04,左眼  相似文献   

15.
眼眶内睫状体化学感受器瘤临床上罕见,现报告1例。患者男,20岁,4年前右眼有外伤史,后渐突,近2年加重,时有发红,眼球有胀满惑。眼眶 X线片示,右眶腔扩大,眼球后至眶尖有约2cm×2cm×1.5cm 的不规则阴影。CT 扫描右眼球后于0~2cm 层面有2.5cm×2.5cm 包块(平面象),边缘不整齐,眼球受压前移,注入对比增强剂后,CT 显影稍有增强。视力右眼1.5,j2,左眼1.5,j2;右眼睑裂明显扩大,右眼球向正前方突出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患者,男,17岁。主诉:因3个月前出现复视、厌食、恶心、呕吐,时感头痛,伴口渴多饮,体重下降。来我院眼科就诊,查体:视力右眼1.2,左眼1.2,双眼外观未见异常改变,眼球运动无障碍。双眼底:视神经乳头境界模糊不清、水肿、隆起、伴少量火焰状出血。头部CT扫描:松果体区见1.2cm×1.2cm高密度影,CT影值5.73Hu左右,其内可见扩张积水,诊断:松果体区占位病变(生殖细胞瘤)。3天后到中国医大附属一院行头部MRI检查确诊为:松果体占位病变生殖细胞瘤。诊断明确后在中国医大经连续11次放射治疗后来我院,检查:眼底水肿明显减退,视力无改变。2个…  相似文献   

17.
垂体瘤伽玛刀治疗后脓肿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述才  冯文  陈淳  高晋健  雷进 《四川医学》2002,23(2):200-200
例 1,男 ,39岁。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 2年 ,诊断垂体瘤入院 ,伽玛刀治疗。查眼底正常 ,视力左 1 0 ,右 0 8,视野正常 ,内分泌检查为生长激素腺瘤。头部MRI示鞍区 1 5cm直径垂体瘤。行伽玛刀治疗 ,肿瘤中心剂量 2 2Gy ,周边剂量 8Gy ,无不良反应 ,治疗后第2天出院。治疗后 3个月头部MRI复查 ,肿瘤大小无变化 ,瘤中心低信号改变 ,生长激素下降 ,无不适感。治疗后 4个月出现持续性头胀痛伴低热 ,来院复查 ,左眼视力 0 5 ,右眼 0 4。双颞侧偏盲。眼底视神经乳头早期水肿。头部MRI示垂体瘤增大 ,直径 2 2cm ,低信号改变 ,蝶…  相似文献   

18.
单眼隐性眼球震颤是指遮盖健眼,患眼单眼注视目标时产生不自主的眼球运动,双眼同时注视不自主的眼球运动消失。本文报告3例。 例1 薛某,男性,23岁,查体时发现右眼视力1.5,左0.3(不能矫正)自诉左眼看视力表越注意力集中,越看不清楚,眼前物体左右旋转摆动,头昏,双眼同时注视上述症状消失,左眼单眼注视约15秒钟时出现眼球震颤,水平型从左→右震颤摆动,随注视时间加长从慢到快,眼球震颤率约每分钟140次,眼位:33cm角膜荧光法照影,外斜-10°,注视性质呈+2环~-3环水平震颤,诊断:左眼隐性眼球震颤、弱视,左眼外斜视。  相似文献   

19.
<正> 乙胺丁醇治疗结核病偶可引起视神经末梢神经炎;现将我科诊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胡×,女性,51岁,因患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于1980年8月开始服用利福平,每日0.6克顿服;乙胺丁醇每日1.0克顿服。用药前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0.8,辨色力正常,限底正常。1980年11月复查视力仍正常,但患者12月初感双下肢胀痛麻木、无力、渐延及大腿,以右侧为甚;继而视物模糊、眼球胀痛;12月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0.2,绿色觉减弱,眼底视神经乳头颜色稍淡边界略显模糊,左乳头缘处有一火焰状出血内膜动脉,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以后视力逐渐下降:左眼0.04、石  相似文献   

20.
神经纤维瘤是从神经内膜起源的中胚叶性肿瘤,为分化较低的神经鞘瘤的一种,属良性肿瘤。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在眼部多发生在眼睑、眼眶等处。原发在视神经上极为罕见。与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脑膜瘤很相似,临床上鉴别十分困难。国内文献仅见报告1例。1978年我科遇见1例,报告如下:覃××,男,15岁,住院号125776,左眼视力下降一年,眼球突出两个月入院。自述于1977年元月,无意中发现左眼视力不好,至同年11月发现左眼球轻度突出。无复视与外伤史。1978年元月住院后检查视力右1.5,左0.06,不能矫正。眼球突出度右13mm,左1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