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高血压17例与不合并高血压46例在葡萄糖刺激试验前后的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血糖/胰岛素、胰岛素/C-肽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合并高血压组胰岛素、胰岛素/C-肽比值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1),而血糖/胰岛素比值明显降低(P<0.05)。表明NIDDM合并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胰岛素血症。其机理主要是肝脏对胰岛素降解率下降或(和)血中存在较多的胰岛素原所致。  相似文献   

2.
对45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NIDDM+HP)及26例NIDDM患者作了胰岛素、C肽兴奋试验及空腹血糖、血脂测定。NIDDM+Hp患者同NIDDM患者相比,胰岛素、胰岛素面积以及C肽、C肽面积增高非常显著,而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相对敏感性约降低25.17%。两组HDL-C、ApoA1都偏低,但NIDDM+HP组相对较高(P<0.05),此现象与该组总胆固醇(194.5±37.2mg/d1)较NIDDM(173.3±369mg/d1)高有关,P<0.05。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41例п型糖尿病者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其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胰岛素峰值/空腹胰岛素比值,胰岛素高峰出现时间。结果表明:微血管病变组空腹胰岛素浓度明显高于非微血管病变组(P〈0.01),空腹C-肽/胰岛素比值明显低于非微血管病组。微血管病变组后1小时胰岛素高峰出现率明显低于非微血管病变组,后3小时胰岛素高峰出现率高于非微血管病变级(0.05〉P〉0.01),两组之间的年龄、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有关。本文观察了14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血压正常者(组)与合并高血压者(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等指标。探讨NID-DM发生高血压与IR之间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NIDDM 患者140例,其中血压正常者7例,高血压病者70例。二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相匹配,均无心、肺、肾功能异常,血脂亦无明显异常,后者除外继发性高血压。1.2方法:采用标准血压计测定血…  相似文献   

5.
钟国强  刘唐威 《广西医学》1998,20(3):343-345
检测高血压病(EH)33例,冠心病(CHD)31例的糖耐量(OGTT),胰岛素(IS)和C肽(CP)释放试验等,结果为EH组服糖后2h,3hIS和AUC明显高于CHD组(P〈0.05),空腹CP和CP/BG比值也明显高于CHD组(P〈0.05),提示EH胰岛素抵抗较CHD严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45例高血压病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与正常血压组比较,血清胰岛素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释放指数也明显增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中老年期高血压患者也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7.
肥胖和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高血压病与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36例正常血压者,23例单纯肥胖患者,51例高血压非肥胖患者及54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率(M值),同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发现(1)肥胖、高血压非肥胖和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口服葡萄糖75g后,60和120分钟血糖及不同时间点胰岛素值均比正常血压者高(P<0.01);(2)M值:正常人、高血压非肥胖患者、单纯肥胖者、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分别为9.2±1.0、7.6±2.0、6.7±1.5、5.2±1.8mg·kg-1·min-1,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在高血压病合并肥胖组为87.0%,单纯肥胖为69.6%,高血压非肥胖为41.1%,正常人为2.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舒张压对M值无明显影响,而体重指数每增加1kg/m2,M值减少0.42mg·kg-1·min-1,收缩压每增加10mmHg,M值减少0.20mg·kg-1·min-1。结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是肥胖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肥胖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比血压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4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其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胰岛素峰值/空腹胰岛素比值,胰岛素高峰出现时间。结果表明:微血管病变组空腹胰岛素浓度明显高于非微血管病变组(P<0.01),空腹C-肽/胰岛素比值明显低于非微血管病组。微血管病变组餐后1小时胰岛素高峰出现率明显低于非微血管病变组,餐后3小时胰岛素高峰出现率高于非微血管病变组(0.05>P>0.01),两组之间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BMI、胰岛素峰值/胰岛素空腹值,胰岛素敏感指数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11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75例无高血压老年人对照组空腹血糖(SG)、胰岛素(I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h)及餐后2小时血糖(SG2)、胰岛素(IS2)。结果显示:SG、IS、TC、TG、IS/SG比值、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及SG2、IS2两组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高血压组50例用卡托普利25mgTid治疗4周后,复查上述指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糖尿病并发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探讨预防方案。方法:研究对象197例分成四组。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组(A组,n=32),糖尿病无胆囊结石组(B组,n=36),胆囊结石无糖尿病组(C组,n=62)和对照组(无糖尿病无胆囊结石,D组,n=67)。对比研究各组血脂、载脂蛋白(Apo)、磷脂(PL)、脂蛋白(a)(LP(a))及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A组、B组与D组比较,甘油三酯、ApoB、ApoC2、ApoC3、Apo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具有胆囊结石血脂的特点。更存在ApoA1、ApoA2、ApoA1/ApoB、HDLc/TC比值(A组)等反映保护因子水平的显著下降,P均<0.01。A组与B组比较,空腹胰岛素浓度有升高倾向(P=0.076),餐后胰岛素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除HDLc/TC比值下降(P<0.01)外,所有血脂、载脂蛋白、PL、LP(a)、G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C肽水平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程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1)糖尿病并发胆囊结石的高危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冠心病(CHD)与高胰岛素血症(HIS)的关系,本文分析了34例冠心病和15例正常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前后血清胰岛素(IS)以及血清胰岛素/血糖比值(IS/SG),结果发现CHD组服糖后1h、2h,I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时IS无明显增高(P>0.05);CHD组HIS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S/SG却无明显增高(P>0.05)。提示:有HIS的CHD患者并不一定有胰岛素抵抗(IR),HIS可以是CHD发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可不通过血糖、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发病。  相似文献   

12.
作者观察了30例ⅡB型高脂血症患者在给予洛伐他汀口服8周前后血脂、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发现用药8周后TC及LDL-C明显降低(P〈0.05),TG、HDL-C、VLDL-C变化不大(P〉0.05)。空腹血糖(FPG)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较用药前升高(前者P〈0.05)。空腹胰岛素(FPI)及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2hPI)也较治前增高(P〈0.05)。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乘积的倒数「1/(  相似文献   

13.
潘素琼  何飞屏 《广西医学》1997,19(3):371-372
我们测定了3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30例Ⅱ型糖尿病无高血压患者的C肽释放试验,前者各时点的C肽明显高于后者,糖负荷前C肽增高更显著(P〈0.01)。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与各时点C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说明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较血压正常者胰岛素抵抗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ozaar(商品名: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ISI)的影响及其降压疗效的观察。方法:30例高血压病患者口服Cozaar50~100mg/d,疗程8周,并监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ABPM),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I)。结果:治疗后ISI改善(P〈0.01)治疗后血压下降明显(P〈0.01)。结论:Cozaar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且降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状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多种代谢异常时胰岛素敏感性。方法测定41例高血压患者和40例健康者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再将高血压组分为单纯高血压、合并高血糖、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血糖高血脂、合并肥胖组。结果合并高血糖高血脂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高血压组还是正常组的体重指数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明显负相关(高血压组r=-0.37,P〈0.05;正常组r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观察氧化镁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②方法 将60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加服氧化镁粉。治疗90d,观察血压、血清葡萄糖(SG)、胰岛素(INS)及C肽(CP)变化,并计算CP/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③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NS及CP降低,ISI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 4.11~17.58,P均< 0.001);SG,CP/IN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 0.78,1.37,P> 0.05)。对照组治疗后SBP,DBP降低(t= 17.50,12.70,P<0.001);INS,CP,ISI,SG及CP/INS均无显著变化(t= 0.78~1.59,P 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BP,DBP,INS,CP降低及ISI增高更显著(t= 2.09~8.86,P< 0.05,0.01);SG,CP/INS差异无显著性(t= 1.19,0.52,P> 0.05)。④结论 氧化镁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改善其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胡玲  陆菊明 《湖南医学》1996,13(2):65-66
检测并比较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胆石症一未合并胆石症患者各15例的血糖、血脂、载脂蛋白A1和B、胆囊收缩素(CCK)、胰多肽(PP)以及胰岛素水平。NIDDM俣并胆石症者脱往高峰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胰岛素(空腹和餐后2h)明显高于无胆石症者、差异显著(分别为P〈0.01,〈0.05、〈0.05、〈0.05),而CCK明显低于无胆石症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糖  相似文献   

18.
肥胖和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与肥胖患者胰岛素抑抗现象。方法 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36例正常血压者,23例单纯肥胖患者,51例高血压非肥胖患者及54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率(M值),同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发现(1)肥胖、高血压非肥胖和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口服葡萄糖75g后,60和120分钟血糖及不同时间点胰岛素值均比正常血压者高(P〈0.01);(2)M值;正常人、高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91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和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和40例健康人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t-PA,PAI-I和血压水平。结果:研究对象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数目分为4组,随着危险因素增加,各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逐渐降低。脑卒中患者抵抗与脑血现危险因素聚集性密切相关(P〈0.01),与HDL正相关(P〈0.01)。结论: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血压昼夜节律及靶器官损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Ⅰ,Ⅱ,Ⅲ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作对比研究。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作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按照昼夜节律正常及昼夜节律消失/分组比较其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合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