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起因、临床表现多态性及异质性的综合征,以长期无排卵和持续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之趋势,目前西医主要服用调节内分泌与促排卵药物和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等治疗,但因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晰,治疗缺乏针对性较强的特效药物,故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排卵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46例予CC治疗,对照2组47例予CC、注射用尿促性素(HMG)治疗,治疗组46例予排卵汤联合CC治疗。观察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多胎率及流产率等。结果治疗组流产率、多胎率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为8~12 mm患者百分率及妊娠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排卵汤联合CC治疗PCOS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周期妊娠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梅  马建新  杨力梅 《河北中医》2007,29(10):916-9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所致不孕,虽然克罗米芬(CC)与尿促性腺素(HMG)治疗能使部分患者恢复排卵,但仍有20%~30%的患者存在药物治疗抵抗[1],并且其高排卵率与低妊娠率的矛盾不易克服.2005-04-2006-06,本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不孕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许雪如 《河北中医》2016,(4):537-540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中药调周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于月经周期第5 d开始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连续服用21 d,停药7 d后重复用药,连续应用3个月经周期,后于第4个月经周期第5 d开始予枸橼酸氯米芬片口服治疗5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炔雌醇环丙孕酮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再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治疗后的排卵情况,用B超监测患者治疗后优势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及排卵天数,计算妊娠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妊娠率32.5%,治疗组妊娠率57.5%,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优势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及排卵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中药调周疗法能有效缓解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优势卵泡的个数,提高卵泡的质量,促进卵子排出,增加妊娠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济源市中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PCOS所致不孕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西药治疗。分析两组的妊娠情况,比较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中有28例妊娠,占总比例的56.0%高于对照组患者中的15例妊娠,占总比例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PCOS所致不孕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其妊娠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病变。约占育龄期女性的5%~10%,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75%[1]。调整内分泌紊乱和诱发排卵是治疗PCOS所致不孕的主要手段。2007-06-2013-02,我们应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联合益肾保卵调经方治疗痰湿型PCOS所致不孕60例,并与单纯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燕  刘何玥  杨冰馨  唐岚 《河北中医》2016,(7):1014-101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联合来曲唑片治疗枸橼酸氯米芬(CC)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C抵抗的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予补肾活血中药联合来曲唑片治疗,西药组30例予来曲唑片治疗,中药组30例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3组疗效,B超监测卵泡大小、子宫内膜情况,观察3组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0%,西药组总有效率46.70%,中药组总有效率23.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中药组(P0.05);西药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P0.05)。治疗组成熟卵泡和排卵数均多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西药组成熟卵泡和排卵数多于中药组(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26.67%,西药组临床妊娠率6.67%,中药组临床妊娠率10.00%,治疗组临床妊娠率高于西药组、中药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联合来曲唑片治疗CC抵抗的PCOS不孕症疗效满意,优于单纯应用来曲唑片或补肾活血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为提高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寻找最佳治法。方法:139例PCOS患者均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IEMA)测定血清β-HCG确定妊娠,同时测定P值。根据其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分别予中西药安胎治疗。比较3组的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①血β-HCG、P水平分别在3组妊娠早期无症状者、先兆流产安胎成功者及早期流产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β-HCG、P水平在3组内妊娠早期无症状者与先兆流产安胎成功者之间比较,差异分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β-HCG、P水平在3组内妊娠早期无症状者及先兆流产安胎成功者分别高于早期流产者(P<0.05)。②早期先兆流产率及早期流产率在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早期先兆流产率在中药组、西药组分别显著高于中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促排卵治疗可提高PCOS妊娠者的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临床规律。方法:翻阅近十年相关文献,结合临床观察进行综述,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研究进展及现状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虽无明确的治疗标准或规范,但在该病的治疗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如中医辨证论治、人工周期疗法、中药验方治疗及西医的腹腔镜手术、药物促排卵、胚胎移植等,且临床日益重视心理、环境等多因素对该病的影响。结论: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均有不错的疗效,二者结合综合治疗疗效更佳,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即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经治疗后排卵率为52%,对照组排卵率为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妊娠率为56%,对照组为3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效果显著,治疗以后妊娠率显著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方侠 《河北中医》2001,23(8):618-61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口服米非司酮,每日200mg,共600mg。治疗组50例,口服米非司酮配合中药异位妊娠方联合治疗,连服7-10日。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缩短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P<0.01),提高治疗成功率。结论 口服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2.
何健飞  梁有云 《河北中医》2001,23(7):534-53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祛风胜湿镇痛汤加西药短程冲击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均6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祛风胜湿镇痛汤配合西药短程冲击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万晓春  陈晓滨 《河北中医》2001,23(3):216-2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54例采用虎杖粉、云南白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对照组30例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联章  蔡咏玉 《河北中医》2001,23(3):214-21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应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商陆敷脐治疗。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6.7%,治疗组为93.3%,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王志梅 《河北中医》2001,23(7):536-53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疗效。方法:2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8例,应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0.5-6次;含服华素片3.0mg/次,4次/日。治疗组1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中药汤剂治疗,2日1剂,日服3次,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78.7%,对照组为33.7%,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顾申 《河北中医》2004,26(6):456-457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68例 ,随机分为 2组。 2组常规给予降糖药控制血糖 ,对照组 3 3例降压给予口服赖诺普利片1 0~ 2 0mg,每日 1次。治疗组 3 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辨证治疗。 2组均 1个月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 .4%和 75 .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单纯西医治疗(抗痨、胸穿抽液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82例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抗痨、胸穿抽液及糖皮质激素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完成后观察疗效。结果短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82.5%,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长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比单纯西药治疗作用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终止早孕7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磊 《河北中医》2001,23(3):212-21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32例早孕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74例 ,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与自拟天花粉益母汤合用 ;对照组 58例 ,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结果 治疗组完全流产率 97.30 % ,对照组完全流产率 87.93%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治疗组不全流产率 2 .70 % ,对照组不全流产率 10 .34%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终止早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波  张军  黎海莉  王思洲 《河北中医》2006,28(9):678-67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行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5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疗程6个月,同时加用活血化瘀、消疒徵散结中药治疗3个月。对照组39例,除不口服中药外,余同治疗组。2组观察随访3年,比较累计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3年累计复发率13.89%(5/36),对照组为28.21%(11/3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孕患者妊娠率为76.92%(10/13),对照组为53.33%(8/1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轻型与重型比较3年累计复发率和妊娠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赖瑜梅 《河北中医》2009,31(12):1832-1833,18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