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伟英  冯婉茹  袁媛 《护理学报》2018,25(23):60-62
目的 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血栓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为血栓早期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肿瘤中心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80例,在患者置入导管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置管侧肢体、锁骨下、腋下、颈内静脉,了解是否发生无症状血栓,记录无症状血栓出现的时间、统计发生率。结果 无症状血栓的发生率为41%,中位数时间为第8天,其中19%(15/80)发生在置管后7 d,18%(12/65)发生在置管后8~14 d,8%(4/53)发生在置管后15~21 d,4%(2/49)发生在置管后22~28 d。结论 耐高压双腔PICC相关性无症状血栓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早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能发现无症状血栓。肿瘤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的患者应早期进行筛查,为早期治疗护理提供依据,降低血栓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集束化管理预防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效果。[方法]将肿瘤科的183例PICC置管病人按置管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行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0.11%,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可有效预防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无症状血栓形成(简称为血栓形成)与置管静脉直径变化、血流速度变化的相关关系,为实施临床干预、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按序列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108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置管前、置管后1w、2w、3w、4w、6w、8w、10w、12w、14w、16w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监测测量患者置管静脉直径变化及血流速度变化情况,根据有无发生无症状血栓分为两组,并分析其与置管静脉直径变化与血流速度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肿瘤患者PICC无症状血栓形成59例(占54.6%),未发生49例(占45.4%)。未发生无症状血栓组(以下简称未发生血栓组)患者置管后置管静脉直径变化占比(不变、增加、减少:4.1%、28.6%、67.3%)与发生无症状血栓组(以下简称发生血栓组)(16.9%、40.7%、4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未发生血栓组血流速度变化分布(不变、增加、减少:0,32.6%,67.4%)与发生血栓组(6.8%,15.3%,7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且发生血栓组患者置管后静脉直径相对变化值[0(-0.2,0.3) mm]小于未发生血栓组[-0.3(-1.1,0.1)mm],P=0.002。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无症状血栓发生率较高;无症状血栓者其静脉直径不变或增粗高于未发生无症状血栓者,且血流较其减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的并发症及造成这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来该院进行肿瘤化疗的127例化疗并行PICC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并发症及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行PICC置管患者中,17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3.38%,8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6.29%,7例发生导管堵塞,发生率5.51%;头臂静脉PICC置管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0.00%,明显高于贵要静脉2.41%和正中静脉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维护模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1.11%,明显高于3M换药模式护理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治疗容易产生并发症,而正确的穿刺方法、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及采取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血栓预防措施从而制定合理的静脉血栓防治方案。方法对2008-01-2009-08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185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5例PICC置管患者血栓发病率为7.57%,其中预防组发生血栓发生率2.88%,而对照组血栓发生率13.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置管后抗凝等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研究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现状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的175例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置管位置、置管时间及是否并发基础疾病情况的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研究因素与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关系。结果:175例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共发生16例PICC导管相关感染,感染发生率为9.14%。不同性别患者的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置管位置、置管时间及并发基础疾病情况的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置管位置、置管时间及并发基础疾病均是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年龄、置管位置、置管时间及并发基础疾病均是其危险因素,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我院PICC门诊置管患者3 273例,分为A组(发生血栓)和B组(未发生血栓),将两组患者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穿刺部位、穿刺导管外径、导管材质及置入导管顺利程度例数经统计学处理后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13例,B组患者3 2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肿瘤发生部位、穿刺部位、导管外径、留置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导管材质方面,聚氨酯材质的血栓发生率为1.58%,硅胶材质血栓发生率为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导管顺利程度方面,遇送管困难者发生血栓占5.66%,导管调整者发生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导管选择硅胶材质的、由掌握置管技巧的专业护士操作可减少置管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定期进行血管彩超随访对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导致的非计划拔管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12月241例于我院运用B超引导下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21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对置管侧肢体行定期血管彩超随访,对照组在患者出现血栓症状时进行血管彩超检查,比较分析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情况、因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导致的非计划拔管率。结果实施定期血管彩超随访后,观察组的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PICC置管侧上肢深静脉完全性血栓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栓导致的非计划拔管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患者中运用血管彩超随访可以及时检测出导管相关性血栓,从而减少有症状上肢深静脉完全性血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焦虑与不适感,且能动态监测血栓的转归情况,最大限度减少因导管相关性血栓导致的非计划拔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及血栓转归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6年5月1日—5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1 030例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情况,并跟踪70 d,调查患者的血栓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在置入PICC 1个月内血栓患病率最高,为5.4%(56/1 030),其中无症状血栓占76.8%(43/56),39例患者经完整治疗后血栓消退。结论PICC相关性血栓多为无症状血栓,医务人员应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并对应处理,有效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留置PICC导管置管前后进行有效的评估。方法对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2007-05-2010-03置入PICC导管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评估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导管相关性感染为4.4%,进行评估的患者并发症降低为5%,导管相关性感染为2.2%。结论加强每日对PICC导管的评估,可有效的降低导管相关性的感染,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栓风险评估与处置表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接受PICC置管的1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0)及对照组(n=80),对照组PICC置管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PICC置管期间应用血栓风险评估与处置表对患者血栓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置管期间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期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TP)、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肢体肿胀发生率、肢体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风险评估与处置表的应用能及时识别PICC患者置管期间血栓发生的高危风险,有助于临床医护人员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进置管方法在降低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的患者导管异路率及其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并置PICC导管的患者231例。将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住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筛选适应证后在非超声下置管;实验组患者筛选适应证后在全程超声引导并配合相应按压手法按压住分支血管入口处协助导管按预定路线前行的方法进行置管。观察2 w,比较两组患者颈外静脉PICC置管的导管异路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相关性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栓、感染)的发生率及穿刺部位舒适度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导管异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置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患者穿刺部位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配合相应的按压手法,可降低患者颈外静脉PICC置管的异路率,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时间,降低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穿刺部位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隧道技术应用于上臂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方法:选取留置PICC病人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置管方式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试验组采用建立皮下隧道方式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赛丁格穿刺技术置管。比较两组病人一针穿刺成功率、操作疼痛评分、操作出血量评分、置管后24 h内渗血量、PICC管脱出、导管口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置管过程的疼痛评分、操作出血量评分、置管后脱管、导管口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置管后24 h内渗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隧道式PICC置管操作简单、易学,能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渗血程度。  相似文献   

14.
王卉  龙小丽  曹佳 《护理研究》2023,(2):359-36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上肢功能锻炼预防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导管相关性血栓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置管后进行局部上肢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凝血指标及穿刺侧腋静脉血流速度。结果:剔除脱落病例,最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纳入30例病人。置管期间观察组无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对照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显著(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上肢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肿瘤PICC置管病人血液循环障碍,调整全身血液高凝状态,有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在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化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PICC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置管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置管期间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水平、自我效能、自护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疾病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管腔回血、导管堵塞、导管外移、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能有效提高肿瘤PICC患者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降低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1月于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置入PICC导管行化疗的451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高危因素。结果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11例,发生率为2.44%;置管前D-二聚体值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分期为晚期是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置入PICC导管行化疗的肺癌患者,有必要置管前常规筛查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对于D-二聚体值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晚期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减少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给予PICC置管的160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评估置管中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PICC置管患者160例,发生血栓形成者22例(13. 8%),其中血栓Ⅰ级者13例,Ⅱ级者8例,Ⅲ级者1例。12例患者在置管14~30 d出现静脉血栓,血栓形成后上臂围有1~3 cm的显著增粗,其中8例患者出现患肢上侧显著疼痛、自体肿胀、颜色发绀、皮肤温度升高,其他2例患者出现肌肉疼痛、酸胀、轻微肿胀,经检测均确诊为血栓形成。肿瘤患者PICC导管血栓形成与年龄、血红蛋白水平、既往血栓病史、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导管部位、活动时间、置入静脉、肥胖、肿瘤分期等因素密切相关(P 0. 01)。结论:肿瘤患者PICC导管血栓形成与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水平、既往血栓病史、APTT水平较低、导管部位、活动时间短、置入静脉、肥胖、肿瘤分期等因素密切相关,需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1年至201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PICC导管异位相关因素的文献资料.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后的综合效应量.结果 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置入PICC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贵要静脉置管患者,头静脉置入PICC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高于肘正中静脉置管患者;患者卧位置入PICC的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高于坐位;>60岁患者置入PICC的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置管患者;男性与女性患者置入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置管静脉、患者置管体位、年龄是引起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性别与PICC导管异位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经锁骨下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效果,为肿瘤患者选择静脉输液治疗通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206例需中心静脉置管给药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2组:PICC组106例采用直视穿刺和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置入PICC导管,CVC组100例在麻醉师会诊后按操作规程置入CVC导管。比较2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满意度。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CVC组(96.2%比86.0%,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VC组(6.6%比16.0%, P〈0.01);导管留置时间PICC 组为(140±9)d,CVC 组为(30±11)d,PICC 组较 CVC 组显著延长(P<0.01)。置管满意度PICC组为96.2%,CVC组为85.0%,PICC组较CVC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ICC导管与CVC导管比较并发症少,更安全,留置时间更长,是肿瘤患者化疗和支持治疗较满意的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技术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肘部静脉采用盲穿方法置入PICC导管;实验组选择贵要静脉或肱静脉作为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导管。比较2组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PICC置管28d,实验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血栓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949,P0.01;Z=-3.105,P0.01)。结论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相关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