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硫酸多糖911体外对HIV-1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研究了海洋硫酸多糖911以体外对HIV-1感染MT4、H9细胞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作用,结果表明:911可明显抑制HIV-1对MT4细胞的急性感染和H9细胞的慢性感染,地数有效浓度分别为4.44μg.mL^-1和0.32μg.mL^-1;  相似文献   

2.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和病毒体内感染模型,通过Elisa、定量PCR、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了海洋硫酸多糖911体外对HIV-1复制及体内对SIV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911可明显抑制HIV-1对MT4细胞的急性感染和H9细胞的慢性感染,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4.44mg.L^-1和0.32mg.L^-1;并可明显降低猴血浆中病毒滴度及RNA拷贝数,对血液中CD4^+,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升高血液中病毒抗体的含量;并可明显抑制病毒逆转录酶活性,对HIV-1无明显直接灭活作用,但可明显干扰HIV-1与细胞的吸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36.51μg.L^-1。提示911体内外均可抑制艾滋病毒的增殖,为高效的艾滋病毒增殖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干扰病毒与细胞吸附、抑制病毒逆转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曲匹地尔(Tra)对内皮素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的影响.方法:测定VSMC数目,[3H]TdR参入细胞DNA的放射活性及VSMC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内皮素1100nmol·L-1处理大鼠VSMC后,细胞数,[3H]TdR摄取及细胞分裂增殖活性等分别增加134%±23%,212%±71%和86%±18%,Tra5,50,500μmol·L-1对上述参数的抑制率分别为12%-48%,35%-54%和15%-47%.Tra50μmol·L-1和500μmol·L-1对未经内皮素处理的细胞的生长无明显作用.结论:Tra对内皮素1诱导的培养大鼠VSMC的增生具有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4.
带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治疗肿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人体肺癌细胞株(A549,LAX,SPC和SKY)为实验材料,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脱氧胸苷激酶基因(HSV-tk)结合更昔洛韦(GCV)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在离体实验的基础上,以S180肿瘤细胞进行活体实验。小鼠腋下接种S180细胞,当能触摸到瘤块时在瘤内注入ADV/RSV-tk,并腹腔注射GCV连续5d;种瘤后10d杀死小鼠剥离瘤块称重,治疗组瘤重为对照组的1/14。实验结果表明,以腺病毒为载体介导HSV-tk基因结合GCV作用对肿瘤细胞有强杀伤性,是有应用前景的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疗法  相似文献   

5.
王坚  罗国春 《江苏医药》1997,23(9):611-613
采用四氮唑蓝比色法检测TSH存在和缺乏时白细胞介素1a(IL-1a)对鼠FRTL-5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提示,在无TSH条件下IL-1a 20 ̄2000kU/L对FRTL-5细胞无明显促增殖作用;在TSH存在时IL-1a20和200kU/L对FRTL-5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IL-1a2000kU/L则可显著抑制TS地的FRTL-5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蝎毒组分Ⅱ对人喉癌细胞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采用细胞毒试验,肿瘤细胞杀伤试验,集落形成试验和生长抑制试验等多种方法,检测了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竭毒组分Ⅱ(SVCⅡ)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以丝裂霉素为阳性对照,所用剂量范围内SVCⅡ(4-20μg/ml)能抑制HEp-2细胞生长和有丝分裂,对人癌细胞的毒性与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成正相关,其中大剂量的SVCⅡ的抑制作用略强于MMC,提SVCⅡ是竭  相似文献   

7.
观察高糖对内皮素-1(ET-1)促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VSMC分别培养于含正常葡萄糖、高糖或高渗(5.5,25,葡萄糖 5.5+甘露醇 19.5 mmol·L-1)的培养基中[3H]胸腺嘧啶掺入法检测DNA合成速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 p44/42 MAPK的表达.结果:在 10至 10-8mol·L-1浓度范围内, ET-1以浓度依赖方式增加 VSMC的[3H]胸腺嘧啶掺入及磷酸化p44/42 MAPK的表达,从 10-11到 10-8mol·L-1,培养于高糖的 VSMC对相同浓度 ET-1的增殖反应性高于正常糖或高渗培养条件下的VSMC(P< 0.05,或 P< 0.01),而在后两种条件下,VSMC对ET-1的增殖反应无显著差别.同样,在高糖条件下,ET-1诱导的VSMC磷酸化p44/42MAPK的表达较正常糖和高渗VSMC增加 60%-65%结论:高糖增强VSMC对ET-1的增殖反应性,可能与磷酸化的 p44/42 MAPK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生长周期的影响以及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琼脂糖凝胶电泳、HE染色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处理LoVo细胞后其细胞周期的改变以及细胞凋亡形态学和生化方面的改变。结果表没食子儿茶素在低浓度时(32.5μmol·L-1)对LoVo细胞的周期有明显的影响,主要是S期和M/G2期明显降低,引起LoVo细胞生长阻滞在G1期;在较高浓度(162.5~325μmol·L-1)作用24h,流式细胞仪PI染色出现亚二倍体峰,HE染色可见LoVo细胞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变小变圆、固缩,细胞膜出泡,细胞核固缩、边集和碎裂以及凋亡小体的形成;琼脂糖凝胶电泳呈典型的“梯状(Ladder)”带。结论表没食子儿茶素对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具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影响LoVo细胞的生长周期和诱导其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采用内皮素-1(ET-10.1μmol·L-1)建立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及Northernblot方法,观察了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0.1μmol·L-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对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影响.结果发现:DDPH能逆转ET-1所致[3H]TdR参入量增多,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由静止期(G0/G1期)进入DNA合成期(S期)和有丝分裂期(G2/M期),并能逆转ET-1引起的c-fos,c-myc,c-sis原癌基因相关抗原及mRNA表达增强,P53抑癌基因相关抗原及mRNA表达减弱.提示DDPH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癌基因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E2)对HOSTE85细胞增殖及胞内cAMP,cGMP,iNOS影响。方法[3H]-TdR参入,放射免疫及L-3H-精氨酸转化法。结果E21.0mmol·L-1处理48h,细胞计数为(94.3×107±7.5×107)个·L-1,对照组为(65.0×107±5.9×107)个·L-1,[3H]-TdR参入量增加45.0%;细胞iNOS活性为(73.0±6.6)pmol·L-1·g-1·min-1(比对照组增加461.5%),cGMP为(0.69±0.03)pmol·L-1·10-8cel(比对照组增加305.9%);抑制hPTH诱导胞内cAMP升高。结论E2能刺激成骨细胞增殖。E2可能通过影响胞内cAMP,cGMP,iNOS含量和活性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甲基斑蝥胺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2.15细胞株体外抗HBV药物模型,对研制的甲基斑蝥胺药物体外抗HBV流行性进行评价。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药物对2.2.15细胞所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效果,应用Southern转膜杂交法分析药物对HBV-DNA的区带影响,同时以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对病毒复制指标HBsAg、HBeAg的50%抑制浓度(ID50)分别为2.83g/L、4.60g/L,该药对HBV-DNA区带无明显影响,药物对细胞的50%毒性浓度(CD50)10.60g/L。药物对HBsAg、HBeAg的治疗指数(TI)=CD50/ID50分别为3.75、2.30。说明甲基斑蝥胺药物在体外具有一定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有机锡化合物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锡(IV)化合物能明显地抑制大鼠脑组织中PKC活性和肿瘤细胞增殖,且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是:(1)有机基团R决定整个化合物的生物活性,Ph>Et>n-Bu;(2)卤素的电负性影响化合物活性的大小。抗肿瘤活性可能通过[SnR2]2+实现。并能部分地阻断HL-60细胞周期中的G1期向s期的移行。[SnPh2F2],[SnPh2(CysOS)]HO2和[SnPh2Cl2·phen(CH3)2]对PKC的IC50值分别为25,15和20μmol·L-1,对HL-60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0.5,4.0和0.3μmol·L-1。但它们无诱导分化HL-60和K562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找毒性低、增敏作用强的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5-溴-,5-甲基-,和5-未取代的3-硝基-1,2,4-三唑-1-乙酰胺类化合物,用HeLaS3细胞进行了体外试验。结果表明5-溴取代衍生物的增敏作用强于相应的5-甲基-或5-未取代的硝基三唑衍生物,但是它们的毒性亦增大。修饰1位乙酰胺侧链也可以改变化合物的增敏作用和亲脂性。在所测定的化合物中TA-101[2-(3-硝基-1-三唑基)乙酰胺]由于有高的增敏作用和低亲脂性,可能是一个有希望的放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14.
HH07A5.5μmolL-1作用L1210细胞24h后,可使细胞的DNA拓扑异构酶Ⅱ活性下降;在无细胞系统,HH07A0.55mmolL-1也能直接促进DNA拓扑异构酶Ⅱ引起的DNA链断裂.经HH07A(L1210细胞5.5μmolL-1,HL-60细胞8.25μmolL-1)作用24h后,L1210及HL-60细胞的胞浆蛋白激酶C(PKC)活性升高,胞膜PKC活性下降,而全细胞PKC活性变化不大.在无细胞系统中,HH07A1.1mmolL-1能明显抑制PKC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对肾小管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大黄素对体外培养肾小管细胞增殖的影响。将20mg·L-1大黄素加入肾小管细胞培养液后12h,肾小管细胞增殖明显受抑,(3H-TdR掺入值2945.33±1516.24cpm·well-1Vs对照6368.17±2025.99cpm·well-1,P<0.05)。大黄素抑制肾小管细胞增殖与c-myc原癌基因和TGF-β基因mR-NA表达无明显联系。提示,大黄素抑制肾小管增殖可能通过其它调节机制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赛庚啶对离体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离体大鼠心脏经低灌(0.17ml·min^-1)60min后,用正常K-H液复灌20min,可导致严重的心肌损伤。赛庚啶(2.5和5μmol·L^-1)对上述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表现为明显改善心脏复灌时的心功能,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和降低心脏停搏的发生率,减少心肌细胞内CK和LDH的漏出,提高心肌组织SOD和GSH-Px活性,抑制MDA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SMC)增殖的影响。浓度为5~100ng·L-1的IL-1β与BCSMC共同孵育24h,即可明显诱导BCSMC的增殖,IL-1β浓度为50ng·L-1时,增殖率为17%。欧芹素乙,异欧芹素乙,6-(α,α-二苯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简称DMDP),6-(α-本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简称PMDP)分别在不同浓度可显著抑制IL-1β所诱导的BCSMC增殖。  相似文献   

18.
于桂娜  徐德凤 《天津医药》1995,23(7):408-410
报道4例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均为女性。主要特点:1.均有皮肤色素沉着、音低粗、体毛多,阴蒂肥大等男性化体征。其中1例8岁儿童生长过快,另3例成年人身材矮小。2.查染色体、血钾、钠、氯均正常。3.尿17-KS、血睾酮高于正常。4.ACTH兴奋试验尿17-KS明显升高。5.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尿17-KS降低至正常。根据以上表现,本4例诊断21-OHD无疑。手术切除肥大阴蒂后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19.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SMC)增殖的影响。浓度为5~100ng·L-1的IL-1β与BCSMC共同孵育24h,即可明显诱导BCSMC的增殖,IL-1β浓度为50ng·L-1时,增殖率为17%。欧芹素乙,异欧芹素乙,6-(α,α-二苯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简称DMDP),6-(α-本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简称PMDP)分别在不同浓度可显著抑制IL-1β所诱导的BCSMC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导向药物L-HAS-Ara-AMP的抗HBV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d和28d疗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9例,以Ara-AMP治疗27例为对照。结果:L-HSA-Ara-AMP 5d疗程,10例HBeAg阳性阴转3例,8例HBV-DNA阳性阴转4例。28d疗程HBeAg阴转率31.6%,HBeAg滴度下降率47.4%,有治疗效应者79.0%.;HBV-DNA阴转率3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