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考察马栗提取物(EEHS)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及马栗种子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75、150和300mg/kg)。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肝脏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AST、CAT活力及肝脏中CAT活力均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与肝脏中SOD活力及GSH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ALT、AST、CAT活力及肝脏中CAT活力均明显降低(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肝组织匀浆与血清中SOD活力及GSH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EEHS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茯苓不同提取部位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JP2〗将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水飞蓟素100 mg/kg),茯苓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茯苓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以及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连续灌胃两周后腹腔注射0.5% CCl4溶液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复制12 h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各给药组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ALT、AST、MDA、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且茯苓多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以茯苓多糖高剂量组最接近阳性药物组。结论 3种茯苓提取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以茯苓多糖效果最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及减轻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磺酸钠(GSS)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对肝组织α7尼古丁受体(α7nAChR)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 SPF 级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GSS 低剂量组、GSS 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腹腔注射10%四氯化碳(CCl4),体积为0.1 mL/10 g,持续6周,制备小鼠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同时 GSS 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 GSS(0.30、0.10 mg/kg),阳性药物组给予联苯双酯2.50 mg/kg,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6 周。测定小鼠血清 AST 及 ALT 活性,并计算 AST/ALT 比值;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α7nAChR、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 ALT、AST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0.05),肝组织α7nAChR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1),IL-1β的表达水平升高(P <0.05);经 GSS 治疗后,血清 AST、ALT 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α7nAChR 表达水平升高(P <0.01),IL-1β表达水平降低(P <0.05)。结论 GSS 可升高损伤的肝组织α7nAChR 的表达,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从而减少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抗小鼠慢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4.
养心草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养心草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联苯双酯组。各组正常饮食,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0mL/kg,治疗1组灌胃养心草总黄酮100mg/kg,治疗2组灌胃养心草总黄酮200mg/kg,联苯双酯组灌胃联苯双酯100mg/kg,每天1次,连续15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于第15天给药后2h,腹腔注射CCl40.5mL/100g体重,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16h后断头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1组、2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下降,肝组织中SOD活性提高,MDA含量降低。结论:养心草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山茱萸总苷(TGCO)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57BL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GCO高、中、低剂量组(920、460、230 mg/kg)和联苯双酯组(0.1 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ConA 15 mg/kg制备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后2 h,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0.02 mL/g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联苯双酯0.1 g/kg灌胃,TGCO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TGCO溶液920、460、230 mg/kg灌胃,每6 h灌胃1次,连续给药5次。末次灌药2 h后,称质量后处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的肝脏、脾脏系数,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TGCO各剂量组和联苯双酯均能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增加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P<0.05),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脏组织病理学分级,减轻ConA所致肝损伤的炎性反应,抑制血清ALT、AST的升高,降低肝匀浆中TNF-α、OCT、IFN-r、IL-1和IL-6含量及提高SOD的活性。[结论] TGCO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并且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其保肝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提升以及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绞股蓝多糖(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 polysaccharide,PGP)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损伤组、PGP保护组(PGP浓度分别为3 mg/kg、6 mg/kg、12 mg/kg、18 mg/kg 4组),每组各8只。CCl4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肝组织切片病理学观察,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结果与CCl4损伤组比较,PGP各保护组肝组织病理改变均明显减轻,PGP各保护组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以绞股蓝多糖浓度6 mg/kg保护效果最佳。结论 PGP对CCl4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防止肝细胞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7.
复方肝毒清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肝毒清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肝毒清高、中、低剂量组(20、10、5g/kg),联苯双酯组(150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小鼠2次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复制肝损伤模型,各组均按设计剂量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共给药3次;取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取肝组织检测TNF-αmRNA表达,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肝毒清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ALT、TNF-α水平,抑制肝组织TNF-αmRNA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并能一定程度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结论]复方肝毒清对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藤碱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青藤碱低剂量组、青藤碱中剂量组、青藤碱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6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异烟肼(100mg/kg,溶于20ml0.9%氯化钠注射液)和利福平(100mg/kg,溶于20ml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建立肝损伤小鼠病理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造模2h后青藤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青藤碱50、100、150mg/kg(均溶于4ml蒸馏水)灌胃,联苯双酯组给予联苯双酯(200mg/kg,溶于4ml蒸馏水)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蒸馏水(20ml/kg)灌胃,连续灌胃10d后测定小鼠肝脏指数,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ALT、AST、TG水平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水平,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升高,肝匀浆中SOD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小鼠血清ALT、AST、TG水平均降低,青藤碱中剂量组小鼠血清AST、TG水平均降低,青藤碱高剂量组小鼠肝匀浆中SOD活性升高,青藤碱中、高剂量组小鼠肝匀浆中GSH水平均升高,青藤碱低、中、高各剂量组小鼠肝匀浆中MDA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损伤严重,肝索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不清,界限模糊,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各剂量组肝细胞和肝小叶破坏有所减轻,且破坏程度随青藤碱浓度升高而降低,肝细胞炎症症状有所改善。结论青藤碱能够保护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而导致的小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粗多糖(SC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CP低剂量组(50 mg/kg)、SCP高剂量组(100 mg/kg)和阳性药物组(联苯双酯,150 mg/kg)组,灌胃给药预处理15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10%CCl4 2.0 mL/kg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6 h后摘眼球取血,断髓,取肝脏,计算各组小鼠肝指数,检测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质量、肝指数、血清ALT和AST活性及TBIL水平、肝组织MDA水平及NOS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GSH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SCP高剂量组小鼠肝脏质量和肝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SCP低、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和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GSH水平明显升高(P<0.05),SCP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BIL水平和NOS活性均降低(P<0.05或P<0.01)。与阳性药物组比较,SCP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仍较高(P<0.05或P<0.01)。HE染色,模型组小鼠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淡染,个别发生嗜酸性变性;SCP高剂量组肝细胞形态明显好转,肝细胞嗜酸性变性明显改善。结论:SCP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vitamin D3,Vit D3)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Vit D3组、模型组(LPS组)和治疗组(LPS+ Vit D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15 mg/kg LPS腹腔注射建立脓毒血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Vit D3组和治疗组小鼠在注射LPS后即刻(0 h)、8 h、16 h,给予Vit D3(2.5 μ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24 h后水合氯醛麻醉处死小鼠,收集小鼠的血液和肝脏用于后续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Vit D3可降低血清和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提高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肝脏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Vit D3降低了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水平。此外,与模型组相比,Vit D3下调了肝组织中IL?1β、TNF?α、NF?κB p65 和 NF?κB p50的表达,上调了肝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p45?relatec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的表达。结论:Vit D3对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一效果可能部分是VDR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