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感染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来的研究表明,新近的细菌和病毒感染与脑缺血发生关系密切,有人报道指出婴儿急性偏瘫患者的1/3与正在或新近发生的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急性感染是成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及可能的致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期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内居民近期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关系。方法选择连续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用成组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近期感染与脑卒中发作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前急性感染非常普遍,病例组4周内急性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的感染性疾病。结论近期感染可能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中风危险因素的影像学检测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组对象共20例,为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且有症状的患者,对照组20例为健康志愿者。采用CTA评价狭窄处粥样斑块及血管狭窄程度,CT灌注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观察组CT平扫检查12例患者有脑梗死16处,分别为单侧腔梗/脑梗死7例,双侧基底节腔梗2例,双侧斑片状脑梗死3例。均病灶显示8例。颈动脉40支,颈内动脉中度狭窄5支,重度狭窄12支,完全闭塞11支。颈动脉病变单反为5例,其他均为多血管多部位病变。分析粥样斑块在颈动脉狭窄处的特点,分为混合性斑块、软斑块及钙化斑块,软斑块cT值有较大变化范围,为-8~80HU。对照组脑CT灌注左右侧显示均为对称,观察组大脑左右半球灌注显示不对称14例。结论:导致中风危险性增高的因素众多,采用多CTA技术和多层螺旋CT灌注联合应用可行全面分析,包括主动脉弓、颈动脉、颅内血管等病变评价,使中风危险性的预测效果显著提高,对伴有脑血液动力学损害的患者可提高确诊水平,为临床救治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往认为感染在儿童及青少年是缺血性中风 (ICVD)的危险因素。 90年代Grau[1~ 4 ] 等报道显示近期感染是任何年龄段ICVD的危险因素 ,包括成年人以及 5 0岁以上的老年人 ,近期感染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感染 ,尤其一周内的 ,以呼吸道细菌或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一些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5~ 9] 。本文旨在研究先前感染包括常见的病毒、肺炎支原体、细菌 ,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在 5 0岁以上老年人是否是ICVD可能的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组病例资料来源于 1999年 1— 4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或门诊患者。1.1.… 相似文献
5.
6.
7.
8.
近期感染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来说 ,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本文就近年来近期感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研究中的年龄因素、时间效应、病原学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1 年龄因素1.1 青少年脑梗死与感染早在 1897年SigmundFrend报道了约 1/3的婴儿偏瘫与近期感染有关 ,而在他之前Marie已经描述了儿童的近期感染与血管源性偏瘫有关。以后许多作者报道了急性感染是儿童缺血性卒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例如 :血管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是导致青少年脑梗死的常见病因。一个多世纪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和青…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院对20例缺血性脑中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显示了祖国医学和西医学相结合的优势和魅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老年人近期感染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近期感染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随机调查 1997~ 2 0 0 0年期间 60岁以上脑梗死与脑出血住院患者各 2 3 8例 ,就发病前 1周内有无发生感染的情况 ,结合临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 1)脑梗死组于发病前 1周内有感染者 4 8例占 2 0 17% ,而脑出血组为 2 1例占 8 82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发病前 2~ 4周的感染例数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2 )脑梗死组病前多以上呼吸道、肺部、胃肠道感染为主 ,脑出血组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而感染源两组无明显差异。 ( 3 )两组病前危险因素比较 ,既往有脑血管意外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史以及病前有房颤、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存在感染时易发生脑梗死 (P <0 0 1)。结论 近期感染是发生或诱发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应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血塞通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2 0 0 1年 10月— 2 0 0 3年 10月 ,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商品名 :路路通注射液 )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 4 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1 ] 进行诊断 ,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将 92例病程在 1个月内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 4 7例 ,男 37例 ,女10例 ,年龄 4 3~ 76岁 ,平均 ( 6 3.0± 3.5 )岁 ,病程 1~ 2 8d ,平均 11d ,神经功能评分 ( 2 5 .6± 11.6 )分 ;对照组 4 5例 ,男 36例 ,女 9例 ,年龄 … 相似文献
13.
急性感染与脑梗塞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梗塞前感染与脑梗塞的相互关系,观察了91例急性脑梗塞病人,与对照组91例至少6个月前患脑梗塞的病人比较,发现研究组急性感染的发生率(22/91=24.2%)明显高于对照组(8/91=8.8%),且急性感染大多发生在梗塞前1周内(18/2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最为常见。因此认为:急性感染特别是梗塞前1周内的感染,是脑梗塞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有效进行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临床医生应尽早明确缺血性卒中的定位定性诊断,审慎适时地运用各种诊断方法。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所见都能对脑缺血的病理生理盐特征提供线索,有助于缩小诊断范围,从而采取合理的治疗程序,以防止卒中进展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近期感染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近期感染与急性脑梗死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2006年6月30日至2007年7月1日期间宁夏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18岁),对照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358例,并且按照年龄、性别、民族进行1:1匹配。结果近期感染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前4周内、1周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者(P〈0、01),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其中肺炎居首位。结论近期感染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在重视传统卒中危险因素时,尚需关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银杏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口服银杏片,一次1片,一日3次;对照组服用脑心通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8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其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61%,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2.6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杏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血瘀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近期感染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及同期住院的5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的近期感染(2周内)发生率、感染部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近期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5.24% vs.8.93%,P<0.05).2组间感染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近期感染以呼吸道感染(64.86%)和胃肠道感染(18.92%)为主.结论 近期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显著的临床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研究探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患者1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熄风益脑汤(主要药物:天麻、地龙、蝉蜕、远志、柏子仁等)治疗,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52%,而对照组为79.17%;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比较治疗组97.2±2.2(分),对照组92.2±2.5(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显著的康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