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青光眼患者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 diode laser cyclophotocoagulation,TDLC)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TDLC术老年青光眼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SD组(n=40)和S组(n=40)。SD组术后PCIA采用舒芬太尼1.5μg/kg+右美托咪定1.5μg/kg+托烷司琼4 mg;S组采用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4 mg。将相应药物置入生理盐水配成100 mL混合液加入电子镇痛泵,手术结束即刻行PCIA至术后24 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和手术情况,比较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和术后24 h(T4)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同一抗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和罗库溴铵诱导麻醉前后眼压(IOP)的测量,观察青光眼患者在麻醉诱导复合用药下IOP的变化。方法对20例需行抗青光眼手术的患者进行诱导麻醉:异丙酚2~3 mg/kg、芬太尼2~3μg/kg和罗库溴铵0.5 mg/kg。选取近期未行眼部手术眼,用Tono-Pen XL眼压计分别于诱导麻醉前、诱导后1 min和诱导后5 min行IOP测量,比较诱导前后IOP变化;并评估较低IOP组[IOP≤25 mmHg(1 mmHg=0.133kPa)]、中等IOP组(2535 mmHg)患者在诱导麻醉后IOP的变化幅度。结果诱导麻醉后1 min,平均IOP[(17.33±8.63)mmHg]较诱导前[(29.60±10.38)mmHg]明显降低(P<0.001),下降41.4%[SD=5.51,95%可信区间(CI)为10.31~14.22];诱导后5 min,平均IOP[(15.91±8.00)mmHg]同样明显低于诱导前(P<0.001),下降46.3%(SD=5.47,95%CI为11.75~15.63)。IOP相对高的组比IOP相对低的组在诱导后1 min和5 min分别较诱导前IOP下降绝对值大[P=0.006(诱导1min,较高IOP组vs较低IOP组);P=0.034(诱导1 min,中等IOP组vs较低IOP组);P<0.001(诱导5 min,较高IOP组vs较低IOP组)和P=0.004(诱导5 min,中等IOP组vs较低IOP组)]。但不同IOP组患者诱导后1 min和5 min分别较诱导前IOP下降百分比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09和0.601)。结论青光眼患者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和罗库溴铵诱导麻醉下IOP显著降低,且基础IOP较高的患者在诱导后IOP下降绝对值更大,但下降百分比与基础IOP较低患者相似,提示临床眼科医师需关注全身麻醉药物对青光眼患者IOP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前后眼压的变化及麻醉诱导情况下眼压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行眼科手术的患者70例(70眼),其中术前正常眼压35例(35眼),为视网膜玻璃体手术患者的正常眼;青光眼高眼压患者35例(35眼),为青光眼手术眼.常规行全身麻醉诱导.选择麻醉诱导前(T0)、充分镇静后(T1)、充分肌肉松弛后(T2)及置入喉罩...  相似文献   

4.
喉罩通气在婴幼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幼儿眼科手术应用喉罩、面罩与气管内插管通气对患儿呼吸、循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婴幼儿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20例,年龄3~9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喉罩通气组(A组)、面罩通气组(B组)、气管内插管通气组(C组)。3组均行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5 mg/kg诱导,A组置入2~2.5#喉罩;B组面罩供氧;C组另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5 mg/kg后行气管内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插入气管导管(喉罩)时、拔出气管导管(喉罩)时的血压、心率、术中脉搏氧饱和度及术后咽喉部疼痛和声音嘶哑情况。结果A组置入、拔出喉罩时血压、心率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变化,B组术中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0%者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P<0.05),C组气管插管、拔管时血压、心率比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随访有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论喉罩通气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能保证充分供氧,对喉头、气管无损伤,是婴幼儿眼科手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不同吸氧方式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影响,探讨适宜的超声乳化手术中吸氧的方式。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患者291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简易面罩吸氧组(面罩组)97例、鼻导管吸氧(鼻导管组)97例、无吸氧组(对照组)97例,其中面罩组和鼻导管组的吸氧流量均为氧流量2~4L/min。监测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以及手术结束时(T2)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三组患者在进入手术间时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中血压变化不显著(P>0.05)。在T2时点,氧气吸入的患者其SpO2高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在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情况下,术中适当吸氧及监测血流动力学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及临床安全,对患者使用的吸氧方式应以不影响术中操作及患者舒适度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武警总医院眼科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60只眼)进行研究。其中,男性20例(28只眼),女性28例(32只眼)。年龄在57~82岁,平均年龄为(69.20±7.32)岁。按照起病缓急,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者32例(34只眼)分为A1组;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者16例(26只眼)分为A2组。按照前房角粘连范围,将<180°者22例(28只眼)分为B1组;将≥180°者26例(32只眼)分为B2组。按照两种局部降压药物是否能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将控制良好者18例(21只眼)分为C1组;将控制不佳者30例(39只眼)分为C2组。所有患者均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3个月对受试者进行随访,记录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距离、前房角开放度数、前房角粘连范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药物使用情况。对所得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A1组和A2组术前眼压分别为(30.52±8.29)mmHg(1 mmHg=0.133 kPa)和(23.91±8.12)mmHg,术后3个月眼压分别为(12.3±4.21)mmHg和(17.7±4.13)mmHg,经独立样本t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9,4.96;P<0.05);B1组和B2组术前眼压分别为(20.8±4.45)mmHg和(32.59±8.16)mmHg,术后3个月眼压分别为(14.04±3.19)mmHg和(16.38±4.80)mmHg,经独立样本t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1,2.19;P<0.05);C1组和C2组术前眼压分别为(19.8±1.05)mmHg和(34.59±7.26)mmHg,术后3个月眼压分别为(12.04±2.19)mmHg和(18.98±2.65)mmHg,经独立样本t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5,-10.25;P<0.05);所有受试者,术前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距离、前房角开放度数分别为(2.01±0.31)mm、(0.14±0.05)mm及(15.6±5.36)mm;术后3个月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距离、前房角开放度数分别(3.60±0.15)mm、(0.34±0.04)mm及(34.3±3.42)mm。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中央前房加深,前房角开放距离增大、开放度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6,-24.19,-22.78;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前房角粘连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9,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8;P<0.05)。术后随访3个月,A1、A2、B1、B2、C1及C2组患者的眼压控制率分别为97%、88%、96%、91%、100%及91%。此外,术前眼压小于30 mmHg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下降程度与术前眼压以及晶体拱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相应的函数关系为Y=-0.854+0.813X1-1.648X2 (X1为术前眼压,X2为晶体拱高)。 结论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有效降低术前应用两种或两种以内降眼压药物能有效控制眼压或前房角粘连范围<180°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对于术前眼压小于30 mmHg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下降程度与术前眼压以及晶状体拱高密切相关。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使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前房加深、前房角开放、最佳矫正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麻醉诱导期Slipa喉罩和气管导管对患者眼的影响。方法乳腺良性病变切除术50例,年龄20~50岁,体质量45—70kg,眼压(IOP)12~18mmHg(1mmHg=0.133kPa),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导管组(c组)。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瑞芬太尼、顺苯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待下颌松弛后s组置入Slipa喉罩,C组插入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于诱导前(基础值11D)、插管或置喉罩前(T1)、插管或置喉罩后即刻(T2)、插管或置喉罩后1min(T3)、2min(T4)、5min(T5)测定IO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nR)。结果与rm比较,两组在T1时点IOP、MAP及HR明显降低;与T1比较,S组存T2-T5各时点IOP、MAP及HR均趋于平稳,差异无统计意义,C组1、2、13、T4各时点IOP、MAP及HR明显升高,T5时点IOP、MAP及HR均下降;与s组比较,C组T2、T3、T4各时点IOP、MAP及HR升高,T1和T5两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和C组MAP与IOP呈正相关(r=0.832,0.829,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相比,Slipa喉罩在麻醉诱导中的应用可有效预防IOP的升高,且麻醉诱导过程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联合球后麻醉或阿托品三种麻醉方法对小儿斜视手术眼心反射(oculocardiac reflex,OCR)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5-03/2016-03在我院行斜视矫正手术并采用全身麻醉的5~13岁患者92例166眼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29例55眼、全身麻醉+球后麻醉组31例54眼、全身麻醉+阿托品组32例57眼;全身麻醉组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芬太尼1 mg/kg和阿曲库铵0.5 mg/kg.全身麻醉+球后麻醉组于全身麻醉基础上球后注射20 g/L利多卡因2 mL.全身麻醉+阿托品组于全身麻醉基础上于术前加用静脉注射阿托品0.15 mg/kg.手术期间牵拉眼外肌所造成的最低心率低于心率基线值的10%以上或出现心律失常即为OCR阳性.记录术前心率基线值,术中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OCR发生的肌肉数,术后随访6 mo并记录眼球正位例数.结果:全身麻醉+球后麻醉组的OCR发生率最低(20%),其次为全身麻醉+阿托品组(22%),两种麻醉方法OCR发生率均低于全身麻醉组(58%).三种麻醉方法在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心率基线值以及手术后眼位正位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斜视全身麻醉手术联合球后麻醉或阿托品预处理,可有效地降低术中OCR的发生率,能够为斜视患儿提供更安全的手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戴惟葭  卢艳  潘秀云 《眼科研究》2004,22(2):197-199
目的 探讨对正常眼压青光眼人群合理用药降低眼压对视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 18例 2 8眼正常眼压青光眼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为非治疗组 ;另一组为治疗组 ,予以 0 5 %噻吗心安治疗 ,每日 2次 ,随访时间为 3~ 4年 ( 4 1 18± 3 77)个月。采用Humphrey 63 0型视野分析仪的中心 3 0 2检查程序 ,观察和记录每次视野和眼压检查结果 ,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治疗组眼压明显低于非治疗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视野平均缺损深度均较观察前加深 ,对照组与观察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相比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出现新的视野缺损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后者(P <0 0 5 )。MD值与眼压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r =0 92 ,P <0 0 1)。结论 眼压对正常眼压青光眼的视野改变有直接影响 ,合理用药降低眼压可以延缓正常眼压青光眼 (NTG)的视功能损害。除眼压外 ,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手术联合弥可保口服治疗晚期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手术后口服弥可保治疗晚期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48例 64眼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手术组和手术联合弥可保药物治疗组。结果 术后两组眼压控制率分别为 96 7%和94 1% ,与术前眼压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术后视功能的改善情况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弥可保对于晚期青光眼手术后视功能的改善有良好效果 ,小梁切除手术联合弥可保口服可以提高晚期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钟一声  叶纹  骆训达 《眼科学报》2004,20(4):213-218
目的:研究单眼视野已严重缺损的慢性青光眼患者对侧眼视野缺损情况,并分析其视野缺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47例单眼视野已严重缺损(视野缺损计分≥12分)的慢性青光眼患者[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ed glaucoma,PACG)23例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24例]的对侧眼视野进行视野缺损计分,分析对侧眼视力、最高眼压和平均眼压、年龄、屈光度、诊断、病程、性别及抗青光眼手术与否与对侧眼视野缺损计分的关系。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上述因素与对侧眼视野缺损计分的相关性。结果:23例PACG患者中,对侧眼视野缺损情况为:无视野缺损者(计分为0分)4例,轻度视野缺损者(计分为1~5分)5例,中度视野缺损者(计分为6~11分)7例,严重视野缺损或终末期视野缺损者(计分为12~20分)7例。24例POAG患者中,对侧眼视野缺损情况为:轻度视野缺损者(计分为1~5分)4例,中度视野缺损者(计分为6~11分)9例,严重视野缺损或终末期视野缺损者(计分为12~20分)11例。PACG患者病程大于或等于10年...  相似文献   

1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后角膜厚度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第1次发作经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缓解后角膜厚度是否发生改变.方法 选择单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第1次发作经手术治疗缓解者40例40眼,对侧未发作眼(40只)做为对照.通过手术眼压控制到正常范围2周后,以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采用配对t检验对发作眼和对侧眼的角膜厚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就诊时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3 d者占总例数的75.00%(30/40),眼压>60mmHg者(1 mmHg=0.133 kPa)占总例数的80%(32/40).发作跟测得中央角膜厚度平均为(531.24±33.08)μm,对侧眼为(538.29±30.53)μm.发作眼较对侧眼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第1次发作经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后,发作眼中央角膜厚度较对侧眼薄.  相似文献   

13.
自制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制青光眼阀植入术在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6例难治性青光眼行自制青光眼阀植入术 ,术后随访 18月。结果 术前眼压 5 4 45± 7 61mmHg降至术后眼压 19 85± 10 12mmHg ,成功 10眼 (10 /16) ,成功率同Ahmed相比低 (99/118)P <0 0 5 ,同Krupin相比相近 (3 8/5 9)P >0 5 ,同Optimed相比较高 (8/2 0 )P <0 0 5。并发症 :早期低眼压 6眼 ,脉络膜脱离 3眼 ,前房出血 4眼等。结论 自制青光眼阀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个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人群搏动性眼血流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的血流变化规律 ,及其作为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POAG患者 10 0例 (10 0只眼 ) ,其中男、女各 5 0例 ,均取单眼测量。POAG诊断标准 :(1) 3次不同时间测量眼压值 >2 5mmHg(1mmHg =0 133kPa) ,眼压升高时房角开放 ;(2 ) 2 4h眼压差值 >8mmHg ;(3)典型青光眼性视乳头改变 ;(4)典型青光眼性视野缺损。正常对照者男、女各5 0例 (5 0只眼 ) ,选择条件 :(1)性别相同 ;(2 )年龄相差 <5岁 ;(3)屈光不正 ,屈光度数差异 <± 2 0 0DS。采用搏动性眼血流量 (POBF)测定仪 ,测量项目包括搏动性眼血流量、脉搏周期内眼压变化值(IOPPA)、脉率 (PR)、最大眼压值 (Max Iop)、最小眼压值 (Min IOP)、眼压均值 [(Max IOP Min IOP) /2次眼压均值 (Ave IOP) ]。青光眼组与正常对照组测定数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Ave IOP的变化值及视野检测均值和标准差与POBF的变化值做相关性分析 ;计算POBF值作为诊断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POAG组与正常对照组非研究因素有可比性 ,POAG组POBF值为 (9 72± 3 4 7) μl/s ,正常对照组POBF值为 (12 0 4± 4 6 8) μl/s;POAG患者的POBF、PV、PA、Ave IOP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视野检测均值和标准差与PO  相似文献   

15.
麻南  胡莲娜  高付林 《眼科》2011,20(4):283-286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评价不含苯扎氯铵(BAK)的滴眼液治疗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荟萃分析。研究对象Medline(1966-2011年)、EMbase(1966-2010年)、Cochrane图书馆(2010年)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0年)有关含与不含BAK的滴眼液治疗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资料。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通过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两者治疗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有差异的相关证据。主要指标眼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纳入含与不含BAK的滴眼液治疗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临床对照研究6项(2313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类滴眼液均能有效降低眼压,两类滴眼液的降眼压幅度差异为0.08 mm Hg(95%CI,-0.10~0.27)(P=0.38)。随访期内发生相对较多的三种药物不良反应为结膜充血(10.98%)、过敏性结膜炎(4.84%)和干眼(3.1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e分析,用两类滴眼液者发生结膜充血、过敏性结膜炎和眼干的合并比值比分别为1.37(95%CI,1.05~1.80)、2.1(95%CI,1.26~3.48)和1.69(95%CI,1.13~2.53)(P<0.05)。结论不含BAK的滴眼液降眼压效果与含有BAK的滴眼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安全性更高,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贠洪敏  傅培 《眼科》2005,14(2):108-110
目的 探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是否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异常。设计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11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和11名正常人。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主要指标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结果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肾素水平分别为(76 9 0 85±183 2 17)pg/ml/n ,(82 2 0 35±12 4 14 0 ) pg/ml/n ,血管紧张素水平分别为(37 347±10 6 6 9) pg/ml,(2 4 836±10 6 6 5 ) pg/ml,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1.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发生率2.获得性的类型[Akingbehin AO:Br J Ophthalmol 66 (8):536 1982(英文)] 皮质类固醇引起闭角型青光眼的报告很少,本文研究该病的发生率。作者选择了二组患者:第一组:闭角型青光眼48眼,虹膜周边切除术后至少半年,其中6眼需用抗青光眼药物方能控制眼压,皮质类固醇激发试验前半年内所用药物不变;第二组:有发生闭角型青光眼危险的31眼(其对侧眼为闭角型青光眼),行预防性周边虹膜切除术至少半年,术后经过顺利,前房角开放,无周边虹膜前粘连及房角过多色素沉着,晶体无囊膜假性剥脱,视乳头、视野、眼压、C值、Po/C均正常,未口服醋氮酰胺。皮质类固醇升压试验步骤:试验前作详细眼部检查、测眼压、眼压描记后滴0.1%地塞米松,4次/日,共6周。每周在同一时间测眼压和眼压描记。滴药后眼压升高大于5mmHg者为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高良姜素对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高良姜素组、高眼压组和高眼压+高良姜素组,每组12只(12眼)。对照+高良姜素组和高眼压+高良姜素组大鼠接受高良姜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和高眼压组大鼠则接受相同剂量二甲基亚砜溶剂滴眼。于造模后第0~28天监测大鼠眼压,并于造模后第28天处死大鼠,收集各组大鼠右眼球,并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各组大鼠视网膜中GFAP、Toll样受体4(TLR4)和NOD样受体3(NLRP3)表达。从4只4 d龄大鼠视网膜中分离RGC,分为空白组、光气组和CoCl2+高良姜素组。光气组和光气+高良姜素组RGC与200μmol·L-1 CoCl2一起孵育48 h,光气+高良姜素组RGC中加入20μmol·L-1高良姜素干预48 h。收集各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RGC的凋亡率及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并采用ELISA检测空白组、光气组和光气+高良姜素...  相似文献   

19.
谢海娟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7):1353-1355
目的:比较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angle closure glaucoma, ACG )及开角型青光眼( open angle glaucoma,OAG)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4-07/2015-07的136例136眼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青光眼类型分为 ACG 组72例72眼与 OAG 组64例64眼,均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浅前房、功能性滤泡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1、3mo,两组眼压均明显下降,ACG 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 OAG 组(t =11.037、12.660, P<0.05);术后3mo时,ACG 组患者眼压控制率98.6%明显高于 OAG 组89.1%(χ2=5.580, P <0.05);ACG 组浅前房总发生率11.1%明显低于 OAG 组25.0%(χ2=4.497,P <0.05);ACG 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62.5%明显高于 OAG 组43.5%(χ2=4.035,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6% vs 7.8%,P=0.475>0.05)。
  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助于降低 ACG、OAG 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安全性高,且 ACG 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优于OAG 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不同气道装置和麻醉深度对疑似青光眼婴幼儿眼压(IOP)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疑似青光眼需进行IOP测量患儿共计100例。纳入标准:年龄1个月至3岁、性别不限、ASA Ⅰ-Ⅱ级(美国麻醉师协会制定)、疑似青光眼需进行IOP测量。依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将患儿随机分配至面罩通气组(FM组)或喉罩组(LMA组),每组各50例。FM组患儿于麻醉诱导后继续进行面罩通气; LMA组患儿于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调整七氟烷浓度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在40~60之间,并在此麻醉深度下进行IOP测量。随后停止七氟烷吸入,等待BIS恢复至60~80之间时再次测量IOP。记录两组患儿BIS在40~60之间、60~80之间的IOP。评估低血压、高血压、低氧血症、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FM组与LMA组患儿BIS 40~60之间和BIS 60~80之间时IOP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M组患儿BIS 40~60之间的IOP明显低于BIS 60~8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MA组患儿BIS 40~60之间的IOP明显低于BIS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