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粘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各种,为患者提供最佳方案方法。方法参阅国外重要期刊上的相关文献,结合我院骨科治疗体会对治疗方法予以综合评价。结果闭合复位及固定据骨折类型及患者的不同情况仍有较多适用范围,而手术治疗随微创技术的不断提高更具发展前景。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通过手术及保守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疗效,随着对骨折的稳定性及后期的功能康复要求的提高,微刨手术将为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复杂的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35例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分别采用双张力带内固定29例和“Y形”钢板内固定6例,骨折按AO/ASIF分型,C1型12例,C2型14例,C3型9例,术后1周开始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3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7个月,平均13个月,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显示,优17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2.9%,结论:双张力带法是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比较好的选择,“Y”形钢板较适用于C1型骨折和简单的C2型骨折。  相似文献   

4.
成人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成人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钢板、螺钉或结合克氏针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对随访资料完整的24例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随访时间4~47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28周,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5°(伸)123°(屈)。按Ju-p iter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4例,良5例,可3例,差2例。结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早期手术、解剖复位和合理稳定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8):1714-1716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大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6月诊治的大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78例,随机将78例患者分为万向锁定接骨板组36例(万向组)和普通锁定接骨板组42例(单向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Johner-Wruhs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患者均得到12~24个月随访,平均16.4个月。两组患者各有2例切口出现浅表感染,经定期换药后好转。末次随访时万向组的Johner-Wruhs功能评分高于单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万向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败和术后并发症少于单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向锁定接骨板与普通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均能有效对大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但万向锁定接骨板具有操作更简便、骨折愈合较快及术后并发症更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1月~2016年11月,我科采用改良Morrey法劈开三头肌入路手术治疗16例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35~72岁。均为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行脱水消肿、基础疾病及复合伤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6~9 d。1. 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手术。纵行后方切口,从上臂中部开  相似文献   

7.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03,自引:0,他引:10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1月通过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42例病例进行分析。按AO原则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钛板螺钉内固定、简单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架固定。结果42例患者全部获随访,功能满意35例(83.3%),可6例(14.3%),不满意1例(2.4%)。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通过手术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近关节处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碎性骨折在创伤外科中常见 ,治疗有一定难度 ,而近关节处骨折的治疗更为棘手 ,曾有多种手段及治疗方法。如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牵引、石膏固定、髁钢板、交叉克氏针固定等 ,仍有相当多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甚至关节强直失去功能。对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屡有报导 ,而对近关节粉碎性骨折的报导则极少。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8例 ,女 4例 ,年龄 2 3~79岁 ,平均 34岁 ;闭合性骨折 10例 ,开放性骨折 2 2例 ;负伤原因 :车祸伤 18例 ,坠落伤 6例 ,压砸伤 4例 ,机器绞轧伤 4例。骨折部位 :股骨髁上劈裂粉碎 4例 ,肱骨中下段 4例…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 To diagnose and evaluate soft tissue injuries in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 using arthroseopy. Methods Twenty young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distal radius were recruited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 Three AO C2 and 17 C3 fractures were included. After arthroseopie examination fractures of distal radius were treated by external fixation with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or open plate fixation. Results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 injury was found in 18 patients (90%) . Most were isolated Palmer type 1D injuries (67 % ). Seapho-lunate ligament injury was found in two patients: one partial tear (grade H) and one complete tear (grade HI ). Follow-ups ranged from 6 to 18 months. At the last follow-up, wrist function was excellent in one patient (6%), good in eight(44% ) and fair in 11 (50%). Conclusion TFCC injuries are common in intra-artieu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 while injuries to seapho-lunate ligament are uncommon.  相似文献   

10.
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评价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成年人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应用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成年人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16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观察患者的主、客观及X线片表现,依据Jaki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优9例,良5例,占82%(14/17)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可以选择性地用于治疗成年人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相似文献   

11.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难点,关系到患者下颌骨形态和功能的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对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定义渊源的追溯,对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表现及诊断的特征性描述,对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讨论,以及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几方面的阐述,说明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需要考虑的多方面因素及其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其中很多问题目前仍有较大争议,希望能够通过今后的工作予以实践和解答,给广大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超关节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间1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AO/ASIF分型,C1型8例,C2型4例,C3型1例。运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超腕关节固定治疗,依据X线影像学及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桡骨远端影像学评估采用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法,术后第2天优5例,良8例;去除外固定架时优4例,良9例。腕关节功能采用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4例,良7例,可2例。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架超关节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长度和桡骨远端关节面,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外固定架加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2月~2008年2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35例。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6岁。按AO/ASIF分型均为C3型。其中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5例。[结果]术后随访24~118个月,平均37个月,35例骨折均获得愈合。术后1年随访,32例关节面台阶2mm,3例关节面台阶2mm;平均桡骨高11.11mm(8~15mm);平均掌倾角8.37°(-5~20°);平均尺偏角21.83°(13~25°)。与健侧相比,尺偏角、桡骨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倾角较健侧相比平均丢失了2.6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1%。[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效果满意,病人腕关节、前臂及手的功能恢复好,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率低,并发症少,病人主观满意率高,是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119例121侧,男62例63侧,女57例58侧;年龄16~85岁,平均43.1岁。AO分型:B3型15侧,C1型42侧,C2型37侧,C3型27侧。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器固定;开放复位采用髌骨旁切口,显露股骨远端及其关节面,先进行股骨关节面的复位,用克氏针或拉力螺钉固定,然后矫正股骨成角、短缩和旋转畸形,最后选择合适的内固定进行固定。7例7侧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器固定;114侧采用开放复位,其中5侧使用外固定器,11侧使用克氏针螺钉固定,8侧使用“T”或“L”形钢板,21侧使用髓内钉系统,37侧使用股骨髁钢板,32侧使用动力髁钢板。术后进行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随访时间7—78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感染4侧。患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10°~140°,平均109°;Neer评分41—100分,平均63.7分,患肢49侧(40.5%)为优,36侧(29.8%)为良,25侧(20.7%)为可,11侧(9.1%)为差,优良率为70.3%。其中B3和C3型的评分分别为(56.3±15.9)分和(52.14-20.3)分,明显低于C1和C2型的(70.3±16.5)分和(67.7±18.7)分(t=4.6,P〈0.05)。股骨髁钢板内固定组和动力髁钢板内固定组(开放复位)的疗效优于外固定器固定组(闭合复位和开放复位)(t=3.9,P〈0.05)。结论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类型、不同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患肢关节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08年2月~2012年6月,我科对32例中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先采用可吸收缝线结合克氏针、再行组合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5~91岁。左侧17例,右侧15侧;均为直接暴力损伤致闭合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6~36 h。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或辅以克氏针、“T”形交锁加压钢板(T—LCP)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7例,男14例,女23例;年龄30-79岁,平均59.1岁。根据AO分型:Cl型3例,C2型11例,C3型23例。术后定期进行X线和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根据Gratland—Werley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6例,良17例,可4例,优良率89.0%。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超关节单臂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术后骨折对位对线佳,愈合快,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器材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形钢板、动力加压髁钢板、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和逆行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等4种材料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结果32例随访12~34个月,无感染病例,1例发生断钉致骨折延迟愈合。结论4种内固定都能起到较好治疗效果,手术规范操作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10采用标准锁骨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微型掌指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3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12~15)个月。随访期间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骨折骨性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6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87~92分,平均88.9分。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肩部无疼痛,肩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无明显差别。结论采用标准锁骨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微型掌指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可以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固定,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