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实验,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实验研究疏解少阳、祛风止痛法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以阐明对偏头痛治疗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疏解少阳、祛风止痛法能有效抑制体外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全方组为著.  相似文献   

2.
Jia CS  Zheng LY  Shi J  Ma XS  Li XF  Li WL  Zhu HJ 《针刺研究》2010,35(6):448-52, 473
目的:观察耳穴透穴埋针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2例偏头痛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采用耳穴透穴埋针刺法,以额、颞、枕为主穴,伴有恶心、呕吐者加胃、交感,伴畏光者加眼,每次留针5 d,共埋针4次;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40 mg/次,3次/d,连服4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评定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采用荧光分光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6个月两组综合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综合评分比较,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2.61%(38/46),对照组总有效率67.39%(3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3.72%(36/43),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2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血浆5-HT含量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透穴埋针刺法是治疗偏头痛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血浆5-H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冰片对大鼠下丘脑组胺、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伟荣  姚丽梅  宓穗卿  王宁生 《中药材》2004,27(12):937-939
目的:观察冰片对大鼠下丘脑组胺、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给大鼠灌服不同剂量的冰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的方法分别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下丘脑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研究冰片对组胺和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鼠服冰片后下丘脑的组胺含量均比给药前组增高,中剂量给药后20 min组与给药前组比较组胺含量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给药后其它各组、高剂量给药后45 min组、低剂量给药后20 min、45 min组组胺含量显著高于给药前组(P<0.05);大鼠服冰片后下丘脑5-羟色胺含量变化如下:高剂量给药后各组5-羟色胺的含量均比给药前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5);中、低剂量给药后5 min、20 min、45 min三组的5-羟色胺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冰片可升高大鼠下丘脑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脾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和健脾丸干预的途径。方法:将45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使用高效液相检测大鼠不同脑区中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脾虚组大鼠各脑区内5-HT水平显著升高,DA水平显著下降(P<0.05);脾虚大鼠使用健脾丸干预后,不同脑区内5-HT和DA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DA水平与脾虚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虚证与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密切联系,脾虚证存在有中枢机制,而健脾丸可通过改善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达到健脾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超 《世界中医药》2009,4(4):203-203
笔者自2004年3月以来,采用推拿疗法治疗此病50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15例,女35例;平均年龄36.4岁;病程平均6.4年;每月发作5.1次;每次平均发作持续时间27.1h。对照组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平均年龄37.1岁;病程平均6.6年;每月发作4.5次;每次平均发作持续时间26.8h。2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中药+头针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疗效及对P物质(SP)、5-羟色胺(5-HT)、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祛风通络中药+头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评分、SP、5-HT及Hcy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头痛而胀、抽掣而痛、面红目赤、耳鸣如蝉、舌质红苔黄及脉弦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MIDAS评分、SP及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5-HT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通络中药+头针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可显著缓解头痛及全身症状,减轻疼痛程度,调节SP、5-HT及Hcy水平,且未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疏风止痛方对大鼠血浆神经降压素(NT)、心钠素(ANP)和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β-内啡呔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Csillik造模法造成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给予疏风止痛方灌胃后,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中NT、ANP和脑组织中β-内啡呔的含量,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5-HT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NT、5-HT和β-内啡呔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ANP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疏风止痛方低剂量组大鼠血浆NT、5-HT和β-内啡呔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ANP含量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组大鼠NT、5-HT和β-内啡呔含量非常明显升高(P〈0.01),ANP含量非常明显下降(P〈0.01)。结论:疏风止痛方可通过有效调节NT、ANP、5-HT和β-内啡呔的含量来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5-羟色胺(5-HT)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其功能异常可能与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5-HT受体在数量和分布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近年来5-HT与AD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药物治疗A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温止痛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瘀血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组服用辛温止痛中药汤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中医证候、疼痛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检测外周血中5-HT、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为60. 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 0. 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无明显变化(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中5-HT含量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GRP的含量明显下降,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辛温止痛法可有效缓解瘀血型偏头痛患者的疼痛及全身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升高5-HT、下调外周血中CGR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祛风定痛方对小鼠偏头痛模型的作用。方法 复制利血平致低五羟色胺(5-HT)偏头痛模型,观察祛风定痛方对模型小鼠脑组织5-HT水平、凝血时间的影响及其止痛效果。结果 祛风定痛方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明显升高利血平致低5-HT模型小鼠脑组织中5-HT水平(P < 0.05),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P < 0.05,P < 0.01),有效抑制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反应,减少小鼠Ⅰ时相舔足时间(P < 0.01),但不能够减少小鼠Ⅱ时相舔足时间;祛风定痛方能够提高电刺激致大鼠疼痛痛阈,其高剂量组在给药后30,60,90,120 min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中剂量组在给药后60,90 min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小剂量组在给药后60 min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祛风定痛方治疗偏头痛可能与升高脑组织5-HT水平、延长偏头痛小鼠凝血时间有关,提示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马中5-羟色胺对慢波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海马中5-羟色胺(5-HT)对大鼠慢波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5-HT前体5-羟色胺酸(5-HTP)引起慢波睡眠(SWS)和总睡眠时间(TST)增多,觉醒(W)减少;非特异性5-HT受体阻断剂麦角新碱(MS)对睡眠无直接影响,但可完全阻断5-HTP的促睡眠效应。结论:海马中5-HT具有促睡眠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火针赞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AHZ)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HZ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火针赞刺法治疗)和对照组(30例,予泛昔洛韦+加巴喷丁口服治疗),共治疗1个疗程(7 d)。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的综合疗效、症状体征积分和血清中5-HT浓度,分析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与血清5-HT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25/30);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的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5-H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与血清中5-H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60,P=0.000)。结论:采用火针赞刺法可有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同时能够有效下调患者血清5-HT的水平,其疗效与血清5-HT水平的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180-182
目的:观察祛风通窍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4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次,2次/日;治疗组108例,采用祛风通窍汤治疗,每日一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2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血清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86.5%,具有显著性差异;2组均能降低TXA2、NO、5-HT水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均能提高PGI2水平,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祛风通窍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疼痛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及神经递质的水平,减弱了神经性炎症,改善了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4.
马建福  张慧  王豆  李涛  杨一帆  陈灼  闫咏梅 《中成药》2023,(8):2656-2661
5-羟色胺(5-HT)是一种神经递质,又是体液介质,广泛分布在外周和中枢。现代研究发现,5-HT在偏头痛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5-HT受体治疗的药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临床治疗偏头痛急性期的一线用药,其受体种类及亚型繁多,其中5-HT1、5-HT2、5-HT3、5-HT7这4个受体被发现参与中枢对疼痛的调节过程,当5-HT1A/B/D/F受体被启动后,对偏头痛可以起到缓解作用,而5-HT2B、5-HT3、5-HT7受体启动后则对偏头痛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对靶向5-HT系统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方剂及中成药、针灸等中医药疗法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血清5-HT、CGRP水平、大脑中5-HT受体的表达等途径干预偏头痛,明确中医药靶向5-HT系统治疗偏头痛的科学有效性,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合理用药以及未来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5-羟色胺对皮层扩展性抑制的影响及大川芎丸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5-羟色胺(5-HT)对皮层扩展性抑制(CSD)的增强作用以及大川芎丸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KCL诱发CSD,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CSD的电生理变化.腹腔注射5-羟基色胺酸(5-HTP)造成高5-HT状态,以观察5-HT对CSD的增强作用;连续灌胃大川芎丸7d后、以观察该药对正常状态和高5-HT状态下CSD的干预作用.结果:5-HT可以明显延长CSD的持续时间.大川芎丸可以降低正常状态CSD的幅度和出现个数;缩短高5-HT状态下的CSD持续时间.结论:5-HT对CSD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大川芎丸可以抑制CSD,可能是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新型抗抑郁药物。通过考察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和舍曲林对5-HT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的抑制作用的强弱,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大鼠脑突触体和大鼠血小板SERT,通过放射配基实验,观察在SSRIs存在下SERT对[3H]5-HT的摄取变化,获得IC50值,比较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和舍曲林对SERT抑制作用的强弱。结果大鼠脑组织突触体和血小板SERT体外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显示,帕罗西汀、氟西汀、西酞普兰和舍曲林对SERT抑制作用的IC50(nmol·L-1)分别为(血小板vs突触体):(1.26vs 1.39)、(44.7vs 35.5)、(10.5vs 16.2)和(6.64vs 7.09)。结论4种SSRIs对SERT的抑制作用都很强,IC50在nmol·L-1数量级。抑制作用的强弱依次为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西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5-羟色胺(5-HT)状态下脑血管对一氧化氮(NO)的敏感性增高现象,及大川芎丸的干预作用。方法:运用微循环技术观察软脑膜血管管径。腹腔注射对氯苯丙胺酸(PCPA)造成低5-HT状态,以观察脑血管对NO的超敏现象;连续灌胃大川芎丸7d后,以观察该药对正常状态和低5-HT状态扩张血管的干预作用。结果:低5-HT状态下,NO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明显强于正常状态。大川芎丸可以抑制低5-HT状态下NO导致的脑血管的过度扩张。结论:低5-HT状态下,脑血管对NO的反应性增强;大川芎丸可以抑制脑血管的过度扩张,可能是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沈晓明  杜元灏  李谈  石学敏 《针刺研究》2004,29(1):35-38,62
目的 :研究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中脑 5 羟色胺神经元形态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自然的更年期大鼠模型 ,实验动物包括青年组、更年组、调神益肾组、补肾健脾组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辅以计算机图像分析 ,观测中脑中缝背核和正中核 5 羟色胺样免疫阳性物质总面积、积分光度值。结果 :更年组大鼠中脑中缝背核和正中核 5 羟色胺神经元功能减退 ,合成、分泌 5 羟色胺明显减少。经针刺干预后 ,调神益肾组大鼠该部位 5 羟色胺神经元活动加强 ,合成、分泌 5 羟色胺显著增多 ;而补肾健脾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调神益肾针法能够促进更年期大鼠中脑 5 羟色胺神经元的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夏秫米汤对痰湿内阻慢性失眠模型大鼠5-羟色胺1A受体(5-HT1AR)、5-羟色胺2A受体(5-HT2AR)及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的影响, 探讨该方化痰通利、引阳入阴安神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 模型组, 半夏秫米汤低、中、高剂量组, 地西泮组, 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 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单平台水环境法"制备痰湿内阻慢性失眠大鼠模型, 半夏秫米汤低、中、高剂量组灌胃半夏秫米汤4.69、9.38、18.75 g/kg, 地西泮组灌胃地西泮水溶液0.52 mg/kg, 1次/d, 连续灌胃2周。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qPCR法检测大鼠脑干5-HT1AR、5-HT2AR mRNA水平,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中缝核5-HT1AR、5-HT2AR蛋白表达,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检测大鼠脑干5-HT、5-HIA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半夏秫米汤低、中、高剂量组及地西泮组5-HT1AR mRNA水平升高(P<0.01);半夏秫米汤高剂量组、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偏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将12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每晚服用1次;观察组采用治偏痛胶囊,4粒/次,3次/d,口服.治疗期间若发生难以忍受疼痛,均可采用布洛芬片,0.1g/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天数、头痛发作程度等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血液速度;检测血浆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优于对照组(77.41%)(P<0.05);观察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1.93%)优于对照组(75.81%)(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程度及头痛发作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5-HT水平升高,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研究期间止痛药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的颅内段(VA)和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偏痛胶囊能降低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偏头痛临床症状,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血浆5-H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