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EKS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10):1442-1442
患者,女,75岁,离休干部,因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月,阴道流血半月于2001年5月转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胆囊结石病史,月经生育史13(3-5/30)48岁,生育4个孩子,2月前始突发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困难,在甘医学院附院住院诊断为“双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共住院2个月,言语及肢体功能恢复较好后转入我院。治疗期间静滴刺五加后,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为暗红色,量较月经少,伴轻微下腹部隐痛,共住院2月,体查:生命体征正常,言语欠清,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宫体前位,稍增大,如孕 相似文献
5.
头针治疗神经性耳聋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头针治疗神经性耳聋4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确诊为神经性耳聋患者中,男14例,女29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2 治疗方法 取穴:额中线、顶中线、双侧颞后线、头维穴。 操作:各穴均沿头皮进针透刺1寸左右,颞后线 相似文献
7.
8.
9.
10.
运用汤氏头针疗法,随症取穴,治疗小儿脑瘫,椎动脉型颈椎病,失眠等,获得满意疗效。说明汤氏头针疗法具有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郑颖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3):325-326
皮内针疗法是将皮内针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皮内针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临证隅得三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震颤麻痹综合征3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笔者采用头皮针与体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了38例震颤麻痹综合征的住院及门诊病人,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55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1个月。2 治疗方法 取穴:头针取额顶线后1/3,顶颞前斜线(病灶对侧相应部位)。体针取人中、三阴交、内关、足三里、太溪、太阳。痰多加丰隆,抖重者加太冲。 针刺手法:用28号1.5寸毫针平刺额顶带后1/3为2针,双侧顶颞前斜线接力透刺各3针,用小幅度提插泻法,行针时嘱病人憋气,并尽量嘱病… 相似文献
17.
1顽固性头痛 黄某某,女、35岁,2004年8月7日初诊,头痛反复发作一年余,伴有全身不适,胸心痛甚,有时恶心伴呕吐,头痛如裹布带,经服中西医药不效来治,症见:头痛如裹,胸闷纳呆,全身不适,舌苔白腻而厚,症属气机不畅,脾虚湿停,治以清热除湿芳化淡渗宣畅气机.方药:白芷10g、川芎10g、蒿本10g、苡米仁30g、白蔻仁10g、杏仁10g、竹叶10g、厚朴10g、通草6g、半夏10g、滑石30g、甘草10go.每日1剂,水煎服,服10剂后头痛明显减轻,守方月余至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8.
19.
1胸痹(冠心病心绞痛)陈某,男,46岁,1995年9月8日初诊,患者心前区针刺样疼痛,病彻肩臂,反复发作6天,伴胸闷气急、头昏。心电图检查:心肌供血不足。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心痛定等药,疼痛未能缓解而请余诊治。诊见患者体胖,面色海滞,唇色紫暗,舌谈有瘀麻、边有板印,苔薄白,脉细涩,证属气虚血瘀,心脉阻滞之胸痹,治以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用血府通瘀汤加减。处方:当归、桃仁各12g,红花、赤芍、田七、蒲黄、五灵脂、川中膝各10g,川芎、桂枝、枳壳、炙甘草各6g。服药3剂后,心前区刺痛减轻、胸闷、头昏好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