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30d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92例TIA患者以发病30d为观察终点,30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为进展组(n=30),未进展为脑梗死者为未进展组(n=62)。分析两组间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高胆固醇血症史(45.9%vs28.1%,P<0.01)、糖尿病史(51.5%vs31.6%、P<0.01)、脑血管病家族史(68.5%vs49.2%、P<0.01)、空腹血糖升高(55.2%vs9.7%、P<0.01)、空腹胆固醇升高(59.1%vs34.5%、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73.9%vs55.8%、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家族史(OR=1.616、P<0.01),糖尿病史(OR=1.763、P<0.01)是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史是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TIA后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并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临床表现,探讨患者在2d和7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因素。方法对176例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院治疗TI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TIA患者脑梗死发病率评分系统ABCD2对TIA患者2d和7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因素进行评分,统计学分析风险因素与TIA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TIA患者年龄≥60岁(P0.05)、有高血压史(P0.05)、TIA发作次数≥3次(P0.05)、TIA症状持续时间≥10min(P0.05)、DWI异常(P0.05)和颅内动脉病变(P0.05)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显著相关;其中抗血小板(P0.05)和抗凝治疗(P0.05)是TIA短期发生脑梗死的保护因素。ABCD2评分越高,TIA后2d和7d内(r=0.957,r=0.975,P0.05)脑梗死发生率越高。结论年龄、高血压史、发作次数、TIA持续时间等是TIA后2d和7d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适当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可减少脑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关系,寻找TIA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90例TIA患者(病例组)和70例对照患者(对照组)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狭窄的发生率,观察CAS程度,同时检查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纤维蛋白原(FBG)、空腹血糖(FPG等指标,以研究上述因素之间及其与TI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IA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粥样硬化斑块软斑的比率均较对照组高;TIA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TCH、TG、FIB的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TIA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TIA患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戴健  肖瑾 《安徽医药》2013,34(4):401-404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按ABCD2评分标准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周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TIA后32例(26.0%)患者于2周内发生脑梗死;在年龄≥60岁、单肢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糖尿病、ABCD2评分>3分、既往脑卒中病史、吸烟(P<0.01)、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P<0.05)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而在语言障碍不伴肢体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高血压病、饮酒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BCD2评分>3分、糖尿病、既往脑卒中史是TIA后2周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IA后进展为脑梗死与年龄≥60岁、单肢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糖尿病、ABCD2评分>3分、既往脑卒中病史、吸烟(P<0.01)、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密切相关;ABCD2评分>3分、糖尿病和既往脑卒中病史的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ABCD2评分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预测性,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可帮助临床医生评判高危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以防止发生脑梗死;ABCD2评分法进一步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90 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07例TIA患者(TIA组),以及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7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TIA患者根据发病后90 d内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34例)和非脑卒中组(273例)。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分析TyG指数和ABCD3-Ⅰ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IA患者90 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yG指数与ABCD3-Ⅰ评分单独或联合预测TIA患者近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结果 TIA组TyG指数高于对照组[8.67(8.29,9.11)比8.49(8.13,8.84)],脑卒中组ABCD3-Ⅰ评分、TyG指数均高于非脑卒中组[8(6,11)分比3(2,6)分、(9.6±0.8)比(8.6±0.6)](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yG指数与ABCD3-Ⅰ评分呈正相关(r=0.825,P<0.001)...  相似文献   

6.
青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松青 《安徽医药》2007,11(9):826-827
目的探讨青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4例青年人TIA临床表现、可干预危险因素、TCD检测结果、血液学及影像学特点等进行探究,并对其短期预后进行随访分析。结果青年人TIA患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颈椎病较多见;TCD异常率较高;持续时间小于1 h的居多;全部TIA患者在1月、1年内发展成脑梗死分别占3.5%、9.5%。结论青年人TIA并非少见;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与老年人相似;发作持续时间大于1 h者应警惕脑梗死的发生;TCD检测为TIA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郭艳莉  王宁勃 《贵州医药》2023,(10):1623-1624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ST-T改变与急性左心衰短期、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左心衰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静息心电图检查,记录ST-T改变情况,随访患者的短期、长期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88例患者中,短期预后良好74例(84.1%);长期预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11例(12.5%),其中心源性休克8例,心源性死亡3例。短期预后良好患者的静息心电图ST-T异常率明显低于短期预后不佳患者(P<0.05);长期预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静息心电图ST-T异常率明显高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P<0.05)。Speasman分析显示静息心电图ST-T异常率与短期预后、长期预后均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息心电图ST-T异常率为影响短期预后、长期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多伴随有静息心电图ST-T异常,短期预后、长期预后均有待改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与急性左心衰短期、长期预后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李明军  李谧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85-586
目的观察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d和30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79例TIA为观察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随方TIA患者7d和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TIA发生后29例(36.7%)患者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18例(22.8%)发生于7d内。"ABCD2"评分≥4分是TIA后发生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CD2"评分多的TIA患者短期内脑梗死的发生危险性较高,抗凝治疗可使TIA患者降低脑梗死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李宝亮  苏华  陈琛 《河北医药》2015,(3):343-345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是否是ICU非心源性重症患者预后判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综合ICU非心源性患者152例,进入ICU后完善患者基本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于收治1、2、5 d进行NT-pro BNP检测,记录患者28 d的终点事件。结果 152例入选患者28 d死亡率40.13%(61/152)。死亡组血浆NT-pro-BNP第1天浓度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NT-pro-BNP与APACHEⅡ有相关性,且均为影响患者28 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比较,NT-pro-BNP ROC曲线下面积为0.731,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在评估患者预后比较中NT-pro-BNP优于APACHE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最佳临界值为5 003.39 pg/ml,NT-pro-BNP<5 003 pg/ml组生存率高于NT-pro-BNP>5 003 pg/ml组(χ2=32.1,P<0.01)。结论ICU非心源性重症患者NT-pro-BNP>5 003 pg/ml是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老年中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00例老年中高危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7 d后临床疗效、治疗90 d内急性脑梗死发生情况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90 d内急性脑梗死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老年中高危TIA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短期症状,降低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无显著的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华法林负荷量法抗凝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华法林抗凝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 0 0 3年 1月至2 0 0 4年 1月入院的TIA病人 ,适合抗凝治疗者 ,按Roberts依年龄调整华法林负荷量指南用药 ,对照组为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住院的TIA病人 ,并剔除用肝素治疗的病人。结果 :华法林组 10d内无脑卒中发生 ,仅有 4人次再次TIA ,未发现有出血者 ;对照组 10d内脑梗死 6例 ,再次TIA 12人次 ,华法林组于TIA发作后 10d内发生脑梗死及再次TIA较对照组低 (P <0 .0 5 )。结论 :按Roberts华法林负荷量指南抗凝治疗TIA优于非抗凝治疗 ,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DL-C+ABCD2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用ABCD2评分法和LDL-C+ABCD2评分法分别测定106例TIA患者的评分,并观察TIA后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LDL-C+ABCD2评分法和ABCD2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849(0.771-0.927)和0.844(0.768-0.920)。采用LDL-C+ABCD2评分中TIA患者中低、中和高危组TIA后7 d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2.1%、33.3%和64.3%,不同脑卒中风险分层的脑梗死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BCD2评分法是目前临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有效的方法 ,结合LDL-C检查结果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吴军 《安徽医药》2016,20(12):2294-2296
【】: 目的:初步了解探讨醒后脑卒中(WU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醒后脑卒中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住院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84例,按照WUS定义对所有入组患者分为WUS组和非醒后脑卒中(NWUS)组,登记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并以入院时NHISS评分和发病2周时mRS评分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比较WUS与NWUS的临床特点、脑血管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的异同。 结果:WUS组有TIA病史者9例(22.0%),高于NWUS组(10例,7.0%,P<0.05),WUS组入院时NHISS评分高于NWUS组{7[4,9] Vs. 5[3,8],P<0.05}。发病2周时mRS评分,WUS组高于NWUS组﹛3[2,4]Vs.2[2,4],P<0.05﹜。结论:WUS病前TIA发作史及血脂代谢异常者较多,其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NWUS无明显差异;WUS相对病情较重,短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ABCD2评分与溶栓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4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TIA患者为观察组,给予50万U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后1周TIA发作次数、急性脑梗死和出血性疾病发生率,并与40例未溶栓治疗的TIA患者对照分析。采用ABCD2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各亚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TIA发作次数为(1.16±0.34)次,急性脑梗死发生率为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2±1.86)次和15%(P<0.05),而出血性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亚组间TIA发作次数和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内随危险度升高,TIA发作次数明显增加(F=10.406,P<0.05),且高危组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和中危组(χ2=8.550,P<0.05)。结论 TIA患者早期溶栓治疗能减少发作次数,降低急性脑梗死风险,尤其是对于高危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后继脑梗死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脑梗死患者梗死前有无TIA史分为脑梗死Ⅰ组(梗死前无TIA)和脑梗死Ⅱ组(梗死前有TIA),分别从TIA持续时间、与脑梗死间隔时间及发作频次与梗死前无TIA患者比较,应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评定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梗死前患者TIA持续时间≤10min、与梗死时间间隔≤7d及发作频次2~3次与梗死前无TIA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Ⅰ级预后较好。结论脑梗死前已发作TIA可能使大脑产生缺血耐受,对后继脑梗死有神经保护作用,且与TIA持续时间、脑梗死间隔时间及发作频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结合头颈CT血管成像(CT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25例TIA患者临床和CTA检查资料,按Johnston提出的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分为低危(0~3分)、中危(4~5分)和高危(6~7分)3组;按CTA检查结果分为血管狭窄≥50%组和血管狭窄<50%组.观察TIA后7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23例(18.4%)在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低危组与中危组、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6.9%、21.1%、37.9%)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外动脉狭窄≥50%组脑梗死发生率31.2% (39/125),显著高于动脉狭窄<50%组(P<0.01).ABCD2评分<4分、颅内外动脉狭窄≥50%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20.0%(25/125),显著高于ABCD2评分<4分、颅内外动脉狭窄<50%组(P<0.01).结论 ABCD2评分是预测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的有效方法,进一步结合头颈CTA检查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脑血管功能检测仪,对60例正常人和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TIA组颈总动脉平均流速,最大流速和最小流速及平均流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2)TIA组右侧颈总动脉平均流速及平均流量低于左侧(P〈0.05)。(3)TIA组颈总动脉外周阻力,特性阻抗及脉搏波波速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果说明  相似文献   

18.
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脑梗死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比值)与脑梗死发病危险性的关系以及这一比值在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的变化。方法:选择197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单纯脑梗死组、合并高血压组、合并糖尿病组。58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探讨这一比值的变化。结果:胆固醇(TC)水平及TC/HDL-C比值在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患者的H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病例组间TC、HDL-C水平及TC/HDL-C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C/HDL-C比值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氟哌啶醇和氯丙嗪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对87例服用氟哌啶醇和83例服用氯丙嗪的患者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作血糖、胰岛素、血脂及体重测定,并作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服药90,180d后氟哌啶醇组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1.1%和2.3%,氯丙嗪组分别为1.1%及3.6%。与治疗前相比,氯丙嗪组90d时空腹和餐后2h血糖升高,180d时进一步升高;氟哌啶醇组不明显。氯丙嗪组90d时体重较基线增高平均为4.8%;180d为7.4%;氟哌啶醇组不明显。胰岛素两组均增加(P<0.05),但组间无差别(P>0.01)。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检查,氯丙嗪组均增高(P<0.01),氟哌啶醇组无变化。氯丙嗪组的血药浓度与2h血糖相关,r=0.64(P<0.01)。结论:氯丙嗪对糖脂代谢和体重有影响。建议在用药期间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