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原发性脑干出血的CT诊断和临床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脑干出血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脑干出血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 CT能够发现急性脑干出血.并能明确出血位置,提示预后。结论 CT对急性脑干出血诊断有重要价值.少量脑干出血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脑干出血是神经科的危急重症,其发病急,临床症状复杂,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进步,CT及MRI的临床应用,脑干出血的发现率及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为了加深对脑干出血的认识,探讨脑干出血的临床与预后,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近年来对于脑干出血的诊断和预后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对本院收治的36例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与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脑干出血救治经验,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赵群  勾伟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86-7186
脑干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症,患者发病急,临床症状复杂,预后差且病死率高。为了解脑干出血的发病类型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残率,现收集我院2006-2010年经头颅CT证实的原发性脑干出血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中风CT影像与脑出血性猝死的关系。方法:对774例HCS病例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CT征象与是否发生SCHD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74例HCS病例中发生SCHD47例(6.07%);HCS患发生SCHD的重要CT征象为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干出血、脑出血并脑疝;HCS患是否发生SCHD与出血破入脑室、脑干出血及急性脑疝有密切关系。结论: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干出血、脑出血并急性脑疝是HCS患发生SCHD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2例(88.2%),发病时血压升高66例(91.7%)。其中桥脑出血最常见,占79.1%(57/72)。血肿<2 ml者临床症状轻,预后好;血肿2~5 ml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预后较差;血肿>5 ml者起病凶险,进展快,病死率极高。结论颅CT是诊断脑干出血的首选。脑干出血的常见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其预后与出血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otterdam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分系统及外伤性脑干出血血肿影像学特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50例北京市海淀医院及北京市上地医院收治外伤性脑干出血患者入院2周内全部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脑干损伤类型、入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及Rotterdam CT评分等。运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外伤性脑干出血的预测因子。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平均年龄(36.24±15.51)岁,共33例患者(66%)死于2周内,患者入院GCS平均(9.14±2.60)分、Rotterdam CT评分(3.06±1.39)分、脑干血肿最大径线(1.51±0.74)cm,血肿量(3.50±2.67)cm3。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GCS、CT评分系统、脑干血肿最大径线及血肿量均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当Rotterdam CT评分系统的截断点设置为2分,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88.2%和93.9%,该CT评分系统与患者预后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Rotterdam CT评分系统、患者年龄、入院GCS、血肿最大径线及血肿量可作为判断外伤性脑干出血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脑干出血是神经科临床的急重症,发病突然、急剧,临床表现复杂,处置要求严谨,病死率较高.随着头颅CT、MRI、CTA及MRA的临床普及,脑干出血的诊断率、发病的具体部位、发病的原因及治疗水平均有了明显提高.现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7例脑干出血的患者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干梗死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特征、病理基础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疗效。方法72例脑干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和MRI确诊,并分析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延髓和中脑梗死均具有交叉性瘫痪,脑桥梗死则有不同的临床征象,可概括为四种类型:交叉性瘫痪、四肢瘫、纯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并偏身感觉障碍。结论脑干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病例早期诊断困难,MRI对脑干早期诊断最有意义,CT不能确诊脑干梗死,但有助于排除脑干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螺旋CT的一些特殊功能在脑干出血诊断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2月至2004年2月做CT检查的5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都有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30例行常规CT平扫,发现脑干出血5例;20例行颅底薄层螺旋扫描并做二维、三维重建后处理,发现脑干出血15例。结论在对后颅凹区脑干出血诊断中,采用薄层螺旋扫描并做二维、三维重建后处理,可减少伪影干扰;提高出血灶检出率,比常规平扫具有较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脑干出血起病急骤、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少量出血时临床症状不典型,CT检查能获得正确诊断及早治疗,可使死亡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脑干出血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8例(85.3%),发病时血压升高63例(92.6%)。脑干出血中桥脑出血最常见,占80.9%(55/68),血肿〈2ml者临床表现轻,预后佳;血肿2~5ml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预后较差;血肿〉5ml者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CT是诊断脑干出血的首选。结论:脑于出血的常见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其预后与出血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CT检查资料。结果 78例患者中,小脑出血9例,脑干出血12例,丘脑出血2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30例;不同部位和时期的脑出血在CT扫描检查时表现不同。CT能准确诊断脑出血,并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是目前临床诊断脑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脑干出血起病急骤,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少量出血时临床症状不典型,CT检查能获得正确诊断及早治疗,可使死亡率大大降低。头颅CT扫描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确诊率高,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脑干出血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龙腾  黄艮彬  陈兆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982-3982,3991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CT、MRI,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资料完整的34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桥脑出血最多见;无延髓出血。出血量〈2 ml者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出血量在2~5 ml者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低,预后一般;出血量5~10 ml者预后差,病死率高;出血量〉10 ml者病死率极高。起病后迅速出现昏迷者预后差,病死率高。结论出血量大小、出血部位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原发性脑干出血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90%以上的脑干出血患者因脑水肿引起颅内高压,脑干受压,进而发生呼吸困难和呼吸骤停。脑干出血者起病急骤,急诊时常不及作颅脑CT检查就突然出现呼吸骤停;有的患者甚而于作CT检查时因呼吸骤停而死亡。最近我中心内科急诊快速成功地抢救了3例因脑干出血而致呼吸骤停病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性,57岁。患者因意识丧失1小时伴抽搐由急救车送来急诊。体检:Bp23/15kPa,双瞳孔不等大,左侧2.5mm,右侧3mm,对光反射消失,项强。全身摇摇,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左侧Babinski征阳性。诊断;急性脑血管病(?)。即予以20%甘露醇…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脑干出血凝血和纤溶关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凝血和纤溶关系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72名发病 6小时内经头颅CT证实为脑干出血病人 ,抽取肘静脉血进行血液分析及测定凝血和纤溶参数 ,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脑干出血病人白细胞、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D Dime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而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Ⅲ、α 抗纤溶酶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自发性脑干出血时脑组织损伤 ,颅内压增加 ,通过神经原性或体液机制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及组织因子等释放 ,使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活性增强。白细胞增加可能与出血时的损伤和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的CT、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例经临床诊治、随访证实的PNSAH患者的CT、MRI资料.结果 4例患者CT见脑干周围高密度影.MRI各序列表现各异,均位于脑干周围的脑池内;6例患者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均示脑干周围高信号,磁敏感序列均示脑干周围极低信号.结论 PNSAH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FLAIR及磁敏感序列对病灶检出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脑干出血发病率约为原发性脑出血的10%,但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远高于其他疾病。脑干解剖特点及密集的功能核团与脑干出血手术极高的操作难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发性脑干出血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分为开颅血肿清除、血肿穿刺抽吸两类。目前对于脑干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尚未形成共识,缺乏大型多中心临床观察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现有的治疗方式均未在脑干出血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常由于缺乏依据而困惑,寻求脑干出血的有效治疗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小脑出血发病率占脑血管病的4.1~16.7%,但因小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往往被误诊。由于电子工业的发展,先进技术的引进,借藉头颅 CT 扫描,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出血、脑干出血、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等的小脑出血得到证实,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率,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我院近两年来经头颅 CT 扫描证实的8例小脑出血(其中2例以小脑为主合并其他脑叶出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