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8月本院NICU收治的120例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55)。观察组按照CICARE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护患沟通。对比两组家属对相关注意事项的知晓度、对护士的满意度以及护士的沟通能力。结果观察组家属对相关注意事项的知晓度、对护士的满意度以及护士的沟通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CARE沟通模式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家属对患儿在NICU住院期间相关注意事项的知晓度,提高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脑外科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入住脑外科监护室的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平均分床法来分配护理人员,观察组首先应用ICNSS量表评估护理工作量,护士长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较两组病人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病人或家属对脑外科监护室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和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及离职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脑外科监护室住院时间和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88.9%vs 55.6%,P0.05),两组护士的离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NSS在评估脑外科监护室护理工作量并指导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优势,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和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完善对家属的管理在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5年6-12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12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同法选择2016年6-1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120例为观察组,在原有常规管理基础上加以完善。对两组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ICU相关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完善对家属的管理能有效提高ICU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ICU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12月由神经外科ICU转入病房的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月-6月转入病房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采用口头交接,观察组使用SBAR沟通模式交接。对比两组患者的交接时间、交接内容的遗漏率以及患者家属及病区护士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病情交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交接内容遗漏率低于对照组,家属及病区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神经外科ICU与病房交接的效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杨柳  陈劲光  李素明  王静 《妇幼护理》2022,2(11):2605-2608
目的 探讨基于 ISBAR 标准沟通模式的儿科重症监护室床旁护理交接班表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儿科重症监护室工作的 23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按照传统的 PICU 儿科重症 监护室流程进行交接的护士纳入对照组,2021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实施采用基于 ISBAR 标准沟通模式的儿科重症监护 室床旁护理交接班表进行交接的护士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护士儿科重症监护室交接班书写记录时间和床旁交接班时间、交接 班质量、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掌握情况、护士对交接班方式的认可度以及患者对护士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士床边 交接班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书面交接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交接班方式认可度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交接班质量、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掌握情况以及患者对交接班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基于 ISBAR 标准沟通模式的儿科重症监护室床旁护理交接班表能有效降低护士交接工作量,提高交床旁 护理交接质量,协助责任护士更好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并获得了护士及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以规范化护理告知方式通知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具体过程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时间开始于2019年11月,结束于2020年2月,研究对象抽选本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患者5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家属采取常规护理告知方式,观察组患者家属采取规范化护理告知方式,统计各组出现医疗纠纷的概率,评估各组患者家属的此次护理服务的配合程度,另外计算各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出现医疗纠纷的概率远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家属的配合度相较对照组更高(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家属普遍显示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家属因担忧患者病情等极容易出现焦躁等不良行为,通过规范化护理告知能够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家属的配合程度及护理整体质量,值得大力推广施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U联络护士对患者家属焦虑情绪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入住我院ICU(入住≥3 d)的患者家属的资料,家属与患者的比例为1:1.随机将家属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在常规探视时间与家属进行床旁沟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联络护士对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中的状态-焦虑量表(S-AI)对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家属护理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络护士针对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使家属更好地照顾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精神科重症病房加强与患者家属探视时的有效沟通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以2010年1-6月入住精神科重症病房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月入住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4-6月入住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在家属探视时采用传统沟通,患者家属询问时给予解答;观察组先对护士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BAR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EICU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患者交接班中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试验组在患者交接班中采用SBAR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交接班时间、护士对交接班的评价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床旁交班时间较短,试验组的交接班效率与效力、促进患者参与、确保合作安全、增进护士合作与责任、提供患者所需信息评分较高,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R沟通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护士在EICU患者交接班的耗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交接班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框架制定的转运交接单在重症监护室(ICU)后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6月我科ICU转出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本院原有转运交接单进行交接;选取2017年7—12月我科ICU转出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基于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标准制定的转运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交接班评价满意度及患者转科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9个条目交接班评价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护士病情观察和巡视频率、整体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使用SBAR标准制定的转运交接单交接后,提高了病房护理人员交接班评价满意度,为ICU转科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连续性护理,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外科室责任护士手术观摩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42名责任护士为手术观摩护士,将2014年7~12月择期手术的1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6月择期手术的12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责任护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责任护士手术观摩。比较两组护士围术期护理质量、综合素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估得分(98.1±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3.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合格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得分为(97.4±3.3)分与(97.9±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2.6±2.9)分与(91.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室责任护士手术观摩提升了护士的护理质量,增强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肿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6月—11月在某肿瘤医院ICU保护性隔离区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沟通方式;选择2019年1月—6月在ICU保护性隔离区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42例为实验组,与患者家属采取CICARE沟通模式进行沟通,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家属的满意度及ICU护士的沟通能力。结果实验组患者依从性60.6%(86/142),家属满意度中非常满意54.9%(78/142),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1.3%(32/150)及20.7%(31/150)。护士沟通能力得分为(2.91±0.38)分,高于干预前(2.39±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ICARE沟通模式应用在肿瘤ICU家属探视期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及ICU护士的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纠纷,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施支气管肺炎(非重症)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6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1,入住非试点病房;7~11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1,入住临床路径试点病房。将2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2和对照组2各10名,对照组护士按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护士按支气管肺炎(非重症)临床路径护理观察组患儿。观察、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胜任力、护理记录用时、护士接瓶次数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护理胜任力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记录用时、护士接瓶次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中实施支气管肺炎(非重症)临床路径,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对ICU患者家属探视焦虑情绪及回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40名ICU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探视接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SBAR模式设计制定的ICU患者家属探视沟通管理表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比较两组家属在探视前后焦虑缓解程度、患者转回病房后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探视后焦虑评分低于探视前(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SBAR模式应用于ICU患者家属探视沟通中,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对家属焦虑有较好的缓解效果,但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按照AIDET沟通模式对患者入院、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健康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沟通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程度、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测评,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用AIDET沟通模式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对疾病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访视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转科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上半年60例转至呼吸科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出科护理,下半年60例转至呼吸科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访视护理模式,了解患儿家属对监护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采用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来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访视护理组患儿家属监护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扬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15、6.114;P0.05);访视护理组家属SAS、SDS评分分别为(47.77±4.93)分、(47.81±4.32)分,对照组分别为(52.94±5.68)分、(53.10±4.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735、47.195,P均0.05);访视护理组组家属疾病认知达标及治疗方案接受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04、5.175;P0.05),访视组家属对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将访视护理模式应用于监护室转出患儿,可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SBAR沟通模式指引下的医护沟通在急诊儿科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急诊儿科患儿1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治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2019年7~12月,n=72)和对照组(2019年1~6月,n=63)。对照组给予传统急诊儿科医护沟通方式,观察组给予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医护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医生满意度、患儿家属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建立和谐关系、敏锐视听、确认患者问题、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临床沟通能力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儿科医生、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沟通所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8%(2/72),低于对照组的15.87%(10/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5,P<0.01)。【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医护沟通有助于促进急诊儿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养成,提高医生、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因沟通所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李维  梅花 《当代护士》2018,(5):63-64
目的观察使用地域方言进行护患沟通对神经外科神志清楚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本科收治的146例神经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地域方言进行沟通并予以常规护理。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19.4±9.8)分和(19.1±10.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7.4±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域方言的恰当使用可明显改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维度人文关怀护理在初诊住院急性白血病患儿及其家属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本科的初诊急性白血病患儿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2016年1月-12月住院的144例患儿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12月住院的14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多维度的人文关怀护理,分别对两组白血病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施系统性多维度的人文关怀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护士服务态度(94.67±3.08)分、用药指导(95.33±3.21)分、住院指导(95.33±3.91)分、及时床边服务(94.67±3.72)分、护士操作技术(94.67±5.03)分及总分(94.91±5.03)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系统性多维度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初诊住院急性白血病患儿的照护过程,能有效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焦虑情绪,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家属的照护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CICARE沟通模式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80例按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健康宣教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采用CICARE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服药依从性及对护士沟通行为评分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服药依从性及对护士沟通行为评分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ICARE沟通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常规健康宣教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