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孟旭辉  刘龙发 《肿瘤药学》2021,11(6):724-731
目的 研究阿昔替尼单药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伴肝转移肾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肾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3例接受阿昔替尼单药口服治疗,观察组13例接受阿昔替尼口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61.5%)显著高于对照组(30.8%)(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CEA、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8+、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皮疹、乳酸脱氢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除皮疹外,两组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替尼单药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均能为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伴肝转移肾细胞癌患者带来疗效获益,且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和免疫功能获益均显著优于单药治疗,但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造成了不良反应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联合谷胱甘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血脂和层黏蛋白(L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硫普罗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ALT、AST、GGT、LN和血脂水平。结果 经治疗,ALT、AST、GG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GG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CⅣ)、L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硫普罗宁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促进肝功能的恢复,降低TC、TG、LDL的浓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8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NSCLC骨转移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含铂类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4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骨痛评分、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骨痛评分都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分别为发热、寒颤、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在NSCLC骨转移中的应用能提高临床疗效与缓解疼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利多卡因及庆大霉素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口腔溃疡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62例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利多卡因及庆大霉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包括口腔溃疡情况、治疗3 d、治疗5 d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面积、溃疡愈合时间、进食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 d、5 d后VA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细胞白介素-6(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2%)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利多卡因及庆大霉素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疼痛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恢复,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张源  施德  梅浪华 《肿瘤药学》2023,13(2):210-213
目的 探讨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中颅内出血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情况。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122例老年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以及颅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8.69%)显著高于对照组(63.93%)(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提高率(70.49%)显著高于对照组(52.4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颅内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6.56%、4.92%)均高于对照组(1.64%、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治疗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近期疗效良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血清VEGF、EGF水平,但其颅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吴芳芳  陈慧  张兰 《肿瘤药学》2022,12(5):620-625
目的 观察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铂类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铂类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以及中位生存期(mOS)和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76.32%、57.89%,高于对照组的52.63%、31.58%(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乏力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心脏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OS、mPF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在铂类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疗效值得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解建  郭君 《肿瘤药学》2023,13(1):84-88
目的 观察针刺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予以针刺麻醉并持续至术毕。比较两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统计两组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并于手术前后行血清S100β、MMP-9、BDNF检测。结果 两组术中维库溴铵、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内,观察组患者POCD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S100β、MMP-9水平相比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血清BDNF水平相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麻醉能够改善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POC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S100β、MMP-9水平及升高血清BDN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常晓娟  徐翠翠 《肿瘤药学》2021,11(5):640-644
目的 探讨香薰按摩联合黄芪当归四逆汤对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性疼痛和疲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mFOLFOX6方案化疗的10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香薰按摩联合黄芪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黄芪当归四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周围神经性疼痛发生情况、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以及Piper疲乏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第2、4周,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6、8周,观察组周围神经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4、6、8周,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4周,两组患者Piper疲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6、8周,观察组Piper疲乏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薰按摩联合黄芪当归四逆汤对缓解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性疼痛和疲劳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SOX方案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58例胃癌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SOX方案(替吉奥+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3.33%,疾病临床控制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6.43%,疾病临床控制率为85.72%。两组总有效率、疾病临床控制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7个月;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9个月。两组累积无进展生存率、累积生存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均有好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疲倦、疼痛、恶心呕吐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色功能、食欲丧失、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SOX方案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roxadusta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MM肾性贫血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2)。两组均进行常规化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3疗程后血红蛋白(H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F)、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Hb、EPO、TSAT、SI、TIBF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Scr、BUN、IL-1β、IL-6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观察组HIF-1α水平有所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治疗MM肾性贫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EP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纠正铁代谢,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还能降低HIF-1α水平,有助于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苏敏  王文祥 《肿瘤药学》2022,12(2):234-237
目的 评价紫贝止咳颗粒治疗肺癌根治术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癌根治术后咳嗽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紫贝止咳颗粒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咳嗽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4%,治疗组为84.2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包括LCQ总评分、生理评分、心理评分和社会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贝止咳颗粒对肺癌根治术后咳嗽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复明片与卵磷脂络合碘片联合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中部地区总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眼科收治的8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复明片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玻璃体混浊程度变化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均有提高,观察组的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混浊程度评分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明片与卵磷脂络合碘片联用治疗玻璃体混浊,在改善患者视力及玻璃体混浊程度方面作用突出,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腰痛宁胶囊联合依托考昔改善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痛感、炎症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战略支援部队特勤疗养中心的120例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考昔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腰痛宁胶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脊柱疼痛、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监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环氧合酶(CO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评价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8.33%和91.6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SF-36评分则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TNF-α、GM-CSF、COX-2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BMP-2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腰痛宁胶囊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腰痛感,改善生活质量,抑制炎性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4.
白雄伟  黄章  汤文平  任飞  彭毅  张科 《安徽医药》2017,38(10):1327-1329
目的 观察Brostorm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汉中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按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Brostorm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Chrisman-Snook术式非解剖学重建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距骨倾斜角变化、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以下简称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在治疗后1、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稳定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8%,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距骨倾斜角(7.61±1.42)°,小于对照组(8.89±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距骨前移距离(3.09±1.21)cm,短于对照组的(5.22±1.9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14±0.92)分,较对照组(3.21±0.95)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ostorm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疗效明显,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谢猛  李明  侯悦悦 《安徽医药》2020,41(6):699-701
目的 比较吗啡口服溶液与吗啡片治疗食管癌相关爆发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别。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食管癌伴癌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服用吗啡口服溶液,对照组服用吗啡片,观察首次爆发痛处理1 h后缓解率、处理爆发痛所用药物的累计剂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爆发痛处理1 h后缓解率为76.47%,对照组为70.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处理爆发痛所用药物累计剂量为(23.36±4.63)mg,对照组为(25.27±5.24)m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吗啡口服溶液治疗食管癌相关爆发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吗啡片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依托考昔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4月选择在汉中市中医院诊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给予依托考昔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和82.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86.34±11.36)分和(75.81±10.76)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6.24±12.53)分和(56.21±12.54)分(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值和CD3+CD8+值都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值和CD3+CD8+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硫酸氨基葡萄糖,依托考昔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提高总体疗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结肠癌根治术后镇痛及免疫功能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方式相同,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1.0 μg·kg-1·d-1舒芬太尼+8.0 mg托烷司琼;观察组采用1.5 μg·kg-1·d-1右美托咪定+1.0 μg·kg-1·h-1舒芬太尼+8.0 mg托烷司琼;两组患者均采用自控镇痛。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后0 h(T1)、4 h(T2)、8 h(T3)、24 h(T4)的镇痛效果(VAS及Ramsay评分)、免疫功能水平(IgG、IgA、IgM、CD4+及CD8+ T细胞)、应激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醛固酮(ALD)]、血清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同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与应激反应方面,T4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CD4+ T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 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指标ACTH、Cor及AL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T4时间点观察组血清S-100β、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25% vs. 20.83%, P<0.05),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83% vs. 6.25%, 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结肠癌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好,可增强免疫功能,减轻应激反应,降低血清S-100β、NSE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两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2013年2月—2016年12月选择在中山市博爱医院诊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观察组治疗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在给药途径中,不中断进行机械通气,此后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与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可重复使用,最大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两组都治疗观察14 d。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两组治疗前后的肺泡内正压参数变化情况,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及神经损伤因子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肺泡内正压参数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肺泡内正压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纠正胎龄37周时NBNA评分分别为(36.98±3.11)分和(31.49±3.87)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5.72±2.92)分和(25.14±3.11)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NSE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NSE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中断机械通气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能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肺功能,促进患儿康复,且有利于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平消胶囊对接受他莫西芬内分泌治疗的Luminal A型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增厚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4例Luminal A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他莫昔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平消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病理改变情况,以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并对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IGF-1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第6、12、24个月,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逐渐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t=3.311, 4.018, 6.406; P<0.05)。治疗第24个月,观察组患者子宫萎缩内膜、子宫增生或分泌期内膜、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子宫内膜息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0.730, 13.974, 6.335, 6.546; P<0.05)。治疗第6、12、24个月,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血清IGF-1水平呈正相关(r=0.488, 0.464, 0.336; 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204, 3.646, 6.802; P<0.05)。结论 平消胶囊可有效抑制接受他莫西芬内分泌治疗的LuminalA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增厚及不良病理改变,并降低血清IGF-1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盐酸吗啡片动态滴定方法在肿瘤晚期患儿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年龄为8~14岁的38例肿瘤晚期疼痛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传统组,n=19)和动态滴定治疗组(动态滴定组,n=19)。(1)进行组内治疗前后疼痛数字等级(NR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卡氏体能状况(KPS)评分比较;(2)进行组间治疗前、治疗后的NRS评分、QOL评分、KPS评分比较;(3)进行组间治疗后副作用比较。结果 动态滴定组负滴定人数(率)较传统组多(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正滴定人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NRS评分、QOL评分、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与动态滴定组间治疗前、治疗后NRS评分、QOL评分、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动态滴定组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较传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余副作用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吗啡片动态滴定方法可行,和传统治疗一样能减轻肿瘤晚期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增强患儿活动能力。动态滴定方法可根据患儿疼痛程度增加或减少镇痛药物剂量,且剂量减少不会导致后续镇痛治疗药物量异常增加。动态滴定方法可减少患儿镇痛治疗的胃肠道副作用,为镇痛治疗中镇痛药物减量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