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压疮高危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及质控流程再造,改善压疮高危病人风险管理。[方法]以2009年—2011年住院病人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质控流程;2012年—2014年住院病人为观察组,实施基于HFMEA管理模式的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质控再造流程;比较两组住院病人的压疮高危备案率、压疮发生率及观察组实施后事先风险指数(RPN)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压疮高危病人备案率上升、压疮发生率下降(P0.01),观察组实施HFMEA管理模式后RPN值下降(P0.01)。[结论]将HFMEA应用于压疮高危病人管理,可准确把握防范压疮的重点管理环节,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压疮高危病人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术中输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HFMEA分析并列出静脉输血流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计算每个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PN),筛查出RPN125分的失效模式,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2017年6月—2018年6月实施HFMEA后的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并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实施HFMEA前的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检查作为对照组。比较实施HFMEA前后高危失效模式的RPN值,以及2组护理差错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HFMEA后高危失效模式的RPN值均较实施前低(RPN因人为因素数值不同);观察组护理差错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1.36%,观察组0.42%)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运用HFMEA进行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可减少护理差错,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HFMEA)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7月手术室成立HFMEA管理小组,运用HFMEA模式评估病人手术中易发生的失效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坠床、灼伤及烧伤、手术部位错误、标本丢失、异物遗留、用药或输血错误)发生情况、失效模式RPN值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应用HFMEA模式后手术室各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有明显下降;影响手术安全的失效模式RPN值由2 072分下降到4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满意度由75.6%提高到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模式的运用可以预见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失效环节,并通过RPN值使潜在隐患得到量化,进而确定手术室安全重点改进目标,从而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流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截瘫患者压疮预防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FMEA对截瘫患者引起压疮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截瘫患者引起压疮的原因,通过计算危机值(RPN)提出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整改后截瘫患者压疮预防流程的风险RPN下降了65.3%,压疮发生率为零(P<0.05)。结论 FMEA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应用于压疮预防流程,能在压疮发生前进行有效预测、评估,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压疮的护理管理,提高压疮的防治效果。方法2007年度实行传统的压疮管理方法,于2008年开始对压疮实施流程管理,进行压疮高危因素筛查、难免压疮申报、伤口评估、循证护理及全程质量控制,并在实践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与2007年度相比,院内难免压疮高危患者申报率显著增加(p<0.05),难免压疮发生率极显著下降(p<0.01),院外带入压疮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医院压疮管理流程对压疮进行护理质量监控,是防治压疮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预防术中低体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6月—2015年12月8166例手术病人设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管理;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9 018例手术病人设为观察组,应用HFMEA对术中体温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筛查高失效风险环节,选择其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RPN)的5个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下降(P0.01),观察组实施HFMEA管理模式后RPN值明显下降。[结论]将HFMEA应用与预防术中低体温管理,可以准确把握防范低体温的重点管理环节,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手术病人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MEA模式在开胸术后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构建一套适用于开胸术后压疮高危患者的风险评估框架以及护理管理流程。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入住本科室开行开胸手术的1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58),2组术毕Braden量表评分均在10~12分。对照组按照常规压疮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FMEA模式,即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值,制定改进方案并落实改进措施实施,统计2组压疮发生率并比较2组不同时间Braden评分提升幅度。结果实施FMEA模式后,观察组的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11%降低到3.4%;不同时间Braden量表评分提升幅度也大于对照组,由术后24 h的13.0分上升至术后72 h的1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MEA运用于开胸术后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管理中,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完善了护理管理体系,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预防母婴同室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起,根据HFMEA方法,成立预防院内感染HFMEA小组,绘制HFMEA工作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风险顺序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根据HFMEA分析结果制定持续改进方案。结果:母婴同室院内感染发生率及产妇和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分别由2011年的5.3%(70/1 314)和6.1%(81/1 321)下降至1.2%(23/1 888)和1.7%(32/1 904),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2011年的91.5%(1 202/1 314)提高至96.6%(1 824/1 888)。结论:将HFMEA应用于预防母婴同室中院内感染,可降低母婴同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护理差错,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管理模式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3月HFMEA实施前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4-7月HFMEA实施后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HFMEA评估工具,对引发肺部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及风险环节进行分析,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对RPN>125分项目制定改进措施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 应用HFMEA管理模式后,观察组6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监管其过程3项标准预防的合格率及3项护理流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HFMEA管理模式后,临床护士针对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及环节,落实专科感控技术标准预防措施,规范关键环节护理流程,联合督导核查及感控技术得以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74-976
探讨HFMEA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依据是否实施HFMEA模式分组,对比组间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RPN值。观察组实施HFMEA模式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RPN值均明显较对照组更理想(P0.05)。手术室运用HFMEA模式,有利于预见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护理流程中的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系统改进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流程,提升口服给药安全。方法:应用前瞻性质量改进工具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HFMEA),对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管理流程中潜在的风险因子进行评估分析,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整改措施,比较实施前后口服给药流程风险值(RPN)及口服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HFMEA后口服给药流程RPN值及口服给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应用HFMEA对住院患者口服给药进行前瞻性分析,制定改进计划并落实,可提升口服给药安全性,降低口服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流程的执行缺陷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方法,成立外科下床动流程改进小组,对腹部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流程执行缺陷情况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结果实施HFMEA管理后护理评估不到位,疼痛护理欠规范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83.33%~100%外科护士对实施HFMEA管理持肯定态度。结论运用HFMEA评估及改进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下床活动的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技术(HFMEA)应用于预防压疮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定2012年我院住院治疗患者中入院时未发生压疮、自住院起连续卧床7d以上需要他人协助翻身的成年患者79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HFMEA技术,通过组建HFMEA项目团队,绘制压疮的发生因果关系鱼骨图,找出潜在失效模式,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与监测新流程,应用PDCA循环法,定期验证改进措施是否有效,并及时修订,调整。将收集到的数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危急值的变化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实验组为0.125%,对照组为0.310%(P〈0.05)。结论:HFMEA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于压疮发生的潜在失效模式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进,减少压疮发生率,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对高危患者按预警程序进行预警干预,降低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以伤口护理虚拟学组为牵引、伤口护理中心为依托,形成压疮预警管理的核心理论,构建压疮预警管理的核心技术,制定压疮预警管理相关流程,并对实施压疮预警管理前后压疮预防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人员执行压疮预防及护理记录意识逐渐增强;实施压疮预警管理后,正确预防压疮、高危患者上报的例数较实施前增加,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例数较实施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37.72,χ^2=1124.82,χ^2=483.03,P〈0.01)。结论实施压疮预警管理有利于降低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失效模式预防可避免性压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有效地预防可避免性压疮。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率分析法针对压疮组成团队,分析诊疗流程并制作出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值。结果:制定与实施预防压疮改进措施,实施前后事先风险指数(RPN)值对比,压疮风险下降;形成压疮防治指南。结论:FMEA方法的应用有助于预防可避免性压疮,从而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降低住院结核病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住院结核病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跌倒高危因素评估质控流程;以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住院结核病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HFMEA管理模式的跌倒评估质控流程,找出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比较应用HFMEA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应用HFMEA后,患者跌倒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HFMEA 应用于住院结核病患者跌倒流程的管理,可准确把握跌倒风险预防的重点管理环节,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老年住院患者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发生尿路感染为切入点,研究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HFMEA)在预防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管理中的应用,识别患者和医疗服务者并存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及流程改进,为预防和控制CAUTI提供新的对策。方法基于规范老年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的管理流程,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0月73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11月~2013年10月36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为干预组,成立预防CAUTI流程改进小组,把留置导尿管分3个子流程: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对3个子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列出所有可能的失效模式,针对每个列出的失效模式,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失效原因及导致的结果,计算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指数(RPN),对RPN值达到100分的11个失效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前后的RPN值的差异及CAUTI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CAUTI发生情况比较(χ2=9.57,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PN值降低64.12%,CAUTI发生率下降了31.22%。结论通过HFMEA识别导致CAUTI的失效行为,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CAUTI是有效可行的,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有效模式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预防心内科患者跌倒的效果,提高患者的安全管理质量。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519例心内科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538例心内科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跌倒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HFMEA模式进行管理。比较实施HFMEA前后两组患者风险优先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及跌倒发生率。结果实施HFMEA前后两组患者4个失效模式RPN值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RPN值明显降低,均125分,达到预期效果;两组患者实施HFMEA前后跌倒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HFMEA能有效预防心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同时也提高了心内科护士预防患者跌倒的风险防范意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降低综合ICU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入住综合ICU压疮患者高危评估表(Braden)评分≤12分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现行常规评估及上报流程进行处理;选取2016年1月~12月入住综合ICU住院患者Braden评分≤12分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比较两组院内压疮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ICU患者发生压疮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优化压疮防护措施,改善护理结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供应室器械回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根据HFMEA管理方法,成立器械回收管理小组,分析器械回收中存在的风险,明确失效模式及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主要失效因素。比较HFMEA实施前后各失效模式风险指数(RPN)值的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HFMEA实施后各失效模式RPN评分较实施前降低;实施后回收人员器械伤发生率、清点数目不符率、回收登记错误率和科室初步清洗不合格率均较实施前降低。 结论 HFMEA管理方法能够及时发现供应室器械回收环节的失效模式,有效降低失效模式所带来的影响,促进临床工作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