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程序死亡受体1(PD-1)免疫治疗恶性肿瘤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11次程序死亡受体1抗体(PD-1)输注治疗,观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中出现4例发热,1例疲乏,2例Ⅰ级瘙痒,2例患者Ⅱ级皮疹,1例患者白癜风。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PD-1抗体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副作用少,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予以得当的护理措施,患者可以耐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PD-1抑制剂是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是免疫哨点单抗药物。主要在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功能是抑制细胞的激活,这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正常的自稳机制。但是,肿瘤微环境会诱导浸润的T细胞高表达PD-1分子,肿瘤细胞会高表达PD-1的配体PD-L1和PD-L2,导致肿瘤微环境中PD-1通路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1(PD-1/PD-L1)抑制剂在肿瘤免疫疗法中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1-3]。PD-1/PD-L1是1992年在消亡的T细胞杂交瘤中发现的。PD-1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4],在与PD-L1结合后,通过抑制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外周T细胞激活的同时导致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减少[5-6],并影响肿瘤微环境,身体监测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降低,从而产生免疫逃逸[7-9]。故可推断PD-1/PD-L1途径的抑制恢复  相似文献   

4.
根据临床资料总结14例使用PD-1抑制剂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尽管抗PD-1/PD-L1抗体已被证实是多种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肿瘤免疫治疗所特有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本文主要就抗PD-1/PD-L1抗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方式以及不良反应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等相关热点问题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6.
以肿瘤免疫治疗为核心的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近年来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可有效激发T细胞应  相似文献   

7.
分析30例使用过抗PD-1的抗体及抗PD-L1抗体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分享临床工作中使用抗PD-1的抗体及抗PD-L1抗体的护理。  相似文献   

8.
总结15例PD-1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肿瘤患者护理,针对出现的消化道、发热、肺炎、皮疹、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皮肤护理、药物治疗及严格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预防感染,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单抗免疫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护理问题及需求,为后续构建干预方案、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PD-1单抗免疫治疗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根据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生理(免疫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PD-1)抑制剂治疗肝癌常见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共104例(291次)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肝癌病人,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制定输注相关不良反应、内分泌毒性、消化道毒性、皮肤毒性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104例病人中59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7%,其中18例(17.3%)发生输注相关不良反应,12例(11.5%)发生内分泌毒性,14例(13.5%)发生消化道毒性,10例(9.6%)发生皮肤毒性,3例(2.9%)发生肺毒性。结论:PD-1在治疗肝癌病人中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输注相关不良反应、内分泌毒性、消化道毒性、皮肤毒性。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并及早干预,可以缓解其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静  张乃宁 《天津护理》2008,16(2):75-76
CIK细胞即指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s,CIK),它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经过各种细胞因子共同诱导而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天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NK)非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物限制杀瘤特点[1].  相似文献   

12.
郑丽 《护士进修杂志》2016,(20):1859-1860
目的通过对癌症患者化疗后首次单独使用Keytruda静脉滴注后出现免疫介导性副作用的患者进行观察,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采用Keytruda治疗恶性肿瘤患者15例,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均证实瘤细胞表面PD-1抗原表达阳性,应用剂量均为2mg/kg体质量,每3周1次,将Keytruda 100m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除1例死亡外,所有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护理,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临床使用Keytruda时应严格掌握药物用法用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熟悉药物性质,掌握其药理机制,在使用Keytruda前了解可能出现的免疫介导性副作用,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癌症的免疫治疗研究近年来进展显著,通过将双特异性抗体(双抗)桥接、重定向并激活免疫效应细胞杀伤癌细胞,实现了令人瞩目的 疗效.自2014年抗-CD19及抗-CD3的双抗blinatumomab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以来,重定向免疫效应细胞的双抗在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前和临床中的研究越来越活跃.本综...  相似文献   

1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的应用是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是恶性肿瘤患者新的选择和希望。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监督局(Chines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批准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免疫抑制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但是PD-1抑制剂可引起自身免疫毒性,虽然大多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以1~2级为主,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危及生命的3~4级免疫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CIK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华芬  林红云  林育梅 《护理研究》2005,19(11):1006-1007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inducedkillers ,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由于该细胞同时表达CD3 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1] ,故又称为天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样T淋巴细胞 ,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患者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3月~2015年8月在本院肿瘤科行DC-CIK治疗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从入院时、治疗前、治疗中至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找出心理问题,按PDCA循环法对患者持续实施心理护理,比较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DC-CIK治疗过程中充分的心理评估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帮助肿瘤患者克服不良情绪,提高自体免疫力,有助于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17.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手段,在肿瘤治疗的无进展期和生存期有显著的疗效。然而,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导致了不同于化疗放疗的皮肤不良反应,需要采用不同的护理路径。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报告和临床指南将PD-1/PD-L1抑制剂相关性皮肤免疫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归纳为共同性护理对策、专科性护理对策以及必要性护理对策共3类,为护理人员早期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林华芬  林红云  林育梅 《护理研究》2005,19(6):1006-1007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s,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由于该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称为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样T淋巴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限制性杀瘤优点。我院从2001年11月-2004年11月应用CIK过继免疫治疗2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中的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43例体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治疗前的准备、采血护理、回输护理及回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认为体细胞免疫治疗有利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50例DC-CI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采血的护理、回输的护理、回输后的护理。认为在DC-CIK细胞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对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