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SOD酶的影响。方法: 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丹参多酚酸组和丁苯酞联用丹参多酚酸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2周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Ba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及血中SOD酶含量的变化,记录3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丁苯酞联用丹参多酚酸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丁苯酞组和丹参多酚酸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Ba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和SOD酶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丁苯酞联用丹参多酚酸组均优于丁苯酞组与丹参多酚酸组(P<0.05)。3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丹参多酚注射液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化学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美国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全面收集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采用R 4.0.5和Stata 16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2项研究,共纳入7 343例患者,涉及5种中药注射剂。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化学药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化学药对照组,累积概率排序为疏血通注射液+化学药(89.36%)>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化学药(87.25%)>丹红注射液+化学药(54.14%)>银杏内酯注射液+化学药(44.48%)>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化学药(24.77%)>化学药(0.0%);在降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化学药的NIHSS评分均低于化学药对照组,累积概率排序为丹红注射液+化学药(89.63%)>疏血通注射液+化学药(71.44%)>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化学药(65.19%)>银杏内酯注射液+化学药(50.41%)>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化学药(23.21%)>化学药(0.00%);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方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化学药的BI评分均高于化学药对照组,累积概率排序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化学药(81.33%)>疏血通注射液+化学药(71.54%)>丹红注射液+化学药(64.85%)>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化学药(51.81%)>银杏内酯注射液+化学药(30.44%)>化学药(0.00%)。共有40项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其中19项研究报告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余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已报告的不良反应类型均为常见不良反应类型,直接Meta分析结果表明这5种中药注射液联合化学药的不良反应率与化学药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5种中药注射液联合化学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均可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NIHSS评分和提高BI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以疏血通注射液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有优势,丹红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在降低NIHSS评分和提高BI评分上有优势。受纳入研究的质量等局限性,该研究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RCT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线拴法构建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阳性药,9 mL·kg-1)组和SAFI低、中、高剂量(5.85、11.71、23.42 mg·kg-1,11.71 mg·kg-1为临床等效剂量)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SAFI每天给药1次,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每天给药2次,尾iv连续给药14 d。给药期间称大鼠体质量;给药前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给药后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区尼氏小体形态变化情况。结果 给药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SAFI 5.85、11.71、23.42 mg · kg-1组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 < 0.001),脑组织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01) ;SAFI 11.71、23.42 mg·kg-1组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0.01),IFN-γ、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0.001),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0.001); SAFI 23.42 mg·kg-1组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 SAFI可明显改善MCAO/R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病理损伤,抑制尼氏小体数的减少。结论 SAFI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银杏内酯ABC以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EGb761)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超微结构及PF-4和β-TG含量的影响比较。方法 将日本大耳兔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EGb761(1.02 mL/kg)组、银杏内酯ABC (5.13 mg/kg)组、银杏内酯注射液(1.02 mL/kg,以萜内酯计5.1 mg/kg)组、白果内酯(5.13 mg/kg)组,分别iv相应药物1周。给药结束后,家兔心脏取血,观察PAF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试剂盒法观察PAF诱导下血清中血小板因子-4(PF-4)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Gb761组、银杏内酯ABC组、银杏内酯注射液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0.01),白果内酯组无显著变化;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银杏内酯注射液(43.76%) > 银杏内酯ABC (35.3%) > EGb761(26.52%) > 白果内酯(5.48%)。与对照组比较,EGb761、银杏内酯ABC、银杏内酯注射液均能减少聚集型血小板数量,使树突型血小板突起变少变短。与对照组比较,银杏内酯注射液和银杏内酯ABC均使PF-4和β-TG表达显著降低(P<0.01),EGb761仅显著降低β-TG表达(P<0.05)。结论 银杏内酯注射液通过PAF途径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作用强于银杏内酯ABC,可能是白果内酯发挥了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玉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1):2365-2369
目的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BSCI)联合使用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构建大鼠MCAO/R模型,术后24 h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大鼠平均分为:模型组、SAFI(11.52 mg/kg,每天给药1次)组、BSCI(8.86 mL/kg,以丁苯酞计为2.22 mg/kg,每天给药2次)组、SAFI(11.52 mg/kg,每天给药1次)+BSCI(2.22 mg/kg,每天给药2次)组,每组20只。各组大鼠均于分组后立即尾iv给药,连续给药14 d。给药体积均为10 mL/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0.9%的氯化钠注射液。考察给药后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LISA法检测缺血半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给药前及模型组比较,SAFI和SAFI+BSCI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大鼠脑组织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 3个给药组的大鼠脑梗死面积均显著减小(P<0.01、0.001),其中SAFI+BSCI组的梗死面积最小; 3个给药组脑组织和细胞坏死的现象均减轻,其中SAFI和SAFI+BSCI组表现出更少的炎性浸润和瘀血现象。结论 SAFI、BSCI和SAFI+BSCI均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损伤,SAFI和BSCI联用有一定的药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RBL-2H3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及丹参多酚酸B、D的致敏性。方法 RBL-2H3肥大细胞分为对照(PBS)组、C48/80 (阳性对照,4 mg/mL)组和梯度浓度(0.025、0.050、0.100、0.200、0.400、0.800 mg/mL)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丹参多酚酸B、丹参多酚酸D组,孵育30 min后,通过中性红染色试验观察脱颗粒现象,化学荧光法测定组胺释放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类胰蛋白酶释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阳性药C48/80组、质量浓度≥0.2 mg/mL的丹参多酚酸B组、质量浓度≥0.4 mg/mL的丹参多酚酸D组、质量浓度为0.8 mg/mL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组的细胞脱颗粒度显著升高(P<0.01、0.05);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没有引起RBL-2H3细胞组胺释放率增加,C48/80组、质量浓度≥0.025 mg/mL的丹参多酚酸D组、0.8 mg/mL的丹参多酚酸B组组胺释放率即显著升高(P<0.001、0.05);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和丹参多酚酸B组类胰蛋白酶释放量无显著性差异,质量浓度≥0.025 mg/mL的丹参多酚酸D组类胰蛋白酶释放量显著增加(P<0.001);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没有引起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增加,0.8 mg/mL的丹参多酚酸D组、质量浓度≥0.1 mg/mL的丹参多酚酸B组的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显著增加(P<0.001)。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在致敏性方面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ECH相关蛋白(Keap1)/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构建大鼠MCAO/R模型,于术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丁苯酞(5 mL·kg-1)组和SAFI低、中、高剂量(5.76、11.51、23.02 mg·kg-1)组,尾iv给药,连续14 d。考察给药后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rf2、Keap1、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AFI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0.01) ;SAFI各剂量组和丁苯酞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1、0.001),血清BDNF、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01、0.001),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脑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水肿减轻; SAFI高、中剂量组及丁苯酞组Keap1、Nrf2、H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0.001),SAFI低剂量组Keap1、H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0.001)。结论 SAFI可以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通过促进Nrf2/Keap1/H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损伤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恢复期脑干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恢复期脑干梗死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两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恢复期脑干梗死效果良好,可提高总有效率,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BN大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过敏反应症状,检测致敏后BN大鼠血清中的IgE、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含量,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是否产生速发型过敏反应。方法 以卵白蛋白为阳性药物、生理盐水为对照,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分为低、中、高(13.43、26.86、134.30 mg/kg)3个剂量组分别直接对BN大鼠进行致敏和激发,观察过敏反应症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致敏后动物血清中的IgE、β-氨基己糖苷酶及组胺的含量变化;激发后的BN大鼠立即处死,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 BN大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中仅卵白蛋白组有明显过敏反应;与对照组比较,BN大鼠致敏血清IgE水平仅卵白蛋白组显著升高(P<0.05),组胺检测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高剂量组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量显著降低(P<0.05);BN大鼠激发后,肺部组织病理结果仅阳性药组肺泡壁凝固性坏死,肺间质有大量炎症因子浸润。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未产生由IgE介导的I型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纳入研究的20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凝[阿司匹林(100~300)mg/d]、降脂(阿托伐他汀20 mg/d)及非丹参类中成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 mg/d静脉滴注。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随机分组的原则下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均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次10 BU(而后5 BU)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2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次,1次/2 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平均听阈提高值、纤维蛋白原(FIB)、缝隙连接蛋白原26(connexin 26)、缝隙连接蛋白原30(connexin30)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96.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听力恢复时间、耳鸣消失时间、眩晕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平均听阈提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显著降低,connexin 26、connexin 30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升高平均听阈值,调节FIB、connexin 26、connexin 30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耳聋左慈丸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者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溶于适当生理盐水,1次/2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耳聋左慈丸,1丸/次,2次/d。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阈值、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1、2、4 kHz的听力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1、2、4kHz的听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hs-CRP、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聋左慈丸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听力阈值,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炜  陈仁杰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950-1954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次,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 L中,1次/2 d,自第2天复查凝血指标,若纤维蛋白原(FIB)1.0,则用量减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不同程度耳聋有效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度、中重度、重度耳聋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TPP)均明显上升,而FIB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高切黏度(HS)、中切黏度(MS)和低切黏度(LS)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凝血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蒋虹  董雅萌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22-2425
目的探究耳聋胶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肌内注射天麻素注射液,2 m L/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耳聋胶囊,3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症状消失时间和听力损失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7.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呕吐、头晕、耳鸣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轻度听力损失患者明显增加,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聋胶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豆苷元片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98例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根据药物使用的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次20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1次/2 d,维持剂量5 BU;治疗组在...  相似文献   

16.
高峰  顾平  汪旭  钟志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17-2421
目的探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和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海安县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0.5 g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250 m L中,1次/d;且对照组缓慢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50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3 d后剂量调整为5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指标,眩晕、耳鸣发生率和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9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纯音听阈、低频区听阈和高频区听阈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耳鸣和眩晕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和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三医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次,隔天1次,共使用5次;治疗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d,其他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较治疗前延长,治疗后两组F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局部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2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和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低频区听阀、高频区听阀、平均纯音听阀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听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指数、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听力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银杏物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将87.5 mg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听阈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9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听阈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听阈水平显著低于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听阈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纤溶酶,100 U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L中,30 min内滴完,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相关指标、平均听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35%、8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明显下降,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蛋白酶激活受体(PAR)、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CD6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VWF、PAR、CD62p、CD61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听阈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平均听阈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和微循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