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腹内压(IAP)监测在ICU多发伤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多发伤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给予对症救治,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ICU常规护理,仅观察组在ICU护理中给予IAP监测(每隔30 min测量1次),分析两组成功救治率、ICU停留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救治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IAP监测在ICU多发伤患者早期应用中的效果满意,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腹内压(IAP)监测在ICU多发伤(M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ICU接受治疗的108例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IAP监测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ICU停留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96.3%,对照组为7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I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ICU停留时间≥14d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为2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持续IAP监测早期应用恰当的情况下,不仅可显著提高ICU MT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且可促进患者的恢复进度,同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有助于当前ICU MT护理工作获得进一步完善的护理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膀胱腹内压监测在重症患者预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腹内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在ICU的滞留时间、救治成功率、APACHE II评分以及IAH和IA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APECHEⅡ评分为(39. 30±3. 40)分,对照组为(47. 60±8. 10)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IA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AC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动态监测患者腹内压力能够让护士及时发现腹腔内高压,为医师的治疗提供依据,降低了由腹内高压引起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内压预警标识与相应干预措施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根据患者腹内压变化及各脏器损害的不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同预警标识,实施相应护理对策和人员配置,对照组按护理级别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士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基于腹压预警标识的动态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优化人力资源,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加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23.71±1.03)、抑郁评分(22.00±0.87)、PSQI总分(3.82±0.86)、护理满意度95.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诊科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行干预创伤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未采用MDT小组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应用MDT小组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0例为实验组,给予早期行干预创伤控制性手术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抢救至手术时间、早期漏诊误诊率、早期死亡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抢救至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早期漏诊误诊率、早期死亡率略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急诊科采用MDT有利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行干预创伤控制性手术的疗效,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和抢救至手术时间,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护理策略在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81例多发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护理措施;2019年1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81例多发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损伤控制护理策略。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医生到诊时间、急救检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损伤控制护理策略可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效率,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组定位救护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救中心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分组定位的救护模式进行救护,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流程进行救护,比较两种模式的救治效果.结果 采用分组定位救护模式后,观察组完成急救操作的时间、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医生对急救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是(32.5±12.6)min,89.5%和92.6%,与对照组完成急救操作的时间(55.0±15.3)min,患者的抢救成功率(77.4%)以及医生对急救护理质量的满意度(7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0,x2分别为4.802,13.99;P<0.05).结论 分组定位救护模式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能提高医生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Braden皮肤压伤危险因素评估表,对ICU危重病人皮肤压伤高危因素进行动态评估,探讨其在预防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5年5月-2006年5月入住ICU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主观判断将病人分为轻、中、重3个级别分配护理人员;实验组在入ICU后即进行皮肤压伤危险因素评分,按评分分为轻、中、重3个级别分配护理人员,期间进行动态评估,根据病情随时升级或降级护理干预.对比2组皮肤压伤发生率、严重程度、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住ICU平均时间.结果 皮肤压伤发生率、严重程度、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住ICU平均时间,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CU危重病人应用Braden皮肤压伤危险因素评估表动态评估后,可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合理分配护理资源,减少皮肤压伤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和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方案在ICU护理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三级监测评估方案予以风险评估,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评估结果基础上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案予以风险评估。记录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两组24h非计划拔管发生率、24hICU病死率、24h心肺复苏患者比例及成功率情况,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家属对ICU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4h非计划拔管发生率、24hICU病死率、24h心肺复苏患者比例分别为0.00%、0.00%、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16.67%、2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心肺复苏成功率100.00%虽高于对照组的6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风险评估中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方案可有效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51例(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严重多发伤患者62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急诊CT时间、标本送检时间、护理交接时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CT时间、标本送检时间、护理交接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优化创伤护理流程,能明显缩短护理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经过院前急救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MEWS评分评估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预后效果、急救时间、护理满意评分以及急诊消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检查耗费时间、入院到手术室时间、抢救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急诊救治整体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急诊检查的各项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提高整体护理实施的安全性,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鲁军  赵玉敏  修瑞霞 《现代护理》2007,13(11):1000-1001
目的应用Braden皮肤压伤危险因素评估表,对ICU危重病人皮肤压伤高危因素进行动态评估,探讨其在预防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5月-2006年5月入住ICU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主观判断将病人分为轻、中、重3个级别分配护理人员;实验组在入ICU后即进行皮肤压伤危险因素评分,按评分分为轻、中、重3个级别分配护理人员,期间进行动态评估,根据病情随时升级或降级护理干预。对比2组皮肤压伤发生率、严重程度、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住ICU平均时间。结果皮肤压伤发生率、严重程度、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住ICU平均时间,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CU危重病人应用Braden皮肤压伤危险因素评估表动态评估后,可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合理分配护理资源,减少皮肤压伤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和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循证护理干预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ICU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压疮认知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压疮高危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预防压疮发生,控制压疮的进展,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舒适度,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应用于多发伤病人腹内压(IAP)监测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00例多发伤病人,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对症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两组病人腹内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方法进行监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进行监测。治疗中观察组动态监测IAP,4h监测1次,并给予减压处理,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护理时数、尿道感染情况、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后两组高腹内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时数多于观察组;两组病死率和MODS发生率、ACS、DIC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对照组病人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尿道感染率高于观察组。[结论]压力传感器用于多发伤病人腹内压监测可以获得与手工监测同样的效果,在护理时数以及尿道感染方面优于传统手工测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标准化沟通在多发伤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10月31日急诊外科病房收治的91例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评估;将2018年11月1日~2019年4月30日收治的9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标准化沟通指导的病情评估方案。比较两组病死率、抢救人次、ICU转入率、住院日、住院花费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抢救人次、ICU转入率、住院日、住院费用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发伤患者病情评估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标准化沟通护理方案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提前给予有效干预,减少患者经济支出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的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8月入住我院ICU病房的13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严重程度和Norton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8.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77%(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严重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Norton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orton量表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患者Norton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以及压疮的严重程度,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对于急诊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进行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140例急诊多发伤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采用常规创伤救治原则护理的11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救治相关指标,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75.71%,高于对照组的6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救治时间、院前救治时间、现场救治至到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低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多发伤患者采用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提升救治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使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7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救治及护理。观察组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对患者实施救治。比较两组救治效果、并发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伤情严重程度评分(I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损伤控制管理小组的成立使损伤控制理论应用更具科学性及规范性,能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手术不良反应,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